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夸的飘飘然,又因北地丰收高兴了一上午,他高兴了,伺候的宫人们也就轻松了,午时皇帝想起还有几筐新稻米一起运了过来,于是吩咐身边的太监管事,让他把新稻米都运到御膳房,全都烹煮了,给后宫们每人都分一碗,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每人分一碗,再给宋家送一锅过去。
如此这般,几筐新收的稻米第一天就被瓜分了干净,皇帝心情极好的带着皇后跟太子一起去了太后的宫里,想一家人坐一起好好品尝新米。
“母后尝尝,这就是宋春临在北地搞出来的大米,那边虽说是荒凉了一些,冬日也冷一些,可这地里的产出比咱们这边的肥田还要多几石,这还是他们第一年种,摸不清季节,若是以后种多了有经验,怕是产量还能再往上涨。”
太后尝了一口米饭,不知是不是皇帝在旁边捧吹的缘故,也觉得这新米尝起来味道确实比往日吃的要好一些,于是忍不住又多吃了几口,然后点点头赞道。
“嗯,确实是好吃的,这小宋公子也是妙人,走到哪里都不忘种地。”
皇后也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
“那宋家早年是逃荒来的,也只有饿过肚子的人,才会走到哪里都不忘开垦田地,种的粮食够了,心里才不会慌。”
皇帝闻言也想到了那一年的大旱,不知不觉间,居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岁月不饶人呐,那几年你父皇可谓是愁白了头发,天下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说起来也是宋家人发现了那土豆红薯,要不咱们大景不知道还要休养生息多少年,才能恢复元气。”
太后又问起皇帝这次给了宋春临什么赏赐,皇帝只说自己给宋家送了一锅饭,至于其余的赏赐,他想等宋春临他们回京的时候再一并论功行赏。
太后对此没有异议,只是叮嘱了几句,这次宋春临跟顾逢月一去就是三年,因为战事两口子一直没有怀上孩子,这次回京,最好还是让他们在京里多待些日子。
“他哥勇毅侯当年身子骨那么差,现在第二个孩子都要出生了,顾司马年纪轻轻,这几年要不是因为战事的缘故,也不至于一直不生孩子,你啊,得给他们两口子一点时间,总不好让人家一直无后吧。”
皇帝连连称是,心里却觉得自己有些委屈,这人家不生娃怎么也要他来管呢?
北地大丰收的消息随着宫里的那一锅米饭一起送到了宋家,因为不是特意的赏赐,排场不如前几次大,但也派了几个禁军一路护送,宋家人聚集在家门口,诚惶诚恐地接过大监手里的一口锅。
宋爷爷看着那一锅大米饭,整个人都有些懵逼,好在宋大庄见惯了大场面,同送饭的大监寒暄了几句,又塞了几个厚厚的红包过去,哄得大监喜笑颜开。
待那些人走远了,一旁的村民们才敢聚集过来,七嘴八舌的打听着,有些人还好奇的往那锅里瞅,发现居然是大米饭以后,纷纷咂舌,皇帝居然大老远给宋家人送米饭?
就这?
大米饭?
“这米饭有何不同寻常的地方吗?我怎么瞅着跟咱们吃的那些也差不多啊。”村子里种的都是宋家的种子,产量高口感好,这几年都是大丰收,朝廷还减免了一些赋税,百姓们的兜里总算有了余粮,平日里也舍得吃干米饭,对白米饭也没有早年那么馋了。
而此时,皇帝给宋家送来一锅米饭,于是就猜测这米饭里肯定加了不为人知的好东西。
可宋大庄却笑着告诉大家:“哪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啊,就是普通的白米饭罢了,若要真说这饭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它用的米,方才那大监说了,这米啊,用的就是北地今年的新米。”
众人听到北地,哪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那不就是宋春临所在的地方吗,这北地的米,莫不就是宋春临种的?
对于大家的疑问宋大庄点点头:“确实如大家所言,这就是春临在那边种的大米。”
但是大家对此还是不太相信,有人说那北地一片荒凉,气候也更冷,这么好的米,真是那边种出来的?
“宋叔这可不兴骗人啊,那北地这么冷,真能种出大米来吗?”
宋大庄反驳道:“人家那边就是冬天冷的时间长一点罢了,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是冷的,也有一段时间是热的呀,相信我,宋叔不骗人。”
众人嘻嘻哈哈的,都吵着说想尝尝这北地的大米同他们这边有何不同,宋大庄看了看宋爷爷,宋爷爷笑呵呵的让周宁回去拿个大海碗出来,从那一锅米饭里盛了一大半出来,给围观的一人分了一口。
“嘿嘿,可别怪老汉小气,咱们总共也就这一锅饭,大家伙尝尝味道如何。”
一口饭哪里能尝出什么味道,再加上一路送过来,这锅饭早就冷了,味道就是冷掉的大米饭的味道,嚼着略有些嚼劲,其他的他们也尝不出来了,不过好歹是皇宫里出来的米饭呢,吃一口也算是沾了沾皇宫的贵气不是。
一锅米饭总共也没多少,一大半再均分给每个人,很快就见了底,而村民们看着海碗空了也就散了,也有人不舍得吃那一口米饭,捏着那一小团一路回了家同家人分享的。
送走了村民们,宋家人回到家里,厨房里已经做好饭了,看着这一锅冷饭,宋爷爷做主先放着,明天一早直接做蛋炒饭。
宋秦氏一琢磨,也行,于是就把那口锅一起放去了厨房,现在晚上天气凉,也不怕饭变馊。
第二天一早,宋家人就吃上了热乎的蛋炒饭,只不过大家对这个米饭的评价,跟其他人一样,就是普通的大米饭。
小半锅米饭,分给每个人,两三口就吃完了,宋秦氏还另外熬了粥跟包子馒头,所有人都是浅尝一口蛋炒饭,剩下的该喝粥喝粥,该吃包子吃包子。
这边宋大禾三两口吃完了分给他的蛋炒饭,跟陈渔儿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里看出这米饭普通。
“吃着一般,也没有说的那么玄乎。”
陈渔儿笑着道:“也就是头一遭吃着新鲜罢了,大米还能有什么区别不成?”
如此这般,几筐新收的稻米第一天就被瓜分了干净,皇帝心情极好的带着皇后跟太子一起去了太后的宫里,想一家人坐一起好好品尝新米。
“母后尝尝,这就是宋春临在北地搞出来的大米,那边虽说是荒凉了一些,冬日也冷一些,可这地里的产出比咱们这边的肥田还要多几石,这还是他们第一年种,摸不清季节,若是以后种多了有经验,怕是产量还能再往上涨。”
太后尝了一口米饭,不知是不是皇帝在旁边捧吹的缘故,也觉得这新米尝起来味道确实比往日吃的要好一些,于是忍不住又多吃了几口,然后点点头赞道。
“嗯,确实是好吃的,这小宋公子也是妙人,走到哪里都不忘种地。”
皇后也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
“那宋家早年是逃荒来的,也只有饿过肚子的人,才会走到哪里都不忘开垦田地,种的粮食够了,心里才不会慌。”
皇帝闻言也想到了那一年的大旱,不知不觉间,居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岁月不饶人呐,那几年你父皇可谓是愁白了头发,天下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说起来也是宋家人发现了那土豆红薯,要不咱们大景不知道还要休养生息多少年,才能恢复元气。”
太后又问起皇帝这次给了宋春临什么赏赐,皇帝只说自己给宋家送了一锅饭,至于其余的赏赐,他想等宋春临他们回京的时候再一并论功行赏。
太后对此没有异议,只是叮嘱了几句,这次宋春临跟顾逢月一去就是三年,因为战事两口子一直没有怀上孩子,这次回京,最好还是让他们在京里多待些日子。
“他哥勇毅侯当年身子骨那么差,现在第二个孩子都要出生了,顾司马年纪轻轻,这几年要不是因为战事的缘故,也不至于一直不生孩子,你啊,得给他们两口子一点时间,总不好让人家一直无后吧。”
皇帝连连称是,心里却觉得自己有些委屈,这人家不生娃怎么也要他来管呢?
北地大丰收的消息随着宫里的那一锅米饭一起送到了宋家,因为不是特意的赏赐,排场不如前几次大,但也派了几个禁军一路护送,宋家人聚集在家门口,诚惶诚恐地接过大监手里的一口锅。
宋爷爷看着那一锅大米饭,整个人都有些懵逼,好在宋大庄见惯了大场面,同送饭的大监寒暄了几句,又塞了几个厚厚的红包过去,哄得大监喜笑颜开。
待那些人走远了,一旁的村民们才敢聚集过来,七嘴八舌的打听着,有些人还好奇的往那锅里瞅,发现居然是大米饭以后,纷纷咂舌,皇帝居然大老远给宋家人送米饭?
就这?
大米饭?
“这米饭有何不同寻常的地方吗?我怎么瞅着跟咱们吃的那些也差不多啊。”村子里种的都是宋家的种子,产量高口感好,这几年都是大丰收,朝廷还减免了一些赋税,百姓们的兜里总算有了余粮,平日里也舍得吃干米饭,对白米饭也没有早年那么馋了。
而此时,皇帝给宋家送来一锅米饭,于是就猜测这米饭里肯定加了不为人知的好东西。
可宋大庄却笑着告诉大家:“哪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啊,就是普通的白米饭罢了,若要真说这饭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它用的米,方才那大监说了,这米啊,用的就是北地今年的新米。”
众人听到北地,哪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那不就是宋春临所在的地方吗,这北地的米,莫不就是宋春临种的?
对于大家的疑问宋大庄点点头:“确实如大家所言,这就是春临在那边种的大米。”
但是大家对此还是不太相信,有人说那北地一片荒凉,气候也更冷,这么好的米,真是那边种出来的?
“宋叔这可不兴骗人啊,那北地这么冷,真能种出大米来吗?”
宋大庄反驳道:“人家那边就是冬天冷的时间长一点罢了,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是冷的,也有一段时间是热的呀,相信我,宋叔不骗人。”
众人嘻嘻哈哈的,都吵着说想尝尝这北地的大米同他们这边有何不同,宋大庄看了看宋爷爷,宋爷爷笑呵呵的让周宁回去拿个大海碗出来,从那一锅米饭里盛了一大半出来,给围观的一人分了一口。
“嘿嘿,可别怪老汉小气,咱们总共也就这一锅饭,大家伙尝尝味道如何。”
一口饭哪里能尝出什么味道,再加上一路送过来,这锅饭早就冷了,味道就是冷掉的大米饭的味道,嚼着略有些嚼劲,其他的他们也尝不出来了,不过好歹是皇宫里出来的米饭呢,吃一口也算是沾了沾皇宫的贵气不是。
一锅米饭总共也没多少,一大半再均分给每个人,很快就见了底,而村民们看着海碗空了也就散了,也有人不舍得吃那一口米饭,捏着那一小团一路回了家同家人分享的。
送走了村民们,宋家人回到家里,厨房里已经做好饭了,看着这一锅冷饭,宋爷爷做主先放着,明天一早直接做蛋炒饭。
宋秦氏一琢磨,也行,于是就把那口锅一起放去了厨房,现在晚上天气凉,也不怕饭变馊。
第二天一早,宋家人就吃上了热乎的蛋炒饭,只不过大家对这个米饭的评价,跟其他人一样,就是普通的大米饭。
小半锅米饭,分给每个人,两三口就吃完了,宋秦氏还另外熬了粥跟包子馒头,所有人都是浅尝一口蛋炒饭,剩下的该喝粥喝粥,该吃包子吃包子。
这边宋大禾三两口吃完了分给他的蛋炒饭,跟陈渔儿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里看出这米饭普通。
“吃着一般,也没有说的那么玄乎。”
陈渔儿笑着道:“也就是头一遭吃着新鲜罢了,大米还能有什么区别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