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顶峰相见-《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娑县的山水,尽显天地造化之美,比桂宁城的还要俊秀三分。

  沈淮几人怀着期待,来到九画山的时候,不禁有些失望。

  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平平无奇。

  山脚的果农却说:山顶风景一绝。

  几人半信半疑的爬上山顶,很快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到了。

  目光所及,彷如看到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卷在天地间铺开,云海翻滚,青鸾叠嶂。

  每一帧都美的惊心动魄。

  沈淮忍不住惊叹连连。

  他看到了‘活的’千里江山图。

  林致远更是激动地哇哇大叫,“顾舟,快,把这些美景都收进画里。”

  陶行简灵机一动,跑到悬崖边上的大石头写下‘陶行简到此一游’。

  其他人见了,纷纷效仿。

  等他们写完,发现不远处有棵千年古树,上面挂满了牌子。

  凑近一看!

  好家伙,人均‘诗仙’。

  有人赞美九画山风景壮丽,有人借景抒情,有人抑郁不得志……

  “沈淮,来一个。”顾舟递给沈淮一块木牌,“方才在山脚多买了一块,匀你一块。”

  沈淮笑着接过。

  许仪章见顾舟挂牌子,开玩笑道,“顾兄,你赶紧的,画完了让淮弟给你题诗,他的字好,说不定以后能当传家宝用呢。”

  “许兄所言有理。”顾舟乐道,“趁桂榜还没出来,我得逮着沈淮帮我题几副,不然等他高中了,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沈淮,“大家都是同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哎,跟你这种天才说不清楚。”顾舟故作叹息。

  许仪章强忍笑意,附和道,“对,跟你这种天才说不清楚。”

  其实,大家心里很清楚。

  朋友之间,若是不能同步前行,关系便会渐渐疏远。

  倒不是说两人怎么了,而是交集少了,慢慢的就没了共同话题。

  就像以前的同窗,院试之后,大家各奔前程,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

  即便碰了面,也是寒暄两句就各自匆忙离开。

  沈淮只是笑笑。

  没说话!

  有些事情,心里清楚就行,没必要说开。

  题诗、挂牌一系列行动完成后,大家都围着顾舟,看他作画。

  沈淮则是攀上崖边的大石,眺望远方的风景。

  “淮弟,若是此次中榜,你会参加明年的会试么?”没多久,方启贤也爬上来,与沈淮排排坐。

  “表姐夫,桂榜还没出来呢。”

  方启贤听出言外之意,笑着撑开扇子,“换做别人,我肯定不敢开这个口,但你是沈淮,我相信榜单上一定有你的名字。”

  至于名次如何,暂时猜不出来。

  沈淮失笑,“表姐夫,你太看得起我了。”

  “淮弟,要不我们打个赌?”方启贤忽然来了主意,“若是我猜中了,你给我二两当私房钱如何?”

  “表姐夫没私房?”

  “我的月钱都是你表姐在管,哪敢有私房哦!”

  “没问题!”“没问题!”沈淮爽快答应,随之提出问题所在,“不过,表姐夫的说法过于笼统,不如猜一猜名次。

  前五,前十,前二十。

  猜对了,我便给姐夫十两如何?”

  方启贤心动不已。

  谁叫他口袋空空呢?

  为了赚点私房钱,方启贤很大胆,“以淮弟的本事,前十应该没问题。”

  “表姐夫,我的话还没说完。”

  “……”

  不等方启贤出声,沈淮继续道,“前十包含前五,要是考了第四名,也在前十范畴。”

  “所以呢?”

  “要是名次在前五,你猜的却是前十,扣除五两。”

  “要是名次在前十之后呢?”

  “表姐夫给我二两即可。”

  方启贤突然觉得自己嘴贱。

  但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这时,大家传来一阵欢呼。

  顾舟的画,已经画好了。

  “沈兄,方兄,顾兄的画好了,你们快下来品鉴。”赵勋的声音传来。

  “来啦!”

  沈淮和方启贤双双下去。

  “沈兄,如何?”

  顾舟握着画笔,笑问沈淮。

  沈淮看向画作。

  构图、色彩、笔法都有,唯独缺少意境。

  按照传统的角度来看,顾舟的作画水平一般般。

  可要是按照出门游玩‘拍照’的角度来欣赏,顾舟的画堪比五千万的像素。

  “赏心悦目!”

  沈淮给出四字评价后,提笔在空白处题了一首诗。

  他写一句,就有人跟着念一句。

  “十万青山列阵雄。”

  “今朝暂卸旧雕弓。”

  “他年若遂鲲鹏志。”

  “直上重霄抚玉琴。”

  “好!”

  大家纷纷鼓掌!

  “不愧是沈兄,题首诗都能让我等血液沸腾。”顾梁烨激动道,“我这里也有一句:他年若遂鲲鹏志,共揽星河最高峰!”

  后面这句话,不禁让沈淮想起当年岁末考结束后,上台发表讲话的情景。

  林致远、陶行简、顾舟、赵勋四人也想到了。

  他们默契的念出沈淮的经典语录:不负师恩,不负盛世,无愧青春,无愧于心。

  愿诸君前程似锦,他日顶峰相见。

  普普通通的语录,经林致远四人这么一念,瞬间震撼到了方启贤、许仪章、顾梁烨三人。

  他们神色震惊的看着沈淮。

  一脸不可思议,又觉得振奋不已。

  沈淮面上镇定。

  心里却尬得一批。

  反倒是陶行简觉得很好玩,主动提及沈淮当年在魏家学堂时,如何‘卷’同窗的‘光辉事迹’。

  还有那些‘奇奇怪怪’的口号……方启贤几人听了之后,觉得好笑又莫名的励志。

  心里都在想:要是当年班上有这么个人,他们回家至于挨棍棒伺候么?

  许仪章羡慕不已,“淮弟,你这两年也太低调了吧?要是你在县学也这样,我们不至于满脑子游学啊!”

  “如果我说,我读书是为了逃避种田,你们信吗?”

  沈淮的话刚出口,大家纷纷摇头,表示不信。

  他们家也有田!

  他们也不想种田!

  比起种田,读书更难好么?

  沈淮两手一摊,“你们不信,我也没办法。”

  大家齐齐‘切’了一声。

  沈淮继续,“但是,我在表彰大会上说的,都是真心话。”

  愿诸君前程似锦是真。

  顶峰相见也是真。

  “我信。”

  陶行简语气坚定的伸出手掌。

  “我也信。”林致远默契的把手叠上去。

  “我也信!”

  “我也信!”

  大家纷纷把手叠在一起,迎着山风,高声大喊,“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