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刘金贵不听,依旧这样做,还跟父母讲道理,告诉他们自古以来,孝顺老人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他作为刘家的长孙,更应该担起责任。
最后,他还故意“吓唬”父母,等他们老了,总不能他也像他们对待爷奶那样吧,自己现在啥也不干不是享福,努力赚钱养家养好妻儿,将来体面的活着,这才是最重要的。
刘彦志和沈氏听完,心中一震,良久没有开口。
自那以后,两人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也跟着起早贪黑的去养鸭场做事,时不时的去看看老两口。
刘金玉年纪小不懂事,但见自己的爹娘哥哥都去养鸭场做事了,自己好似也懂了什么,跟着一起去了养鸭场。
就算年纪小,也学着煮饭烧水,反正不闲着。
刘金贵心里安慰,一家子齐心协力的做事,不愁刘家不兴旺。
几人一开始受不了,但刘金贵赚到钱,接着给父母和妹妹开工钱,把三人高兴的不行。
刘金玉没想到自己也有,第一次手里拿着铜钱,高兴的直打转,只觉得哥哥太好了,爹娘一个铜板都没给过自己呢。
哥哥还拦住了娘想把她的钱收起来的意思,说自己也是大姑娘了,也该手里留点私房了,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刘金玉见哥哥的维护,心中又感动又高兴,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做事,学着哥哥去孝顺爷奶。
刘氏听老娘说过家里的事,再见大哥大嫂如今的样子,心中很是痛快!
金贵不愧是刘家的长孙,将来撑起刘家,她心中无比宽慰。
萧婉看着更是高兴,娘亲的娘家越来越好,娘亲的日子也就越来越顺心。
刘彦青也赶了回来,见爹娘和哥姐还有外甥女如此操心自己的婚事,刘彦青也感动不已。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一起吃了顿饭,商量起刘彦青的婚事安排来。
很快就到了刘彦青成亲的日子,等陈晴进了门,老两口看着儿子儿媳齐齐跪在自己身前敬茶,都笑开了花。
孟氏和刘老爹连忙给了红封,刘彦志和沈氏,以及刘氏和萧老爹也都给了红封。
陈晴羞涩的接过红封,也奉上了自己做的针线,众人都是赞不绝口。
沈氏见着婆婆给了弟媳一枚金镯子,竟也没有不高兴,只是笑眯眯的看着。
她知道自己是没资格嫉妒的,不说弟妹的陪嫁多么的丰厚,只说自己当年嫁过来,婆婆给了不少彩礼,自己却只陪嫁了床旧被子。
自己咋有脸眼红呢。
孟氏给了陈晴金镯子,余光里观察到沈氏的笑容,心中安慰不已。
老大家的真是和从前大不同了,他们老两口虽然跟着小儿子生活,但也要给知错就改的大儿子和大儿媳脸面。
当着众人的面,她又笑着拿出了一只匣子,招手让两个儿媳上前。
沈氏不明所以,赶紧上前叫娘。
趁着屋里的亲戚也都在,孟氏摩挲着手里的盒子,郑重的打开。
只见里面赫然是两只玉镯和两支金簪。
堂中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亲戚都伸着脖子看向孟氏手里的匣子,眼里看着都含酸。
昨日刘家的喜宴上,他们看到刘家的大宅子就羡慕的不行,可见刘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他们反倒把日子过的一塌糊涂的,真是气人啊。
如今有机会能给刘家添堵,当然是都赶着上前了。
有些不怀好意的亲戚婶子就故意开口煽风点火道:“哟,婶子,跟着彦青过日子,还是对彦青和彦青家里更好呢,这么稀罕的镯子和簪子就给了彦青家的,这老大媳妇捞不着啊。”
其余有些心里羡慕嫉妒的也跟着附和,堂中一时热闹不已。
不是人人都盼着对方过好日子的,尤其是刘家如今出了皇上亲封的个县主外甥女,乡老女婿,刘家孙子还养起了鸭子赚了钱,谁不眼红嫉妒啊。
眼看着刘家从破落户变成了一方大户,谁不看红了眼。
从前烂泥扶不上墙的刘家长孙,现在出门都被尊称一句刘老板了,啧啧啧。
如今孟氏拿出了这些首饰,他们更是眼红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刘家大儿媳妇可不是好相与的,他们这时候添油加醋的挑拨几句,刘家还不翻了天去了。
这下子可有热闹看了。
他作为刘家的长孙,更应该担起责任。
最后,他还故意“吓唬”父母,等他们老了,总不能他也像他们对待爷奶那样吧,自己现在啥也不干不是享福,努力赚钱养家养好妻儿,将来体面的活着,这才是最重要的。
刘彦志和沈氏听完,心中一震,良久没有开口。
自那以后,两人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也跟着起早贪黑的去养鸭场做事,时不时的去看看老两口。
刘金玉年纪小不懂事,但见自己的爹娘哥哥都去养鸭场做事了,自己好似也懂了什么,跟着一起去了养鸭场。
就算年纪小,也学着煮饭烧水,反正不闲着。
刘金贵心里安慰,一家子齐心协力的做事,不愁刘家不兴旺。
几人一开始受不了,但刘金贵赚到钱,接着给父母和妹妹开工钱,把三人高兴的不行。
刘金玉没想到自己也有,第一次手里拿着铜钱,高兴的直打转,只觉得哥哥太好了,爹娘一个铜板都没给过自己呢。
哥哥还拦住了娘想把她的钱收起来的意思,说自己也是大姑娘了,也该手里留点私房了,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刘金玉见哥哥的维护,心中又感动又高兴,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做事,学着哥哥去孝顺爷奶。
刘氏听老娘说过家里的事,再见大哥大嫂如今的样子,心中很是痛快!
金贵不愧是刘家的长孙,将来撑起刘家,她心中无比宽慰。
萧婉看着更是高兴,娘亲的娘家越来越好,娘亲的日子也就越来越顺心。
刘彦青也赶了回来,见爹娘和哥姐还有外甥女如此操心自己的婚事,刘彦青也感动不已。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一起吃了顿饭,商量起刘彦青的婚事安排来。
很快就到了刘彦青成亲的日子,等陈晴进了门,老两口看着儿子儿媳齐齐跪在自己身前敬茶,都笑开了花。
孟氏和刘老爹连忙给了红封,刘彦志和沈氏,以及刘氏和萧老爹也都给了红封。
陈晴羞涩的接过红封,也奉上了自己做的针线,众人都是赞不绝口。
沈氏见着婆婆给了弟媳一枚金镯子,竟也没有不高兴,只是笑眯眯的看着。
她知道自己是没资格嫉妒的,不说弟妹的陪嫁多么的丰厚,只说自己当年嫁过来,婆婆给了不少彩礼,自己却只陪嫁了床旧被子。
自己咋有脸眼红呢。
孟氏给了陈晴金镯子,余光里观察到沈氏的笑容,心中安慰不已。
老大家的真是和从前大不同了,他们老两口虽然跟着小儿子生活,但也要给知错就改的大儿子和大儿媳脸面。
当着众人的面,她又笑着拿出了一只匣子,招手让两个儿媳上前。
沈氏不明所以,赶紧上前叫娘。
趁着屋里的亲戚也都在,孟氏摩挲着手里的盒子,郑重的打开。
只见里面赫然是两只玉镯和两支金簪。
堂中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亲戚都伸着脖子看向孟氏手里的匣子,眼里看着都含酸。
昨日刘家的喜宴上,他们看到刘家的大宅子就羡慕的不行,可见刘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他们反倒把日子过的一塌糊涂的,真是气人啊。
如今有机会能给刘家添堵,当然是都赶着上前了。
有些不怀好意的亲戚婶子就故意开口煽风点火道:“哟,婶子,跟着彦青过日子,还是对彦青和彦青家里更好呢,这么稀罕的镯子和簪子就给了彦青家的,这老大媳妇捞不着啊。”
其余有些心里羡慕嫉妒的也跟着附和,堂中一时热闹不已。
不是人人都盼着对方过好日子的,尤其是刘家如今出了皇上亲封的个县主外甥女,乡老女婿,刘家孙子还养起了鸭子赚了钱,谁不眼红嫉妒啊。
眼看着刘家从破落户变成了一方大户,谁不看红了眼。
从前烂泥扶不上墙的刘家长孙,现在出门都被尊称一句刘老板了,啧啧啧。
如今孟氏拿出了这些首饰,他们更是眼红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刘家大儿媳妇可不是好相与的,他们这时候添油加醋的挑拨几句,刘家还不翻了天去了。
这下子可有热闹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