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每日三练,竞逐百夫长!-《末日刀渊》

  酒足饭饱,夜黑无月。

  在展示了一番武功,又提及了那位隐士高人师父后。

  白夜天便成为红巾军一员。

  并且,成功当上了一名千夫长,统领一千红巾军。

  当前的江淮之地,掀起起义的红巾军,都是以韩山童、刘福通为首。

  号称麾下十万红巾。

  但作为内部高层,白云溪这个当父亲的自然知道。

  真正算作红巾军的人,是四万九千余人。

  如此精准的数据,来源于他通过自己的经商渠道,提供给红巾军的大量物资。

  也便是说,白夜天从此,便成为了红巾军的数十个掌权者之一。

  至少,名义上是如此。

  只是,他虽然成为了千夫长。

  但想要真正掌控手下千人红巾军,还得看他自己手段。

  十二岁的白夜天,尽管衣食不缺、身强体健。

  但也要比九成的红巾军,至少矮上半个头。

  更何况,那稚嫩的面容,实在难有说服力。

  但是有着上个位面的一生积累,还有游戏助手“云容”在侧,他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

  所以,他没打算搞什么感同身受、同吃同睡来收拢军心。

  他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时间。

  韩山童、刘福通,并非是见识短浅的普通百姓。

  若真是普通百姓,也不可能纠集起数万人的起义军。

  而且,还在蒙元朝廷的围追堵截下,稳步壮大。

  这深山之内,红巾军皆有每日三练:晨练、午练、夜练。

  实际上,也就是清点清点人数,顺便练上几下刀枪的把式。

  聊胜于无。

  高台上,白夜天双手负背。

  身穿轻甲,腰悬宝刀。

  沉静冷冽的目光,淡淡扫过这数百亩大小的山中平地。

  看着稀稀拉拉进入自己队伍,有气无力、随意比划两下刀枪的红巾军。

  他心底不由暗暗叹息。

  看来,韩山童、刘福通这两位。

  虽然有点水平,但不多。

  江淮红巾军中,共有千夫长四十八位。

  分别是从第一,到第四十八。

  手下队伍实力越强,排名越靠前。

  也便是说,第一千夫长统领的千人队伍。

  在四十八个千人队伍中,战斗力排第一。

  白夜天是第二十九千夫长。

  手下队伍的战斗力,虽然不是最差,却也相差不远。

  不过,世界上的事,实在是巧不可言。

  他的队伍里,有两个十夫长,让他格外关注。

  朱元璋、汤和。

  一个是未来的开朝太祖,一个是未来的开国元勋。

  “第十九大队所有百夫长,出列!”

  山风呼啸。

  但白夜天的声音,却清晰地传入已到达台下,第十九大队所有红巾军耳中。

  原本神态轻慢的人,都不由心头微惊。

  部分聪明、谨慎之人,立时变得严肃不少。

  稀稀拉拉的,八个汉子神态各异地走到了高台下。

  抬头仰望着台上年轻的白夜天,或认真,或敷衍,或不屑地道:

  “见过千夫长!”

  红巾军,虽然散乱。

  但是,还是有规矩的。

  白夜天的神情姿态,没有丝毫变化。

  “军中有令,未经千夫长允许,三练迟到超过一刻钟者,该当何罪?!”

  他的声音,瞬间如金铁交击,坚硬冰冷,而且铿锵有力。

  “周大武!你说!”

  被他点名之人,正是八人中,唯一表现认真之人。

  也是他麾下十位百夫长中,武力最强之人。

  周大武脸上闪过愕然之色。

  旋即,还是认真答道:

  “依军中之令,应当撤职,并受军棍二十!”

  白夜天冷冽坚硬的声音,毫无感情。

  “很好!即刻起,撤除张老三、李二麻百夫长之职,降为普通红巾军!”

  “二十军棍,稍后执行!”

  台下,顿时骚动、喧嚣起来。

  “至于空缺的两个百夫长职位,由你们所有人公开竞逐!”

  刹那,全场安静。

  下一刻,立时有人问道:

  “千夫长!此话当真?”

  白夜天铿锵有力的声音,淡淡传入所有人耳中。

  “以后,凡是我麾下百夫长、十夫长空缺,皆依此法!”

  “接下来,开始空缺百夫长竞逐!”

  “竞逐方式,跑步!”

  “由我跟周大武等八位百夫长,共同监督!”

  “绕练兵场边缘十圈,第一、第二名,便是新的百夫长!”

  “准备!开始!”

  他没给人发问的机会,直接跃身下台。

  宝刀出鞘,寒光慑人。

  他的身影,如一缕轻烟,在练兵场边缘飘然消失。

  身后,留下一道巴掌宽、半尺厚的刀痕。

  刀痕与练兵场最边缘,不多不少,正好两米。

  八名百夫长,面面相觑。

  这,是搞什么?

  他们还没怎么反应过来。

  周大武最先回神。

  “还傻站着干啥?!你们都他妈对百夫长的位子不感兴趣?”

  呼!

  一道人影,瞬间冲了出去。

  “王八蛋!朱重八,你休想!”

  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浩浩荡荡的队伍,在白夜天划定的跑道上,卷起漫天尘土。

  如此巨大的动静,吸引了练兵场所有眼神。

  大多数人,都对此感到莫名其妙。

  剩下的少数人,都神情凝重地,看着一步跨出数丈的白夜天。

  仅凭这份轻功。

  也足以让他们,重视这位年轻的过分的,第二十九千夫长的行为。

  同样,也惊动了已经醒来的韩山童、刘福通二人。

  高崖之上,楼阁之畔。

  韩山童有些惊奇地看着练武场,出声问道:

  “福通,这是什么情况?”

  刘福通眺望着练武场,奇道:

  “我也是听到动静才出来看看,看情况,应该是老三的儿子搞出来的。”

  二人的武功虽然算不上武林绝顶,却也是实打实的一流高手。

  真气运至双眼,自然能够看清千米之外的情况。

  最前方,白夜天的身影,二人看得真真切切。

  韩山童蹙眉低声道:

  “这小子,在干什么?”

  这个问题,也正是刘福通的问题。

  他也想知道答案。

  “走,看看去!”

  数百亩的练武场,一圈足有两千多米。

  十圈下来,至少便有四十里。

  能参加红巾军的,大多数都是被蒙古人,逼得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

  他们是最底层的苦力,但也熬炼出了一副相对强健的体魄。

  一个时辰走上四十里地,对他们来说,基本上都能做到。

  但若是要跑步冲过这四十里地,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最终,有着武功根底的朱元璋、汤和二人,成功夺得第一、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