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拍了拍夏小梨的手背,语重心长道,“你能这么懂事,我也就放心了。好了,想必你赶路辛苦,早些去休息吧,”
夏小梨微微颔首,脸上依旧挂着温婉的笑意。她站起身来,动作轻柔地整理了一下衣袖,随后向老夫人行了一礼,“多谢老夫人关怀,孙女告退了。”她的声音如同潺潺流水,不急不缓,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疏离感。
夏小梨离开后,夏大夫人是管家的,一堆事儿,自然不会留下来,管事的妈妈们还等着儿她呢!
二夫人跟着夏大夫人一道走了,屋子里剩下三个活泼的姑娘陪着老夫人说话。
待屋子里只剩下她们后,珍姐儿才凑近老夫人身边,低声说道:“大姐姐果然是个玲珑剔透的人,难怪老夫人如此看重她。”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却又巧妙地掩饰了真实意图。
容姐儿则轻轻抿了抿唇,目光转向窗外,似是无意提及,“不过,这样的懂事未免也太无懈可击了些,倒让人忍不住想,她心里到底藏了多少心思。”她的语气虽淡,却隐隐透出一丝锋芒。
老夫人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接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一旁始终沉默的夏嫣儿。见她低头摆弄着手中的帕子,老夫人眼底闪过一抹复杂之色,随即开口打破了短暂的静默,“嫣儿,你年纪也不小了,有些事该上心了。”
夏嫣儿闻声一怔,抬起眼眸看向老夫人,脸颊微红,似是没料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自己身上。她张了张嘴,却未发出声音,只是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手中的帕子。
容姐儿见状,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祖母说得对,她不过是得了嫡长女的身份而已,姐姐怎么说也是正儿八经的嫡出小姐,何况她都过了嫁人的年纪,还能挑什么好的。你就不同,听闻上次的赏花宴上,荣国公家的世子对姐姐挺有好感的。”
珍姐儿也附和道:“是啊,姐姐向来聪慧,定能挑个好人家。”她的语气轻快,但眼神中却带着几分探究,似乎想从夏嫣儿的反应里捕捉些什么。
夏嫣儿垂下眼帘,掩饰住眼底的情绪波动,低声应道:“孙女明白,只是……”话未说完,她便顿住了,仿佛在斟酌措辞。片刻后,她才缓缓续道:“只是觉得自身尚有许多不足,恐怕难以匹配良缘。”
老夫人闻言,眉头微蹙,随即舒展开来,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自小性子温婉,知书达理,又有哪点不好?莫要妄自菲薄,此事我会为你好好打算。珍姐儿见状,轻轻拍了拍夏嫣儿的手背,语调柔和却暗藏深意。
“姐姐何必如此谦逊?祖母的眼光自是极好的,你只需安心等待便是。”她话音刚落,便转头看向老夫人,眼中带着一丝期待,“说起来,前几日我听闻宫中要给太子选太子妃了,不知可有此事?”
老夫人神色微动,目光略显沉思,似乎在权衡什么。片刻后,她缓缓开口,“皇上家的事你不要瞎打听,如果真有那一天,咱们家也只是有参选的机会,能不能得殿下看中,全在太子的一念之间。你们都是未出阁的女子,牢记言多必失。好了,今日都散了吧。”她的语气虽平静,但话语间透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令在场众人皆不敢再多言。
夏嫣儿默默听着,指尖轻抚着帕子的边缘,心中似有千般思绪涌动,却始终未曾表露分毫。
想到那日五皇子妃的赏花宴,她远远瞧见的那一抹明黄,心就不由得砰砰直跳,那人终于要娶妻了吗?
当时皇上把杨家小姐指给他做良娣的时候,她的心还莫名揪了一下,好在只是个妾室,她也不放在心上,何况那般谪仙的人物,即便是做妾,她也是可以的。
出了老夫人的院子,夏嫣儿去了母亲的院子,这事她得让母亲打听清楚。
刚到母亲的院子,就听见里面传来瓷片碎裂的声音,外面守门的丫头见是小姐,忙上前道,“大小姐,夫人正在发脾气,您快去劝劝吧!”
“掌嘴!”夏嫣儿淡淡的对着身后的云水道。
云水上前,狠狠的给了那个丫头一巴掌,那丫头脸上顿时红了一片,夏嫣儿道,“以后我是二小姐,可别叫错了,让人挑了母亲的错处,看本小姐怎么罚你。”
那丫头顿时跪在地上认错,夏嫣儿便不在理会,径直朝内堂走去。
进去的时候,章嬷嬷正在宽慰着夫人,看到一地的碎片,夏嫣儿知道,母亲这次是真的气急了,她也是第一次见母亲生这么大的气。
看到进来的夏嫣儿,夏大夫人满眼心酸,“嫣儿,娘没用,抓不住你爹的心,还让你爹把嫡出的大小姐位置让给了那个贱人生的女儿。”
夏嫣儿上前扶住母亲,柔声说道:“娘,您别这样想,女儿永远都是您的依靠。那贱人不过仗着几分姿色迷惑了父亲,可她终究已经不在了,不过只是占个名分,您想想她那么大年纪都未出阁,想必做的也不是什么正经买卖。”
听到这话,夏大夫人的眼眶微微泛红,似乎想说些什么,却被章嬷嬷轻轻打断:“夫人,大小姐说得对,您可不能自乱阵脚啊。”
夏嫣儿扫了一眼地上的碎片,心中升起一股寒意。她知道,母亲的怒火不仅仅是因为今日之事,更是多年积压的委屈和不甘。
夏嫣儿轻叹了一声,语气更加柔和:“娘,不要在意那些已经不重要的人和事,我现在还是嫡女,您是父亲八抬大轿娶回来的夫人,以后是要入祖庙的。”
听到这里,夏大夫人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声音哽咽:“可是你爹他……他现在眼里只有那个丫头,说是念在她母亲临终前托付的份上,不光把那贱人扶成了平妻,还给了她嫡女的身份,他的眼中再无我们了。”
章嬷嬷见状赶忙递上帕子,一面劝慰道:“夫人莫哭,身子要紧。小姐如今也长大了,自会替您分忧。何况咱们还有勤哥儿,以后夏府还得勤哥儿挑大梁的。”
夏小梨微微颔首,脸上依旧挂着温婉的笑意。她站起身来,动作轻柔地整理了一下衣袖,随后向老夫人行了一礼,“多谢老夫人关怀,孙女告退了。”她的声音如同潺潺流水,不急不缓,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疏离感。
夏小梨离开后,夏大夫人是管家的,一堆事儿,自然不会留下来,管事的妈妈们还等着儿她呢!
二夫人跟着夏大夫人一道走了,屋子里剩下三个活泼的姑娘陪着老夫人说话。
待屋子里只剩下她们后,珍姐儿才凑近老夫人身边,低声说道:“大姐姐果然是个玲珑剔透的人,难怪老夫人如此看重她。”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却又巧妙地掩饰了真实意图。
容姐儿则轻轻抿了抿唇,目光转向窗外,似是无意提及,“不过,这样的懂事未免也太无懈可击了些,倒让人忍不住想,她心里到底藏了多少心思。”她的语气虽淡,却隐隐透出一丝锋芒。
老夫人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接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一旁始终沉默的夏嫣儿。见她低头摆弄着手中的帕子,老夫人眼底闪过一抹复杂之色,随即开口打破了短暂的静默,“嫣儿,你年纪也不小了,有些事该上心了。”
夏嫣儿闻声一怔,抬起眼眸看向老夫人,脸颊微红,似是没料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自己身上。她张了张嘴,却未发出声音,只是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手中的帕子。
容姐儿见状,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祖母说得对,她不过是得了嫡长女的身份而已,姐姐怎么说也是正儿八经的嫡出小姐,何况她都过了嫁人的年纪,还能挑什么好的。你就不同,听闻上次的赏花宴上,荣国公家的世子对姐姐挺有好感的。”
珍姐儿也附和道:“是啊,姐姐向来聪慧,定能挑个好人家。”她的语气轻快,但眼神中却带着几分探究,似乎想从夏嫣儿的反应里捕捉些什么。
夏嫣儿垂下眼帘,掩饰住眼底的情绪波动,低声应道:“孙女明白,只是……”话未说完,她便顿住了,仿佛在斟酌措辞。片刻后,她才缓缓续道:“只是觉得自身尚有许多不足,恐怕难以匹配良缘。”
老夫人闻言,眉头微蹙,随即舒展开来,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自小性子温婉,知书达理,又有哪点不好?莫要妄自菲薄,此事我会为你好好打算。珍姐儿见状,轻轻拍了拍夏嫣儿的手背,语调柔和却暗藏深意。
“姐姐何必如此谦逊?祖母的眼光自是极好的,你只需安心等待便是。”她话音刚落,便转头看向老夫人,眼中带着一丝期待,“说起来,前几日我听闻宫中要给太子选太子妃了,不知可有此事?”
老夫人神色微动,目光略显沉思,似乎在权衡什么。片刻后,她缓缓开口,“皇上家的事你不要瞎打听,如果真有那一天,咱们家也只是有参选的机会,能不能得殿下看中,全在太子的一念之间。你们都是未出阁的女子,牢记言多必失。好了,今日都散了吧。”她的语气虽平静,但话语间透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令在场众人皆不敢再多言。
夏嫣儿默默听着,指尖轻抚着帕子的边缘,心中似有千般思绪涌动,却始终未曾表露分毫。
想到那日五皇子妃的赏花宴,她远远瞧见的那一抹明黄,心就不由得砰砰直跳,那人终于要娶妻了吗?
当时皇上把杨家小姐指给他做良娣的时候,她的心还莫名揪了一下,好在只是个妾室,她也不放在心上,何况那般谪仙的人物,即便是做妾,她也是可以的。
出了老夫人的院子,夏嫣儿去了母亲的院子,这事她得让母亲打听清楚。
刚到母亲的院子,就听见里面传来瓷片碎裂的声音,外面守门的丫头见是小姐,忙上前道,“大小姐,夫人正在发脾气,您快去劝劝吧!”
“掌嘴!”夏嫣儿淡淡的对着身后的云水道。
云水上前,狠狠的给了那个丫头一巴掌,那丫头脸上顿时红了一片,夏嫣儿道,“以后我是二小姐,可别叫错了,让人挑了母亲的错处,看本小姐怎么罚你。”
那丫头顿时跪在地上认错,夏嫣儿便不在理会,径直朝内堂走去。
进去的时候,章嬷嬷正在宽慰着夫人,看到一地的碎片,夏嫣儿知道,母亲这次是真的气急了,她也是第一次见母亲生这么大的气。
看到进来的夏嫣儿,夏大夫人满眼心酸,“嫣儿,娘没用,抓不住你爹的心,还让你爹把嫡出的大小姐位置让给了那个贱人生的女儿。”
夏嫣儿上前扶住母亲,柔声说道:“娘,您别这样想,女儿永远都是您的依靠。那贱人不过仗着几分姿色迷惑了父亲,可她终究已经不在了,不过只是占个名分,您想想她那么大年纪都未出阁,想必做的也不是什么正经买卖。”
听到这话,夏大夫人的眼眶微微泛红,似乎想说些什么,却被章嬷嬷轻轻打断:“夫人,大小姐说得对,您可不能自乱阵脚啊。”
夏嫣儿扫了一眼地上的碎片,心中升起一股寒意。她知道,母亲的怒火不仅仅是因为今日之事,更是多年积压的委屈和不甘。
夏嫣儿轻叹了一声,语气更加柔和:“娘,不要在意那些已经不重要的人和事,我现在还是嫡女,您是父亲八抬大轿娶回来的夫人,以后是要入祖庙的。”
听到这里,夏大夫人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声音哽咽:“可是你爹他……他现在眼里只有那个丫头,说是念在她母亲临终前托付的份上,不光把那贱人扶成了平妻,还给了她嫡女的身份,他的眼中再无我们了。”
章嬷嬷见状赶忙递上帕子,一面劝慰道:“夫人莫哭,身子要紧。小姐如今也长大了,自会替您分忧。何况咱们还有勤哥儿,以后夏府还得勤哥儿挑大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