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集体婚礼-《且隋》

  庚午年戊寅月己卯日。

  粟末地第二次大型的集体婚礼仪式,在乐巢即将隆重举行。

  两千人的大剧场,座无虚席。

  德义团,包办了婚礼现场的全部工作。

  萨满吉、狐、清月三人,主持典礼。

  乐巢外的巨大广场,则被临时布置成为了晚宴大厅。

  巨大的牛皮围帐,将寒风阻挡在外边。

  一个个方顶的帐篷里,摆着粟末地的家具新品。

  八仙桌,大长凳。

  重影的后勤营,包揽了宴会的菜品和服务。

  集体婚礼,倒也不是粟末地的首创。

  据《后汉书》记载,光武帝的能臣任延,在担任九真(越南北部一带)太守期间,就组织过一场破天荒、创纪录的集体婚礼。

  “延乃移书属县”,“皆以年齿相配。其贫无礼娉,令长吏以下各省奉禄以赈助之”,“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

  任太守为什么这么干呢?

  因为,任延到任自后,发现“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匹,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

  这种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的生活,严重影响太守府的大政方针,阻碍有组织的社会生产进行。

  那这样干有啥好的结果?

  “是岁风雨顺节,谷稼丰衍。其产子者,始知种姓。”

  世界上,最早组织集体婚礼的记录,可推到公元前324年。

  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灭亡波斯之后,下令部下在俘获的一万名波斯贵妇之中,必选一人为妻。

  给这些新人登记造册之后,亚历山大推出了一系列奖励促使。

  给每对新婚夫妇,赠予了一个纯金的纪念杯,并为所有的人清偿了债务。

  同时,还为高级将领们,准备了豪华的婚房。

  这场名为宴会的大型集体婚礼,持续了五天。

  亚历山大的目的,就是实现马其顿和波斯——欧洲和亚洲的融合,成为亚洲真正的王。

  显然,他清楚一个道理。

  相比于强力推行礼仪、服装和语言这类传统方法,反而是大力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相互婚姻,其社会融合交流的效果要更好,也更加深入。

  阿布契郎当然知道亚历山大和任延的故事。

  亚历山大,来自于前世的世界史认知。

  任延的故事,却是当自己表达要举办集体婚礼的意思之后,司徒先生给他的引经据典。

  这也是为什么粟末地政府内部,对于集体婚礼的态度出奇一致、表示赞同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粟末,已经只是一个地域概念,而非种族名称。

  这里面,有靺鞨人、隋人、室韦人、契丹人、奚国人、霫族人、突厥人、高丽人、波斯人。

  如果连那些战俘都算上的话,还有新罗人、百济人、倭国人。

  估计,按照粟末政府现在的这种人口政策,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异族婚产生。

  那么,集体婚礼,就是解决不同婚俗、消除信仰矛盾、相互深度融合的最好办法。

  一千对新人,但不一定是一千人。

  一个茶壶对几个杯子的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做为粟末地最高的军事和行政首脑,阿布契郎就是一个茶壶配两个酒杯。

  其他的,那就是一对一了。

  当然,这当有一部分人是娶妾。

  特别是那些隋军旧人,好多都在远征之前就已经在家里娶了妻。

  只是世事难料,如今不论是主动逃跑还是被动落败,都得以逃亡罪名流落大东北。

  在大隋朝廷没特赦之前,谁都不敢再和家里联系。

  所以,现在在粟末地政府的组织下,娶个妾过日子、再次成家立业,还是可以的。

  像裴行俨、麦梦才、苏定方这类人,原本就是当地望族,早在家中有了婚配,只是还没办婚礼而已。

  所以,娶妾以度荒日,是可行之举。

  估计过上这么一年半载,还得再回老家,办堂堂娶妻之礼。

  正儿八经利用集体婚礼娶妻的,大部分就是粟末部原来的子弟。

  包括那些重影、灰影、搜影、的中下级军官及士兵们。

  至于政府这边,也有好些人。

  像贾农、伊本拉汉姆、于柏子、阿里恰巴尔等。

  他们正儿八经的在粟末族内、或是在室韦人中、或是在采买和招募的女子当中,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这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婚姻。

  一个是搜影的何虎。

  他终于与霫族头人都伦西库的两个女儿,修成了正果。

  大女儿乌兰巴珠——霫族族务协理,五女儿阿巴亥——霫族寒鸦关守将。

  两姐妹,共嫁一夫,霫族传统。

  听到了确定的消息,阿布还一时有点糊涂。

  这何虎是要辞了军职去当上门女婿呢?

  还是两姑娘辞了她爹守关的重任,安心服侍丈夫?

  或者是结了婚来个分居两地的鹊桥婚?

  还没来得及当面问问何虎,人家的老丈人都伦西库找上门来了。

  他和老爹闲聊的时候,顺便帮阿布解了惑。

  原来,人家霫族的风俗和家规,早就将这些问题决定好了。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两个女儿既然决定要嫁给何虎,那就送上一份丰厚的嫁妆,送出门就好了。

  只是这一次,都伦西库得一次送出两份。

  五女儿空出来的位置,自然由六女儿阿黛雅接替。

  大女儿乌兰巴珠的位置,倒是的确让老头人倍感头疼。

  守关之将,将就将就还好说,只要忠诚可信就行了,女儿多的是。

  守族之帅,那就难了!

  文韬武略,样样要有,这可一点将就不得。

  因此,都伦西库自当四位夫人成功怀孕之后,就赶到霫族祖地。

  他为谁来接替乌兰巴珠的位子,忙碌了好久。

  这不,终于安排完毕,就又带着不用上班和要出嫁的几个女儿,拉着她们丰厚的嫁妆,赶着来参加集体婚礼。

  另一个是大将苏定方。

  他在轮训作战突厥的时候,顺手俘虏了一个突厥汗国的女人。

  撒马尔罕,虽然不是可敦,但却是都拔最喜欢的侧可敦,是仆骨部小可汗吾那骨的宝贝女儿,是着名的铁勒蝴蝶圣女。

  香美人!

  苏定方只是想突袭仆骨部而已,不想还抓到了正回来省亲的撒马尔罕。

  重影军是不准抢掠女人的。

  但苏定方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竟然不仅抢了还强了还带回来了!

  虽然机密,但怎么能瞒过阿布。

  头疼不已的阿布,最后只能破天荒的徇私了一回,准予苏定方收其为妾,改名易姓了。

  好在撒马尔罕虽然闻名突厥大地,但真正见过她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所以在不声不响中,就在苏定方的新宅子中不清不楚地住了下来。

  不知道是苏马尔罕搞定了苏定方,还是苏定方降服了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竟然坚持让苏定方娶了自己,即使是个妾也不在乎。

  唉,老苏这剽悍的人生,真不需要解释!

  酉时初刻,吉时到。

  乐巢内,钟鼓齐鸣。

  笙、笛、琵琶、箜篌、筚篥、羯鼓、方响,随之奏响。

  燕乐,庆良辰。

  亲友席的前几排,全是粟末地、高句丽、霫族、契丹、室韦、隋大营的高层和权贵。

  大屋作夫妇,高建武夫妇,高宾夫妇,司徒友明,突第齐喆夫妇,阿赫新曼夫妇,都伦西库夫妇、高登夫妇,以及高珍及温璇的那些高句丽姐妹,等。

  主坐席后面,全是今天其他新郎、新娘的家人、亲友。

  庆幸的是,有好多新娘子或新郎官的家人,根本没有或无法到场。

  所以这两千人的坐席,也堪堪够了。

  左手一边,是以阿布契郎为首的新郎团体。

  像贾农、胡图鲁、阿库度琦、其本哈更、苏定方、裴行俨、麦梦才、阿科泰弟、阿古达哥、周孝安、包子臣、高昌、古狸城野、何虎、于柏子、阿里恰巴尔等。

  右手一边,是以娥渡丽、温璇为首的新娘团体。

  像阿珊,阿玉佳、蒲玉苏等一大帮花枝招展的新面孔。

  阿玉佳是谁?

  还记得上次阿布跟胡图鲁、苏定方这哥俩,讲人的八个需求层次——最原始需求时,胡图鲁的表情吗?

  那时候,胡图鲁的确是在找姑娘玩。

  问题是,他这找姑娘玩玩得人家有点过分。

  这古代少数民族吧,是在那方面的确随意一些。

  比如,白天放牧劳动打仗,晚上就相聚歌舞喝酒聊天……

  但有一个前提,如果搞出人命就得是另一回事了。

  结果,胡图鲁不小心就当爹了。

  而人家小姑娘,就好是越育部阿恰克图的妹子,藿苏且力的孙女。

  呵呵,大呼冤枉的胡图鲁,只能娶这个叫阿玉佳的妹子。

  直到人家阿恰克图找上阿布契郎的门,阿布才知道自己的兄弟胡图鲁,干下了好事。

  好吧,集体婚礼多一员。

  至于蒲玉苏,就是撒马尔罕。

  这名字,估计是两人在闺房中商量的。

  蒲玉苏,不就是在仆骨部遇到了苏定方嘛!

  真会给自己安名字!

  看来,这蝴蝶圣女是真心决定下凡了。

  名字改了,发型变了,衣服也不一样了。

  活脱脱一个汉胡混血美娇娘!

  萨满吉,清月散人,狐,缓缓登场。

  音乐渐息。

  萨满吉先开口唱道。

  “万神降临千花放,色彩缤纷照四方。美丽的姑娘出嫁喽,喜气洋洋归夫家。

  万神降临百果落,果实遍地养家乡。美丽的姑娘出嫁喽,早生贵子兴夫家。

  万神降临一家亲,叶条茂盛护厅堂。美丽的姑娘出嫁喽,日子康乐安夫家。”

  说完,摇动手中铃铛和皮鼓,一番作法。

  清月散人见萨满吉祈福完毕,便道:

  “麟之趾,振振公子。吁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吁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吁嗟麟兮。“

  狐接着说道: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各位尊贵的亲友,欢迎来到粟末地庚午年集体婚礼的现场观礼。”

  “婚礼仪式,现在开始”。

  燕乐,庆美景,奏起。

  舞台最深处,被抬着摆上一个大花轿。

  这玩意儿粟末地很少见,只有中原汉地才有。

  做为婚庆之时的道具,这是将马鞍子换成了大花轿。

  在三个司仪的引导声中,五十人为一波,分批上场。

  第一波,当然以阿布契郎为首。

  只见他手持一把雕花弓,手中接过狐递过来的三支金箭。

  “嗖!嗖!嗖!”

  三支金箭稳稳地射在轿门顶上的花缨圆头上,那是一个巨大的软木箭靶。

  射三箭,赶邪祟,杀鬼怪。

  做完这个仪式,五十人款款走向另一边,扯着牵红带出自己那个披着盖头的另一半。

  阿布契郎比较醒目。

  只见他左手牵一个,右手牵一个。

  倒像是两个新娘子拉着中间的他,委委屈屈,有点扭捏。

  乐巢里的人,哄堂大笑。

  气氛,立时高了不少。

  接着,新娘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拜北斗,拜双亲”。

  接着,是萨满吉的独唱的“撇盏”仪式。

  这回,新郎和新娘是朝南跪,

  在轿子附近,设置一个神桌。桌上,有猪肘一方、酒三盅、小刀一把。

  萨满吉独站在桌前,念念有词。

  他用刀将猪肘割下一片,抛向空中;同时端起一只大酒碗,用手指一一撒在喜娘、新郎的身上、地上。

  天地保佑,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五十对新人,起身,依次走下舞台,沿着观众席中间的通道,向乐巢外边的宴会场走去。

  这通道沿途,以及宴会大厅,还设计着好多的庆关。

  跨马鞍,对铜镜,抱宝瓶、揭盖头、交杯酒、子孙饽饽,等等。

  当阿布契郎这一波人,全部走下舞台,又一波五十对新人上场。

  一波,接着一波。

  ……

  当所有的新人,将乐巢内的仪式做完,夜色就完全落了下来。

  亲友全部入席之后,司徒友明代表粟末地政府为,千对新人证婚。

  他给每一对新人,颁发出盖着粟末地户部行政大印的结婚证——婚书。

  男方。

  “大屋作顿首顿首,触叙既久,倾瞩良深,未由展觐。时候伏维……蒙稚免,展拜末由。但增翘珍重,谨奉状不宣。粟末地郡大屋作顿首顿首。”

  “杨子灿自第一男,年已成立,未及婚媾。承贤……令淑有闻,四德兼备。愿结高媛。令媒人高宾、突第齐喆,敢以礼请聘。若不遗,伫听嘉命。杨子灿。”

  女方。

  “高琬\/突第齐喆顿首顿首……高句丽平冈川高琬……顿首顿首。”

  “温璇\/娥渡丽自第一女,年尚初笄,未阚礼则。闻贤……第一男,未有伉俪,愿存姻好,愿托高援。谨回媒人……,敢不敬从。温璇\/娥渡丽。”

  官方。

  “兹证明:杨子灿,男,时年……;娥渡丽\/温璇,女,时年……结为夫妇。”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情敦鹣鲽,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结鸾俦,共盟鸳蝶,此证。粟末地户部制”

  ……

  黑戳戳的签名,红通通的大印。

  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夫妻。

  此夜,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载入史册,刻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