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大名府遇卢象升-《流贼也可以燎原》

  在新泰县击溃一支害民的逃兵后,义军继续踏上去河南的路只不过这次没有再从曹县回去,而是绕道北直隶打算从大名府回去。

  走这条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近一些,从上次发回的消息来看,王自用率领义军已经出了山西,二十多万义军陆陆续续都到了怀庆卫辉两府了,如果不出意外王自用应该也会想着打个亲王助助兴。

  早点赶回去万一府城顺利拿下,自己还能喝口汤,至于高迎祥之前提了大名府有个厉害的兵备道叫卢象升,刘处直也没当回事。

  兵备道再厉害,麾下哪点府城营兵和卫所兵能怎么样,还能翻天不成。

  如果当年没来大明之前读书那会的初中历史讲细一点,高一分班前也多讲讲,刘处直应该会知道卢象升是谁,可惜了他不太喜欢历史,学的也是理科这号人物他就认不到了。

  自山东新泰出发,过泰安州、东阿县、阳谷县、朝城县出了山东境一路上没有任何危险,沿途县城和河南一样都装看不到这伙流寇。

  朝城县一过便是大名府南乐县了,这里和山东的州县又是另一个光景了。

  掌盘子,这地方好奇怪。\"李狗才驱马靠近,脸上满是困惑,\"咱们一路过来,哪个县不是闻风丧胆?这南乐县倒好,城门大开,百姓照常赶集。\"

  刘处直顺着李狗才马鞭所指望去,城门外,几个挑着担子的农夫正不紧不慢地沿着官道行走,见到他们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竟只是往路边避了避,既没有惊慌逃窜,也没有跪地求饶。

  更奇怪的是,这些农夫面色红润,身上的粗布衣裳虽打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

  \"去,请两个百姓来问问。\"刘处直对两个亲兵吩咐道。

  两个骑兵得令离开,不多时便带回两个中年农夫。

  那两人站在刘处直马前,眼神中虽有惧色,却无他熟悉的那种绝望。

  他下马后对着这两个农夫行了一礼说道:“老兄莫怕,我等义军专杀贪官污吏,替天行道,你且说说,这南乐县的知县可曾盘剥百姓?”

  其中一个蓄着短须的农夫抬头看了他一眼,竟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回大王的话,俺们南乐县三年没换过知县了。

  兵备道卢大人定的规矩,每亩地辽饷只收一分二厘银子,哪个衙役敢多收一个铜板,轻则打板子,重则掉脑袋。\"

  除此之外正税也只按照洪武旧例来收,我们这里没有什么贪官污吏,你们来错地方了。

  刘处直与李虎交换了一个眼神,这回答太过出乎意料,以至于他一时竟不知如何接话。

  \"去年秋收后,\"另一个农夫竟主动开口,\"卢大人还带着百姓们一起修了水渠,说是从什么《农政全书》里看来的新法子,能多打三成粮食。\"

  这还真是奇了怪了,这卢象升不贪、不害民还和百姓一起修水渠,这还是大明官员吗,要知道老家陕西的水渠万历年到现在都没疏通过了,一方父母官上来只会捞钱。

  你们说的卢大人,可是叫卢象升?\"刘处直试探着问道。

  两个农夫对视一眼,同时闭紧了嘴巴,无论刘处直如何威逼利诱,两人再不肯多说半个字,最终,他只能下令放人,并且一人给了一些碎银权当问话的费用。

  看着两个农夫快步离去的背影,郭世征啐了一口:\"邪门了!这些泥腿子居然护着狗官!\"

  千里镜中这两个农夫往南乐县城跑去,看情况是去报信了。

  这次原本是为了快速赶路,没必要对这个县城下手没有任何意义,既然这里百姓敌视自己,那就继续往下一站出发。

  过了南乐县,很快就到达了内黄县,两县看着都差不多。

  一路上几乎每一处水井旁都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字。

  刘处直下马走近一看,竟是赋税明细!某年某月,每亩地该交多少银钱,多少粮食,写得清清楚楚。

  碑底还刻着一行大字:\"凡有额外索取者,可赴府衙告发,如果查实有重赏。\"

  刘处直和身边的几个军官大眼瞪小眼,看来这里还真是出了个好官啊。

  “兄弟们,这里确实是有一个好官,咱们就不在大名府耽搁时间了,最近赶路也累了,我们修整两三天就进入彰徳府,王自用领人估计已经在打怀庆府城了。

  进入大名府两天时间,刘处直才利用重金贿赂了不少百姓,从他们嘴里慢慢拼凑出来卢象升的形象,这位兵备道不仅熟读兵书练就一身好武艺,还亲自训练乡勇名为天雄军,在此地不仅减免赋税,还兴修水利;不仅严惩贪官,更在民间广布耳目。

  义军这一路上,刘处直都能感觉到不断有人盯着他们然后又往回跑,哪怕让骑兵去追上他们,也没人透露一个字。

  很快流寇入境的消息就被汇集在大名府城卢象升的桌案上。

  他召集了自己老家带来的亲随杨陆凯,还有兵备道下属官员布置作战任务如何打击这股流寇的嚣张气焰,他主政三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有流寇来入境,上次的闯贼也只是在广平府打转。

  各位,我们府城营兵有两千人马,我训练的天雄军有一千五百人,流寇人数据各地百姓所说大致在三千到四千的样子,多是马贼,所以我们得找个限制他们马匹的地方打。

  看这股流寇的行军方向应当是回河南与那边的流寇会和,我们作为地方父母官就不能当这些贼人大大方方的就离开了我们大名府。

  所以我判断,流寇一定会经过回隆镇,今天得到的消息是流寇就在内黄歇息,我们明早一早就发兵去回龙镇埋伏,就算不能全歼这股流寇,也得狠狠的揍他们一顿。

  卢象升带着府城的营兵两千还有天雄军一千五百赶赴回隆镇,在这里埋伏了一个上午了。

  如他所想,义军确实走了这里,很快远处传来沉闷的马蹄声。

  \"进攻!\"

  号炮炸响,两侧山破箭如雨下,行军状态中只有少部分骑兵披了甲,大部分人都只穿着义军军服,马队顿时人仰马翻,倒下数十骑。

  但那些披甲的一百多骑兵立刻散开队形准备进攻,这些老本骑兵在队伍还没聚拢前居然自发分成数股,直接纵马冲上缓坡。

  让刘参将指挥队伍堵住贼寇骑兵!\"卢象升喝令刚落,就看见一群营兵被流寇骑兵连人带盾撞翻,这几年他重点关注了这些营兵,也没有让将领喝兵血,但这些常年没打仗的营兵竟连半刻都没撑住,卢象升抽出令旗:\"天雄军压上去!\"

  三百乡勇挺着长枪结阵推进,这些庄稼汉虽训练不足,但仗着血气之勇竟真把义军逼退了。

  刘处直在阵后看得真切:\"传令,装备好了的重骑兵直接冲击乡勇右翼。\"

  二十匹披甲战马突然从烟尘中冲出,乡勇阵线顿时凹进去一块。

  有个穿短褐的汉子被马蹄踏碎胸骨,临死还死死抱着马腿。卢象升正要调亲兵补缺,忽见北面尘头大起,一杆\"左\"字大旗猎猎作响。

  刘处直正打算活捉卢象升,没想到左良玉来了,说实话他从李茂嘴里得知左良玉部的战力后面对左良玉还是有点惧怕,现在义军阵型散乱欺负一下对面的弱兵还行,但要是碰了左良玉今天必败。

  刘处直让传令兵鸣金,很快正在厮杀的义军骑兵立刻抛下对手,像退潮般向东边撤去。

  左良玉来了以后也没追击他们,而是下马拜会卢象升,原来昌平兵正在附近补充行粮得知兵备道在这里和流寇打了一仗就带着五百骑兵过来支援。

  还好克贼对自己有一点恐惧,不然今天两人都要栽在这里了。

  卢象升感谢左良玉后表示会尽快将昌平兵的行粮补充好让他早日返回河南,顺便再补充一批饷银。

  左良玉没想到自己带着兵来转一趟还有意外收获,高兴的直接单膝下跪。

  卢象升的亲随杨陆凯则提着滴血的腰刀过来汇报情况:\"斩首三十六级,咱们折了七十三个乡勇,和一百多个营兵。”

  卢象升看着狼藉的战场叹道:“没想到流寇起事才五年,铁甲骑兵都有了,这克贼的骑兵居然已经有三千之众了,再让这些流寇闹腾下去,大明江山怕是真经不起他们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