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意外-《峥嵘岁月:援疆一九六二》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林德源他们也逐渐适应了,除了挖渠有长进之外,皮肤也粗糙了不少。

  但大多数活,都是连长他们干的,还有石河子这边的本地人,是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的本地居民。

  大渠日渐长了,每日的工期也赶上了进度,中午的时候连长去分管处领了粮食,因为工期的完成的好,团里奖励了三两羊肉。

  林德源看着连长兴高采烈合不上嘴的样子,心里也高兴。

  “小林啊,今头午你带着小李他们去做饭吧,把这三两羊肉给炖上一锅汤,咱们连里这百多号人也解解馋。”

  “是,连长,保证完成任务。”

  林德源小心的双手捧过羊肉,跟小李他们去了连队的伙房。

  伙房也是一个地窝子,里面除了一口大锅,放在木墩子上的一口破旧菜刀外,啥也没有。

  分放好了苞米面,菜叶子,林德源几人起锅烧水。

  盐碱水原本就够味了,也不用放盐,一大锅水放上,三两羊肉仔细切成了沫,这就是人间美味。

  谁也不用想着吃口肉了,能喝汤时吸溜一口肉粒也就满足了。

  切好了肉,林德源把刀放在锅里仔细涮了涮,不敢留下一丁点肉星。

  另外小李他也活了面,蒸了窝头。

  “林哥,你说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咱们这些知识分子,到头来一点用不着,这不是白学了?当初还不如学挖渠呢。”

  小李在旁边有些牢骚,看其他人表情,也是跟他差不多,瞅着他们的样子,林德源笑笑。

  “我刚开始也跟你们想法一样,不过现在我是想通了,大家都是中国人,有啥不一样的?谁说知识分子就得享福,苦活累活就得让连长他们干?

  咱们要响应国家号召,国家缺农民,咱们就是农民,国家缺知识分子,那咱们就是知识分子。

  没有农民,谁来养活知识分子?

  而且连长很照顾我们了,咱们几个干的活,还不如人家连长一个人干得多,人家可是正儿八经去过朝鲜退回来的,人家吃过什么苦?”

  “林哥说得对,我听家里的老人提起过,他们在朝鲜爬冰卧雪,零下四五十度的天,枪栓都拉不开,多少人冻死饿死,吃的是雪,啃得是冰,哪有什么窝头吃啊。”

  小李听了,眉头也是撇着。

  “那也对,但我偏要跟连长比一比,我就不信我这知识分子,挖渠还挖不过连长!”

  “行,那你就比比吧。”

  林德源站起身,锅中羊汤滚烫,窝头也蒸熟了,招呼大家一起舀进桶里,又用麻袋装上窝头,一路送到大渠那。

  吆喝一声开饭,大家风尘仆仆的赶来。

  “好香啊!今儿是解馋了!”

  “都有份,大家快盛,肉是不多,但汤是管够!”小李招呼着,手里的葫芦舀子就没停过,一碗接着一碗地盛。

  美美的喝了两碗羊汤,吃了两个窝头,大家迎着日头就这么躺在大渠了,温暖的阳光洒下来,照的心里暖暖的。

  “要是每天都能喝上羊汤就好了。”

  不知谁发了一句感慨,连长哈哈一笑。

  “咱们大渠挖成,明年引了水,地里种上粮食蔬菜,再养上牛羊,到时候别说羊汤了,天天吃羊肉都行,到时候还得吃白面精米呢!”

  听着连长的话,大家都心里头憧憬极了,口中生津,不由得都站起身来,拿起了家伙事。

  小李唾了两口唾沫在手里一搓,嘴里喊着:

  “为了美好的新中国,奋斗!”

  一下午大家都干的起劲,林德源喝了羊汤也感觉胳膊不是酸了,水泡不疼了,坎土曼也比平日里听话了。

  临了下午,大家就要收拾回去的时候,被一群人给拦住了。

  看着这群人穿着厚重的衣服,大家都有些疑惑,满是油污的兔皮帽子,黑黢黢的羊皮大衣,脚上是大毡筒靴子,只露出一双眼睛。

  林德源瞅了瞅连长,这些人别说男女了,就连老少也分不清,他们语速很快,说的话众人听不懂,但是肢体语言很焦急。

  “连长,咋回事?”

  连长也摇了摇头。

  “俺也不知道,不过是新疆本地人,维吾尔族的。虎子,去吧咱们团附近的维吾尔族请来,问问咋回事。”

  虎子急忙去请人了,但却苦了连长和林德源他们,被一群维吾尔族拦去去路,对着大渠方向指指点点,声调很大。

  “老乡,您别急,咱们慢慢说。”

  连长一边安慰,一边让人拿来剩下的窝头。

  看到连长如此和善,这些维吾尔族的同志也渐渐不再激动,一屁股就坐了下来。

  连长瞧着,还以为他们饿了,也就没多想,绕过他们就要走,但又被拦了下来,说啥也不让走。

  “连长,我瞧着不是来找吃的的,咱要不然等等吧。”林德源瞧着不太对劲。

  “那成吧,咱们就等等。”

  没得法子,大家只能在这里干等,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对方聊着,但谁也听不懂对方说了什么。

  只等团里的维吾尔族人来了,大家才起身,让她给翻译。

  这维吾尔人是一位姑娘,模样那是没得挑,大眼睛高鼻梁,来到一问,就皱着眉头,差点跟这些维吾尔人吵了起来。

  “哎!阿依古丽,我们还不知道咋回事呢,你怎么就跟他们吵起来了。”

  连长急忙拉住小姑娘。

  “连长,他们说大渠前面是他们家族的古地,不让咱们挖了,必须改道。”

  按大渠路线,前面的确有几棵古树,那是要被挖通、炸开的路线,而两边则是矮坡,如果更改路线,要多耗费许久的时间。

  听见这话的战士和知青们,当场炸了锅。

  “你说啥子?”

  “放屁!”

  “小赤佬...”

  战士们各个目瞪凶光,向前迈步,而知青们更是也不顾文化人的素养了,张口就骂。

  这大渠要是改道,刚达到进度的工期又得延误了,这绝对不行。

  “你们干什么!”

  林德源一瞪眼,他管不了连队,但是在这次来的知青里,还是颇有威信的。

  “都给我等着,等组织发话!”

  听见林德源这么一说,知青们都识趣地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