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朝联合草原各部在景明十二年秋天正式向金国开战,从北地的潍城、沧州一起朝金国发起进攻。
起初,人们以为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战役,就连景明帝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结果他们等了一年又一年,从秋天,等到春天,等到苏扶倾都怀上了二胎,宋春生跟周宁第三个儿子都满一岁了,北边的战事却一直没停下。
景明十五年深秋,今年是个丰年,宋家今年的粮食又是大丰收,除了留下自己吃的那一部分,宋家把剩下的都拜托顾家,一起送到了北地。
宋秦氏看着满仓库的粮食,脸上难得露出一丝轻松笑意。
宋春华也一脸笑意的看着堆满仓库的粮食,美滋滋的抱着宋秦氏的手臂摇晃着道:“今年这地里打的粮食比去年又多了不少,娘,咱们晚上吃饺子吧,菜园子里的角瓜我都瞧好了。”
宋秦氏瞪了女儿一眼:“就你会吃,跟你二哥一个德行,去吧,你去菜园子里摘瓜,顺便摘把葱,家里肉没多少了,我去村头割几斤肉回来,你哥他们晚点就回来了,咱们动作快些,待会他们到家正好吃。”
听到又好吃的,宋春华直接蹦了起来,被宋秦氏呵斥没有姑娘家的样子。
宋春华完全不听,蹦蹦跳跳地走了,宋秦氏看着女儿的背影,恍惚间像是见到了当年的宋春临。
“唉,这都三年了,怎么着也该回来一次吧。”
这三年宋春临同顾逢月一样,一次也没有回来过,战场那边的战报顾逢云没有独享,每次都会拿来给他们看,怕他们担心儿子安危,除了战报,每次顾家往北地运送粮食的时候,也顺便帮宋家人捎家书,而顾家也会帮宋春临运一些东西回来。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灵泉水,还有一些空间里的药材,这些都是给宋爷爷跟送奶奶的,让他们补身子,两位老人家都已经上八十了,得好好保养,宋春临可不希望两位老人走的时候,他不在身边。
不过大宝跟宋春临透露过,两位老人家还可以活很久很久,这下宋春临就很放心了,但补品什么的也没断过,反正这些药材他空间里多的是。
每次宋家收到宋春临让顾家捎回来的东西,宋家人都要开心好一阵,不是因为收到了礼物,而是这些礼物,代表着宋春临一切安全。
宋秦氏来到村头,准备割几斤肉,瞧见排骨挺好,又把剩下的排骨给包圆了。
村子里的人还是更喜欢油水大的五花肉,排骨有人吃,但不多,宋秦氏一下子包圆,卖猪肉的王仁柱笑得见牙不见眼。
“宋婶子,你家那两个儿子又回来了吧。”宋家儿子多,家境殷实,卖肉从不吝啬,每次宋春明跟宋春晓回来,宋秦氏就会来买很多肉,让儿子们敞开了吃。
宋秦氏笑着回答:“是呢,晚点就该到了,今年收成好,晚上跟儿子们包顿饺子吃。”
旁边的村民一脸羡慕:“还是宋婶子有福气啊,儿子孝顺又出息,两个孙子也聪明,过几年从县学出来,怕是能直接进大景学院吧。”
“哪儿能啊,他们才多大,还有的学呢。”
“是呢,我知道那句话,叫啥…学、学无止境,啊对,学无止境,县学门口挂着呢,我晓得。”
众人闲聊了几句,宋秦氏就拎着一篮子的肉跟排骨回家了,留下的村民们依旧聊着关于宋家的八卦。
一个年轻夫郎是才嫁过来的,他掰着手指头数,忽然觉得不太对。
“你们都说他们家四个儿子,我只听过见过他们家老大老三跟老四,还有一个老二去哪儿了?”
他身边的叔麽见他是新嫁过来的,于是好心告诉他:“他们家老二去北边了,你刚嫁过来没见过也正常,你男人他们一家难道没跟你说过这个?”
“这还真没有,老二去北地,莫不是参军去了?”
“唉,是啊,三年了,还没回来呢。”
“可不是,比当年去边关还要久呢。”
宋秦氏不关心自己离开后的话题,她得赶在晚饭前把饺子给包好,回到家宋春华已经在擦角瓜丝了,宋秦氏把她的活儿接过来,让她去后院把宋大庄叫回来,让他剁排骨剁肉。
等着剁肉的功夫,宋秦氏麻利的把素菜准备好,顺手还擦了个黄瓜丝,待会儿泡些木耳拌凉菜吃。
弄好这一切,宋秦氏赶忙去和面,等她的面和好,那边宋大庄已经帮她把馅儿都拌好了。
包饺子的时候全家齐上阵,除了下地还没回来的宋春生,就连宋爷爷也在看孩子的间隙上包上几个。
宋阿麽瞧着周宁的肚子,掐算了一下日子。
“宁哥儿这胎怕是要年后生了。”
宋秦氏抬头笑了一下:“是呢,开春的时候生,那会子没那么冷了,也不会太热,大人孩子都不遭罪。”
宋爷爷也跟着笑了:“是个贴心的孩子,懂得心疼他小爹爹。”
周宁抚着自己的肚子,眼神温柔:“这孩子的怀相也好,我都没吐过,胃口也好,这么乖,我希望是个女娘,家里都皮猴,太难管了,来个文文静静的多好。”
“什么女娘,嫂子怀的是个女娘?”
宋春晓咋咋呼呼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宋家人闻言朝门口瞧过去,就见宋春晓跟宋春明站在门口,笑盈盈的看着他们。
宋春晓眼神落在饺子上,忍不住欢呼一声:“哦耶,是饺子,娘,是我爱吃的韭菜猪肉的吗?”
宋秦氏没好气地拍了儿子一脑袋面粉:“一边去,今天没有韭菜,都是角瓜猪肉的,你要吃韭菜自己去后院割一把。”
宋春晓在不干活跟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当中,果断选择了前者。
“不了,我还是吃现成的吧,娘啊,我好饿呀,啥时候能吃上啊?”
小儿子不停撒娇,也不管一脑袋的面粉,宋秦氏被闹得没脾气了,只得催促宋大庄去烧火。
宋春明越长大性子越是沉稳安静,他慢吞吞走到众人面前,挨个喊了人,然后就自觉去洗了手,帮忙包起来。
宋秦氏戳了戳小儿子的脑门:“跟你哥一起去学院的,你怎么还没你三哥一半的稳重呢?”
“我最小,我要稳重干啥?”
宋春华不乐意了,她立马反驳:“四哥才不是最小的呢,明明是我最小。”
起初,人们以为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战役,就连景明帝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结果他们等了一年又一年,从秋天,等到春天,等到苏扶倾都怀上了二胎,宋春生跟周宁第三个儿子都满一岁了,北边的战事却一直没停下。
景明十五年深秋,今年是个丰年,宋家今年的粮食又是大丰收,除了留下自己吃的那一部分,宋家把剩下的都拜托顾家,一起送到了北地。
宋秦氏看着满仓库的粮食,脸上难得露出一丝轻松笑意。
宋春华也一脸笑意的看着堆满仓库的粮食,美滋滋的抱着宋秦氏的手臂摇晃着道:“今年这地里打的粮食比去年又多了不少,娘,咱们晚上吃饺子吧,菜园子里的角瓜我都瞧好了。”
宋秦氏瞪了女儿一眼:“就你会吃,跟你二哥一个德行,去吧,你去菜园子里摘瓜,顺便摘把葱,家里肉没多少了,我去村头割几斤肉回来,你哥他们晚点就回来了,咱们动作快些,待会他们到家正好吃。”
听到又好吃的,宋春华直接蹦了起来,被宋秦氏呵斥没有姑娘家的样子。
宋春华完全不听,蹦蹦跳跳地走了,宋秦氏看着女儿的背影,恍惚间像是见到了当年的宋春临。
“唉,这都三年了,怎么着也该回来一次吧。”
这三年宋春临同顾逢月一样,一次也没有回来过,战场那边的战报顾逢云没有独享,每次都会拿来给他们看,怕他们担心儿子安危,除了战报,每次顾家往北地运送粮食的时候,也顺便帮宋家人捎家书,而顾家也会帮宋春临运一些东西回来。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灵泉水,还有一些空间里的药材,这些都是给宋爷爷跟送奶奶的,让他们补身子,两位老人家都已经上八十了,得好好保养,宋春临可不希望两位老人走的时候,他不在身边。
不过大宝跟宋春临透露过,两位老人家还可以活很久很久,这下宋春临就很放心了,但补品什么的也没断过,反正这些药材他空间里多的是。
每次宋家收到宋春临让顾家捎回来的东西,宋家人都要开心好一阵,不是因为收到了礼物,而是这些礼物,代表着宋春临一切安全。
宋秦氏来到村头,准备割几斤肉,瞧见排骨挺好,又把剩下的排骨给包圆了。
村子里的人还是更喜欢油水大的五花肉,排骨有人吃,但不多,宋秦氏一下子包圆,卖猪肉的王仁柱笑得见牙不见眼。
“宋婶子,你家那两个儿子又回来了吧。”宋家儿子多,家境殷实,卖肉从不吝啬,每次宋春明跟宋春晓回来,宋秦氏就会来买很多肉,让儿子们敞开了吃。
宋秦氏笑着回答:“是呢,晚点就该到了,今年收成好,晚上跟儿子们包顿饺子吃。”
旁边的村民一脸羡慕:“还是宋婶子有福气啊,儿子孝顺又出息,两个孙子也聪明,过几年从县学出来,怕是能直接进大景学院吧。”
“哪儿能啊,他们才多大,还有的学呢。”
“是呢,我知道那句话,叫啥…学、学无止境,啊对,学无止境,县学门口挂着呢,我晓得。”
众人闲聊了几句,宋秦氏就拎着一篮子的肉跟排骨回家了,留下的村民们依旧聊着关于宋家的八卦。
一个年轻夫郎是才嫁过来的,他掰着手指头数,忽然觉得不太对。
“你们都说他们家四个儿子,我只听过见过他们家老大老三跟老四,还有一个老二去哪儿了?”
他身边的叔麽见他是新嫁过来的,于是好心告诉他:“他们家老二去北边了,你刚嫁过来没见过也正常,你男人他们一家难道没跟你说过这个?”
“这还真没有,老二去北地,莫不是参军去了?”
“唉,是啊,三年了,还没回来呢。”
“可不是,比当年去边关还要久呢。”
宋秦氏不关心自己离开后的话题,她得赶在晚饭前把饺子给包好,回到家宋春华已经在擦角瓜丝了,宋秦氏把她的活儿接过来,让她去后院把宋大庄叫回来,让他剁排骨剁肉。
等着剁肉的功夫,宋秦氏麻利的把素菜准备好,顺手还擦了个黄瓜丝,待会儿泡些木耳拌凉菜吃。
弄好这一切,宋秦氏赶忙去和面,等她的面和好,那边宋大庄已经帮她把馅儿都拌好了。
包饺子的时候全家齐上阵,除了下地还没回来的宋春生,就连宋爷爷也在看孩子的间隙上包上几个。
宋阿麽瞧着周宁的肚子,掐算了一下日子。
“宁哥儿这胎怕是要年后生了。”
宋秦氏抬头笑了一下:“是呢,开春的时候生,那会子没那么冷了,也不会太热,大人孩子都不遭罪。”
宋爷爷也跟着笑了:“是个贴心的孩子,懂得心疼他小爹爹。”
周宁抚着自己的肚子,眼神温柔:“这孩子的怀相也好,我都没吐过,胃口也好,这么乖,我希望是个女娘,家里都皮猴,太难管了,来个文文静静的多好。”
“什么女娘,嫂子怀的是个女娘?”
宋春晓咋咋呼呼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宋家人闻言朝门口瞧过去,就见宋春晓跟宋春明站在门口,笑盈盈的看着他们。
宋春晓眼神落在饺子上,忍不住欢呼一声:“哦耶,是饺子,娘,是我爱吃的韭菜猪肉的吗?”
宋秦氏没好气地拍了儿子一脑袋面粉:“一边去,今天没有韭菜,都是角瓜猪肉的,你要吃韭菜自己去后院割一把。”
宋春晓在不干活跟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当中,果断选择了前者。
“不了,我还是吃现成的吧,娘啊,我好饿呀,啥时候能吃上啊?”
小儿子不停撒娇,也不管一脑袋的面粉,宋秦氏被闹得没脾气了,只得催促宋大庄去烧火。
宋春明越长大性子越是沉稳安静,他慢吞吞走到众人面前,挨个喊了人,然后就自觉去洗了手,帮忙包起来。
宋秦氏戳了戳小儿子的脑门:“跟你哥一起去学院的,你怎么还没你三哥一半的稳重呢?”
“我最小,我要稳重干啥?”
宋春华不乐意了,她立马反驳:“四哥才不是最小的呢,明明是我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