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治沙”-《我在年代剧里捡破烂》

  远在汉东的陈岩石和王馥真两口子,为了自己的亲儿子陈海,最后还是动用了老战友、老首长的关系。

  那可是他最后的底牌,本来是想留给陈海关键时刻用的!

  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所以说,什么陈青天、什么淡泊名利一心为民。什么见不得人间不平事、什么举着骨头当火把。

  那都是作秀,都是表演。

  刀子不割到自己的肉上,不知道疼。

  当然调子能唱多高唱多高。

  可是面对胡子拉碴,满身酒气颓败不堪的儿子陈海,都特么见鬼去吧!

  一番联络,尖刀班的老战友都表示爱莫能助。

  最后陈岩石拨通了那个只能打一次的电话。

  一个神秘电话,苍老而沉稳的声音。

  “石头!事不可为!我已经退了,手不好伸的太长。打铁还需自身硬,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

  小海在基层锻炼几年,也不一定是坏事儿!厚积才能薄发吗!”

  声音略一顿挫,才继续说道:

  “其实换条出路也不错!

  不过你退休升到正处还是没问题的!

  对了!你谎报年龄的事情被人翻出来了,不过已经被我按下去了!那个离休,你就别想了!”

  陈岩石:“老首长!怎么会这样?我不贪不占,我当年可是抱着炸药包……。是谁?到底是谁?”

  陈岩石双眼通红,喉咙间发出如同困兽般的嘶吼。

  电话对面陷入沉默,半晌才低声喝道:

  “石头,冷静!”

  又过了半晌,陈岩石如同破风箱漏气的喘息声才逐渐平复下来。

  电话里的声音这才继续说道:

  “石头!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要好!别在找你那些老战友了!都是拉家带口的,何必拖他们下水呢!

  别想着寻找什么真相,更别想着报复。那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那就不是个守规矩的!趁着人家还在规矩范围之内做文章,就这样算了吧!别再上蹿下跳的了!”

  陈岩石好似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住,眼前一阵一阵发黑。喉间一股铁锈味儿涌向口腔。

  “老头子,老头子!”

  王馥真惊慌失措的冲向颓然倒地的老伴儿!

  此时被电话线牵扯着的听筒,就如同一个吊死鬼儿!在桌子和地面间来回晃荡着。

  听筒里传出“嘟嘟”的忙音,如同令人毛骨悚然的丧钟。

  到了最后,电话另一端的老者也没有说出那个名字。

  “贝勒爷,一个超然的外号!”

  他虽然不是阁老,可能量、影响力丝毫不弱于任何一位。

  那人最是小心眼儿!而且他出手一定是谋定而后动。

  在这种小事儿上对上他,实在是智者不取。

  贝勒爷在不知不觉间就替孙子背锅了!

  不过在各方面有小动作的时候,贝勒爷也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不过,他默许了祁同伟的小动作。只是电话里敲打了叶念午几句。

  吐血的陈岩石中风了!被连夜送去了市里最好的医院。

  由他主持的《大风厂》改制,也因此无疾而终。

  一个月后,病情稳定,可是陈岩石已经手“划拳”、脚“画圈儿”。

  不能在工作了!只能无奈选择退休。

  由于是病退,陈岩石并没能在升上一级。当然,这可不是祁少的意思,就是简单的墙倒众人推。

  空出一个正处的位置安排自己人,总比让一个半死不活的人占着强多了!

  人性如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陈岩石病倒以后,时任岩台乡司法所、司法调解员(股级)的汉大政法系高材生陈海,辞职。

  揣着两万块钱去兰芳投奔他姐姐陈阳去了!

  这一去就是十年,再次回东大的时候是参加陈岩石的葬礼。

  没了全额医药费报销,这些年凭借着陈海汇回来的养老费,再加上老两口子的退休金,陈岩石的治疗养护只能说是勉强维持。

  想得到超标的医疗康复,那是不可能了!

  王馥真也被拖累的形销骨立,陈岩石头七没过,她也跟着去了!

  陈阳姐弟回一次国,办两件大事儿!也算是没白跑一趟!

  作为陈岩石样子的沙瑞金,就在隔壁省履职,距离不过几百公里。

  可从始至终连一个慰问电话都没打过。

  可见其人性之凉薄!

  可惜,其如此作为,在上边人眼里落下了个刻薄寡恩评价仕途艰难。

  镜头转回四九城。

  当初说的话、许的愿,这才半个月雷布斯就上门要求兑现了!

  当然,他倒不是贝勒爷当初说的看一个小时书不犯困。

  那都是玩笑话,当不得真的!

  这十几天雷布斯拿出当年高考冲刺时候的劲头子啃“大部头”。

  又请教了不少物理系的老教授,对钱老的着作多少有了几分了解。

  起码不会一问三不知。

  这也就是省三甲级别的学霸,多少能看懂几分。

  反正贝勒爷是拿这本着作当安眠药用的!不管多精神,看上十分钟准能睡过去,比褪黑素都好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科所”家属院最里边儿的一栋楼。

  二楼一个小三居里!

  八旬老者满头银丝,可精神矍铄。

  贝勒爷领着雷布斯还有其他几个未来互联网大佬进屋的时候,老人正戴着老花镜在床桌上奋笔疾书。

  屋里是几十年前的老旧家具,房顶上是普通的白炽灯。

  贝勒爷:“钱老,我带来几个有趣儿的小家伙来看望您。”

  钱老笑眯眯道:“小侯呀!你们快坐,我这个呼吁治沙的报告马上就写完。”

  这倒不是钱老拿乔儿!实在是不想打断自己的思路。

  老人家老年基本上都是卧床静养,可是一直心系国家发展。

  今年将自己收到30万港币捐款转交沙漠治理专家,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筹备组随即成立。

  明年九月份,在先生的积极倡导下,东大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在四九城正式成立。

  1995年4月,先生委托秘书将自己所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奖金100万港元全部捐给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会。

  先生对自己的生活物质条件几乎没有什么要求,一间陋室、几册书籍、粗布麻衣、一日三餐足矣。

  先生停笔,贝勒爷上前,把理疗床又摇高了几寸,让先生更舒服些。

  贝勒爷:“您老得按时吃药,得听保健医的话。”

  先生摘下眼镜,拉着贝勒爷的手道:

  “你支援给我的钱,我都拿去让他们治沙了!你没意见吧?”

  贝勒爷:“没意见,我再拿出来两个亿用于治沙。不过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您老要好好保养身体。我送来的那些药品、滋补品必须按时按量吃。”

  钱老:“好!好!吃大户好呀!这算是劫富济贫了!这几个后生是……。”

  贝勒爷:“这几个小家伙都是对“万维网”和您提出的前沿理论“灵境”感兴趣儿!不过都不是专业人才,您就从商业角度给他们提出些指导方向。”

  喜欢我在年代剧里捡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