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宴结束后,宋家人就迫不及待回了村子,这会儿地里的活计可多了,不回去盯着心里着实放不下心,周宁跟孩子则是留在最后,坐着马车被宋春临一路护送回了家。
刚到家,东西还没安顿好呢,上门贺喜的人就差点踏破了门槛,周宁生了双胞胎的消息早就传到村里了,大家伙都说周宁是个有福气的,宋家能娶到他是赚翻了,这不,一举给宋家添了四个男丁,这可全是壮劳力啊。
在农村,男丁多就代表着家里的劳动力多,能多干更多的活,产生更多的劳动价值,因此村子里的富户基本都是男丁多的家庭,所以不少人羡慕宋家的多子多孙。
而当年那些说周宁生不出孩子的人,这会儿却是被啪啪打脸,谁说周宁不能生的,那是时间没到,时间到了,孩子一个接一个的来。
周宁回到村里以后,许多还未生育的新媳妇,羞答答的过来跟周宁讨教,到底怎么做才能像他这样不停生汉子。
周宁得知对方的目的以后,整个人都有些哭笑不得,但看着他们殷切期盼的眼神,只得硬挤出一个理由来。
“或许,是因为春生他身体好吧。”
众人面面相觑,感觉这回答是不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他们不是问周宁怎么生汉子的吗,那跟他男人有什么关系。
周宁无奈解释:“这么说吧,咱们都是庄稼人,都种过地,也知道种地的时候不光要地肥,这种子还要挑好的,饱满的,要是那瘪的种子,再好的地也长不出秧苗来,别的不说,春生的体格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他身子骨壮实,一年到头都不怎么生病,也不爱抽大烟跟喝酒,我在侯府的时候,那侯府的府医就说过,汉子沾了大烟跟酒啊,身子骨就容易垮,这身子一不好,那、咳咳,那啥能好吗?”
后边周宁说的比较隐晦,在场的大多是新媳妇,有些人已经回过味来了,只有一些比较单纯的,还是一知半解,在经过身边人的解释以后,才反应过来,脸立刻就红透了。
周宁今天说的这些完全是从宋家书房里看来的,但更深奥的他自己也参不透,所以也就没细说,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跟这些人解释,果然,当他用土地跟种子来比喻之后,这些人基本都听懂了,在他们回去以后都勒令自家汉子,别再抽大烟喝大酒了,还说这是侯府里的大夫说的。
侯府请的大夫,肯定比乡野村医更有本事的,他说的话那假不了,庄户人家不就求个子孙满堂吗,为了下一代,果真有人开始戒掉了抽烟跟喝酒,生出的孩子确实更健康漂亮,对此他们更加深信不疑,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因为当初是在侯府办的满月酒,这回到了村里,又有这么多村民上门送礼,宋爷爷跟宋大庄不好意思白收人家的礼物,便盘算着干脆百天也办一场得了,也让大家热闹热闹。
宋春临觉得这肯定是因为他爹想显摆自己的双胞胎孙子。
不过这百天他们肯定是不能留下来了,因为又快到了他们要离开的日子。
今年顾宋两家都添了丁,可新生的喜悦也冲不淡离别的愁绪,眼看着春耕都要过去了,那边侯府也准备好了一大堆的物资,宋家这边也没闲着,宋秦氏把孩子交给两位老人,自己跟丈夫特意抽空给宋春临准备行李。
“逢月喜欢我炸的丸子,娘给你炸了两盆,肉的素的都有,还有那些疙瘩汤跟鸡汤,你拿些干净的汤桶出来,我给你们装好,到时候自己记得盛出来吃,知道吗?”
宋春临把装满了食物的桶跟盆都装进空间里,还不忘跟宋秦氏说一声知道了。
宋秦氏看他这幅没心没肺的样子,忍不住开始发愁,这孩子,怎么都成婚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不懂事的样子,没点大人的样。
这话要是给那些被宋春临射杀的敌人听到,怕是会哇的一声哭出来。
他都敢千里取人首级了,他这哪里是没有大人的样子,他这活脱脱就是一个阎王爷的样子啊!
宋秦氏吐槽归吐槽,干活的手也没停下来过,宋大庄也每天带着儿子跑前跑后,去镇上县里给宋春临置办各种能置办的东西,就连周宁,抽空也会给宋春临的新衣服缝上几针。
全家上上下下都在给宋春临两口子忙活,宋春临本人却闲得发慌,用宋阿麽的话来说:“等你出门,有你忙活的呢,这路上也不好走,辛苦的很,这会儿在家,能休息就好好休息,唉,等你们这一走啊,我们也就闲下来了。”
宋春临莫名觉得有些愧疚,这么多年,他一直东奔西跑的,不是去北方,就是边关,跟家人团聚的日子越来越少,看着全家人在为他们奔走忙活,宋春临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恰好这时候王家人来找,宋春临觉得有点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也好,于是答应了赴约。
王家定的地点在长平镇上,是镇上最大的一间茶楼,宋春临带着弟妹一起到的时候,王家那边的人早已等候多时。
宋春临刚走进去,发现里边只有三个人,其中两个是哥儿,只有一个汉子,看来是想避嫌。
王家的汉子叫王瑄,年纪大些的哥儿是他的嫂夫郎,小的那个是他的弟弟。
宋春临还以为那个哥儿是他的夫郎,没想到这王瑄压根还未婚配,这就有点意思了。
那位王家的大嫂也姓宋,叫宋青溪。
“说起来,我们还是本家呢。”
“哈哈,那可真是巧了,我们老家在西北,不知宋大嫂老家在哪里?”
宋青溪闻言有些遗憾:“我是南方人,老家在淮南。”
哦哦,南方人呐,宋春临有些好奇,这宋青溪是怎么嫁到王家的。
宋青溪瞧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解释道:“我娘家也是走船的,我爹当年还跟王家走的是同一条线。”
“哦哦哦,原来是强强联合啊,幸会幸会。”宋春临朝着对方抱拳,就此话题也顺势被引到了船运上去。
刚到家,东西还没安顿好呢,上门贺喜的人就差点踏破了门槛,周宁生了双胞胎的消息早就传到村里了,大家伙都说周宁是个有福气的,宋家能娶到他是赚翻了,这不,一举给宋家添了四个男丁,这可全是壮劳力啊。
在农村,男丁多就代表着家里的劳动力多,能多干更多的活,产生更多的劳动价值,因此村子里的富户基本都是男丁多的家庭,所以不少人羡慕宋家的多子多孙。
而当年那些说周宁生不出孩子的人,这会儿却是被啪啪打脸,谁说周宁不能生的,那是时间没到,时间到了,孩子一个接一个的来。
周宁回到村里以后,许多还未生育的新媳妇,羞答答的过来跟周宁讨教,到底怎么做才能像他这样不停生汉子。
周宁得知对方的目的以后,整个人都有些哭笑不得,但看着他们殷切期盼的眼神,只得硬挤出一个理由来。
“或许,是因为春生他身体好吧。”
众人面面相觑,感觉这回答是不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他们不是问周宁怎么生汉子的吗,那跟他男人有什么关系。
周宁无奈解释:“这么说吧,咱们都是庄稼人,都种过地,也知道种地的时候不光要地肥,这种子还要挑好的,饱满的,要是那瘪的种子,再好的地也长不出秧苗来,别的不说,春生的体格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他身子骨壮实,一年到头都不怎么生病,也不爱抽大烟跟喝酒,我在侯府的时候,那侯府的府医就说过,汉子沾了大烟跟酒啊,身子骨就容易垮,这身子一不好,那、咳咳,那啥能好吗?”
后边周宁说的比较隐晦,在场的大多是新媳妇,有些人已经回过味来了,只有一些比较单纯的,还是一知半解,在经过身边人的解释以后,才反应过来,脸立刻就红透了。
周宁今天说的这些完全是从宋家书房里看来的,但更深奥的他自己也参不透,所以也就没细说,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跟这些人解释,果然,当他用土地跟种子来比喻之后,这些人基本都听懂了,在他们回去以后都勒令自家汉子,别再抽大烟喝大酒了,还说这是侯府里的大夫说的。
侯府请的大夫,肯定比乡野村医更有本事的,他说的话那假不了,庄户人家不就求个子孙满堂吗,为了下一代,果真有人开始戒掉了抽烟跟喝酒,生出的孩子确实更健康漂亮,对此他们更加深信不疑,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因为当初是在侯府办的满月酒,这回到了村里,又有这么多村民上门送礼,宋爷爷跟宋大庄不好意思白收人家的礼物,便盘算着干脆百天也办一场得了,也让大家热闹热闹。
宋春临觉得这肯定是因为他爹想显摆自己的双胞胎孙子。
不过这百天他们肯定是不能留下来了,因为又快到了他们要离开的日子。
今年顾宋两家都添了丁,可新生的喜悦也冲不淡离别的愁绪,眼看着春耕都要过去了,那边侯府也准备好了一大堆的物资,宋家这边也没闲着,宋秦氏把孩子交给两位老人,自己跟丈夫特意抽空给宋春临准备行李。
“逢月喜欢我炸的丸子,娘给你炸了两盆,肉的素的都有,还有那些疙瘩汤跟鸡汤,你拿些干净的汤桶出来,我给你们装好,到时候自己记得盛出来吃,知道吗?”
宋春临把装满了食物的桶跟盆都装进空间里,还不忘跟宋秦氏说一声知道了。
宋秦氏看他这幅没心没肺的样子,忍不住开始发愁,这孩子,怎么都成婚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不懂事的样子,没点大人的样。
这话要是给那些被宋春临射杀的敌人听到,怕是会哇的一声哭出来。
他都敢千里取人首级了,他这哪里是没有大人的样子,他这活脱脱就是一个阎王爷的样子啊!
宋秦氏吐槽归吐槽,干活的手也没停下来过,宋大庄也每天带着儿子跑前跑后,去镇上县里给宋春临置办各种能置办的东西,就连周宁,抽空也会给宋春临的新衣服缝上几针。
全家上上下下都在给宋春临两口子忙活,宋春临本人却闲得发慌,用宋阿麽的话来说:“等你出门,有你忙活的呢,这路上也不好走,辛苦的很,这会儿在家,能休息就好好休息,唉,等你们这一走啊,我们也就闲下来了。”
宋春临莫名觉得有些愧疚,这么多年,他一直东奔西跑的,不是去北方,就是边关,跟家人团聚的日子越来越少,看着全家人在为他们奔走忙活,宋春临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恰好这时候王家人来找,宋春临觉得有点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也好,于是答应了赴约。
王家定的地点在长平镇上,是镇上最大的一间茶楼,宋春临带着弟妹一起到的时候,王家那边的人早已等候多时。
宋春临刚走进去,发现里边只有三个人,其中两个是哥儿,只有一个汉子,看来是想避嫌。
王家的汉子叫王瑄,年纪大些的哥儿是他的嫂夫郎,小的那个是他的弟弟。
宋春临还以为那个哥儿是他的夫郎,没想到这王瑄压根还未婚配,这就有点意思了。
那位王家的大嫂也姓宋,叫宋青溪。
“说起来,我们还是本家呢。”
“哈哈,那可真是巧了,我们老家在西北,不知宋大嫂老家在哪里?”
宋青溪闻言有些遗憾:“我是南方人,老家在淮南。”
哦哦,南方人呐,宋春临有些好奇,这宋青溪是怎么嫁到王家的。
宋青溪瞧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解释道:“我娘家也是走船的,我爹当年还跟王家走的是同一条线。”
“哦哦哦,原来是强强联合啊,幸会幸会。”宋春临朝着对方抱拳,就此话题也顺势被引到了船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