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请旨送流民 借公好办私-《王朝权宦》

  顾冲见状挺身上前,大声喊道:“都肃静,肃静!”

  “皇上体恤你们,你们身为大梁子民,也要为皇上分忧。现在叛军敌细众多,难保就隐匿在你们其中,若放入城内,岂不造成祸乱。”

  “我们不是敌细,我们……”

  “你把嘴给我闭上!”

  顾冲横眉冷对,霸气一指,这气场犹如凛冽寒风瞬间席卷全场。众人被他这气势所慑,一时之间竟噤若寒蝉。

  接着,顾冲扫视一圈,眼神中的威严如同实质一般压迫着每一个人。

  “咱家知晓你们多为无辜百姓,但若因此而引狼入室,那便是陷城中万千生灵于水火。”

  “如今唯有按规矩办事,老弱妇幼可先在城外接受布施,年轻力壮者即刻离去,南下至陵州,幽州等处,那里自会接纳你们。”

  顾冲临危不乱,安置有序,这一切都被站在城墙上的白羽衣看在眼内。

  白羽衣时刻关心着流民情况,得知户部出城抚民,便来到城墙上查看。未曾想顾冲也在城外,倒是让她颇感意外。

  “大人,我等自天顺府而来,这一路上中州闭城,京师也闭城,我们又怎知陵州会不会闭城?不是我们不去,实在是路途遥远,我们不敢前去啊。”

  一位白发苍苍老者站在顾冲面前,悲怆而言。

  顾冲立刻上前,搀扶老者,好言道:“老伯,你的顾虑咱家知道,大家若信得过我,我愿意带你们前去。”

  老者听后眼睛中仿佛看到了希望,颤抖着嘴唇,“大人说得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不如这样,今日朝廷先布施粥饭,你们先吃饱肚子。明日,愿意南下陵州者,由我亲自相送。”

  众人一听顾冲所说,心中顿时高兴起来,齐声高呼。

  顾冲平定了流民之乱,剩下的事情就交给田丰,自己已经铺好了要走的路,只要去请旨便可了。

  刚进城内,顾冲就看见白羽衣站在城门下,似乎是在等着自己。

  “你为何在此处?”顾冲问道,脸上带着淡淡的疑惑。

  白羽衣直视着他的眼睛,缓缓开口道:“我来看看你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布施流民本就与你无关,你却轻易承诺带流民前往陵州,莫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顾冲微微一愣,随后笑道:“你误会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只是不忍见流民受苦,更不忍见皇上为此事担忧。”

  白羽衣挑眉,“哼,但愿如此。顾公公为民为君,可真是煞费苦心啊。”

  顾冲一脸严肃,话语中表达了些许不满,“有些人就是看不得人好,你若不信,那你亲自送流民前去。”

  白羽衣看着他坚定的神情,心中的疑虑稍稍消散了些。

  “希望你所言皆真。”说完,白羽衣转身离开。

  顾冲望着她的背影,喃喃自语:“这丫头还真是不好对付,但愿她不要坏了我的事。”

  回到宫中,顾冲向印文帝禀道:“皇上,这些流氓是因为不信陵州会收纳他们,所以才聚在城外不愿离去。”

  “朕不是已命陵州广纳流民,他们为何不信?”

  “皇上是已下令,但是流民们并不知情。奴才请旨,明日亲自送他们去陵州,这样一来,京师围城之乱可解。”

  印文帝动动嘴角,难以置信问道:“你要送流民去陵州?”

  顾冲点头道:“皇上,只有这样,流民才会相信,别无他法。”

  “那也不用你亲自去吧,朕派个人便可。”

  顾冲连连摇头,“奴才今日已在城外承诺,若是明日换了人,难免这些流民再起疑心,届时再让他们相信朝廷,只怕是难了。”

  印文帝缓缓点头,再看了一眼顾冲,慢声道:“也是,只是要辛苦你了。”

  “为皇上办事,何谈辛苦一说,是奴才的份内之事。”

  “好吧,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

  “奴才遵命。”

  顾冲心中暗自窃喜,出殿时却遇到白羽衣进来,两人再次相遇,顾冲抢先道:“皇上已经准许,你若不信我,可与我同去。”

  白羽衣一脸冷傲,淡淡道:“我可没有你那般闲情,你自去吧。”

  顾冲也没想让她去,与她这般说,只不过是提醒她,别在皇上面前乱说话。

  白羽衣进到殿内,印文帝笑道:“顾冲刚刚离去,想必你们遇到了。”

  “嗯。”

  “你一定猜不到,他刚刚来见朕,是为了何事。”

  白羽衣浅声道:“他要送流民去陵州。”

  印文帝笑意僵在脸上,诧异问道:“你如何知道?”

  “今日我在城墙上见到他出城安抚流民,听到了他所说,故而知道。”

  印文帝慢慢点了头,想着原来是这样,若不然这白羽衣岂不成了神仙,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看来这顾冲是死心塌地为朕办事了。”

  白羽衣微微一笑,没有作声。

  “最近宁王那边可有动静?”

  “还没有,不过陛下放心,兴州的一草一木,都在我的关切之中。”

  印文帝点点头,他的皇位还没有稳固,无论宣王还是宁王,都是他的潜在威胁。

  顾冲回到敬事房,打开了抽屉。

  抽屉内放着两件物品,一支琉璃发簪,一件神马牙骨。

  这是两位少女的随身之物,都交付给了自己。可惜的是,自己却辜负了她们。

  碧迎来到顾冲身旁,轻声道:“老公,明日便走了吗?”

  顾冲侧头看着碧迎,点了点头。

  “你是要将这发簪,还给它的主人?”

  “不,我要亲手为她戴上这支发簪……”

  第二日,顾冲来到城外,流民见后纷纷围了过来。

  “大人,我们愿意随您前往陵州。”

  顾冲欣慰点头,吩咐王肆保道:“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带小顺子前去陵州。”

  王肆保躬身道:“执事请放心,您一路多保重。”

  顾冲轻轻颔首,转身大喊道:“愿意随我去陵州的,咱们上路了。”

  “愿意随大人同行……”

  这一声吆喝,得到众人呼应,人群攒动,跟在顾冲身后,呼啦啦向南而去。

  白羽衣站在城墙上,眼见流民渐渐离去,心中不知又在想着什么。

  小顺子牵着马车,顾冲则走在流民之中,与他们一路说笑,看不出一点逃难的迹象,倒像是聊着家常赶路。

  到了晚上,顾冲安顿好流民后,一身疲惫地钻进了马车。

  “公公,您走了一天的路,可是累坏了。”

  小顺子在马车内为顾冲铺好了被褥,流民睡在路旁,顾冲也陪在这里。

  顾冲脱下靴子,用手揉着脚面,咧嘴道:“可不是,从来没走过这么远的路。”

  “好在陵州不远,再走三日便到了。”

  “三日……”

  顾冲咧咧嘴,只怕明日再走下去他这脚就会肿了起来。

  “小顺子,明日路过县城时,去给我买一双布鞋来,这靴子走起路来实在不舒服。”

  “公公,你就坐在车上吧,将流民送去陵州即可,又何必与他们同行。”

  “不行啊,这人数众多,需要将他们分散开来,若都去陵州城,那陵州也接纳不了这么多人。”

  小顺子很快铺好了被褥,回身道:“公公早些歇息吧。”

  第二日继续赶路,顾冲依旧与流民走在一起。

  “这陵州虽好,但却比不上幽州与兴州,你们怕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吧?”

  “大人说的不错,我们还从没有走过这么远的地方。”

  “过了陵州就是江南地界,人间好风光,尽在江南烟雨中。听我句劝,也可去江南各州府,那里虽远一些,但总好过都聚在陵州。”

  “那还要走多远啊?”

  “十日可到幽州,二十余日可达兴州……”

  这一路走来,路过一些郡县,流民的人数就会少了一些,有的实在走不动了,见到县城便不想走了。

  也有的觉得还是去州府更好一些,便继续随着队伍前行。

  三日后,顾冲带着流民终于来到了陵州。

  “这里便是陵州,我已将你们送到,咱们就此别过,若是有想去幽州的,可继续前行。”

  流民对顾冲感激不尽,抱拳的,作揖的,还有跪拜的……

  顾冲也实在走不动了,进到陵州城,找了家客栈,倒在床上就昏睡过去。

  整整睡了六个时辰,顾冲从戌时睡到了第二日辰时,醒来时依旧觉得身体乏力,双脚酸痛。

  忽然多了许多流民,陵州城内一时间也有些应接不暇,不过好在府衙早已接到告知。顾冲经过城门时,见到那里正在登记造册,分发干粮。

  “小顺子,你会驾车吗?”

  小顺子咬了咬牙:“会。”

  顾冲进了马车内,还未坐稳,马车便动了一下,将他晃的身形不稳,险些摔倒。

  小顺子像模像样地窜上车辕,左手扽起马绳,右手高举马鞭,深呼吸一口,大喊一声:“驾。”

  马车却纹丝未动,顾冲掀开车帘,皱眉道:“你到底会是不会,那马鞭只是摆设吗?”

  小顺子看了看手上马鞭,向着马儿甩了过去,马鞭没有打到马身上,反而抡了一圈奔着顾冲而来。

  顾冲吓得急忙缩身回来,“啪”的一声,马鞭结结实实抽在了车框上。

  这一下将顾冲吓得慌了神,没等他起身,小顺子用鞭杆打在了马屁股上,马儿吃痛猛的向前一窜,顾冲在车内被摔了个四脚朝天。

  “驾……驾……”

  这一路前行,小顺子只管驾车,不管颠簸,等到马车停下时,顾冲被颠的五脏六腑翻江倒海。

  他怎么也未曾想到,坐马车居然晕车了……

  顾冲脸色苍白从车上下来,俯身在路边呕吐,小顺子急忙过来搀扶,“公公,您怎么了?“

  “水……”

  顾冲摆摆手,指了指车内,示意小顺子将水袋取来漱口。

  休息片刻,顾冲缓了过来,抬手照着小顺子脑袋就打了一巴掌。

  “不会驾车还逞强,险些被你害死了。”

  小顺子委屈道:“奴才一直在宫内,从未驾过马车,但是奴才现在会了,公公放心坐着就是。”

  “算了,颠簸倒是小事,你若将马车驶翻了,咱们就无法赶路了,还是我来吧。”

  顾冲让小顺子进了车内,自己接过马鞭。

  小顺子忐忑道:“哪有奴才坐车,让主子驾车的。”

  “别啰嗦了,若你驾车,猴年马月也到不了幽州。”

  顾冲坐稳身子,一甩马鞭,马车缓缓起步,向着幽州而去。

  一路无话,五日后,马车进了幽州城。

  顾冲虽然心急见到谢雨轩,但是连日赶路,身心俱疲,还是决定先找家客栈歇息,待明日养足精神再去谢家。

  翌日早起,顾冲嘱咐小顺子:“我要去谢家,你可在城内逛逛,切记不可惹事,等我回来。”

  小顺子点头答应:“公公放心去就是,我不远走。”

  顾冲点点头,离开客栈在首饰店铺内选了一只玉镯子,又为谢峒备了一些礼品,便只身前往谢府。

  谢峒得知顾冲前来,脸上显的很是惊讶,望向谢夫人:“他来作何?”

  谢夫人自从知道顾冲身份后,也是倍感失落。原以为择了一位佳婿,谁知却是选了个太监。

  “老爷,他既然来了,咱们理应以礼相待。”

  谢峒叹了一声,点点头道:“是啊,总不能拒人门外。”

  顾冲进到府内,见到谢峒与谢夫人在厅上相迎,急忙上前两步,见礼道:“顾冲见过谢员外,谢夫人。”

  谢夫人微微点头,谢峒抱拳回礼,语气微微冷淡了一些,“顾公公亲来,老夫未曾远迎,见谅。”

  顾冲见谢峒这样称呼自己,自知理亏,又怎敢挑剔,低声道:“不敢,打扰了。”

  谢夫人看出谢员外心中不悦,便打着圆场,“进来说话吧。”

  顾冲点点头,将礼品放在一旁,等待谢峒与夫人坐下后,自己坐在了侧位上。

  “你不在宫中,怎么来了这里?”

  谢峒坐下后阴沉着脸,谢夫人便开口相问。

  顾冲微微欠身,“夫人,这次我奉命遣送流民而来,顺路来看望员外与夫人。”

  谢夫人点点头,惋惜道:“可惜你身在宫中,若不然,雨轩也不会这般难过……”

  谢峒皱皱眉头,声音沉厚而坚毅,喝道:“夫人,勿提此事。”

  谢夫人动了动唇,妇从夫德的古训使得她欲言又止,想说的话儿也只有憋在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