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哥们儿,你不是还要找什么东西吗?怎么不找了就这么走了?
要是你一走我成绩就上涨了,那可是八张嘴都说不清了!
当下兰芷抓耳挠腮,终于在第一次小考成绩出来之后,她的排名上升,有朋友打趣:“怎么,终于不恋爱脑了,开始发愤图强了?”
兰芷转了转眼珠,一脸娇羞:“哎呀,人家想和他上同一所大学嘛~”
好了,不是恋爱脑清醒了,是从种田文换赛道了!
朋友叹气。
表面上韩玉杰转学离开好像没什么影响,实际上……
也确实没什么影响。
有投诚的早就投了,其他怎么也巴结不上的,机会放在面前也不中用啊。
冯清澜基本不怎么找她,兰芷这一年多基本上处于一个放养状态,平常除了学习就是放学之后去崔始源家里种地,等到高三考完试结束,冯清澜有一天突然问她:“你和崔始源相处得怎么样?”
“啊?还行吧。”兰芷挠挠头,“我们就是普通同学关系,没有大家嘴里传的那么玄乎。”
高三结束,崔始源家里开始发力了。因为高考成绩还不错,他被调到京都不远的一个县上做事。职位不高,可是接触的东西却都很不一般。政坛上这两年似乎是为了刻意平衡两股势力,崔父又被重用,明里暗里都隐隐有要压过韩父一头的态势。
可是两家最终谁大谁小,还是得看下一辈身上。韩家老大目前快要从军部回来了,听说已经是少校级别;而崔家只有崔始源这个私生子,毛都没长齐,暂时上不了牌桌,如果不能接过崔父的这把接力棒,现在的辉煌很可能就是崔家的鼎盛时期。
毕竟,政敌之间,毫无情面可言。
斗败了就是全家人的一辈子,可能还会被钉上后世的耻辱柱。
这些政坛之间的利害关系冯清澜以为她不懂,掰开了揉碎了给她讲,末了看着她懵懂的眼神,叹口气:“我想让你问问崔始源的打算。”
崔父安排的路看起来不起眼,但也是稳扎稳打,靠着这些年积攒的人脉资源,一步一步也有晋升上去的可能。
但是不知道崔家等不等得及。
一旦韩家老大回归政坛,韩家就相当于多出一双手、一双眼,与之相对的崔家必然会最先受到影响。所以如果想要在短时间提升的话,崔始源就需要放弃这条路,寻找一条更为艰难的“捷径”自救。
冯清澜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让兰芷去探探口风。
往常她不敢把动作做的太大,但在政坛波动,权力交迭的时期,这很正常。因为乱,就意味着机会。
——
相处了一段时间,兰芷知道崔始源不耐烦那些弯弯绕绕。
所幸冯清澜也没打算让她那么说,她就按照冯清澜的意思打直球:“你毕业之后想好干什么了吗?”
崔始源看向她,眼中带笑:“你呢?”
“我啊,我将来要去当技术人员,肯定要先考个大学。”兰芷拿起一个洗好的葡萄,没吐皮,嚼吧嚼吧放嘴里,说话有点含糊,“嗯,我发现我对种地还是很感兴趣的。”
六七月份葡萄成熟,这还是兰芷第一批结果的葡萄。她爱吃甜甜的水果,于是在葡萄结果期悉心照料,甚至用上了很久以后才大规模推广的套袋技术,就是为了保证日照充足。遮挡雨水,大大增加葡萄的甜分。
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兰芷早早就在窗纱上又扯了一层绵密的细网,葡萄也因之获益,个个又大又圆,没什么虫咬的痕迹。
这个品质的水果在这会儿的京都也少见。崔始源捏了一颗在指尖若有所思:“你说……你想种地?”
——
“他跟你说要去南方?”冯清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久久沉默。
“对啊。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但是他就是这么说的。”兰芷吃着桌子上的马蹄糕,翘在外面的小腿一晃一晃。
“会不会……”是他不想告诉你实话,编了些瞎话来骗人?但这话冯清澜没有说出来。
她觉得不应该。
崔始源知道兰芷是代表自己的,从韩玉杰走了之后,她们三人私下的会面也没有避着人。而她背后是冯家,如果崔始源想和韩家打擂台的话,应该明白,在这个时候来问他的人都是主动递出的橄榄枝,没道理骗人。
可是为什么要去南方?
如果要搞政治斗争,北方才是最大的舞台,为什么偏偏要把自己流放到南方去。心远地偏,不问世事了吗?
冯清澜对此持保留态度。她不相信深陷政治漩涡的人会为了保全自己而主动退让,因为只要曾经陷入进去的人都知道:一旦进入斗争中心,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一定能够全凭心意。
不知道想到什么,她的眼神一片晦暗。
高考分数出来,考得还不错。兰芷最后还是按照自己最初的意愿上了一所农业大学。
崔始源确实去了南方。
因为那个家里长时间没有人,崔始源把钥匙给了兰芷,让她可以继续把植物放在这里照料,想住在这里也可以,家里还有一间空房,顺便可以帮他定时除尘。
兰芷自然是当仁不让。
冯清澜不知道在想什么,带着谢珩疏去了西北省搞建设。她的农业大学还在京都,三个人就这么分道扬镳了。
潘家给她生活费,原本的房子却没留着。她这个暑假一直在找房住,一个没留意跟崔始源说秃噜嘴了,崔始源就做了顺水人情,把这套留在京都的房子借给兰芷住。
同班里也有很多同学都是这样。高考成绩只不过是一块敲门砖,成绩只要越过分数线,就能凭借“人才”身份去各个岗位上镀金,再回来的时候摇身一变就成为各个部门的几把手,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反倒是和兰芷一样上大学的人在少数。
兰芷不由得感叹时也运也,一时间身边人去楼空,等到九月份,也收拾收拾上学去了。
一晃就是四年过去了。
要是你一走我成绩就上涨了,那可是八张嘴都说不清了!
当下兰芷抓耳挠腮,终于在第一次小考成绩出来之后,她的排名上升,有朋友打趣:“怎么,终于不恋爱脑了,开始发愤图强了?”
兰芷转了转眼珠,一脸娇羞:“哎呀,人家想和他上同一所大学嘛~”
好了,不是恋爱脑清醒了,是从种田文换赛道了!
朋友叹气。
表面上韩玉杰转学离开好像没什么影响,实际上……
也确实没什么影响。
有投诚的早就投了,其他怎么也巴结不上的,机会放在面前也不中用啊。
冯清澜基本不怎么找她,兰芷这一年多基本上处于一个放养状态,平常除了学习就是放学之后去崔始源家里种地,等到高三考完试结束,冯清澜有一天突然问她:“你和崔始源相处得怎么样?”
“啊?还行吧。”兰芷挠挠头,“我们就是普通同学关系,没有大家嘴里传的那么玄乎。”
高三结束,崔始源家里开始发力了。因为高考成绩还不错,他被调到京都不远的一个县上做事。职位不高,可是接触的东西却都很不一般。政坛上这两年似乎是为了刻意平衡两股势力,崔父又被重用,明里暗里都隐隐有要压过韩父一头的态势。
可是两家最终谁大谁小,还是得看下一辈身上。韩家老大目前快要从军部回来了,听说已经是少校级别;而崔家只有崔始源这个私生子,毛都没长齐,暂时上不了牌桌,如果不能接过崔父的这把接力棒,现在的辉煌很可能就是崔家的鼎盛时期。
毕竟,政敌之间,毫无情面可言。
斗败了就是全家人的一辈子,可能还会被钉上后世的耻辱柱。
这些政坛之间的利害关系冯清澜以为她不懂,掰开了揉碎了给她讲,末了看着她懵懂的眼神,叹口气:“我想让你问问崔始源的打算。”
崔父安排的路看起来不起眼,但也是稳扎稳打,靠着这些年积攒的人脉资源,一步一步也有晋升上去的可能。
但是不知道崔家等不等得及。
一旦韩家老大回归政坛,韩家就相当于多出一双手、一双眼,与之相对的崔家必然会最先受到影响。所以如果想要在短时间提升的话,崔始源就需要放弃这条路,寻找一条更为艰难的“捷径”自救。
冯清澜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让兰芷去探探口风。
往常她不敢把动作做的太大,但在政坛波动,权力交迭的时期,这很正常。因为乱,就意味着机会。
——
相处了一段时间,兰芷知道崔始源不耐烦那些弯弯绕绕。
所幸冯清澜也没打算让她那么说,她就按照冯清澜的意思打直球:“你毕业之后想好干什么了吗?”
崔始源看向她,眼中带笑:“你呢?”
“我啊,我将来要去当技术人员,肯定要先考个大学。”兰芷拿起一个洗好的葡萄,没吐皮,嚼吧嚼吧放嘴里,说话有点含糊,“嗯,我发现我对种地还是很感兴趣的。”
六七月份葡萄成熟,这还是兰芷第一批结果的葡萄。她爱吃甜甜的水果,于是在葡萄结果期悉心照料,甚至用上了很久以后才大规模推广的套袋技术,就是为了保证日照充足。遮挡雨水,大大增加葡萄的甜分。
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兰芷早早就在窗纱上又扯了一层绵密的细网,葡萄也因之获益,个个又大又圆,没什么虫咬的痕迹。
这个品质的水果在这会儿的京都也少见。崔始源捏了一颗在指尖若有所思:“你说……你想种地?”
——
“他跟你说要去南方?”冯清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久久沉默。
“对啊。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但是他就是这么说的。”兰芷吃着桌子上的马蹄糕,翘在外面的小腿一晃一晃。
“会不会……”是他不想告诉你实话,编了些瞎话来骗人?但这话冯清澜没有说出来。
她觉得不应该。
崔始源知道兰芷是代表自己的,从韩玉杰走了之后,她们三人私下的会面也没有避着人。而她背后是冯家,如果崔始源想和韩家打擂台的话,应该明白,在这个时候来问他的人都是主动递出的橄榄枝,没道理骗人。
可是为什么要去南方?
如果要搞政治斗争,北方才是最大的舞台,为什么偏偏要把自己流放到南方去。心远地偏,不问世事了吗?
冯清澜对此持保留态度。她不相信深陷政治漩涡的人会为了保全自己而主动退让,因为只要曾经陷入进去的人都知道:一旦进入斗争中心,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一定能够全凭心意。
不知道想到什么,她的眼神一片晦暗。
高考分数出来,考得还不错。兰芷最后还是按照自己最初的意愿上了一所农业大学。
崔始源确实去了南方。
因为那个家里长时间没有人,崔始源把钥匙给了兰芷,让她可以继续把植物放在这里照料,想住在这里也可以,家里还有一间空房,顺便可以帮他定时除尘。
兰芷自然是当仁不让。
冯清澜不知道在想什么,带着谢珩疏去了西北省搞建设。她的农业大学还在京都,三个人就这么分道扬镳了。
潘家给她生活费,原本的房子却没留着。她这个暑假一直在找房住,一个没留意跟崔始源说秃噜嘴了,崔始源就做了顺水人情,把这套留在京都的房子借给兰芷住。
同班里也有很多同学都是这样。高考成绩只不过是一块敲门砖,成绩只要越过分数线,就能凭借“人才”身份去各个岗位上镀金,再回来的时候摇身一变就成为各个部门的几把手,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反倒是和兰芷一样上大学的人在少数。
兰芷不由得感叹时也运也,一时间身边人去楼空,等到九月份,也收拾收拾上学去了。
一晃就是四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