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后世番外(下)-《快穿之改写命运》

  论坛里实时转播直播内容,搭配楼主的实时讲解,讨论得热火朝天,隔壁的历史论坛里更是有专门的历史爱好者开始详细安利这位辉煌一生的历史名人。

  “听隔壁帖子说,新发现的庄朝大墓竟然就是文襄公的大墓!不敢相信,要是我能从头追到尾我会是多么快乐的一个小女孩。”

  “什么文襄公,正式的称呼明明是贤王!明宗最爱的贤王妹妹,那些不懂事的人喊喊端娴公主也就算了,文襄公只是一个被改过的谥号,贤王才是人家的正经封号。”

  “aka虞·贤王·文襄公·宣宗第七女·明宗的宝贝大妹妹·神宗最亲爱的姨母·文宗护卫者·庄朝定海神针·无印女相·庄朝文化圈中心交际花·第一位女进士·无痛当妈孩子遍天下·月禾”

  “ls,我鸡肚你的才华,不过也只有贤王才与公主这个称号完全不搭边,未封亲王时,她应该被称为七皇女或是完整的封号:端娴护国长公主,这可是明宗上位之后亲封的!这可不是其他妹妹也有的,是贤王独有的封号,同年年底她就被封为亲王。相比于其他要么安于后宅要么暗戳戳想要造反的妹妹,从始至终她就是明宗的人,6岁的时候就成了彼时的长公主伴读,为明宗继位和后来明宗朝的统治立下汗马功劳,哪个当姐姐的会觉得不贴心呢?”

  “这可是亲手养大的妹子,当然是纯天然的明宗一派啦,最好的同盟,也是最方便被其他人开刀的明宗党,庄朝时两次下狱不都是为了除掉明宗的左膀右臂吗?”

  “确实,皇帝还需要发动政变,贤王那个时候因为朝中女官不够多四处奔走,作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进士忙得脚不沾地,对她出手的理由和动机实在太多了,仅明宗朝弹劾就高达平均每年三四十奏折,后来是人多了 贤王举荐的门生实在有亿点多才情况好转。”

  “欸,既然是第一位女进士,为什么没有人考前拜贤王?”

  “ls你在说什么地狱笑话,你指的是文襄公这种‘少聪颖而多思’‘貌美聪慧,简在帝心’,十七岁科举进士但是原本可以三元及第却因为乡试主考官想拍马屁认错人屈居第二、会试主考官太过谨慎没有成为会元、最后被亲爹点为探花的极品考运吗?正常人只要金榜题名,不拜有实力金榜题名却考运惨不忍睹的历史名人。”

  “好惨hhh,这是把运气都点在亲情和能力上了吗,运气看起来很差欸。”

  “错误的,能力满点,知人善用满点,但是亲情仅限庄明宗和庄神宗,即使是明宗一脉,庄成宗对于这个阻拦自己立后、力保文宗继位的老亲王也是非常看不顺眼,更何况明宗第四子为了篡位,可以说很努力地在下手了,可惜不等他找到合适处死贤王的理由,就被明宗杀了个回马枪,历史上的明涯事变就是明宗朝最后一次政变了,也是文襄公在牢狱里待得最长的一段时间。”

  “毕竟虽然考运不好,但是官运和能力是真的很强啊,庄宣宗最后一届进士中的探花,虽然被下旨建安年间不得上朝,但是官位实打实没有折扣;做了没多久七品小官,明宗被立储后,立马升官太常寺少卿兼太女少詹事,相当于是明宗的谋士 死忠明宗党;明宗继位后,加封其他弟弟妹妹时特别册封为端娴护国长公主,升官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学士,这一段可以说是升官快速到天龙人专属了。”

  “这之后就是连轴转了吧,那段时间是真的为了改革而又缺少班底,毕竟本质上是为了保障女性权益,所以参与者几乎都是女性官员,那时候文襄公是真的天南地北的跑啊,后来就是明宗的随身挂件了,都是被鸾成初年那桩构陷给害的。”

  “根据史料记载,明宗亲口承认,那是她第一次挫折,天啊,这样幸运的人生酸得我吃柠檬的同时也磕到了一口姐妹糖,除了贤王还有几个人能让明宗这样伤心?唯一一起长大的妹妹分量最不一般了~”

  “贤王也没有坐以待毙让明宗去救啊,无论哪一次她遇到牢狱之灾,明宗努力捞妹妹的时候,虽然史料记载不明,但是当时的人们都亲口说了贤王自己也在自救,而这一次更是留下了贤王唯一存世的墨宝,一个字体一句抄写那封诬告她的信件,反倒是那封真正使用她自己的字体来书写的假证据没有流传下来。”

  “如今贤王真正的字体也曝光了,看起来也很好看很有风格,虽然墨宝不再稀缺的同时依旧不是我等凡人能够接触到的……”

  “不过看起来知识面真的好广啊,感觉光是看着那几箱子书就已经震惊了,竟然还有这么多书填满了一个个墓室,友友们,这也太博学了一点吧?”

  “鸾成年间,贤王举荐者不知其数,皆有所长而尽其力,都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啦,交际很广泛,人也很博学多才,在鸾成初年贤王曾在当时对战北戎的第一线监军,因为忧心将士们冻伤就制作出了流传至今的中药慈恩冻疮膏,回京后不久又负责了当时的第一次女子科举,最初的女子科举就是她在明宗授意下上疏,姐妹俩一同商讨,一改本来只有男性才能参加的科举制度。”

  而墓道开口处,根据研究,那里的材料至少要几百年才会变得松脆,古代的黑科技使得那里能够几百年都坚如磬石,要挖开墓葬便如挖一座山一般,以此确保了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拿到里头的东西,精巧之至。

  但正因着虞月禾这些精巧布置,保存得完好无损的书籍和看起来精心实则和外面古董一般老旧的工艺品,不由得叫人疑心虞月禾的用意,这样大一份留给后世的礼物,好得太过,也让人胆战心惊了。

  因此探查完主墓室之外的地方,就有专人专门将那些古董、书籍等送去检验,又实践了那些那些金板上的方子是否真实、是否有害,足足花了几个月时间,官方才彻底确定无害。

  看直播的人人等了许久,才等到最后的主墓室,知道内情的人更是嘀嘀咕咕,又不敢明说只是旁敲侧击提一提。

  毕竟就算官方不少人愿意相信先人只是大义为了文化传承,,当有人提出质疑,也很少有人有魄力用诸多学者的性命赌一个千年前的人良心几何,甚至不乏有人提出只将书籍抄录、并不使用只做参考的,担忧还好,这样的行为惹毛了许多中医大佬、历史学大佬乃至相应的官员、学者,提出意见的人被臭骂了一通,反而使得官方加快了检验速度。

  而直播考古主墓室后,一些还在关注的爱好者在论坛上开了许多新帖子讨论。

  “喜报!现在可以确认前面墓室全都真实一致,直播里主墓室也与布局图完全一样!”

  “学历史的朋友已经乐疯了,不敢想象多少空白史料被填补”

  “感觉真的好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一样看待我们哦,好像她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也没有直系后代。”

  “金丝楠木棺材真好看,开棺后里面真的就只穿着一身礼服,一点首饰都没有,呜呜呜大美人怎么可以不装扮”

  “醒醒吧友友,人家去世的时候已经是一百岁的老奶奶了”

  “金锭银锭真的没什么价值,留的也不多,反倒是首饰都很好看,求簪娘小姐姐复原!”

  “据说哲学系、文学系那边也疯了啊,完整的庄朝前中期文学,连当时的话本都有,据说也会出版欸~”

  也有对墓葬完全不关心的人,只是在网络上评判封建帝王将相的功业。

  “不管怎么说,假如没有庄明宗和贤王这对姐妹,封建社会原本女孩子都不能做官,看看国外轰轰烈烈搞女权就知道了,到现代才争取到话语权和参政权,没有她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到现在国外还是女性婚后跟丈夫姓,太可怕了”

  “还有当时的制度……(省略一大段科普)”

  “好什么好,唐朝都不要安西都护府了,你们说的老祖宗还眼巴巴打下来,东南亚那儿要是不打下来,就不用因为雨林死那么多人,东北那么冷,古代那里苦寒无比不知道冻死多少百姓都还要守着,穷兵黩武以致庄朝直至武帝才有战争,不就是因为把民脂民膏都榨干了吗?”

  “有些男的历史没学好,一天到晚就只会喷粪,就想着夺取女性权利,还自以为是胡编乱造,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五十万想着分裂疆土呢,没有战争难道不是因为边境安宁没有人来骚扰吗,明宗朝最开始难道不是因为北戎犯边吗?”

  是非功过,总由后人评说,在历史的潮流中,谁都只是一时过客,文治武功,千古流芳也只不过是历史的一瞬。

  而对于后世的大多数人来说,任凭多少功过,生前虚名种种,也只不过一桩人们口中的谈资。

  “好消息,墓葬那边发掘完之后要建博物馆了!”

  “你们洛阳真的是博物馆好多哦”

  “哪有,长安那边十二朝古都,可比我们这边更丰富。”

  “以后又多了一个可以看展的地方~”

  “不过其他的庄朝大墓都还没影,连庄朝的皇陵都无迹可寻了,幸好幸好这次直接发掘了个大的”

  “也许以后会发现更多呢!”

  “不过这位是不是和她姐有一点啊?史书描写是真的百合花开……”

  喜欢快穿之改写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