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魏军-《且隋》

  先是骑兵!

  骑兵当然绕不开新任右武侯大将军殇的旧部。

  按照新设内军骑兵的编制,总数为四千人,是为内军骑兵骠骑。

  内军骠骑分四路,两个为骑军建制,两个为步军建制。

  四骠骑的名号,分别为青龙骠骑,白虎镖骑、朱雀骠骑、玄武骠骑。

  青龙、白虎,为骑军番号;朱雀、玄武,为步军番号。

  殇骑留下来的两千一百人分成两队,各自编入两个骑军骠骑,担任基本的骑兵架子部队。

  殇的得力悍将高安、李延寿,已陷于荥阳城和代海寺之战,音信全无。

  现在留在这边殇骑的得力之人,有三员骑将。

  这三个,皆非汉人,都是外族。

  一个,叫库敖曹。

  奚国人,木昆部的年轻头号武士。

  是当年最早率领部族,投靠粟末地的奚国部族英雄。

  他,也是阿布精挑细选留在殇身边的危险猛士之一。

  一个,叫朱巴丹。

  室韦人,大图屯手下的一员绝对猛将,曾经跟着殇参加过营救高句丽贵族的活动。

  另一个,准确的说,他是灰影的老人。

  灰熊!

  他,是灰影中出身的极少数没有数字编名的人。

  他的名字,现在虽然仍挂在灰影的军籍之中,但并不随灰影各队开展具体常规活动。

  他,是阿布在陀太峪基地最早亲手训练的内因人,也就是那安土人中十个精神小伙之一。

  安土人天赋异禀,体质和能力超人,是天生的战士。

  阿布亲手调教过后,胡图鲁发现他们的综合能力实在太过厉害,所以就强行扣下其中六人。

  另外四个,继续留在灰影,担任各分部队长或副手。

  这六个,都成为了阿布的贴身卫士。

  灰熊,身高七尺有五,异常高大勇猛。

  阿布发现他头脑灵活聪敏,很有带兵打仗的天赋,觉得做一个卫士实在可惜了。

  最后,就将他特意放在殇身边。

  所以,灰熊现在是殇的贴身护卫,绝顶高手。

  当然,他也是殇这个灰影行动队总队长身边,最重要的副手,相当于阿布身边的胡图鲁。

  现在,库敖曹成了青龙骠骑将军;库巴丹成了白虎骠骑将军。

  灰熊,则成了右武侯大将军殇的亲卫虎贲将军。

  骑兵的选拔,可谓严格。

  殇在荥阳城带出来的瓦岗旧部中挑了一些人,也堪堪补够四千的数目。

  然后,就开始利用回来途中搜得的五六百匹战马,开始对这些新加入者展开疯狂训练。

  战马,严重不足啊!

  武器、铠甲,也捉襟见肘!

  也不知道阿布给殇的“补充”,什么时候能再次到达……

  其次,就是内军步军骠骑。

  统领内军步军的是左武侯大将军,李君羡。

  在军队中,武官和文官不同,以右为大!

  那李君羡,是谁?

  二十三岁,乳名五娘子,洺州武安县人,泗州刺史李虔之子。

  武艺超群,勇猛睿智!

  这家伙也是受不得家族羁绊,身为贵族子弟,行的却是如麦梦才、裴行俨、苏定方等人那般的自由追梦之举!

  做为最早追随李密的武将之一,李君羡虽然不如王伯当等人那样显赫,但战功卓着、战力惊人。

  所以,不要看他才二十出头,但深得李密的器重和信任。

  原本,按照李密的设想,这左武侯大将军,是该是单雄信或者徐世积的。

  但是,现在他们都不知道还在不在瓦岗寨,所以也正好可以安排亲信之人。

  那朱雀骠骑将军和玄武骠骑将军是谁?

  田留安和周文举。

  田留安,实际上是个被历史严重低估的猛人,允文允武,眼光独居,治政治军,皆有一套。

  他正是阿布前世那个历史上,大唐有名的道国公,是李二的贞观重臣。

  只是这时候,他还不知道天下有个李二,只是在安心地跟着李密做他没有前途的土匪生涯。

  可惜了啊!

  至于周文举,王伯当的好兄弟,韦城人。

  虽然投奔翟让很早,但此人比较低调,也不争功,说以在瓦岗声名并不显。

  可是,一等李密开牙立杆蒲山公营,就主动跟着投了过去。

  也算是蒲山公营中,最老的一批元老性人物。

  虽然,很短!

  但是,时机很重要啊!

  不过坦率说,现在的蒲山公营,已经早就不是阿布前世那个历史上,人才济济的样子。

  只能是那句话:军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呵呵!

  杨子灿,害苦了李密这个新任魏王的大计啊!

  步军的编伍,比较容易。

  在这一万六七千已经算是精挑细选的人中,再挑选精悍步卒四千,还是绰绰有余!

  不过还是那句话,在殇这个大猪蹄子的刻意策划配合下,这八千内军中,混入了不少“异己分子”!

  至于那些中低层的关键位置,一如瓦岗时那样,都被粟末人给渗透和霸占了。

  李密设立内军四骠骑,其目的有三。

  其一,是创建一支直属能战精锐。

  其二,加强对诸军各部控制和震慑。

  其三,整合自己的势力,铭定等级。

  内军四骠骑之外,便是李密的本营及属于投附百营的设制。

  从第一营开始编序,由各归投匪主统帅率其旧部人马。

  李密的本营,其实就是内军主力的延伸,就是加上了他自己的亲卫营和幕府。

  至于百营,就是诸如运河双雄、济水三煞之类。

  这里面,既有当年的隋军降卒,也有慕名而来归附的地方豪侠,还有大量来自农民军的小股武装。

  为了严格管理,魏公李密建立了“百营簿”制度。

  百营薄,就是军籍军功军饷制度。

  一万三千余人,就编成了十个营。

  看着唬人,其实人数都很少。

  按照李密的意思,这是要先把架子搭起来。

  至于人马补充,大家不用操心,魏王自有妙计!

  整编完部队,接着就是大规模的“普法教育”!

  呵呵,普法,就是将李密的军规、军律生动形象地传播给众位糙汉子们听。

  不仅要听,还要保障让他们听懂!

  这,可绝对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

  好在另一边的格谦,不知道在鼓捣啥,除了隔山差五地来一趟请大家喝酒吃肉,就不见动静。

  不过如此一来,正中李密下怀。

  他要的,可不就是喘息之机?

  正好,他利用这个空档,严明军法,让队伍素质来个整体升级!

  这,是要爆炸的姿势啊!

  眼看着,一个月就过去了……

  严肃军纪……

  严加操练……

  物质笼络……

  精神鼓励……

  以身作则……

  恩威并用……

  ……

  整编、军法,让魏公军的士卒,在组织上开始正式向军队过渡!

  以殇、李君羡为首的四骠骑内军集团,开始紧密围绕在李密周围,形成了一股支持魏公军逐渐政权化的秩序力量。

  李密,终于确立了自己的班底和部队,也确立了他在自己武装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可惜他并不知道,这不是也不该是他此时应得的全部!

  秦琼呢?

  程知节呢?

  牛进达呢?

  吴黑闼呢?

  ……

  好多该有的羽翼,已经被某些人一一剪除。

  李密,还是那个李密吗?

  或许,自从他走出荥阳城的那一刻,他早就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他了!

  李密登任魏公,对手下的亲信将领,进行了大范围的册封。

  不值钱啊,随便就发一顶!

  因为现在,一穷二白的他,只能给与的是空名,并有没有什么田宅、美女、财宝之类。

  唯一的好处,就是大名头!

  可即便是这东西玩意,也将众位土包子们乐得欢天喜地。

  有的人,立马跪在豆子航的盐碱地里,给祖宗们涕泪祭告。

  “先人们,咱家坟头冒了青烟……”

  ……

  他们,终于敲开了王侯将相的高第大门!

  凡一军大将,皆册封为上柱国、郡公或柱国、总管等职务。

  而那些各部将军,皆是按照大隋的官爵制度,给予显赫名号。

  如此爵封犒赏之下,魏公政权的军事核心开始逐渐稳固,这让李密终于可以如臂使指一般指挥军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次整合,魏公军的军事体系基本形成,大权全部集中在了李密手中。

  以李密为核心,各部统帅为枝干。

  自此,魏公行军元帅府,正式建立!

  与李密关系亲近的人,都封了上柱国、郡公,如殇、李君羡、房彦藻、郑颋等。

  房彦藻和郑颋,为左右长史,但房彦藻授予了一些兵权。

  田留安、周文举、库敖曹、库巴丹、灰熊、杜才干等,为虎贲将军、总管。

  邢义期,成为了李密亲卫营总管。

  对于百营头领,如水军刘燕匕、李御木、三煞兄弟等豪强游侠之辈,皆授予虎牙将军。

  他们独立成营,保留旧部,从属元帅府。

  ……

  如此之下,魏公军初步形成三股力量架构,围绕在元帅府周围。

  一是嫡系组成的,战斗力爆表的精锐内军!

  二是瓦岗旧部和降军组成的,常规征伐诸军!

  三是属于羁縻和归附性质的,土匪豪强百营诸军!

  李密,以内军、本营为核心,征伐诸军为羽翼,百营各部为外延,正式构建了他的权力体系!

  天气,渐渐变冷。

  当十月的寒风,吹到齐鲁大地的时候,李密和他的魏公军已经在豆子岗,呆了近月余。

  格谦没有动静,李密也不去催促,反而安心地在此驻扎了下来。

  整顿,训练,打探消息……

  月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

  上柱国、右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述,薨。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阿布刚刚回到洛阳,在家里和温璇、辰安吃晚饭。

  “什么?就没在江都了?”

  阿布看着进来的胡图鲁,惊讶地问道。

  “嗯,消息是灰十送过来的!”

  “人呢?”

  “我让他先去吃饭了,等会儿就来!”

  “好,辰安,乖乖跟妈妈吃饭,爸爸去书房了!”

  阿布歉意地对撅着嘴巴的儿子说道。

  “总是这样!去吧,我生气了!”

  正在张大嘴给自己扒饭的辰安,停下筷子,噘嘴扭过了头。

  “去吧,辰安很乖,晚上给他讲故事就好了!辰安,你说是不是?”

  “哼!……好吧,我要听孙悟空大战黄袍怪!”

  五岁的儿子,想了想,还是懂事地答应了。

  阿布摸摸辰安的头,抱歉地朝温璇笑了笑,然后起身随胡图鲁来到了书房。

  这时,灰十早已经等候在书房外边。

  阿布坐在书桌后边,打开了了已经译好的密报。

  灰影的情报传递,要早于朝廷的公文流转,估计整个大隋京师地区要得到宇文述去世的消息,一直要到五六天之后了。

  原来,宇文述伴随广皇帝到达江都行宫之后,感了风寒,就一直不见好。

  绵延数月,终于在这十月初六日死了。

  这死了不要紧,毕竟这老头都已经是七十一岁的人了。

  阿布关心的,是这老头死后引发的变化。

  情报上说,这老头临死之前,请求皇帝免除两个儿子的罪责,重新启用,服侍皇帝。

  他的两个儿子,老大化及、老三智及,因为与突厥人私通榷场、贩卖重要战略物资的事,被广皇帝下令处为他老爹的家奴。

  现在,正赋闲在家,无所事事,这一次也是随着南下大队到了江都家中。

  以宇文述在广皇帝心中的地位,这点事情自然是要答应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宇文述二儿媳南阳公主的吹风加力。

  南阳公主,是出了名的美丽而孝道,自然为公公宇文述的遗愿亲自公关他老爹广皇帝。

  不日,就在宇文述死去第二天,旨意来了。

  老大宇文化及,起封右屯卫将军;老三宇文智及,起封为将作少监。

  右屯卫大将军,原是麦铁杖担任,麦铁杖死后,广皇帝再无补齐此职。

  宇文化及担任右屯卫将军,也是右屯卫大将军下的其中一个二级职位,像何稠、陈棱等,此时都是右屯卫将军的官号。

  但是,何稠是在主管将作监,是大匠师,将作大监。

  而完成帝陵的大匠师宇文恺,已经回到大兴城,隐退养老。

  而程棱,现在在江南水军大营,联合张镇周、来整,在联合剿杀江南匪患。

  所以,新任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算是右屯卫的主要将官,负责掌管右屯卫禁军。

  其位置,可算要紧得不是一般。

  来护儿、土万绪等这些老将,似乎都有些不及其位置要紧。

  屯卫、侯卫、骁果卫,都是皇帝身边最近的禁军哦!

  而宇文智及,这个顽劣妄为之徒,便在何稠之下,担任了将作少监。

  这,也是个相当要紧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