第153章 知县到来-《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沈淮见旁边的沈江和沈继亮十分紧张,率先出声,“多谢大人体恤。”

  听到沈淮的声音,两人这才找到了主心骨,鹦鹉学舌般开口,“多谢大人体恤。”

  此时的沈江和沈继亮,犹如没有灵魂的木偶,表现得十分拘谨。

  “乡亲们不必如此紧张,你们该吃吃该喝喝,就当本官是过来凑热闹的就行。”知县双手抬起,“宴席快开始了,大家快入座吧。”

  众人这才纷纷起身。

  本该坐在主桌的魏夫子、陶里正等人,纷纷让出位置,沈继业见状,朝几人歉意的拱手,便拉着沈大姑重新布置席面。

  知县能来,是沈家的荣幸,必须好酒好菜招待。

  至于其他亲戚,很害怕冲撞到这样的大人物,压根不敢在屋里待着,走了后门,奔向院外草地的大众席里去了。

  “你们怎么跑出来了?”

  村民见她们一个个出来,还觉得奇怪。

  “都是大人物,谁敢坐里面啊。”有个大婶揉了揉跪疼的膝盖,“知县大人还穿着官袍呢,他往那一站,我这双腿就直打哆嗦。”

  “怕啥,你又没犯法。”

  “你们不怕,你们去呗,反正主屋还有很多位置。”

  那位大娘立即打哈哈道,“别别别,我们又不是沈家的亲戚,哪里好意思坐主屋啊,还是坐这儿好,人多热闹。”

  进去吃饭,开什么玩笑。

  这时,村道上又多了几辆马车。

  村民们看到小厮两手提着厚礼,羡慕的不行。

  “乖乖,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沈家这次真是发大财了。”

  “沈三郎现在是秀才了,肯定跟我们不一样啊,要是他考中举人,沈家就飞黄腾达了。”

  “功名真是个好东西,可惜我们穷叮当,供不起。”

  村民们聊得火热。

  此刻的知县,正满目赞许的看着沈淮,“你连中小三元,是整个青萍县的荣耀,若是往后乡试能再登桂榜,必定能让我们青萍县声名远扬。”

  “大人过奖了,学生能有今日成绩,全赖青萍县这方水土的养育,以及夫子多年来的悉心教导。” 沈淮不卑不亢,目光坚定,“科举之路,道阻且长,学生定当披荆斩棘全力以赴。

  不负大人期许,不负乡亲们的厚爱,他日若有所成,定要为青萍县增光添彩 。”

  “不愧是小三元,志气可嘉。”知县一脸欣慰,“凭你的才学和毅力,本官相信你日后必有所成。”

  话音刚落,旁边的师爷立即递上贺礼。

  “多谢大人厚爱。”

  沈淮接过厚礼,继而递给沈江。

  “大人里边请。”

  沈淮亲自把人迎进去。

  小魏夫子和陶行简等人看到知县进来,立即起身行礼。

  知县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扫过,最后停留在小魏夫子身上,“这位是?”

  “回大人,这是学生的授业恩师,魏夫子,学生从启蒙开始,便一直跟着夫子学习,此次县试也是夫子鼓励学生报考的。”沈淮回应道。

  “原来是魏夫子。”对于龙溪镇的夫子,知县也是有所了解的,“沈淮连中小三元,为我县争得了极大的荣耀,你功不可没。

  若本官没记错,你们学堂今年出两位秀才吧?”

  小魏夫子拱手道,“大人好记性,托您的福,学堂今年确实有两名学生考中秀才。”

  “魏夫子育人有方,为学子付出良多,本官钦佩。”知县伸手示意,“你是小三元的授业恩师,理应坐主桌,请。”

  小魏夫子顿了一下,“知县抬举,那在下便托大一回了。”

  知县入座后,师爷和夫子这才落座。

  沈淮亲自给他们倒酒。

  因为外面还有人要迎接,说了句‘失陪’便出去了。

  刚到门口,就看到礼房主事从马车上下来。

  他的后面,还有两位穿着长衫的中年男子。

  “沈秀才,恭喜恭喜。”刘主事笑着拱手,而后指着旁边的两位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县学的李教谕,这位是方教授。”

  “原来是李教谕和方教授。”沈淮快步上前,笑脸相迎,“多谢三位莅临寒舍,有失远迎,还请海涵。”

  说罢,沈淮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知县大人也刚刚到,三位快里面请。”

  李教逾和方教授对视了一眼。

  接着往里面走。

  他们也是知晓知县过来,才跟着过来的。

  至于方家,原本是派长子过来送礼的,毕竟是未来儿媳的外祖家,怎么也得给两分薄面,哪想知县过来了,所以方教授这才亲自过来。

  待二位坐上主桌,沈淮这才对旁边的方启贤说,“方公子,这边坐的都是我的同窗,这位穿蓝衣的,是我师兄,也是今年院试同科。”

  “方公子,在下陶行简。”陶行简腾出旁边的位置,“方公子请。”

  “在下方启贤。”方启贤拱手,落落大方的坐下。

  他没有什么架子,坐下之后,很快就和大家聊起来。

  都是读书郎,容易聊到一块。

  进来送酒的林静,看到方启贤时,一脸意外。

  方启贤若有所感,下意识的回头,看到林静俏生生的站在面前,嘴角不自觉的往上扬,他正要开口打招呼,却见林静笑着对他轻轻摇头。

  读懂意思后,方启贤转身。

  这一幕,落在方教授眼里,就成了眉目传情。

  方教授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方启贤,喝的酒,呼吸的空气,他都觉得是甜的,而且翘起的嘴角,怎么压都压不住。

  反观林静,淡定的送完酒,还故意走到方启贤的身侧,拿走桌上的酒壶,“我去给你们换壶梨花白。”

  梨花白是沈家用山梨酿制的果酒,经过蒸馏之后,度数比较烈。

  差不多三十五度左右。

  方启贤的心情瞬间雀跃起来。

  他看着林静的背影,整个人冒着粉红色的泡泡。

  沈淮眨眨眼。

  这未来的表姐夫,不会是因为静表姐在这里才过来的吧?

  “沈贤侄,这黄芽菜也是你家独有的吧?”

  方教授见自家傻儿子乐得不着南北,干脆抽回视线,随意指着桌上的黄芽菜来转移注意力。

  “方教授好眼力,这黄芽菜,我们沈家已经种了三四年。”沈淮回道,“承蒙乡亲们信赖,黄芽菜在各乡镇卖得不错。

  家里也是靠着黄芽菜,才有银钱继续供学生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