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届世界杯的东道主,中国队能三战三捷,最终以小组第一的身份闯进16强,确实打了不少球评人的脸。
跟中国队相比,美国男篮这次才像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球队。
次战面对土耳其,他们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欢迎来到FIFA!
首先便是内线们全面哑火。
上一场对阵捷克队,还有大洛还能火力全开。
这场面对土耳其,在遭遇针对性防守后,面对土耳其锋线疯狂外扑,大洛也没了上一场的风采,外线频频打铁。
外线投不进,防守端协防又跟不上,上一场成为美国队救星的大洛佩斯这场成为场上黑洞。
波波维奇到了下半场更多时候都是在使用迈尔斯-特纳,迈尔斯-特纳作为机动性内线,虽然强打能力有限,但胜在篮筐保护做得不错。
在特纳下场休息或者犯规太多,波波维奇又不愿上大洛,便一度祭出了五小阵容。
这也是波波维奇把史蒂夫科尔找来的目的所在。
他希望科尔能把死亡五小带到国家队。
波波维奇的想法非常美好,五小能够拉开空间,美国球员也喜欢这种节奏快的攻防节奏。
美国队遇上死亡五小,理论上那就好比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但实际操作起来远非如此,美国不比勇士队,五小也不是随便摆上五个人便称为五小阵容。
这种非常规战术对于整体协作要求更高,强行使来,效果只能说难以尽如人意。
土耳其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五小阵容护框效果差的弱点大做文章——压低速度,球个个交到内线。
这场巴恩斯顶中锋的时候,就被土耳其人抓住机会强打好几个。
而一旦美国队想要包夹,篮球传出来便是一记远投。
波波维奇不得不提前把特纳再换回场上,或者让大洛再顶一顶。
胡浩南好心的建议换上还有一手小策应的普拉姆利。
这真的是出于他的真实想法——既然大洛和特纳都难尽如人意,不如把最后一个选项也换上去试一试。
这思路就好比做数学题,找不到正确答案,咱可以采取排除法。
中场休息时间,还真有espn记者把胡浩南的建议带给了波波维奇。
波波维奇听后表示自己对球员的表现非常满意。
普拉姆利这场没有得到哪怕一分钟的上场时间。
有媒体认为胡浩南就是抓住波波维奇“傲娇”的特点,故意推荐普拉姆利。
以波波维奇的傲娇,当胡浩南这么做的时候,他必然会将普拉姆利从备选名单中划掉。
最后总结,胡浩南为了“限制”美国队真是煞费苦心。
事实是这样吗?没人知道,但普拉姆利没有获得一分钟出场时间却是不争的事实。
回到这场比赛,美国队内线打不开局面,进攻压力完全压在外线球员身上。
美国队虽说人均三分能力不错,第一节还投出了9中6的三分球。
但在少了杜兰特、安东尼和科比这种国际赛场无解的外线持球强投的得分手后,外线遭遇高强度防守后,三分命中率也是大幅度下滑。
第一节投出9投6中的美国队到了第四节,三分球命中率也只有35%。
伴随着美国队三分球命中率下滑,土耳其祭出的联防便越发的难以破解。
除了肯巴-沃克之外,其他人——不管是米切尔,还是被寄予厚望的塔图姆都很难突破土耳其的防守。
突破突不进去,低位攻坚能力又不够,最后美国队不得不用一记强投来完成终结。
这在胡浩南看来,跟赌手感没有多少差别。
最终这场比赛,塔图姆11投3中,米切尔12投3中 ,巴恩斯6投2中……
就这种攻坚水平,若非还有肯巴-沃克的三分强行续命,美国队这场都要送出一血。
当肯巴-沃克成为这支球队的场上大腿时,胡浩南越发的不看好这支美国男篮的命运。
这就好比哪怕地表最强175轰出末节之王的身价,你也不太希冀他能率领绿军夺冠。
说白了,这就是没有冠军相。
……
胡浩南在解说这场比赛的时候,每当美国队表现不佳的时候,他就沉默不语。
胡浩南以为自己少说两句就能少给自己招黑了,结果扫了眼直播间,只看到满屏都是“胡的沉默震耳欲聋”的字样。
胡浩南还能说什么呢?
他觉得这时候已经不是他要嘲讽美国队了,而是网友们早已将他黄袍加身,哪怕他呼出来的空气都充满了对于美国男篮的无情嘲讽。
胡浩南有一瞬间觉得自己被球迷们绑架了,但想想自己确实是看不上这支美国队——跟美国男篮相比,这支土耳其队打得更像是一支进退有度、协作有序的球队,也就不再抗拒这种无形绑架。
从这次心路历程的转变中,胡浩南体会到,也许当初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一开始是抗拒的,但到最后一定是心甘情愿的。
这也验证了一句话—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不得不说,这场比赛,土耳其有无数次机会击败美国队,但运气……也属实差了些。
第四节进入最后1分钟——还有57秒的时候,土耳其靠着奥斯曼的一记强投,追平比分。
而这是土耳其本场第七次追平比分。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37秒,米切尔突破跳起传球失误,土耳其抢断后压住节奏稳稳一投,篮球虽然弹框而出。
但土耳其本场最佳球员伊利亚索瓦却是抢在一众美国球员前面伸出长臂,轻拢慢捻抹复挑,将球点进。
前六次都浪费了反超机会的土耳其终于把头探出水面,本场第一次取得领先。
作为FIFA世界排名17位的土耳其队能做到这地步,胡浩南对土耳其也是不吝赞美之词。
不过最后他还是说了一句:“但凡这次领先能够在早一些,美国男篮将很难有翻身机会。
现在,对于美国队来说,还有一线生机。”
胡浩南此言一出,顿时招来不少美国球迷的反驳。
但在胡浩南看来,就是这样,现在距离比赛结束太近了,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美国队虽然磕磕绊绊,但好在眼看就到终点。
人对于胜利总是充满无限的渴望,现在才被土耳其完成反超,在一球定生死的回合里,终究是个人能力更强的美国队更有优势。
胡浩南猜中了结尾,却没有想到这个过程远超他的想象。
在领先2分的情况下,奥斯曼对塔图姆三分线外的投篮犯规了。
看着双手抱头、满脸都是沮丧的奥斯曼,胡浩南猛然想起前世的那个关于“土耳琪”的梗。
说的就是在中国对阵波兰,周琪送出那道世界性难题后,土耳其队也迎来了至暗时刻。
他们在最后一节反超美国两分后,奥斯曼在最后0.1秒对美国队来了个三分犯规。
奥斯曼也因此被称为土耳其周琪,简称土耳琪。
以前胡浩南只是把这当成一个梗来看,现在亲眼见证才发现现实远比历史还要充满戏剧性。
坦白说,单就奥斯曼本场表现而言,他绝对是土耳其能够紧咬比分的功臣之一。
如果论贡献度,伊利亚索亚排第一,奥斯曼起码能排第二。
但正是奥斯曼最后时刻的三分犯规几乎断送了土耳其整场的努力。
奥斯曼被调侃成土耳琪,亏吗?并不亏,因为在体育竞技的世界里,有一种说法——瞬间即永恒,结果即正义。
你可以低迷一整场,但在球队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能站出来,你就是英雄。
当然你也可以疯狂carry一整场,但在最后一回合一瞬间的失误断送了整场努力,你就是狗熊。
英雄和狗熊,在体育世界里,就是一场比赛、一个回合甚至一瞬间的事儿。
……
塔图姆站上罚球线,3罚2中,强行把比赛拖入加时赛。
加时赛里,不管是巴克利,还是A-史密斯都认为美国定然不会再浪费机会,靠着整体实力拿下比赛。
胡浩南并不这么认为——他看一名球员更喜欢看球员的眼神。
眼睛是心理的窗口。
看着奥斯曼满眼的不甘心,那眼神里分明跳跃着救赎的火苗。
不管结果如何,胡浩南更愿意相信这样的球员能够带领球队走向胜利。
加时赛里,土耳其没有辜负胡浩南的期待,他们比美国队表现的更有战斗力,一度领先美国队5分。
这时,又是肯巴沃克挺身而出—一人连得五分。
肯巴沃克面对镜头的一声怒吼,在胡浩南看来都像是在说:请叫我超巨!
美国队追平比分,塔图姆乘胜追击再得两分,瞬间一波7-0,完成反超。
这时,奥斯曼站了出来,他在加时赛还有50秒的时候打成二加一,土耳其再次完成反超。
胡浩南愿将这称为救赎之球。
美国队被逼到悬崖边。
这时队内唯一超巨肯巴沃克也有些慌乱,面对土耳其的突然夹击出现重大失误。
加时赛最后14秒,乔-哈里斯无奈之下对巴尔贝手忙脚乱的采取犯规战术,裁判哨声响起,吹了美国队违体犯规,土耳其获得两罚一掷。
你以为土耳其就此把胜利塞进口袋了?
不,接下里的一幕却是小说作者都不敢这么写,土耳其连续四罚不中。
先是巴尔贝两罚不中,边线发球后,美国队对奥斯曼采取犯规战术,土耳其人再次获得两次罚球。
结果奥斯曼走上罚球线,再次送出两罚不中。
胡浩南还能说什么呢?
机会给你了,不中用啊。
这场比赛,土耳其全场一共获得23次罚球,命中14球,罚丢的9个罚球中4个出现在最后一分钟内。
如此糟蹋机会是被遭受惩罚的,美国队就像是好莱坞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一样拥有主角光环,波波维奇做出全场最正确的一次决定——把球交给米德尔顿。
这是美国男篮队内最冷静的球员。
米德尔顿顶住压力,两罚全中,绝杀比赛。
美国队取得两连胜。
赛后波波维奇笑对采访的场面都像是在说:怎么样?你们以为我们输了?嘿嘿,让你们失望了。
比赛就是这么神奇,缺乏星味的美国男篮贡献了最匪夷所思的一场比赛。
不过在胡浩南总结这场比赛的时候,给美国队的评分并不高。
首先是用人问题,胡浩南依然认为有普拉姆利会是更好的选择。
但波波维奇坚持使用五小阵容,效果并不好。
五小阵容护框效果差,让土耳其内线得分38-20大幅度领先。
既然使用五小,那就是希望提速推反击,但美国队这场快攻得分比也不过是14比12。
而且,这场美国队还暴漏出彼此缺乏默契的问题,全场出现14次失误,让土耳其利用失误得到19分,而美国队仅仅利用土耳其失误得到10分。
最重要的是,两战过后,美国队到了关键时刻看起来只有肯巴沃克靠得住。
“万一肯巴-沃克被针对怎么办?”胡浩南最后像是发出灵魂拷问般问道。
“波波维奇利用五小对上捷克和土耳其都还没问题,那么对上平均身高206c四大内线坐镇的塞尔维亚可怎么办?”胡浩南继续拷问。
胡浩南的提问是真诚的,这些都是波波维奇和美国队需要面对的问题。
因为两场比赛打下来,除了比赛结果,美国男篮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小组赛阶段还能靠着球员个人实力来弥补,等到了接下来的淘汰赛呢?
面对塞尔维亚、西班牙这种强队呢?上五小,让他们对上平均身高两米零六的塞尔维亚怕是要被爆成渣。
不上五小,进攻端空间受损,队员不习惯,防守端也不见得提升多少。
总之全是问题。
不过在两战全胜下,胡浩南这些提问在美国球迷们看来就是一套自我辩解的说辞。
ESpN上一篇作者署名为拜德曼的文章干脆也向胡浩南发出了灵魂拷问。
“是的,你在NbA大获成功,你的战绩和荣誉足够有说服力。
但不要忘了,波波维奇也是NbA名帅,他的履历和战绩可一点儿不输给你。
在你批评波波维奇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可否想到你在国际篮球赛事上的表现如何?
‘0’!!!
一个连国际赛事都没有打过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评头论足呢?”
……
跟中国队相比,美国男篮这次才像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球队。
次战面对土耳其,他们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欢迎来到FIFA!
首先便是内线们全面哑火。
上一场对阵捷克队,还有大洛还能火力全开。
这场面对土耳其,在遭遇针对性防守后,面对土耳其锋线疯狂外扑,大洛也没了上一场的风采,外线频频打铁。
外线投不进,防守端协防又跟不上,上一场成为美国队救星的大洛佩斯这场成为场上黑洞。
波波维奇到了下半场更多时候都是在使用迈尔斯-特纳,迈尔斯-特纳作为机动性内线,虽然强打能力有限,但胜在篮筐保护做得不错。
在特纳下场休息或者犯规太多,波波维奇又不愿上大洛,便一度祭出了五小阵容。
这也是波波维奇把史蒂夫科尔找来的目的所在。
他希望科尔能把死亡五小带到国家队。
波波维奇的想法非常美好,五小能够拉开空间,美国球员也喜欢这种节奏快的攻防节奏。
美国队遇上死亡五小,理论上那就好比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但实际操作起来远非如此,美国不比勇士队,五小也不是随便摆上五个人便称为五小阵容。
这种非常规战术对于整体协作要求更高,强行使来,效果只能说难以尽如人意。
土耳其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五小阵容护框效果差的弱点大做文章——压低速度,球个个交到内线。
这场巴恩斯顶中锋的时候,就被土耳其人抓住机会强打好几个。
而一旦美国队想要包夹,篮球传出来便是一记远投。
波波维奇不得不提前把特纳再换回场上,或者让大洛再顶一顶。
胡浩南好心的建议换上还有一手小策应的普拉姆利。
这真的是出于他的真实想法——既然大洛和特纳都难尽如人意,不如把最后一个选项也换上去试一试。
这思路就好比做数学题,找不到正确答案,咱可以采取排除法。
中场休息时间,还真有espn记者把胡浩南的建议带给了波波维奇。
波波维奇听后表示自己对球员的表现非常满意。
普拉姆利这场没有得到哪怕一分钟的上场时间。
有媒体认为胡浩南就是抓住波波维奇“傲娇”的特点,故意推荐普拉姆利。
以波波维奇的傲娇,当胡浩南这么做的时候,他必然会将普拉姆利从备选名单中划掉。
最后总结,胡浩南为了“限制”美国队真是煞费苦心。
事实是这样吗?没人知道,但普拉姆利没有获得一分钟出场时间却是不争的事实。
回到这场比赛,美国队内线打不开局面,进攻压力完全压在外线球员身上。
美国队虽说人均三分能力不错,第一节还投出了9中6的三分球。
但在少了杜兰特、安东尼和科比这种国际赛场无解的外线持球强投的得分手后,外线遭遇高强度防守后,三分命中率也是大幅度下滑。
第一节投出9投6中的美国队到了第四节,三分球命中率也只有35%。
伴随着美国队三分球命中率下滑,土耳其祭出的联防便越发的难以破解。
除了肯巴-沃克之外,其他人——不管是米切尔,还是被寄予厚望的塔图姆都很难突破土耳其的防守。
突破突不进去,低位攻坚能力又不够,最后美国队不得不用一记强投来完成终结。
这在胡浩南看来,跟赌手感没有多少差别。
最终这场比赛,塔图姆11投3中,米切尔12投3中 ,巴恩斯6投2中……
就这种攻坚水平,若非还有肯巴-沃克的三分强行续命,美国队这场都要送出一血。
当肯巴-沃克成为这支球队的场上大腿时,胡浩南越发的不看好这支美国男篮的命运。
这就好比哪怕地表最强175轰出末节之王的身价,你也不太希冀他能率领绿军夺冠。
说白了,这就是没有冠军相。
……
胡浩南在解说这场比赛的时候,每当美国队表现不佳的时候,他就沉默不语。
胡浩南以为自己少说两句就能少给自己招黑了,结果扫了眼直播间,只看到满屏都是“胡的沉默震耳欲聋”的字样。
胡浩南还能说什么呢?
他觉得这时候已经不是他要嘲讽美国队了,而是网友们早已将他黄袍加身,哪怕他呼出来的空气都充满了对于美国男篮的无情嘲讽。
胡浩南有一瞬间觉得自己被球迷们绑架了,但想想自己确实是看不上这支美国队——跟美国男篮相比,这支土耳其队打得更像是一支进退有度、协作有序的球队,也就不再抗拒这种无形绑架。
从这次心路历程的转变中,胡浩南体会到,也许当初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一开始是抗拒的,但到最后一定是心甘情愿的。
这也验证了一句话—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不得不说,这场比赛,土耳其有无数次机会击败美国队,但运气……也属实差了些。
第四节进入最后1分钟——还有57秒的时候,土耳其靠着奥斯曼的一记强投,追平比分。
而这是土耳其本场第七次追平比分。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37秒,米切尔突破跳起传球失误,土耳其抢断后压住节奏稳稳一投,篮球虽然弹框而出。
但土耳其本场最佳球员伊利亚索瓦却是抢在一众美国球员前面伸出长臂,轻拢慢捻抹复挑,将球点进。
前六次都浪费了反超机会的土耳其终于把头探出水面,本场第一次取得领先。
作为FIFA世界排名17位的土耳其队能做到这地步,胡浩南对土耳其也是不吝赞美之词。
不过最后他还是说了一句:“但凡这次领先能够在早一些,美国男篮将很难有翻身机会。
现在,对于美国队来说,还有一线生机。”
胡浩南此言一出,顿时招来不少美国球迷的反驳。
但在胡浩南看来,就是这样,现在距离比赛结束太近了,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美国队虽然磕磕绊绊,但好在眼看就到终点。
人对于胜利总是充满无限的渴望,现在才被土耳其完成反超,在一球定生死的回合里,终究是个人能力更强的美国队更有优势。
胡浩南猜中了结尾,却没有想到这个过程远超他的想象。
在领先2分的情况下,奥斯曼对塔图姆三分线外的投篮犯规了。
看着双手抱头、满脸都是沮丧的奥斯曼,胡浩南猛然想起前世的那个关于“土耳琪”的梗。
说的就是在中国对阵波兰,周琪送出那道世界性难题后,土耳其队也迎来了至暗时刻。
他们在最后一节反超美国两分后,奥斯曼在最后0.1秒对美国队来了个三分犯规。
奥斯曼也因此被称为土耳其周琪,简称土耳琪。
以前胡浩南只是把这当成一个梗来看,现在亲眼见证才发现现实远比历史还要充满戏剧性。
坦白说,单就奥斯曼本场表现而言,他绝对是土耳其能够紧咬比分的功臣之一。
如果论贡献度,伊利亚索亚排第一,奥斯曼起码能排第二。
但正是奥斯曼最后时刻的三分犯规几乎断送了土耳其整场的努力。
奥斯曼被调侃成土耳琪,亏吗?并不亏,因为在体育竞技的世界里,有一种说法——瞬间即永恒,结果即正义。
你可以低迷一整场,但在球队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能站出来,你就是英雄。
当然你也可以疯狂carry一整场,但在最后一回合一瞬间的失误断送了整场努力,你就是狗熊。
英雄和狗熊,在体育世界里,就是一场比赛、一个回合甚至一瞬间的事儿。
……
塔图姆站上罚球线,3罚2中,强行把比赛拖入加时赛。
加时赛里,不管是巴克利,还是A-史密斯都认为美国定然不会再浪费机会,靠着整体实力拿下比赛。
胡浩南并不这么认为——他看一名球员更喜欢看球员的眼神。
眼睛是心理的窗口。
看着奥斯曼满眼的不甘心,那眼神里分明跳跃着救赎的火苗。
不管结果如何,胡浩南更愿意相信这样的球员能够带领球队走向胜利。
加时赛里,土耳其没有辜负胡浩南的期待,他们比美国队表现的更有战斗力,一度领先美国队5分。
这时,又是肯巴沃克挺身而出—一人连得五分。
肯巴沃克面对镜头的一声怒吼,在胡浩南看来都像是在说:请叫我超巨!
美国队追平比分,塔图姆乘胜追击再得两分,瞬间一波7-0,完成反超。
这时,奥斯曼站了出来,他在加时赛还有50秒的时候打成二加一,土耳其再次完成反超。
胡浩南愿将这称为救赎之球。
美国队被逼到悬崖边。
这时队内唯一超巨肯巴沃克也有些慌乱,面对土耳其的突然夹击出现重大失误。
加时赛最后14秒,乔-哈里斯无奈之下对巴尔贝手忙脚乱的采取犯规战术,裁判哨声响起,吹了美国队违体犯规,土耳其获得两罚一掷。
你以为土耳其就此把胜利塞进口袋了?
不,接下里的一幕却是小说作者都不敢这么写,土耳其连续四罚不中。
先是巴尔贝两罚不中,边线发球后,美国队对奥斯曼采取犯规战术,土耳其人再次获得两次罚球。
结果奥斯曼走上罚球线,再次送出两罚不中。
胡浩南还能说什么呢?
机会给你了,不中用啊。
这场比赛,土耳其全场一共获得23次罚球,命中14球,罚丢的9个罚球中4个出现在最后一分钟内。
如此糟蹋机会是被遭受惩罚的,美国队就像是好莱坞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一样拥有主角光环,波波维奇做出全场最正确的一次决定——把球交给米德尔顿。
这是美国男篮队内最冷静的球员。
米德尔顿顶住压力,两罚全中,绝杀比赛。
美国队取得两连胜。
赛后波波维奇笑对采访的场面都像是在说:怎么样?你们以为我们输了?嘿嘿,让你们失望了。
比赛就是这么神奇,缺乏星味的美国男篮贡献了最匪夷所思的一场比赛。
不过在胡浩南总结这场比赛的时候,给美国队的评分并不高。
首先是用人问题,胡浩南依然认为有普拉姆利会是更好的选择。
但波波维奇坚持使用五小阵容,效果并不好。
五小阵容护框效果差,让土耳其内线得分38-20大幅度领先。
既然使用五小,那就是希望提速推反击,但美国队这场快攻得分比也不过是14比12。
而且,这场美国队还暴漏出彼此缺乏默契的问题,全场出现14次失误,让土耳其利用失误得到19分,而美国队仅仅利用土耳其失误得到10分。
最重要的是,两战过后,美国队到了关键时刻看起来只有肯巴沃克靠得住。
“万一肯巴-沃克被针对怎么办?”胡浩南最后像是发出灵魂拷问般问道。
“波波维奇利用五小对上捷克和土耳其都还没问题,那么对上平均身高206c四大内线坐镇的塞尔维亚可怎么办?”胡浩南继续拷问。
胡浩南的提问是真诚的,这些都是波波维奇和美国队需要面对的问题。
因为两场比赛打下来,除了比赛结果,美国男篮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小组赛阶段还能靠着球员个人实力来弥补,等到了接下来的淘汰赛呢?
面对塞尔维亚、西班牙这种强队呢?上五小,让他们对上平均身高两米零六的塞尔维亚怕是要被爆成渣。
不上五小,进攻端空间受损,队员不习惯,防守端也不见得提升多少。
总之全是问题。
不过在两战全胜下,胡浩南这些提问在美国球迷们看来就是一套自我辩解的说辞。
ESpN上一篇作者署名为拜德曼的文章干脆也向胡浩南发出了灵魂拷问。
“是的,你在NbA大获成功,你的战绩和荣誉足够有说服力。
但不要忘了,波波维奇也是NbA名帅,他的履历和战绩可一点儿不输给你。
在你批评波波维奇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可否想到你在国际篮球赛事上的表现如何?
‘0’!!!
一个连国际赛事都没有打过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评头论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