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组团踏青-《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翌日清晨!

  沈淮去荣安堂给老太君请安。

  结果扑了个空。

  问了留守的丫鬟才知道,老太君天不亮就出门去了,随行的还有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说是太初道观今日开坛讲道。

  老太君信道,注重养生。

  每季都会去太初观听道长讲道,顺便请教养生之法。

  怪不得老太君七十三的高龄了,人还很精神,原来是深谙养身之道。

  留下黄芽菜和发糕,沈淮离开荣安堂。

  见天色还早,索性带上谢不二和碧青去东坊市的汤粉铺吃早餐。

  店里生意很忙。

  大堂几乎没什么空余的位置。

  沈淮干脆去了后院。

  “公子来啦!”

  沈金看到沈淮,激动的小跑过来,“昨天休沐,我特意去了一趟国公府,想看公子怎么样了,结果公子还没睡醒。”

  沈淮笑,“这几天太累了,睡得比较沉,直到昨天傍晚才醒来。”

  “最近倒春寒,公子能安然出考场,便是好灶头。”沈金擦了院中的石桌,倒上热茶,“听说太初观很灵,我昨天从国公府出来便去太初观求了两张平安符。”

  沈金拿出平安福,“公子,这张是给你求的,希望你以后都平平安安的。”

  沈淮接过平安福,“沈金哥有心了。”

  沈金憨憨一笑。

  收起平安符的时候,沈淮似乎想起了什么,直接说道,“沈金哥,我们来京城也有三年了,如今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沈金听言,心下莫名紧张,但还是实话实说道,“比起青萍,我更喜欢京城,这里不仅能赚到钱,还能学很多有用的东西。

  公子,我不想回青萍,我想留在京城。”

  哪怕一辈子买不起房,他也不想回万秀村。

  “那你可有想过自己的终身大事?”

  话题跨度很大。

  沈金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我……我……”我了半天,楞是没说出个所以然。

  “当初奶奶去找你的时候,也承诺过要给你找个媳妇,如今你跟我来了京城,反倒是把这事给耽搁了。”沈淮知道沈金不好意思,却不得不提醒,“我今年二十一,你比我还大两岁,二十三。

  如果我会试顺利,殿试结束后便可返乡,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回去。

  这段时间,你好好考虑。”

  沈金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三郎,我想跟你,不想回青萍。”

  他父母早逝,跟大伯过活没两年,大伯就病死了,大伯母觉得是他克死了大伯,把他赶出家门让他自生自灭。

  当时族里也难,顾不上他。

  直到杨奶奶叫他去县城跟三郎做事,他才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在万秀村,我早就没了家!”

  沈淮沉默了很久,允诺道,“等从青萍回来,我在铺子附近给你买间屋子。”

  吃完汤粉,沈淮便动身去清北小巷。

  许仪章早已退烧,但他的咳嗽还没好,一到半夜就咳得厉害,觉都睡不好,即便白天补觉,还是弥补不了。

  几天下来,黑眼圈严重。

  精神也郁郁不振,说话有气无力的。

  “淮弟,我想小月芽了。”

  “好好养病吧,就你这般模样,便是想回去,也赶不了路。”沈淮打击道。

  许仪章哭丧着脸,“若是你大姐知道我如此不争气,肯定会在小月芽面前狠狠数落我一番,那小丫头本就崇拜你这个舅舅,若是知道我这个父亲连第二场都撑不住,定会笑我无用的。”

  “你在胡说什么呢!”沈淮一巴掌呼过去,“我大姐最是善解人意,你可不要坏她名声。”

  许仪章故意吃痛的捂着被拍的手臂,“回去我要告诉月娘,你欺负我。”

  沈淮直接丢一个白眼过去。

  懒得跟病鬼计较。

  方启贤和林致远却忍得很辛苦。

  他们都没想到,许仪章还有这么幼稚的一面。

  “预计三月中旬才会放榜,这段时间,你们有什么打算?”沈淮看向方启贤、林致远二人。

  方启贤,“我想去雁塔碰碰运气。”

  林致远,“我跟姐夫的想法一致,先去雁塔碰碰运气,再去周边逛逛,品尝一下美食。”

  雁塔留名,是每个进京赶考学子的追求之一。

  沈淮点点头,表示理解。

  “淮弟你呢,有何打算?”方启贤问,“国子监课业重,这三年,你应该也很少出来玩的吧?要不趁此机会,放松放松?”

  沈淮想了想,“可以寻个好天气,组团到城外踏青,届时我叫上几个朋友一起。”

  说干就干。

  沈淮回去后,立即组团。

  成员有章秋池、何曹亮、萧策、谢云琅、谢云峥、柳安承(桂越乡试第四名),加上林致远三人和沈淮本人,一共十人。

  可到了城郊,十人团变成了十七人。

  萧策带了七个狐朋狗友,沈淮一个都没见过。

  悄悄问谢云琅才知道,那几人也是世家子弟,算不得纨绔子弟,只是不学无术罢了。

  “怎么样,我够意思吧?”

  萧策扬着下巴,神情骄傲的看着沈淮。

  那神态,好像在说,你组局,我带这么多人来捧场,够给面子吧!

  “不愧是我在京城第一个结识的朋友,够义气。”沈淮给萧策倒了一杯神仙醉,“萧兄这么捧场,来,大家敬萧兄一杯。”

  萧策在一众‘兄弟’面前,赚足了面子。

  对于萧策这位学霸朋友,那几个‘兄弟’早就好奇了。

  今日一见,似乎有点理解萧策为什么能跟人家称兄道弟了。

  会说话,会喝酒,还会倒酒。

  这种人,能处!

  “云峥兄是我在京城认识的第二个朋友,来,大家也敬云峥兄一杯。”

  谢云峥比较高冷。

  但喝酒的动作却是行云流水,给人一种写意的洒脱感。

  “我跟云琅兄同斋,也经常切磋枪法,云琅兄,我敬你。”

  “沈兄客气了。”

  “何兄和章兄也跟我同斋……”

  简单认识之后,大家开始玩蹴鞠。

  抽签分组。

  十七人,减去病号许仪章,正好每组八人。

  萧策觉得单纯的玩玩不够刺激,提议道,“输的一组,要光着上半身到湖边跑一圈。”

  草地对面有个小湖。

  那里有不少姑娘在湖边晒太阳,玩翻花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