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罕的金色狼头纛如同沉重的铁幕,死死压在太原城灰暗的天空上。
腊月十八日的朔风卷着雪沫,抽打在女真左路军连绵不绝的营垒上,发出呜呜的悲鸣,女真大军正式开始围城。
太原被冰冷的铁链层层锁住,深壕如巨蟒缠绕,诸多咽喉被扼断,锁城法如同巨兽的獠牙,要将这座不屈的雄城连骨带肉磨碎吞尽!
太原以北,三晋大地已是修罗炼狱。
楼板寨、云内寨、阳武等寨子或破或降。
崞县的血迹还未干透,忠魂的怒吼仿佛还在风雪中回荡,代州西路都巡检使李翼与县令李耸、县丞王唐臣、县尉刘子英、监酒阎诚、将官折可与同死之。
五台山的梵音被屠夫的狂笑彻底淹没。
雁门县、崞县、五台县、繁畤县,一座座曾经人烟稠密的县城在金兵的铁蹄下化为焦土。
屠城!
五台县的街道被尸体堵塞,崞县的井水染成暗红。
百姓如同牲畜被驱赶着填平护城河,守城者的尸体被肆意肢解悬挂,寺庙千年铜像被粗暴熔铸成杀人利器,晋祠的守护神祇在烈火中扭曲哀鸣!
金人铁骑四处扩散,攻伐阳曲县、太谷县、榆次县、寿阳县、盂县、交城县、文水县、祁县、清源县、平晋县等地,各地狼烟四起。
就在这片浸透鲜血的焦土上,反抗的火种从未熄灭,反而在绝望中爆发出惊心动魄的力量!
甚至超乎了智者谷神的预料。
崞县守城战中,铁匠张铁锤熔尽最后一块农具铸成的长矛,带着滚烫的仇恨刺穿了三个敌人的咽喉,才在一片雪亮的刀光中被剁成肉泥!
太行山的沟壑间,梁兴散尽家财,毁家纾难,联络着猎户、农夫、溃兵甚至江湖豪客。
山林成了他们的猎场,金兵的补给队、斥候队频频遭遇致命的冷箭和伏击,每一次成功的袭扰,都让金兵暴跳如雷,也让绝望的河东百姓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光!
更多的无名英雄涌现,猎户的毒箭从树冠悄无声息地射出,江湖客趁着夜色抹掉哨兵的脖子,农夫在井水中投下致命的毒药,将闯入家门的金兵引入布满尖刺的陷阱。
整个太原谷地,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村落,都变成了庞大凶兽脚下布满尖刺的荆棘丛!
每一天,每一刻,都有金兵在看不见的角落里倒下,每一车粮草被焚毁,都让粘罕南下汴梁的时间推迟一刻!
粘罕,这位灭辽战争中淬炼出的女真头号统帅,他麾下的左路军,是金国真正无可争议的“铁拳”!
这是十年灭辽淬炼出的百战铁军!每一个猛安谋克战士,都是自幼在白山黑水间与虎狼搏杀的精锐。
统帅粘罕,冷酷如冰,嗜血如狼,用兵狠辣无情,尤擅攻坚,意志如铁石般坚硬。
帐下将领堪称可怕——完颜娄室指挥入神,每一次用兵堪称经典;完颜银术可悍勇无畏,如出匣的凶刃;
谷神智计百出,如幽深的寒潭;还有凶残暴戾的突合速、完颜活女,这支军队的核心,是真正的女真本部精锐,远非东路军可比!
他们本该如同下山猛虎,直扑汴梁,撕碎那个繁华而腐朽的王朝心脏!
可现在,这只猛虎被死死地拖在了河东的血沼泥潭之中!
粘罕的烦躁几乎肉眼可见。
他能感觉到,这只所向披靡的铁拳,每挥动一次,都陷入粘稠的血肉泥潭,被无数看不见的坚韧藤蔓缠绕、撕扯、消耗。
每日的伤亡报告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削弱着他的锋锐!那些泥腿子、贱民的抵抗,如同附骨之疽,让他的大军动弹不得!
南下汴梁?太原未下,遍地烽烟,如何能走?分兵?
那只会让河东的抵抗之火燃得更旺,甚至可能反噬他这条深入的大龙!
粘罕第一次感受到一种憋屈的愤怒,这不是面对辽国皮室军堂堂之阵的压力,而是被无数蝼蚁撕咬、鲜血不断流淌的持续虚弱感!
他只能将怒火百倍倾泻在那些敢于反抗的州县和百姓身上,用更疯狂的屠戮来震慑,却只能激起更顽强的反抗!
粘罕的精锐左路军,被河东军民以血肉之躯,硬生生筑起的血肉长城,死死钉在了太行山、吕梁山下!动弹不得!
而东路的完颜宗望(斡离不),这位“二太子”率领的所谓右路军,其战斗力与西路军相比简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宗望的六万大军,看似旌旗招展,铁骑如云,实则外强中干!
核心女真铁骑有多少?
不过区区万余!其余皆是裹挟而来的契丹降兵、渤海、奚人、高丽仆从,以及那臭名昭著、唯利是图的郭药师常胜军!
这些军队打顺风仗、劫掠奸淫时如狼似虎,一旦遭遇硬仗、伤亡惨重,极易崩溃甚至倒戈!
更致命的是,为了追求兵临汴梁的速度快感,宗望犯下了兵家大忌,孤军深入,后方空虚!
他的前锋确实已抵达黄河北岸,遥遥威胁着汴梁,但他的根基呢?
河北广袤的土地,他根本没有力量真正控制!只是像蝗虫一样席卷而过,留下几个象征性的降兵维持秩序,脆弱不堪!
他的补给线如同一条被拉长到极限的细线,从燕京经由真定、邯郸一路蜿蜒南下,漫长而脆弱!
每一寸都暴露在攻击之下!而他真正能用于围攻汴梁的核心机动兵力,经过沿途分兵驻守、损耗,早已大打折扣,绝非纸面上的六万之众!
此刻!就是此刻!
粘罕被河东军民用命拖住!大宋举国之力,只需专注对付宗望一路!而且是对付最虚弱、最致命的这一路!
有远见的人已经望到这一幕,皇城司探子拼死传递消息,也有诸多不甘心亡国的契丹人在暗中伸出援手,将足以扭转乾坤的消息送上赵佶案头。
金宋两败俱伤,便是他们复国的时机!
汴梁皇宫大殿上,李纲的双眼通红,手指重重砸在地图上宗望那条细长的补给线上:“官家!粘罕困于河东,寸步难移!宗望孤悬河北,后路空虚!若他敢渡河,此乃天赐良机!千载难逢!”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西军!速调西军!”
他指向地图上的潼关,“种师道老将军!姚古将军!尽起我大宋最精锐的秦凤、泾原、熙河劲卒!星夜兼程,出潼关,直插洛阳!然后,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狠狠捅向宗望的后路,直奔黄河北岸渡口!断了他的退路!把他这只瘸腿的狼,锁死在黄河南岸!”
西军哪怕再是伐辽失败,其战力也绝非汴梁禁军可比!
“河北!点燃河北!”
李纲的手指又重重戳向河北大地,“多少忠贞义士仍在抵抗!告诉他们,朝廷没有忘记他们!烧金贼的粮草!断金贼的道路!杀金贼的走狗!让宗望的屁股后面,处处烽火,夜夜惊魂!”
“汴梁!”
李纲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御座上的赵佶,“官家!此刻当乾纲独断!任命臣总揽城防及城外战事!集结京城所有禁军、厢军、敢勇民兵!打开武库,武装百姓!我汴梁百万军民,同仇敌忾!只待西军兵锋逼近,河北烽烟四起,宗望军心大乱之际,臣当亲率大军,出城迎战!
与西军前后夹击,将完颜宗望这头纸老虎,连同他那支乌合之众,彻底碾碎在黄河岸边!”
李纲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殿宇嗡嗡作响,“此战若胜,宗望授首,东路军灰飞烟灭!粘罕闻讯必胆寒!河东之围自解!我大宋国威重振,中兴可期!官家!此乃扭转乾坤,再造社稷之战!不可犹豫啊官家!”
朝堂之上,立刻喧闹!
主战派热血沸腾,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阴影无处不在!
中书侍郎(副宰相)张邦昌那张白胖的脸瞬间失了血色,尖利的嗓音几乎要刺破屋顶:“李纲!你…你这是要陷官家于万劫不复!金兵势大,野战无敌!粘罕虽一时受阻,破太原只在旦夕!宗望大军就在河北,渡河旦夕可至!
你让西军精锐远离根本,长途奔袭,万一有失,陕西危矣!让将士们出城浪战?万一…万一汴梁有失,谁来担这泼天大罪!你这是祸国!是拿江山社稷做赌注!”
赵野等主和派如同应声虫,纷纷附和,涕泪横流地描述着金兵破城后的惨状,好似李纲的方略才是毁灭的根源。
宰相(首相)王黼更是忧心忡忡地补充:“西军乃国之柱石,若倾巢而出,西夏趁虚而入,又当如何?此计太过行险!”
门下侍郎(副宰相)白时中,反对组织抵抗,主张立刻求和,振振有词表示开战就是祸国殃民,只有求和才能致太平。
(赵佶在政和二年(1112年)改革官制,仿照《周礼》更改宰相名称——太宰原“尚书左仆射”居首相之位,总领政务。少宰原“尚书右仆射”副首相,协助太宰。门下侍郎、中书侍郎等都是三省长官都是副宰相。)
澶渊之盟成事在前,宋真宗被他夸上了天,俨然比汉武唐太还光耀史书,毕竟那些皇帝是真会打仗的。
而作为百姓的良心,拜读仁义礼智信的士大夫,孔圣人的门徒。
那是千万不能开战致使民众承受战争的苦痛!
浪子宰相,时任少宰的李邦彦甚至在唱戏曲,咿咿呀呀,曲意都是息兵罢战,共享太平。
唐恪、赵野等人再三喝彩,纷纷要求朝廷派人前去犒军议和,誓死不开战,要求严惩主战派!
一天到晚只知道打仗,根本不知道兵锋过处,何等惨状,不能让那群贼配军祸害百姓!
主和派势大,几乎占据了宰执位,而李纲只是个太常少卿(正四品,掌管礼乐祭祀)。
这种官职立主开战,怎么看都有些莫名其妙。
赵佶脸色在龙椅上变幻不定,书案下,他的双腿在微微颤抖。
这些天来,连画画写字的心情都没了,每晚必要找妃嫔缓解焦虑担忧...
李纲描绘的胜利宏图让他有一瞬间的心驰神往,但张邦昌描述的“汴梁有失”、“泼天大祸”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紧了他的心脏。
粘罕…粘罕的大军真的被拖住了吗?万一他明天就破了太原呢?
西军离开陕西,西夏人打过来怎么办?
宗望真的像李纲说的那么弱吗?万一…万一战败了…他好似看到了汴梁城破,自己像那位好兄弟耶律延禧一样仓皇逃窜的丑态,甚至被金人掳走的可怕景象!
不…不行!太冒险了!比起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胜利,眼前的“平安”更重要…
还是赶紧实施计划吧!
官家的恐惧和摇摆,成了主和派最锋利的武器。
朝堂之上,唾沫横飞,忠奸难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立场。
时间,就在这无休止的争吵、攻讦、恐惧和算计中,一息一刻地飞速流逝!
而此时,十二月十八,河北东路军大营内,金军抵达保州(河北保定),不克,此地已在河北腹地,背后就是所谓的宋辽防线,即雄州、霸州等。
十二月二十一,金军围攻中山府(河北定州),不克。
且斥候带回的消息让完颜宗望很是犹豫,河东抵抗激烈,粘罕进展缓慢!南下会师的计划破灭了。
他这支孤军,深入数百里,后方全是未真正降服的宋人和此起彼伏的义军!补给线越来越长,越来越脆弱!
营中契丹降兵的眼神开始闪烁,郭药师那厮又在打什么算盘?莫不会再次倒戈吧?
一股寒意,顺着他的脊梁骨爬上来。
他第一次对自己的突进产生了强烈的质疑,探子将每一天宋庭内部的消息传递过来。若是宋廷此刻真按李纲说的,西军出关,河北截路,那该如何是好?
他私下已密令心腹,若是情况不妙,做好随时北撤的准备!他宗望,可不是粘罕那个一根筋的疯子!
潼关之下,白发苍苍的种师道全身披挂,西军健儿刀枪如林,战马嘶鸣,士气如虹!他们翘首以盼,只等汴梁一道圣旨,便可如猛虎出柙,扑向东路军那致命的后心!
老兵们摩拳擦掌,眼中燃烧着洗刷耻辱、建功立业的火焰!
“大帅!快请旨啊!战机稍纵即逝啊!”副将焦急地催促。
种师道望着汴梁方向,布满皱纹的脸上是深深的忧虑,他预感到,那道期盼的圣旨,恐怕不会来了……
太原城中,死守的张孝纯、王禀,他们看着南方,眼中满是期盼与焦虑:“朝廷…汴梁…你们看到了吗?我们还在打!粘罕被我们拖着!动手啊!快动手啊!别辜负了河东的血!”
而河北各地抗金力量此起彼伏,狼烟四起!
宣和末年的大宋仍有扭转乾坤的机会,一切只在于两河百姓的死战死守!
腊月十八日的朔风卷着雪沫,抽打在女真左路军连绵不绝的营垒上,发出呜呜的悲鸣,女真大军正式开始围城。
太原被冰冷的铁链层层锁住,深壕如巨蟒缠绕,诸多咽喉被扼断,锁城法如同巨兽的獠牙,要将这座不屈的雄城连骨带肉磨碎吞尽!
太原以北,三晋大地已是修罗炼狱。
楼板寨、云内寨、阳武等寨子或破或降。
崞县的血迹还未干透,忠魂的怒吼仿佛还在风雪中回荡,代州西路都巡检使李翼与县令李耸、县丞王唐臣、县尉刘子英、监酒阎诚、将官折可与同死之。
五台山的梵音被屠夫的狂笑彻底淹没。
雁门县、崞县、五台县、繁畤县,一座座曾经人烟稠密的县城在金兵的铁蹄下化为焦土。
屠城!
五台县的街道被尸体堵塞,崞县的井水染成暗红。
百姓如同牲畜被驱赶着填平护城河,守城者的尸体被肆意肢解悬挂,寺庙千年铜像被粗暴熔铸成杀人利器,晋祠的守护神祇在烈火中扭曲哀鸣!
金人铁骑四处扩散,攻伐阳曲县、太谷县、榆次县、寿阳县、盂县、交城县、文水县、祁县、清源县、平晋县等地,各地狼烟四起。
就在这片浸透鲜血的焦土上,反抗的火种从未熄灭,反而在绝望中爆发出惊心动魄的力量!
甚至超乎了智者谷神的预料。
崞县守城战中,铁匠张铁锤熔尽最后一块农具铸成的长矛,带着滚烫的仇恨刺穿了三个敌人的咽喉,才在一片雪亮的刀光中被剁成肉泥!
太行山的沟壑间,梁兴散尽家财,毁家纾难,联络着猎户、农夫、溃兵甚至江湖豪客。
山林成了他们的猎场,金兵的补给队、斥候队频频遭遇致命的冷箭和伏击,每一次成功的袭扰,都让金兵暴跳如雷,也让绝望的河东百姓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光!
更多的无名英雄涌现,猎户的毒箭从树冠悄无声息地射出,江湖客趁着夜色抹掉哨兵的脖子,农夫在井水中投下致命的毒药,将闯入家门的金兵引入布满尖刺的陷阱。
整个太原谷地,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村落,都变成了庞大凶兽脚下布满尖刺的荆棘丛!
每一天,每一刻,都有金兵在看不见的角落里倒下,每一车粮草被焚毁,都让粘罕南下汴梁的时间推迟一刻!
粘罕,这位灭辽战争中淬炼出的女真头号统帅,他麾下的左路军,是金国真正无可争议的“铁拳”!
这是十年灭辽淬炼出的百战铁军!每一个猛安谋克战士,都是自幼在白山黑水间与虎狼搏杀的精锐。
统帅粘罕,冷酷如冰,嗜血如狼,用兵狠辣无情,尤擅攻坚,意志如铁石般坚硬。
帐下将领堪称可怕——完颜娄室指挥入神,每一次用兵堪称经典;完颜银术可悍勇无畏,如出匣的凶刃;
谷神智计百出,如幽深的寒潭;还有凶残暴戾的突合速、完颜活女,这支军队的核心,是真正的女真本部精锐,远非东路军可比!
他们本该如同下山猛虎,直扑汴梁,撕碎那个繁华而腐朽的王朝心脏!
可现在,这只猛虎被死死地拖在了河东的血沼泥潭之中!
粘罕的烦躁几乎肉眼可见。
他能感觉到,这只所向披靡的铁拳,每挥动一次,都陷入粘稠的血肉泥潭,被无数看不见的坚韧藤蔓缠绕、撕扯、消耗。
每日的伤亡报告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削弱着他的锋锐!那些泥腿子、贱民的抵抗,如同附骨之疽,让他的大军动弹不得!
南下汴梁?太原未下,遍地烽烟,如何能走?分兵?
那只会让河东的抵抗之火燃得更旺,甚至可能反噬他这条深入的大龙!
粘罕第一次感受到一种憋屈的愤怒,这不是面对辽国皮室军堂堂之阵的压力,而是被无数蝼蚁撕咬、鲜血不断流淌的持续虚弱感!
他只能将怒火百倍倾泻在那些敢于反抗的州县和百姓身上,用更疯狂的屠戮来震慑,却只能激起更顽强的反抗!
粘罕的精锐左路军,被河东军民以血肉之躯,硬生生筑起的血肉长城,死死钉在了太行山、吕梁山下!动弹不得!
而东路的完颜宗望(斡离不),这位“二太子”率领的所谓右路军,其战斗力与西路军相比简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宗望的六万大军,看似旌旗招展,铁骑如云,实则外强中干!
核心女真铁骑有多少?
不过区区万余!其余皆是裹挟而来的契丹降兵、渤海、奚人、高丽仆从,以及那臭名昭著、唯利是图的郭药师常胜军!
这些军队打顺风仗、劫掠奸淫时如狼似虎,一旦遭遇硬仗、伤亡惨重,极易崩溃甚至倒戈!
更致命的是,为了追求兵临汴梁的速度快感,宗望犯下了兵家大忌,孤军深入,后方空虚!
他的前锋确实已抵达黄河北岸,遥遥威胁着汴梁,但他的根基呢?
河北广袤的土地,他根本没有力量真正控制!只是像蝗虫一样席卷而过,留下几个象征性的降兵维持秩序,脆弱不堪!
他的补给线如同一条被拉长到极限的细线,从燕京经由真定、邯郸一路蜿蜒南下,漫长而脆弱!
每一寸都暴露在攻击之下!而他真正能用于围攻汴梁的核心机动兵力,经过沿途分兵驻守、损耗,早已大打折扣,绝非纸面上的六万之众!
此刻!就是此刻!
粘罕被河东军民用命拖住!大宋举国之力,只需专注对付宗望一路!而且是对付最虚弱、最致命的这一路!
有远见的人已经望到这一幕,皇城司探子拼死传递消息,也有诸多不甘心亡国的契丹人在暗中伸出援手,将足以扭转乾坤的消息送上赵佶案头。
金宋两败俱伤,便是他们复国的时机!
汴梁皇宫大殿上,李纲的双眼通红,手指重重砸在地图上宗望那条细长的补给线上:“官家!粘罕困于河东,寸步难移!宗望孤悬河北,后路空虚!若他敢渡河,此乃天赐良机!千载难逢!”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西军!速调西军!”
他指向地图上的潼关,“种师道老将军!姚古将军!尽起我大宋最精锐的秦凤、泾原、熙河劲卒!星夜兼程,出潼关,直插洛阳!然后,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狠狠捅向宗望的后路,直奔黄河北岸渡口!断了他的退路!把他这只瘸腿的狼,锁死在黄河南岸!”
西军哪怕再是伐辽失败,其战力也绝非汴梁禁军可比!
“河北!点燃河北!”
李纲的手指又重重戳向河北大地,“多少忠贞义士仍在抵抗!告诉他们,朝廷没有忘记他们!烧金贼的粮草!断金贼的道路!杀金贼的走狗!让宗望的屁股后面,处处烽火,夜夜惊魂!”
“汴梁!”
李纲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御座上的赵佶,“官家!此刻当乾纲独断!任命臣总揽城防及城外战事!集结京城所有禁军、厢军、敢勇民兵!打开武库,武装百姓!我汴梁百万军民,同仇敌忾!只待西军兵锋逼近,河北烽烟四起,宗望军心大乱之际,臣当亲率大军,出城迎战!
与西军前后夹击,将完颜宗望这头纸老虎,连同他那支乌合之众,彻底碾碎在黄河岸边!”
李纲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殿宇嗡嗡作响,“此战若胜,宗望授首,东路军灰飞烟灭!粘罕闻讯必胆寒!河东之围自解!我大宋国威重振,中兴可期!官家!此乃扭转乾坤,再造社稷之战!不可犹豫啊官家!”
朝堂之上,立刻喧闹!
主战派热血沸腾,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阴影无处不在!
中书侍郎(副宰相)张邦昌那张白胖的脸瞬间失了血色,尖利的嗓音几乎要刺破屋顶:“李纲!你…你这是要陷官家于万劫不复!金兵势大,野战无敌!粘罕虽一时受阻,破太原只在旦夕!宗望大军就在河北,渡河旦夕可至!
你让西军精锐远离根本,长途奔袭,万一有失,陕西危矣!让将士们出城浪战?万一…万一汴梁有失,谁来担这泼天大罪!你这是祸国!是拿江山社稷做赌注!”
赵野等主和派如同应声虫,纷纷附和,涕泪横流地描述着金兵破城后的惨状,好似李纲的方略才是毁灭的根源。
宰相(首相)王黼更是忧心忡忡地补充:“西军乃国之柱石,若倾巢而出,西夏趁虚而入,又当如何?此计太过行险!”
门下侍郎(副宰相)白时中,反对组织抵抗,主张立刻求和,振振有词表示开战就是祸国殃民,只有求和才能致太平。
(赵佶在政和二年(1112年)改革官制,仿照《周礼》更改宰相名称——太宰原“尚书左仆射”居首相之位,总领政务。少宰原“尚书右仆射”副首相,协助太宰。门下侍郎、中书侍郎等都是三省长官都是副宰相。)
澶渊之盟成事在前,宋真宗被他夸上了天,俨然比汉武唐太还光耀史书,毕竟那些皇帝是真会打仗的。
而作为百姓的良心,拜读仁义礼智信的士大夫,孔圣人的门徒。
那是千万不能开战致使民众承受战争的苦痛!
浪子宰相,时任少宰的李邦彦甚至在唱戏曲,咿咿呀呀,曲意都是息兵罢战,共享太平。
唐恪、赵野等人再三喝彩,纷纷要求朝廷派人前去犒军议和,誓死不开战,要求严惩主战派!
一天到晚只知道打仗,根本不知道兵锋过处,何等惨状,不能让那群贼配军祸害百姓!
主和派势大,几乎占据了宰执位,而李纲只是个太常少卿(正四品,掌管礼乐祭祀)。
这种官职立主开战,怎么看都有些莫名其妙。
赵佶脸色在龙椅上变幻不定,书案下,他的双腿在微微颤抖。
这些天来,连画画写字的心情都没了,每晚必要找妃嫔缓解焦虑担忧...
李纲描绘的胜利宏图让他有一瞬间的心驰神往,但张邦昌描述的“汴梁有失”、“泼天大祸”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紧了他的心脏。
粘罕…粘罕的大军真的被拖住了吗?万一他明天就破了太原呢?
西军离开陕西,西夏人打过来怎么办?
宗望真的像李纲说的那么弱吗?万一…万一战败了…他好似看到了汴梁城破,自己像那位好兄弟耶律延禧一样仓皇逃窜的丑态,甚至被金人掳走的可怕景象!
不…不行!太冒险了!比起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胜利,眼前的“平安”更重要…
还是赶紧实施计划吧!
官家的恐惧和摇摆,成了主和派最锋利的武器。
朝堂之上,唾沫横飞,忠奸难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立场。
时间,就在这无休止的争吵、攻讦、恐惧和算计中,一息一刻地飞速流逝!
而此时,十二月十八,河北东路军大营内,金军抵达保州(河北保定),不克,此地已在河北腹地,背后就是所谓的宋辽防线,即雄州、霸州等。
十二月二十一,金军围攻中山府(河北定州),不克。
且斥候带回的消息让完颜宗望很是犹豫,河东抵抗激烈,粘罕进展缓慢!南下会师的计划破灭了。
他这支孤军,深入数百里,后方全是未真正降服的宋人和此起彼伏的义军!补给线越来越长,越来越脆弱!
营中契丹降兵的眼神开始闪烁,郭药师那厮又在打什么算盘?莫不会再次倒戈吧?
一股寒意,顺着他的脊梁骨爬上来。
他第一次对自己的突进产生了强烈的质疑,探子将每一天宋庭内部的消息传递过来。若是宋廷此刻真按李纲说的,西军出关,河北截路,那该如何是好?
他私下已密令心腹,若是情况不妙,做好随时北撤的准备!他宗望,可不是粘罕那个一根筋的疯子!
潼关之下,白发苍苍的种师道全身披挂,西军健儿刀枪如林,战马嘶鸣,士气如虹!他们翘首以盼,只等汴梁一道圣旨,便可如猛虎出柙,扑向东路军那致命的后心!
老兵们摩拳擦掌,眼中燃烧着洗刷耻辱、建功立业的火焰!
“大帅!快请旨啊!战机稍纵即逝啊!”副将焦急地催促。
种师道望着汴梁方向,布满皱纹的脸上是深深的忧虑,他预感到,那道期盼的圣旨,恐怕不会来了……
太原城中,死守的张孝纯、王禀,他们看着南方,眼中满是期盼与焦虑:“朝廷…汴梁…你们看到了吗?我们还在打!粘罕被我们拖着!动手啊!快动手啊!别辜负了河东的血!”
而河北各地抗金力量此起彼伏,狼烟四起!
宣和末年的大宋仍有扭转乾坤的机会,一切只在于两河百姓的死战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