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军队的养成-《且隋》

  重影大多数的实战用教材,还都得靠阿布自己亲力亲为,去扩充、编纂、整理。

  传统的军事教材,是非常丰富的,就像阿布少时学习的那些书籍。

  但实用性、操典性、一线性的东西,还是太稀缺了。

  没办法,在当初从陀太峪带着重影徒步长征的途中,阿布单纯靠着自己惊人地记忆力,将前世军校里学过的一些能用的东西,复制和编写了出来,充作教材。

  然后,他又利用拉练中途休息的机会、营中常规的军事课堂、打猎的空档、以及前往大隋朝圣的旅途……跟身边的人讲,不停的讲。

  不管好不好用,讲了再说。

  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他这里汲取了大量的宝贵军事知识财富。

  那些,可都是荟萃了一千年多年大中国军事理论和实践的精华。

  像胡图鲁、图、狐、何虎、灰影、安土契克、古狸城野、阿古达哥、阿库度琦、阿科泰弟,以及原来搜集来的隋军逃散的军官和士兵。

  但是,坦率地讲,前世的一些东西,毕竟跨越了太多的历史时空。

  有点,太后现代!

  阿布前世的现代军事理论和实践教材,更多偏向于现代热兵器时代的现实。

  特别像阿布,他学的最扎实的,全是现代特种作战军事理论和实践知识。

  而这些东西,如果要强加在古代冷兵器时代的重影部队,想要开出理想之花,那就有点想当然了。

  马步作战,和机械化信息化作战,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作战形态。

  重影军中,目前非常缺乏真正懂得冷兵器时代马步作战的军事大才。

  目前的重影,还不是一支这个时代真正军队,而是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部族武装,或者还像一股实力强大的马匪。

  只有军队的雏型,没有系统的军官体系,没有完整的军队思想理论。

  不是说阿布不想、不知道,这个时代有哪些闪耀隋唐的将星和大才。

  以他现在这点小身家,除了踩了狗屎运,拐带来像麦梦才、苏大嘴、裴行俨这样还没来得及露头角的傻小子,还有谁会愿意来这冰天雪地、人烟稀少的粟末地呢?

  就连寄居在舅舅家的白身长孙无忌,那都都不行!

  更不要说像自己的干爹李靖,这类已经身有官位的大人物!

  以往,能和阿布推心置腹、高谈阔论一些敏感话题,如高层面政治、宏观度军事问题的,就是自己的老师、墨家嫡子司徒友明了。

  但是,老师也有局限性。

  他更多偏向于政治和科技,而甚少军建,所以也只能算一个好老师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境界、政治观念、文化水平、科技意识,都是空前绝后、为一时之选。

  但,打仗呢?

  征战天下呢?

  弱矣。

  所以,一年多来,阿布还是像个孤独的军事探索者。

  直到现在,还没能通过现有武装力量,给他提供那足以大胆放眼寰宇的勇气和自信。

  苏烈,苏定方,苏大嘴,非常不错。

  他好学、谦虚,非常热衷于武道和兵家。

  胡图鲁、麦梦才、裴行俨等这些家伙,喜欢不耻下问,然而甚少深入地去思考、去主动找人探讨。

  苏大嘴可不一样。

  他愿意和喜欢去追问、研讨、求教、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能往往发出一些独到的自家之言。

  阿布不是军事大家,也不是一个好老师,但苏定方一点都不介意,还很迷他。

  因为大嘴已经被阿布折服了。

  那些阿布随口说出的理论和思想,振聋发聩、灿若黄钟。

  但他不知道,这些东西根本不是阿布契郎原创的。

  他们全部来自于,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沉淀。

  大中国、全世界,无数个古圣先贤的笔耕不辍和浴血冲杀,那可全是人类社会军事思想的精华。

  可是,就现在自己拥有这些人、以及这些人表现的水平,能支撑起粟末部的未来军队和强大战力吗?

  怎么能担负起阿布心中,那个渐渐膨胀的大国之梦!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偶一为之战,可矣。

  久而为之战?,妄也!

  “好啊,少帅,你们偷着喝酒,都不喊喊我们!”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叫嚷声。

  三人停下话头,忙迎到门外。

  裴行俨带着麦梦才、何虎、古狸城野、高昌等人,走了进来。

  晚餐的规模扩大了。

  又是拼桌子,又是找板凳,七里哐啷一阵忙乱。

  老虎忙着安排厨房,重新准备新的吃食和酒水。

  今晚聚会的人,除了阿布契郎和胡图鲁正常坐班,其他人都是轮战休假。

  他们,不需要随时守在军营候勤。

  现在的他们,除了整理战例,就是在家睡觉、养精神、放松、接受医护官的心理辅导。

  也不知他们从哪儿得的消息,说少帅下值去了苏烈家。

  于是大家伙儿猜,老大和苏烈很可能是要喝大酒吹牛逼了。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的跑出家宅或者营房,直奔苏烈府。这样好趁着老大在场的机会,过过酒瘾,顺便吹吹牛、联络联络感情。

  人多了,酒就不够了。

  苏大嘴家,可没有那么多存酒。

  阿布便让胡图鲁安排人,去家里搬一些酒过来。

  酒,在粟末地还是管控物资。

  因为粮食珍贵,粟末地用的粮食酒,基本上都是从大隋贩运过来的。

  而医学和实验室用的酒精,也都是从这些买来的老烧酒中,进行蒸馏提炼获得。

  自造烧酒和酒精,可能还得到明后年麦子、高粱大收才行。

  阿布梦想设计,就是利用玉米、甘薯、土豆、木薯,造酒或者提炼酒精。

  但那一天,都还得等。

  一是有些种子还没有,二是东北这气候。

  马奶酒,葡萄酒,仍然是主流。

  场面热闹。

  助兴的话,说来说去要么是刺激的战斗,要么就是赤裸裸的荤段子。

  阿布灵机一动,忽道:

  “弟兄们,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酒拳?”

  “酒拳?喝醉了酒耍的拳法吗?”

  土鳖就是土鳖,胡图鲁竟然理解到醉拳上去了。

  “不是。有谁知道?”

  阿布一口否认,又问。

  他可一点也不想被自家兄弟把话题带歪。

  然后,让自己在冰天雪地的练武厅上,来一番“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的盘腿跌、乌龙绞柱等招式。

  “是不是拇战?”

  乱哄哄之中,一个声音突然说道。

  阿布一看,原来是刚放下大猪蹄子的裴行俨。

  大才呀,果然是东京城的知名纨绔。

  “咦,你真知道?快说说。”

  阿布惊喜地叫道。

  “是不是出手指、猜数字?”

  “我见过一回,可有趣热闹的紧,一下子我就喜欢上了。”

  “可惜,周围人都不喜不会,嫌弃粗鄙喧哗,只害得我整日家对着墙壁操练,憾狠无对手呀!”

  裴行俨大话说得很响,一副臭屁寂寞的样子。

  “兄弟们还有谁知道?”

  众人都是摇头。

  “那好,”

  “我们现在喝酒,还缺些比赛的乐趣。”

  “那些作诗啊射壶啊,那等雅的咱做不来,我提议来个俗的、简单地,好不好?”

  “好!”

  众人欢呼。

  阿布接着说道:

  “它叫划拳,也叫拇战,简单易懂,一学就会!”

  “来,老裴,快讲给大家听听,然后咱们边划拳边喝酒,那才畅快!”

  “这么说,少帅您也会?”

  裴行俨一听,眼前一亮,惊喜地问道。

  “嘿嘿,别急,等你教会大家,咱们两个来个示范表演赛!”

  阿布奸笑着,下定了战书。

  “好,兄弟们,来我告诉你们,这酒拳,也叫划拳、拇战……”

  裴行俨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解起来。

  酒拳,是酒令的一种。

  有豁拳、划拳、猜枚、拇战、猜拳、猜码之说,是大中国地区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据说起源于汉代的手势令。

  在这时候,行酒令当然并不单是划拳。

  平民百姓、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行酒令,方式各异、大不相同。

  有的雅,有的俗。

  划拳,在中原之地也是刚刚兴起的酒令,并且大都流行在是商贾、贩夫、兵丁之辈。

  而文人雅士,则多以对联、对诗、猜字谜、射壶等文雅风流做派为主。

  然,不论划拳的粗令,还是文字的雅令,都需要参与者的机智、才华。

  划拳,由对战的两人各出一手手指,一根手指代表一个一,往上叠加,至十为止。

  每个人都比划一个数字,嘴里也喊出一个数字。

  若是谁喊出的数字跟彼此比划的数字相加相符,则胜,对方罚酒。

  其实,到南北朝,随着粮食作物产量的提升,酿酒业勃兴。民间贸易交流的兴盛,让划拳渐成气候。

  当然,划拳还没有发展到像明清时期那么系统。

  像“空拳”、“内拳”、“五毒拳”、“五行生克令”、“七星赶月令”和“一月三捷令”等,还没出现。

  划拳时,就像作诗,也有格。

  根据字数不同,分为一言、两言、三言、四言和多言。

  对战开始的时候,要亮相和致礼。

  亮相,有手掌平展手心朝下的天官相、手掌平展手心朝上的地官相、有单拳紧握拳面相对的三才相、还有五指紧撮拳心空虚的结义相。

  致礼,第一拳,双方都出单拳紧握、独竖大拇指的双福双好式,嘴中也要叫出格数相同的致礼诀。

  开战时,先亮相,后致礼,再对决。

  亮嗓大吼。

  拳诀格言,极为讲究。

  一言诀,宝,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满。

  两言诀,宝拳,一心,两好,三园,四喜,五魁,六顺,七巧,八仙,九长,全堂。

  三言诀,宝好宝,一心敬,两家好,三桃园,四鸿喜,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九好酒,十满堂;

  四言诀,宝是个宝,一心敬您,两家好上,三星高照,咸四鸿喜,五经魁首,六六大顺,七巧来财,八匹好马,九是好酒,十全满堂。

  多言,如吟诗作赋,不提。

  至于像拳拳不离大拇指、拇食不对、双拇不合、“宝五十不要,二三四分明”的规则,这时候还没有人提起。

  倒是裴行俨特地提出了慢拳、臭拳必须自罚一杯的规矩。

  什么叫慢拳?

  一快一慢不在板,为慢。

  什么叫臭拳?

  你嘴中叫的数,小于自己出拳的手指数与对方可能出拳的最小数之和,这样就缺数了。

  同样相反,喊三或四,却伸出五个手指,就爆数了。

  缺数,爆数,为臭。

  规则和玩法讲完,大家刚开始有点结结巴巴、磕磕绊绊。

  但很快,这划拳就成了粗汉们彼此喝酒的大杀器。

  吆五喝六的声音,就从屋子里开始此起彼伏,震得屋子嗡嗡直响。

  做为表演赛,阿布将裴行俨杀得落花流水、汗流满面。

  阿布酒量不怎样,但干起手指头上的活,十个裴行俨也不是对手。

  前世的阿布,做为一名两年军营三年军校四年特行的军人,是很少饮酒。

  但是,每回探亲回家,也会有拿着茶缸子喝酒的日子。

  到后来干特勤,那也算是入了社会,喝酒交际也是必要的工作手段。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时常得保持清醒,除了减少酒精摄入量,还得想办法少喝。

  国内的时候,苦练酒拳。

  在国外,对各种酒场上的战法,知之熟之甚多。

  划拳,为什么也叫猜拳?

  那就是猜测、判断、找规律、算概率、揣摩对方心理。

  甚至,有时候还要设置陷阱诱拳,特别是遇到那种喜欢算概率、找规律、抓老拳的主。

  酒场,也是战场。

  是手、眼、心、法的综合应运,拼的是智慧、气势、机变、经验。

  阿布契郎,一战成名,有了“拳神”的称号!

  “做为彻底的边民子弟,他怎么就那么神呢?”

  裴行俨,疑惑不解。

  苏有方,佩服得五体投地。

  麦梦才,坚决不服。

  其他人,已经醉倒在地。

  ……

  所有人,星散。

  阿布醉醺醺地拉住同样东倒西歪的苏有方。

  “大嘴,你……你……你老实跟我交代,”

  “那……那都拔的………都拔的小老婆,你将人家如何了……哦,不对,……你要将人家……如何?”

  “啊,我……哈哈……我睡了她……我要她做我小……小老婆……暖被窝……”

  “啊呀!不好!”

  苏大嘴感觉不对,立时住口。

  登时之间,酒醒了一半。

  傻眼地看着样有醉意,但目光清明、锐利的阿布契郎。

  “我,我……”

  “哈哈哈哈……”

  “好了,我知道了,记住了,藏起来,只能做小老婆。”

  “这次饶过你,下不为例,好好珍惜!”

  阿布狂笑一阵,然后重重地拍了拍这个好兄弟的肩膀,在卫队的簇拥中,走进夜色。

  独留下苏大嘴,和老虎,呆立在门口。

  抢掠,奸淫,可是死罪!

  古代军队,没有专门的思想管理机构和人员。

  但是,并不是说没有思想管理。

  从大中国老祖宗有军队开始,就非常重视军队思想、作风的管理。

  《孙子.计篇》中,孙子把战争制胜的条件归纳为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

  道,在首位,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兵,来源于民,是对战争胜负起直接作用的主体。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民和兵是统一的一个整体,特别是在大隋时代兵民合一的年代。

  所以说,兵民是否对战争有正确的理解,是否赞成、拥护、参与军事行动,无疑是一支军队军事力量的根本所在。

  陈胜吴广“揭竿大泽”,他们拉武装、建军队,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思想口号。

  宋江的梁山泊,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

  岳飞的岳家军,除了军法约束,更是通过主将个人的言传身教,灌输给将士们何为兵之道。

  “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戚继光的戚家军,成军的首要之务,就是正确的思想教育,其所谓“正心术”、“立志向”、“习武艺”、“以保民为职,以安国保民为念。”

  曹操郑重其事的“割发代首”,同样也是在教育士兵们,爱惜民力、遵守纪律、洁身自好的重要性。

  而阿布前世的人民军队,更是将“为民”思想工作,做到了世界级高度。

  阿布,太明白思想教育和养成,对一支正规军队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