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的备忘录里记着裴之每次的经期。他翻了翻,上一次是元旦,如今都三月了——心里忽然漾起点小惊喜,难道,自己要当爸爸了?
医生开了检查单,抽过血,两人坐在大厅里等结果,都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
裴之攥紧他的手,“我好紧张,你呢?”
李树摇摇头,“不紧张。”
话刚落,下巴却轻轻发颤,分明是紧张坏了。
“哎呀,我还没做好怀孕的准备呢,怎么办啊老公?”
“我也没做好当爸爸的准备啊,怎么办媳妇儿?”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又紧张又忐忑,又有些憋不住的笑意。
四十多分钟后,裴之的手机弹出电子报告。
她深呼一口气,做人脸验证时指尖都有点抖,点开一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IU\/L,在正常范围。
虚惊一场。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浮起些微失落。
“算了,没有就没有吧。”裴之先缓过神,“反正咱也没准备好,生小孩得优生优育,先备孕半年再说,是吧老公?”
李树点头,尾音带着点没散的怅然,“嗯,对,优生优育好,优生优育好。”
两人打起精神去找医生,医生看过报告单,又问了问她的症状,让他们去内分泌科看看。
赶到内分泌科,医生翻完病历问,“近期做过体检吗?”
裴之摇摇头。上回进医院还是因为金蝉过敏,再往前,就是从国外旅游回来那次了。
“一年多前做过体检?在哪做的?”
“就在咱们医院。”
“你稍等,我查查,看看还能不能找到报告。哎,找到了,甲状腺上有个小结节,你还有印象吗?”
裴之愣了愣,想了想,“好像有……当时医生说没事,让半年内复查,我一忙就忘了,没去。”
“我给你开个甲状腺b超,复查一下吧。”
两人又去排队等b超。裴之的心情这会儿已经沉了下去。
折腾一上午,先是空欢喜,情绪一翻涌,眼眶就有点红,差点掉下泪来。
李树见她眼眶红透,心里一酸,把人揽进怀里轻轻拍着背,“累着了?”
她摇摇头,声音发哑,“我还以为是有孩子了呢……刚才等结果的时候,我都想好儿童房怎么装了。”
“孩子早晚会有的。”李树揉了揉她的头发,“等咱们俩真准备好,再迎接它来,不是更好?不难过了啊,乖乖。”
裴之缓了好一阵子,那股委屈劲儿才压下去。
轮到她做b超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
进了b超室,俩医生正聊着中午吃什么,见她进来,让她躺下,把耦合剂挤在探头上,又示意她把衣领往下拉了拉。
裴之这时候倒不紧张,直到医生们讨论午饭的声音突然停了。
“女士,你知道自己之前有甲状腺结节吗?”
“知道,不过没太当回事。”
“最近一次查是什么时候?”
“前年元旦后吧,从外地旅游回来做了全身体检,医生说有个小结节,我没在意……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没事。”医生说着,手指在键盘上敲了敲,“你之前的体检是在咱们浙一做的?”
“嗯。”
医生同样调出她当年的报告,找到甲状腺那页,低声跟旁边的同事说,发展得太快了。”
裴之猛地攥紧了身下的床单,“是有什么不好吗?”
“你先别说话,我再看看。”医生温柔的声音传进耳朵里。
接下来的几分钟,b超室里一片安静,静得能听见探头在皮肤上移动的声音。
三四分钟像漫过了一个世纪,医生终于收回探头,递过几张纸巾,“擦一擦,去门外等结果吧。”
裴之坐起来,擦掉脖子上又凉又粘的耦合剂,声音发颤,“我的结果……是不是不太好?”
“具体的得让医生跟你说,你先去门外等,报告出来了喊你。”
她理了理头发,慢吞吞走出b超室,李树正站在门口等。
“怎么样?没事吧?”
她刚要说话,嗓子眼忽然发紧,只能摇摇头,“我也……不知道,等结果。”
没过两分钟,医生拿着报告单走出来,“裴之是吧?我跟甲乳外科的赵万明医生打过招呼了,你现在去找他,他在办公室等你,快去吧。”
李树接过报告单,目光落在结论处——
1. 甲状腺右叶中下部低回声结节(tI-RAdS 4c类):考虑中高度可疑恶性,请结合临床。
2. 甲状腺其余小囊性结节(tI-RAdS 2类):考虑良性(胶质囊肿可能)。
他整个人僵在原地,医生已经回了b超室,对面只剩低头盯着报告单的裴之。
李树深吸几口气,攥了攥拳,伸手揽住浑身发颤的她,“走,我们去找医生。”
两人走到赵万明医生办公室,递上报告单。
赵医生翻了翻,眉头微蹙,“我刚看了你前年的体检报告,这个结节……长得太快了。你这一年里有没有用过激素类药物?”
裴之摇摇头,“就去年夏天过敏性休克,当时打了肾上腺素,可能还有别的抗过敏药静脉注射。其他激素没碰过,去年也没怎么感冒。”
赵医生又详细问了些情况,说,“这样,你先去做个血常规之类的检查,吃点东西,等报告出来做个活检穿刺,微创小手术,门诊就能做。”
李树陪她去楼下抽血,采血窗口的医生已经下班,按了呼叫铃,值班医生过来给抽的血。
抽完血,李树拉她去吃饭“想吃点什么?”
裴之摇摇头,这一天的起落太烈,她什么也吃不下。
李树把她扶到副驾驶座上,声音放得很轻,“天塌了也得吃饭啊。你前两天不是说想吃粤菜?陪我去吃点,好不好?”
车开了二十分钟,停在一家粤菜馆门口。玻璃门推开时,淡淡的陈皮香混着竹蔗水的清甜漫过来,店里人很少,靠窗的位置晒着午后的太阳,暖融融的。
李树扶裴之坐下,拿起菜单翻了翻,指尖在“竹蔗茅根水”那栏顿了顿,抬头问服务员,“先给来壶这个,常温的。”
又转头看裴之,声音软得像浸了水,“你上次说他们家的艇仔粥熬得绵,要不要来一碗?少放香菜。”
裴之没说话,只是望着窗外。
路边的梧桐树还没抽出新叶,树身有点发枯,让她想起来老家院子里那一颗跟她一样年纪的的树,花开的时候,引来满院的甜香。
医生开了检查单,抽过血,两人坐在大厅里等结果,都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
裴之攥紧他的手,“我好紧张,你呢?”
李树摇摇头,“不紧张。”
话刚落,下巴却轻轻发颤,分明是紧张坏了。
“哎呀,我还没做好怀孕的准备呢,怎么办啊老公?”
“我也没做好当爸爸的准备啊,怎么办媳妇儿?”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又紧张又忐忑,又有些憋不住的笑意。
四十多分钟后,裴之的手机弹出电子报告。
她深呼一口气,做人脸验证时指尖都有点抖,点开一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IU\/L,在正常范围。
虚惊一场。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浮起些微失落。
“算了,没有就没有吧。”裴之先缓过神,“反正咱也没准备好,生小孩得优生优育,先备孕半年再说,是吧老公?”
李树点头,尾音带着点没散的怅然,“嗯,对,优生优育好,优生优育好。”
两人打起精神去找医生,医生看过报告单,又问了问她的症状,让他们去内分泌科看看。
赶到内分泌科,医生翻完病历问,“近期做过体检吗?”
裴之摇摇头。上回进医院还是因为金蝉过敏,再往前,就是从国外旅游回来那次了。
“一年多前做过体检?在哪做的?”
“就在咱们医院。”
“你稍等,我查查,看看还能不能找到报告。哎,找到了,甲状腺上有个小结节,你还有印象吗?”
裴之愣了愣,想了想,“好像有……当时医生说没事,让半年内复查,我一忙就忘了,没去。”
“我给你开个甲状腺b超,复查一下吧。”
两人又去排队等b超。裴之的心情这会儿已经沉了下去。
折腾一上午,先是空欢喜,情绪一翻涌,眼眶就有点红,差点掉下泪来。
李树见她眼眶红透,心里一酸,把人揽进怀里轻轻拍着背,“累着了?”
她摇摇头,声音发哑,“我还以为是有孩子了呢……刚才等结果的时候,我都想好儿童房怎么装了。”
“孩子早晚会有的。”李树揉了揉她的头发,“等咱们俩真准备好,再迎接它来,不是更好?不难过了啊,乖乖。”
裴之缓了好一阵子,那股委屈劲儿才压下去。
轮到她做b超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
进了b超室,俩医生正聊着中午吃什么,见她进来,让她躺下,把耦合剂挤在探头上,又示意她把衣领往下拉了拉。
裴之这时候倒不紧张,直到医生们讨论午饭的声音突然停了。
“女士,你知道自己之前有甲状腺结节吗?”
“知道,不过没太当回事。”
“最近一次查是什么时候?”
“前年元旦后吧,从外地旅游回来做了全身体检,医生说有个小结节,我没在意……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没事。”医生说着,手指在键盘上敲了敲,“你之前的体检是在咱们浙一做的?”
“嗯。”
医生同样调出她当年的报告,找到甲状腺那页,低声跟旁边的同事说,发展得太快了。”
裴之猛地攥紧了身下的床单,“是有什么不好吗?”
“你先别说话,我再看看。”医生温柔的声音传进耳朵里。
接下来的几分钟,b超室里一片安静,静得能听见探头在皮肤上移动的声音。
三四分钟像漫过了一个世纪,医生终于收回探头,递过几张纸巾,“擦一擦,去门外等结果吧。”
裴之坐起来,擦掉脖子上又凉又粘的耦合剂,声音发颤,“我的结果……是不是不太好?”
“具体的得让医生跟你说,你先去门外等,报告出来了喊你。”
她理了理头发,慢吞吞走出b超室,李树正站在门口等。
“怎么样?没事吧?”
她刚要说话,嗓子眼忽然发紧,只能摇摇头,“我也……不知道,等结果。”
没过两分钟,医生拿着报告单走出来,“裴之是吧?我跟甲乳外科的赵万明医生打过招呼了,你现在去找他,他在办公室等你,快去吧。”
李树接过报告单,目光落在结论处——
1. 甲状腺右叶中下部低回声结节(tI-RAdS 4c类):考虑中高度可疑恶性,请结合临床。
2. 甲状腺其余小囊性结节(tI-RAdS 2类):考虑良性(胶质囊肿可能)。
他整个人僵在原地,医生已经回了b超室,对面只剩低头盯着报告单的裴之。
李树深吸几口气,攥了攥拳,伸手揽住浑身发颤的她,“走,我们去找医生。”
两人走到赵万明医生办公室,递上报告单。
赵医生翻了翻,眉头微蹙,“我刚看了你前年的体检报告,这个结节……长得太快了。你这一年里有没有用过激素类药物?”
裴之摇摇头,“就去年夏天过敏性休克,当时打了肾上腺素,可能还有别的抗过敏药静脉注射。其他激素没碰过,去年也没怎么感冒。”
赵医生又详细问了些情况,说,“这样,你先去做个血常规之类的检查,吃点东西,等报告出来做个活检穿刺,微创小手术,门诊就能做。”
李树陪她去楼下抽血,采血窗口的医生已经下班,按了呼叫铃,值班医生过来给抽的血。
抽完血,李树拉她去吃饭“想吃点什么?”
裴之摇摇头,这一天的起落太烈,她什么也吃不下。
李树把她扶到副驾驶座上,声音放得很轻,“天塌了也得吃饭啊。你前两天不是说想吃粤菜?陪我去吃点,好不好?”
车开了二十分钟,停在一家粤菜馆门口。玻璃门推开时,淡淡的陈皮香混着竹蔗水的清甜漫过来,店里人很少,靠窗的位置晒着午后的太阳,暖融融的。
李树扶裴之坐下,拿起菜单翻了翻,指尖在“竹蔗茅根水”那栏顿了顿,抬头问服务员,“先给来壶这个,常温的。”
又转头看裴之,声音软得像浸了水,“你上次说他们家的艇仔粥熬得绵,要不要来一碗?少放香菜。”
裴之没说话,只是望着窗外。
路边的梧桐树还没抽出新叶,树身有点发枯,让她想起来老家院子里那一颗跟她一样年纪的的树,花开的时候,引来满院的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