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白莲教(2)-《流贼也可以燎原》

  刘处直嘿嘿一笑:\"好情报!不过...\"他故意拖长声调,\"我们凭什么相信白莲教?\"

  这样吧,我们义军此次离开曹县是因为粮食不足,马也吃不饱了,孟舵主给找个能吃饱饭的去处吧。

  孟九娘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卷地图:\"这是鲁王府在邹县的一处农庄位置,储粮足够万人吃三个月,原本我是留着打算等我白莲教再次起事时使用,贵军若不信,可先去取了这粮仓试试我教情报真假。\"

  “好,孟舵主爽快我相信你们了。”

  “孟舵主,合作可以,但得按我的规矩来,第一,训练军队必须听我的可能会苦点累点;第二,攻打曲阜要等我军探明情况后再定;第三,如果我义军需要攻城,白莲教要提供一定的帮助。”

  孟九娘突然单膝跪地:\"刘掌盘快人快语,我孟九娘代兖州十万教众谢过!\"她抬头时,眼中竟有泪光闪动,\"若真能打下曲阜先师徐鸿儒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

  离开破庙时,高迎祥拉住刘处直:\"老弟,你真信这女人?白莲教行事诡秘我十分不喜欢,小心着了道。\"

  刘处直望着远处隐约的灯火,轻声道:\"高大哥,咱们在山东两眼一抹黑,需要这样的地头蛇。

  至于信不信...\"他指了指后面的十名骑兵,\"有他们在,不怕她耍花样。\"

  两日后,按照孟九娘提供的情报,义军果然在邹县以西二十里的一个庄园内发现了大量粮食。

  更让刘处直惊喜的是,庄园守卫薄弱,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

  \"他娘的,光是这一个庄子,就够咱们和上万匹马吃好几个月了!\"高迎祥踹开粮仓大门,金黄的麦粒如瀑布般倾泻而出,\"那娘们没骗人!\"

  刘处直抓起一把麦子,任由颗粒从指缝间滑落:\"看来白莲教在山东确实根基深厚。\"他转向身旁的亲兵,\"去请孟舵主来,就说对于合作的事我们可以商议商议了。\"

  当孟九娘再次出现时,身后跟着二十多个精壮汉子,她换了一身劲装,朝刘处直走了过来。

  \"刘掌盘果然守信。\"孟九娘抱拳行礼,\"这是我教精锐,请掌盘调教。\"

  刘处直打量着这些精锐,不禁暗暗摇头。这些人虽然体格健壮,但站没站相,拿武器的姿势更是五花八门,显然没受过正规训练。

  \"先从队列开始吧。\"刘处直解下佩刀,走向训练场。

  他采用当初训练自己营伍的办法,将这些白莲教徒分成五队,教授最基本的行进、转向和阵型变换。

  孟九娘起初不以为然她觉得练这些不能杀敌用处不大,但是几天训练后,那些原本散漫的教徒竟然能慢慢完成指令,对此她大为叹服。

  要知道白莲教在天启二年起事时人也不少,但连基本的组织都没有只会乱冲乱打。

  \"刘掌盘这练兵之法,与朝廷官军差不多啊。\"训练间隙,孟九娘递上水囊,\"不知师承何处?\"

  刘处直接过水囊,神秘一笑:\"自创的,孟舵主觉得如何?\"

  \"大开眼界。\"孟九娘由衷赞叹,\"若我教十万信众都能如此训练,一定能拿下山东。\"

  \"十万?\"高迎祥突然插话,语气中带着怀疑,\"孟舵主莫不是说大话?\"

  昨夜高迎祥没有仔细听孟九娘说话,今天听到了很震惊,白莲教若是有十万人还需要蛰伏吗。

  孟九娘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一面白色令旗,上面绣着血色莲花:\"山东六府,每府都有我教分舵。

  济南府舵主是我师兄,手下有两万信众;青州府的舵主是我兄长。\"

  孟舵主,\"刘处直突然打断对方,\"三日后我军要攻打邹县,不知贵教在城中可有内应?\"

  孟九娘嘴角微翘:\"邹县巡检司长官是我教信徒,衙役头头的小妾也是。\"

  她从腰间取下一块腰牌,递给刘处直,\"把腰牌交给城里的我教信众,自有人开城门相迎。\"

  高迎祥拿过那枚腰牌,仔细端详:\"就凭这个?\"

  \"高掌盘若不信,大可强攻。\"孟九娘说道,\"只是邹县虽说没有正规官军,但还是有民壮防守,兖州府也能快速支援,各位远道来山东应该不想让宝贵的兵力损失在攻城上面吧。

  孟舵主别见怪,高大哥性子直他人很不错的。\"他接过腰牌,郑重收好,\"两日后子时,我军会在西门等候。\"

  当夜,刘处直与高迎祥在帐中密议。

  \"老弟,我总觉得这白莲教不靠谱。\"高迎祥灌了一口酒,\"他们神神鬼鬼的,万一临阵反水我们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要两手准备。\"刘处直摊开地图,\"若城门不开,咱们就按原计划,用火药炸开城门。\"

  他指着地图上几个点,\"孟九娘说这几个庄子都是鲁王的农庄,咱们先派人去侦察。\"

  后续若要打大城可以利用农庄里面的粮食聚集流民,看官军这阵势,我们一时半会应该是回不去的。

  刘处直和高迎祥在邹县外面的峄山驻扎了几日,一边训练白莲教送来的那批精锐。

  一边派人去邹县附近踩点,孟九娘的情报很准,鲁王府的几处农庄都被义军轻松拿下,缴获的粮食他们散给穷人一部分后,还能让数千骑兵吃上大半年。

  这天傍晚,刘处直正在营帐里研究白莲教送来的地图比他们手里的要精确些很多乡镇都有标注,高迎祥掀开帐帘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一封信。

  \"老弟,邹县的白莲教信众送来个消息。\"

  刘处直抬头:\"什么消息?\"

  高迎祥展开信纸,眉头紧锁:\"孟九娘说,曲阜孔府最近在调集壮丁,会不会察觉到了什么。\"

  \"咱们的计划攻打曲阜的事泄露了?不应该啊。”

  \"我也觉得不像。\"高迎祥摇头,\"信上说,孔府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征调佃户修葺城墙,但今年动静特别大,连邹县这边都有孔府的家丁在巡查。\"

  刘处直冷笑一声:\"看来这圣人后裔也没少干防备穷棒子造反的事。\"

  他站起身,走到帐外,望着远处暮色中的邹县轮廓,若有所思。

  \"高大哥,孟九娘的人还说了什么?\"

  \"她说,如果想动曲阜,最好趁孔府的乡勇家丁还没集结完毕,先下手为强。\"

  让孟九娘再等等吧,曲阜不是这么好打的,最好不要直接攻城,能野战破敌更好。

  当夜,刘处直带着亲兵来到邹县城外的一处荒废祠堂。

  祠堂早已破败不堪,唯有正堂的香案上摆着一盏油灯,灯芯摇曳,映出案前一个纤细的人影。

  \"刘掌盘果然守时。\"孟九娘转过身,唇角微扬。

  她今日换了一身素白衣裙,脖颈上的铜牌在灯火下泛着暗金色的光。

  刘处直抱拳:\"孟舵主约我来,不只是为了说孔府的事吧?\"

  孟九娘轻笑:\"刘掌盘爽快。\"她从袖中取出一张羊皮地图,铺在香案上,\"邹县的城防布置,我教已经摸清了。\"

  刘处直凑近一看,地图上详细标注了城墙薄弱点、守军换岗时间,甚至还有城内几个大户的宅院位置。

  \"好精细的情报。\"他赞叹一声,\"孟舵主费心了。\"

  \"合作嘛,自然要拿出诚意。\"孟九娘指尖点了点地图上的一处标记,\"这里是西门,守门的巡检司队长是我教信徒,三日后夜晚,他会开城门。\"

  刘处直盯着她的眼睛:\"孟舵主就这么信得过我,万一我虚晃一枪不打曲阜了呢?

  孟九娘忽然笑了,笑容里带着一丝冷漠:\"刘掌盘,咱们都是刀口舔血的人,有些话不必说得太透。\"她缓缓抽出腰间的短刀,刀锋在灯下泛着寒光,\"我教在山东经营百年,若有人敢背信弃义,我们不会放过他的。\"

  她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刘处直哈哈大笑:\"孟舵主多虑了!我刘处直是一个正人君子,答应的事,绝不会反悔!\"

  孟九娘收刀入鞘,神色稍缓:\"既如此,三日后邹县见面。\"

  邹县西门外,夜色如墨,刘处直率领五百精锐骑兵悄然逼近城门,高迎祥则带着主力埋伏在城外树林,以防变故。

  城墙上火把稀疏,守军似乎毫无戒备,刘处直抬手示意队伍停下,从怀中掏出孟九娘给的那快腰牌,挂在长矛尖上,缓缓举起晃了晃。

  片刻后,城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条缝。

  一个黑影从门缝中闪出,低声道:\"可是陕西义军?\"

  刘处直沉声回应:\"白莲开处,真空家乡。\"

  那人松了口气:\"快进城!守军已被调开,但只有半个时辰的空档!\"

  刘处直一挥手,五百骑兵如入城门。城内街道寂静无声,唯有几处大户宅院还亮着灯火。

  按照计划,义军兵分两路:一路直扑县衙,擒拿知县;另一路则控制粮仓和武库。

  刘处直亲自带队冲向县衙,然而刚到衙门口,却见十几个巡检司官兵的持刀而立,当中站着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正是邹县的知县。

  贼寇,可敢与我一战?

  山东不是你们想来就来的地方,早晚把命丢这里,等朝廷大军剿灭孔逆你们就蹦哒不了多久了。

  刘处直眼神一冷,正欲下令进攻,忽然,县衙后院传来一阵喊杀声!紧接着,一群白衣人从黑暗中杀出,为首的正是孟九娘!

  两方合兵一处,县衙防守的巡检司官兵瞬间溃散。

  那知县见势不妙,转身要逃,却被孟九娘一刀掷出,正中后心!

  \"噗通\"一声,知县倒地气绝。

  看着满地的尸体,刘处直奇怪的说道:“你们山东倒是奇怪,居然还有巡检司官兵愿意和知县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