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涉足大草原-《且隋》

  南进,进入南部大陆。

  在这边沿海的地方,他们在当地人嘴里,听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

  他们这儿有一个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湖泊名叫“弟弟哥哥湖”。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兄弟二人从远方而来,就在这高原湖泊边安家落户,成为湖边最早的居民。

  后来,在“弟弟哥哥湖”畔逐步形成了“天华南国”的音译国家。

  陆仟在这里,惊讶地看到了故乡南方熟悉的台田。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里的人,比因纽特人在相貌上更加酷似华夏人。

  眼睛细长,头发黑色平直,男人竟然留着华夏式的小胡子和大胡子。

  最厉害的是,在搜寻种子的过程中,发现了好多发音非常让人熟悉的村名、地名。

  高氏墓、赵河、八卦、玉盘……

  还有!

  有大量蝙蝠图案的石雕、石刻及陶器。

  一块有龙雕的石碑。

  和华夏中原一样的土葬、木棺、陪葬品……

  不得了了!

  好不容易走遍南大陆,陆仟建立了两个中继站,留下二十人,然后匆匆回返。

  路过蒂卡尔王国,国王外出正在和另一个大国打仗,顾不上啥了。

  好了,继续留下十人,建站,留守。

  其他人,带着各种收集的资料,沿着来路继续回返。

  留人。

  回返。

  ……

  当又一个十二月回来的时候,他们满载着收获,终于回到了东方一号营地。

  又留下十个人,包括高明。

  他的新媳妇,赫塞利娅怀孕了。

  休整十天之后,大队人马开始踏上大海冰面……

  留下五个东方站,一到五号,五十人。

  二十天后,这支回返的种子猎人支队,被粟末地的楚科奇商队接到,救走……

  与倭奴国的钱币交易和其他生意开始了……

  做完了这些事情,剩下的就只是春播和西北之行。

  今年的春播,阿布只能是看个头了。

  他只来得及看看粟郡的所有新旧农场。

  那儿,已经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春播活动。

  要是在前世,这已经算是公历四月底五月头上了。

  水稻在育秧,土豆和甘薯等开始育苗。

  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等,开始全面播种。

  新得的那些种子,正在暖棚里茁壮成长。

  小麦已经开始拔节,农场的工人们正在灌水追肥。

  ……

  阿布,开心极了。

  这才是自己完全想要的农业新生活。

  至于契郡的突第齐喆大叔那边,自己很放心。

  贾农已经带着一部分人,早在半个月前赶过去了。

  那里的玻璃温室,并不比这边的小,条件也很完善。

  好吧,至少目前,这块儿是让人放心的。

  和粟末政府的人开了一天的会,接下来又和重影军队的人开了一天的会。

  然后又和各个轮战分队的头,开了一天的会。

  阿布真是有点累。

  阿库度琦没见着,因为他早在三月上巳节一过完,就静悄悄地带着自己的轮战五百中队,离开了粟末地。

  在霫族的虎豹关外,他们将和大图屯的人马再度汇合,重新分成三队,搅动突厥汗国。

  按照计划,五月头上,将是麦梦才带着又一支五百人替换阿库度琦。

  然后是李成阳、裴行俨、王萧安、胡图鲁……

  三月二十八日,乔装成商人的阿布、温璇一行,正式出发。

  没有仪式,没让人相送。

  灰影、搜影大批前出。

  重影新组一部五千人,由苏定方率领,远远潜行尾随保护。

  重影卫队一万人,分作十支商队,前后保护。

  在大草原上,固定的路很少。

  骑马要比坐大马车好多了。

  虽然现在改良过的大马车,已经没有了原来牛车的慢和颠簸。

  但,还是很颠簸!

  前世,阿布曾经在沙场点兵的时候,开着猛士在这样的地方上跑过。

  那路况,真没法说,更不要说现在了。

  在没搞定橡胶轮胎之前,马车真不舒服!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阿布将自己老婆裹严实一点,就一起骑上普通的契丹马,在高低起伏的草原上奔驰。

  大黑和白苍,太显眼。

  很容易引起觊觎之心和暴露自己身份,所以就被送进陀太峪谷地去玩了。

  倒是白青,得全程跟着!

  一时半会儿,阿布离不开它,除非天气热到要危及白青的性命。

  如果那样,就不能冒险,得将它放入徒泰山密林,自个儿消暑过活。

  这会儿,路线一直是西北偏北,气温是下降的。

  所以说,尽管夏天即将来临,但对于白青来说,一切还好。

  说不定,大草原,贝海尔湖,或许白青还比阿布自己熟悉呢!

  瞧,它正在蓝色的天空中,欢快地向前飞翔。

  很快,就已经变成一个高天里的小黑点。

  借道霫族,从寒鸦关北出,穿过大鲜卑山,便正式进入了铁勒大草原。

  大鲜卑山,就像一条锋利的刀,将铁勒大草原和室韦、靺鞨地分开。

  土地的颜色,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铁勒草原这边,土色变浅发黄。

  大概是北来的大风,经过几千万年的持续搬运,将漠北沙尘,缓慢累积在大鲜卑山西侧。

  室韦、靺鞨地,则是几千万年沉积的腐殖土,气候湿润,相对温暖。

  大鲜卑山,阻挡了东来的暖流和湿气,让铁勒草原变得干旱、贫瘠。

  纵是如此,铁勒大草原上,河网密布,水资源异常丰富。

  单是这河流形成的小气候,也能让草原上万木得以滋润,养活了万千的人、牛、羊……

  尽管有三侍行者和阿史那辛明等势力的沟通和保障,但阿布契郎还是采取了更为稳妥隐秘的路线前行。

  他们没有进入铁勒腹地。

  而是沿着大鲜卑山的山脚线平缓地带,一直北行。

  跟着额尔古纳河北向一段后,在靠近石勒喀河的地方,忽然向西。

  越过石勒喀河,贴着小鲜卑山南麓,向西直奔一个被粟末地地图上标记为红塔山的地方。

  红塔山,不是山,是一个河水大水湾岸边的台地,

  旁边的这条河,也被阿布命名的红塔水。

  近乎急行军的阿布商队,在红塔进行了短暂的休整。

  这里,原本是荒凉的地方,现在已经生活着一批牧人,并且在红塔河畔修建了一座码头小镇。

  这当然是搜影的手笔。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在突厥内部扎下了根。

  这里属于突厥汗国的北部,也是铁勒大草原极北的地方。

  气候和生活条件,可要比靠南的地方,要恶劣得多了。

  这里,除了在夏季来零星放牧的人,几乎很少有突厥各部势力关注这里。

  太大,太广袤了!

  既然已经开始要经略铁勒大草原,灰影、搜影、重影,从去年就开始陆续布局了。

  埋暗线,插钉子,收买线人,搜集信息,轮战扰动,建立商埠码头、安全屋……

  三侍行者代表的神教系,霍翁家族,安世娜家族,是有力的臂助。

  搜影和灰影,方便了许多。

  通过秘密勘测,搜影最后将着力点选定在了北方。

  那儿,是突厥人实力最薄弱的地方,北部河流区域。

  河流少,稍显贫瘠。

  红塔,红塔水,都得粟末地人自己命名。

  因为,它们以前没名。

  在红塔山建了个小基地,又在天神教、霍翁家族和安世娜家族的有意帮助下,招募了各地大量牧民。

  一个崭新的小镇,不到一年就出现了。

  当农田出现的时候,这些人大概率就会在此落地生根。

  现在,也已经形成一个三百多人的坞堡式小镇。

  这一年多,粟末人在这里建立了船坞,利用这里丰富的树木资源,开始建造河船。

  平底大河船,第一次出现在大草原上。

  从红塔山坐船出发,不到半日,就可以西入贝海尔湖最大的径流——仙儿河。

  当船进入仙儿河,到达贝海尔湖,也就两个时辰的路程。

  在仙儿湖和红塔河的交汇处,也建立了一处要塞——武德城。

  而突厥人,称这个地方的名字,乌兰城。

  武德城的建造,更为隐秘。

  是以天神教的名义,通过两大家族的鼎力支持,在此建立了贝海尔湖东神宫。

  报告给都拔可汗的呈文,就是为了为突厥大地祈福,请求天神爱喝汗的神谕。

  尽管都拔可汗很强势,但天神教的势力也不可小觑,加上另外两大族的撺掇,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当然,大可汗只能是在口头上的支持。

  至于财力和人力,那都得全靠天神教自己想办法了。

  大可汗家,也没有余粮了。

  两日之后,阿布的大船趁着暮色,悄悄地入驻武德城(乌兰城)。

  在散发着松木香气的一处寝宫中,阿布陪着温璇睡着,然后让却离和阿旗谷看护着,自己来到前殿书房。

  那儿,有一堆人都等着他。

  阿布首先看到了阿史那新民,还有两个年纪较大、面目慈祥的老人。

  旁边,还有三个熟人,三侍行者,乌童、贤行、昭热,一些不认识的人。

  “阿史那大舅爷,好久不见!”

  阿布笑着朝阿史那新民打招呼,然后对着他行了礼。

  “神使,好久不见!”

  阿史那新民还礼之后,抬手对着两位老人介绍道:

  “阿特古,小吉温,这就是策恩神使!”

  三侍行者,也郑重地颔首确认。

  “策恩神使,天神爱喝汗的执鞭人,请接收您的仆人阿特古、小吉温的拜礼!”

  说完,不等阿布反应,两位花白头发的老者,竟然咣当一下,拜伏在地。

  大礼啊!

  末了,还不算完,他们似乎还想亲吻阿布的大皮靴子。

  吓得他连忙就想躲开,却被一双有力的臂膀阻住。

  扭头一看,却是阿史那新民。

  他的目光清澈沉静,但表情异常坚决。

  好吧,阿布只好生生地让两位不知来历的老人,亲吻了鞋面。

  神差鬼使之下,阿布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竟然非常自然地伸出两个手掌,放在了人家老头儿的额顶。

  “神的仁慈,只给他最忠诚的仆人!”

  哇靠!

  自己嘴里,怎么能够突然冒出这句话?

  阿布感到匪夷所思。

  他的这连续举动,也让阿史那新民神情巨震,一副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样子。

  一直在旁边不说话的三侍行者,也是精神剧增,眼中异彩连连。

  神使召见神仆,其实在古老的经义中,是有严格详细的描述。

  比如,吻足以示臣服,摸顶以示赐福,传谕……

  有些东西,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会的不用教,懂的不用说。

  只是这两老头子的头顶有点油。

  估计是像很多草原贵族一样,梳洗头发后,都会用一种动物油涂抹打理。

  使得黑发光亮整齐,精神焕发。

  阿布想拿开手掌,可不知道下面怎么办。

  最好是这两人主动退开!

  可就在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跪着的两人,身子开始微微发抖。

  就像同时中了邪一样,一边点头,一边哭诉。

  “无上的天神,您刚才的训谕,如惊雷一样打醒了您迷途的羔羊!”

  “请接受我霍翁家族的忏悔,是饿狼的黑油,蒙住了我们的眼睛,只顾及追逐金银和财富,忘记了草原生活的本意……”

  “长生的天神,您刚才让神使传达的旨意,我具意领会!”

  “安世娜家族,愿意追随神使的牧鞭,与大草原上的黑白腾格里谈判,疼惜您的子民……”

  ……

  这是怎么了?

  突然之间,两位听着像是霍翁家族和安世娜家族的贵人,竟然开始使劲忏悔起来!

  阿布心里可非常清楚。

  除了自己刚才莫名其妙说了句怪话,就是用双手,摸了人家的油头顶。

  其他的,可真没干任何事啊!

  训谕?

  旨意?

  什么鬼?

  连阿布自己,都在怀疑刚才的举动,纯粹是前世看某类活动多了,全是恶作剧的潜意识作祟。

  可,眼前的一幕?

  两位老人絮絮叨叨,哭哭啼啼,说了许多。

  竟然吐露了好多自己的丑事,以及家族的秘辛。

  最震撼的,莫过于他们与都拔大可汗之间的秘密交易。

  那是关于上一任大可汗之死的来龙去脉。

  唉,果然是王权之下无清白!

  这又是一起权力和欲望之家的现实悲剧。

  阿布自然不会为枉死的都拔他老爹惋惜,但有点为大隋的义成公主可怜。

  草原民族的王位传承,果然血腥,但也的确能保住王血的纯粹。

  呵呵!

  好久啊!

  阿布都感觉有点累了,于是双手就轻轻一抽。

  然而,让阿布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那两个老人,就在阿布抽手的一瞬间,就像断了电一样,立刻停止了忏悔。

  很突然!

  然后,身子一歪,倒地睡去。

  少顷,便发出甜美而均匀的鼾声。

  这一幕,全部落在书房中所有人的眼中。

  一时之间,大家看向阿布的眼神,全变了。

  陌生,迷茫,惊异,兴奋,崇敬,畏惧……

  包括,阿布家的自己人。

  神?

  真神?

  天神爱喝汗的执鞭之人——策恩,真的来了!

  阿特古、小吉温,被人抬下去休息了。

  很快,在态度大变的众人嘴中,阿布知道了这两位气质不凡的老人身份。

  阿特古,霍翁家族的可汗。

  小吉温,安世娜家族家族的可汗。

  这可是目前在东突厥汗国,除了沙钵略家族的都拔之外,最大的两个家族掌门人。

  就是这三个人,掌控着东突厥汗国绝大部分的权力。

  绝大部分!

  然而,他们竟然会跪伏在一个素味平生、乳臭未干的小子脚下!

  在阿布的认识体系里,这实在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事情。

  再说了,这两人,可是自己的真亲戚啊。

  从温璇那儿理理,这两人阿布可不得当面喊爷爷?

  怪不得!

  怪不得刚才三侍行者、阿史那新民、阿史那卓雅,都不先行介绍这两人的身份!

  这是怕出自己宕机出事故啊!!!

  如果自己先知道了对方身份,自己会不会按照人家草原的礼仪,来个跪伏之礼?

  顺便,再亲亲人家的脚尖尖?

  这可真说不准。

  到了那种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媳妇,只得存了哦!

  看来,这屋子里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既是一种试探和验证,又是对当权者的下马威!

  神权,还真是很强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