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国贼-《且隋》

  这封德彝,除了背景复杂,还撺掇和勾结虞世基干了不少“大事”。

  封德彝有一项绝顶功夫,就是精准揣测上意。

  阿布推测,这家伙会点读心术。

  是真有的那种,不是唬人骗人!

  阿布的前世历史上,封德彝就是靠这个读心术,一路搞定了他遇到的好多大人物。

  如杨素、宇文述、虞世基、李渊、李二,等等。

  每一次,只要在关键时刻,他和这些人物私下里说个小话,一定会遇难成祥、风云再起!

  在这过程中,他在朝堂中大“作用”,就凸显无疑。

  风评,那是相当的“高”!

  “妖禽孽狐”!

  “当昼则伏自如,得夜乃为之祥”!

  “多揣摩之才,有附托之巧“!

  “其奸足以亡隋,其智反以佐唐,何哉?惟奸人多才能,与时而成败也。”

  “资险佞内狭,数刺人主意,阴导而阳合之。”

  谥号为“缪”!

  ……

  那么,封德彝和虞世基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

  揣测圣意谄媚奉承,肆意扣押违背圣意的奏章,抑制排挤贤能……

  此二人恩宠日渐加深,隋朝的国政日渐败坏。

  三个字,挖墙党!

  最让阿布不齿的,恰恰就是官场最习以为常的一个事情。

  啥?

  党同伐异,排除异己!

  这还罢了,关键是以他们二人为核心的圈子,专干一类活儿。

  啥?

  二人联合朝堂中的一些“小弟”,陆陆续续、坚持不懈,将一些敢说话、说真话、有才华的人,弄掉!

  能弄死的,弄死!

  弄不死的,丢官!

  丢不了官的,就让他外迁!

  外迁不了的,同化!

  同化不了的,……没办法了,那些都是位面之子哦!

  皇帝,也是人;虞世南,也有私心!

  所以,封德彝屡屡得逞。

  封德彝的岗位,是内史舍人,太他妈特殊要紧了!

  他替虞世基处理政务,原则非常明确、

  凡事,以谄媚皇帝为主,歌功颂德者,大行其道。

  如果遇到直谏忤逆的奏章,一律扣下,留置不送。

  批阅剖断刑狱之事,恣意曲解法律,巧释诬陷。

  关于军政论功行赏之事,极尽削减延迟。

  ……

  广是个人,不是个未卜先知的穿越者!

  如果下面都是如此奸佞臣子,那他只能生活在臣子们描绘的一个锦绣气球之中!

  封德彝,让可怜的虞世基,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都在替他封德彝背着一个沉重大锅。

  封德彝,真正国贼也!

  毁动国基,败坏官风。

  封德彝,又和大隋又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首先,这人没底线!

  其次,阿布推测,人家的祖上也是皇室遗脉。

  或许,在封德彝的心中,也有一个天边的帝王梦,一如现在大隋的许许多多的贵族!

  这人,得盯紧了!

  阿布在封德彝的名字上面,用红笔勾了一个圈,并着重点了两点。

  女卫的情况,阿布现在还是比较放心的。

  花木兰,这个女汉子,现在直接受萧后指挥。

  里面新选的女将,绝大部分都是老早一辈的后人,她们全都断了与朝堂勾连的根基。

  在女卫中低层的一些关键位置上,阿布还暗暗设立了重影和灰影的钉子。

  戳在那里,如果有人动将会被刺得头破血流!

  江南的那些人,江湖的一些人,要想将他们的脏手伸进去,估计颇费周折。

  尽管这小动作,早就在女卫创立之初就已经开始,但然并卵。

  女卫,是自己江南棋局中的最后杀招!

  因为,现在的好多人,都还没把女卫当回事!

  女人,当什么兵?

  那兵,是看的,还是斗的?!

  “女卫的事情,灰影要施全力,重点注意!”

  “杜绝一切隐患!”

  “如发现端倪,可当机立断,具体由灰八自己决定是否行之!“

  “不需上报!”

  阿布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灰十微微一怔。

  就连在一旁详细记录对话的胡图鲁,也是心中暗惊。

  这,是阿布,第一次明确下达允许灰影执行刺杀行动的命令。

  以前,阿布对于灰影的行动,具有非常严厉的限制。

  暗杀,都需要殇和阿布亲自同意,就连各分支的负责人,也没有这个权利。

  做为穿过来的间谍,阿布太知道暗杀的恶劣影响。

  那,是刺杀一时爽,后患大无穷。

  这行为,一旦放开,就是脱笼的猛虎,无法控制。

  等大家都开始纷纷效仿,那这个世界就将再是战国时期的侠客、刺客横行的时代,那也正是鬼谷纵横派最希望的时代!

  他阿布,才不要过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

  要坐天下,要上位,好,光明正大、真刀真枪的来搞就是了!

  即使是鬼谷纵横的当代鬼谷子李秀宁,不也是最后关头,都放弃刺杀阿布了?

  刺杀,是弱者的选择!

  这种行动,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少用或尽量不用。

  它,只能在关键时间、关键地点、关键事情上才会发生作用。

  否则,就是把所有的矛盾,变成一个个冷笑话!

  死,是容易的。

  但往往简单的死,换不来容易的活!

  许多事情,很难靠一个人的命,去左右和改变!

  可对于阿布来说,这支南下的新颖而纯粹的女卫,却是那能在那极为关键的时刻,起极为关键作用的工具。

  这种被人忽视的杀手锏工具,阿布绝对容不得任何外人染指。

  因为,它关系到一个惊世核俗的秘密……

  宇文述死了,也就是说广身边缺乏了一个,能绝对影响和控制军队的武臣。

  来护儿不行,土万绪更不行,其他……

  活着的宇文述,其在大隋军中的地位,相当之高。

  他的存在,等同于活着的杨素,活着的高熲,活着的杨爽……

  他,属于朝堂中军事政治的胜负手!

  现在,没了宇文述,其他的军伍大臣,又分散各地!

  如卫玄、周法尚、杨义臣、王仁恭、王世充、云定兴、薛世雄、鱼俱罗、冯盎、李景、赵才、皇甫无逸、杨子灿等,都不在江都!

  来护儿、土万绪,都有点开始养老了!

  此时的江都山中,再无军中老虎,自然会有猴子跳出来称霸王!

  这些猴子霸王,为首的便是司马德戡!

  隐藏在背后的,便是身影模糊的封德彝,和不知道事大的宇文智及!

  还有,鬼谷纵横、四大或五大姓……

  怎么搞?

  阿布坐在那里,静静地想上一回。

  许久,他便定下了主意。

  他召集京师中的粟末地头脑,开了一整晚秘密会议……

  第二天,他又红着眼睛,拖着疲倦的身子去了东宫,和杨侑、杨吉儿秘议了一上午。

  下午,杨侑召见苏威、萧瑀等,开了一下午监国东宫班子会议,定下了阿布引导下的计策。

  这时候,杨侑、杨吉儿、苏威、萧瑀,还都不知道宇文述病故的事情。

  如果知道了,就一定开始为南方的皇帝夫妇安危,操心了!

  那里,大将四散各地,朝中缺乏真正有威信和实力足以震慑管理军队的位面之帅!

  大将军一级的,除了来护儿和土万绪,一个也无!

  关于骁果卫换防的事,大家都是赞同的!

  府兵,早在开国之时,就有严格的上番制度,时间、次数、远近等都有定制。

  而骁果卫因为成立时间短,兵源和军制都与府兵不同,所以这轮番制度就还没有建立。

  是人,就有家属亲人,募兵而来的骁果卫也是如此!

  他们领的是薪水,卖的是合同期内的武力,可绝不是皇帝的家奴。

  人家,也需要探亲、顾家啊!

  所以,无论是从人道还是稳定角度,轮换制度很合时宜。

  没有轮换制度的骁果卫,其稳定性肯定存在问题!

  现在,既然京师中的骁果中卫,军力按制已经招满练成,定期轮换调整,不失为谋国之策!

  卫王杨子灿的提议,一致通过。

  是的,阿布应对南方有人在骁果右卫中散播皇帝不归永驻谣言的对策,就是用新的骁果卫去换防!

  骁果卫,中卫南下,拱卫江都行宫!

  骁果卫,右卫北上,进行返家休整!

  阿布前世历史上,真正让南去骁果卫绝望而溃的原因,是归路被断。

  那时候,广皇帝即使想回,也被李密、窦建德等阻断了南北大运河的行路!

  那时候,都回不去了!

  这一世,大隋事态并没有变得那般恶劣,虽然也很滥。

  瓦岗寨翟让,名存实亡!

  只闻声音,不见水花,好似一个只进不出的貔貅,吞进去无数江湖好汉!

  魏公李密,败逃豆子岗!

  默默舔伤,整理羽翼,以图东山再起,觊觎格谦的地盘和力量!

  窦建德,虎视眈眈黎阳仓!

  可自从自断一手张金称,便龟缩在高鸡泊,现在正被薛世雄、罗艺死死盯住!

  而飞扬跋扈、但战力惊人的王世充,则受命北上豆子岗,正好盯住了坐地虎格谦和外来户李密!

  富庶江淮大地,陈棱、张镇周、来整水陆联合大军,正在如火如荼地围剿江南悍匪杜伏威!

  至于旗下各股毛贼,多且多矣,但人数已经小到不可成势的水平!

  没人了!

  大隋,没人了!

  人荒,不是书荒,是土匪的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了!

  君不见,路口、渡口、三岔口,都是嘶声裂肺招兵的人?

  这还滋生了一个诡异的新行当,招兵掮客!

  在阿布穿越之前的前世,人们叫这类人猎头——headhunter,简称hh!

  他们,为各方土匪山头招人,按质量和数量,拿佣金!

  听说,还不少赚!

  可惜,各大山头,仍然缺人……

  人,都去哪儿了?

  有一大批人,正在为大隋的人口大量外溢,挥汗如雨,加班加点,埋头苦干!

  他们,简称劳模,这是粟末地这几年最响亮的封号!

  似乎,影响力和收益,形同院士!

  这些动作的始作俑者,当然是那个道貌岸然的一等亲王和大元帅!

  ……

  所以,大隋之局势,远没有像阿布前世历史同期那般,糜烂不堪!

  现在,乱乃计需,乱而可控!

  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广和杨子灿这些当权者,对大运河国运重要性认识、管理力度的极大提升!

  这一世,因为杨子灿穿越,以及他在大隋朝堂中话语权的极度扩大,运河的安全问题得到了政事堂、兵部、河道署、舟楫署、各郡县衙门、鹰扬府的超额重视!

  严苛的保甲制度,大战船定期巡航制度,沿岸驿站行宫烽火报警制度,运河甲骑快船护卫营……

  这大半年,围绕南北大运河安全畅通运行的政策、制度、人员、军队,眼花缭乱地开始落实和部署!

  很难相信,在大隋如今风起云涌造反之时,依托于大隋强大水军实力基础上的运河管理机制,不衰反强!

  这之中,最为称道的,竟然是大规模地引入了大量依赖大运河为生的商贾地主!

  他们,才是此时代保护大运河安全畅通最积极的那批人!

  出钱出力,主动参与!

  运河,可是他们的命根子!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阿布这双骚情的手,左右挥舞。

  他做的,只是鼓动杨侑发布了一道小小的政令。

  南北商贾地主,义务参加护河者,依不同贡献,赐爵;或入股隋通船运;或其货物次第减税及保护!

  那爵,是九等之外的超低散爵名号,是没有任何所谓食邑、食实封的从县男。

  但就是这玩意,让民间的大小商贾们,都疯了!

  ……

  大隋朝,有一条明文规定。

  商贾,不可为官,且社会地位靠后也极低!

  但是想想,这大隋中后期的商业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什么状况?

  这,可是所谓“三百六十行”正式创始的年代!

  伴随着商业文化的兴盛,从商的社会新阶层新势力已经出现并形成。

  他们对于自己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需求和呼声,早已经放在那里!

  现在,杨子灿就是给他们,一个梦想走进现实的小口子!

  任何时代,商人的力量和冒险精神,绝对不可以忽视!

  大运河,由于以此为生的商贾积极参与,不仅没花什么钱,还凭空得到了一支强大精悍、忠诚可靠的运河护卫队——大隋勋商护河义勇队!

  这些不要粮饷、不要编制、只要组织和武器的半民半商护河义勇军,在他们挂着虚爵主家的率领下,砍杀起河匪来可比官军狠多了!

  没听人家说嘛,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都杀人家运河商贾的父母了,你河匪还有好?

  骁果卫,乘机在义勇军中搜刮和招募了许多精英好汉!

  比如,一个叫公孙武达的家伙!

  他,是武士唬家族生意中最得力的部曲首领。

  不想,一次偶然机会,被程知节碰见后立马盯上,结果在禀告杨子灿后便被从商队中拐带而走,硬招入伍!

  这样的例子,可真是不少!

  富商巨贾,在手握生命线和贵帽子的卫王淫威之下,有苦说不出。

  他们,还要强颜奋力杀贼,等好手被拐跑后也只能讪笑而退……

  总之,大运河,这条沟通南北的战略性经济政治干线,并没有被各路沿河反王们截断和霸占!

  游弋在运河上的大隋水军、隋通船运半官半民武装、勇猛如虎不计代价的大隋勋商义勇队……

  他们,确保了这条关系国运的大动脉畅通!

  现在,大运河的安全,算是基本有了保障。

  下一步,阿布就要用论调的手段,瓦解已将黑手伸进自己辛苦建立的骁果卫、图谋天大文章的政治阴谋!

  你来,我往!

  你有张良计,我也有过墙梯!

  虽然还不到决战之时,但先来一点点阳谋让他们尝尝计谋落空的苦涩滋味,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