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是谁?
想到这个问题,二房的人脸上表情各异。
芸夫人既心急又疑惑,她赶忙把沈志学手里的信扯了过来。
她虽然不识字,但是简单的字还是认识的。
还有沈瑾瑶的瑶字她也认得。
她找到沈瑾瑶的名字,在后边看到了一个‘大’字。
大?
谁的名字能叫大?
她忽然想到刚刚大夫人走的时候,说的那句话。
说她以后都是好日子了。
她的手有些抖,难不成说的是大皇子?
“志学,你姐姐难道是要跟大皇子结婚吗?”
沈志学有些意外,今日母亲竟然不迷糊了。
芸夫人终于明白大家的表情为何这样了。
想当初,大皇子曾经想要带走沈婷瑶。
老爷夫人都不同意,等她知道的时候沈婷瑶已经拒绝了大皇子。
具体两人如何谈的她不清楚,只知道从那以后婷瑶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之前的沈婷瑶,是一个娇生惯养的侯府千金。
每天只知道打扮自己,即使出门也是参加各种宴会。
她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能够艳压群芳。
从来没有为了生计烦恼过。
如今的沈婷瑶却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挣钱。
她听说,沈婷瑶不光如愿拒绝了大皇子,甚至还坑了大皇子一笔钱。
她喃喃自语,“原来婷瑶离家出走是因为大皇子?”
随即又有些生气的说:“她不早说,害我内疚许久。”
毕竟,沈婷瑶离开的直接原因,则是芸夫人想要把沈婷瑶嫁到县城。
芸夫人想不了那么多,想到这脸上已经有了笑容。
她问沈志学,“这次大皇子有说要如何娶你姐姐吗?”
如果是妾室,不可能说‘娶’。
她想着,应当是侧妃。
沈志学摇头,“信里并没有说。”
实际上,信上只在结尾处写了一句,“不日大皇子要与婷瑶完婚,收到旨意则立即出发。”
具体大皇子和沈婷瑶到底怎么一回事,没有人知道。
沈志学猜测,估计父亲也并不清楚。
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这也只是他们刚到商京城得到消息后,便让人给送信来了。
芸夫人抚掌大笑,她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开心了。
“哈哈,我真是熬出头了,我们婷瑶真是给自己找了个好归宿。”
芸夫人笑的脸上带了红晕,能够看出来她真的很开心。
她笑望着沈瑾瑶和二夫人,说道:“你们这是为何,这不都是好事吗?咱们要回商京城了,婷儿也要结婚了。”
二夫人也不太懂,但是她总觉得这些事是不是太好了些?
再加上她看着沈瑾瑶和沈志学,都是一脸谨慎的样子,她便想留下来问问两人。
整个二房,除了在一旁自己玩不说话的小十,就剩下芸夫人坐不住了。
芸夫人问这句话本来也不打算等他们回应,她现在要赶紧去收拾东西。
“哎呀,你们三个说吧,我也听不懂。我要赶紧去收拾东西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回沈家。”
“我的女儿还能当上皇子妃……”
芸夫人一边说,一边开心的走了。
开心到都已经忘记,当时沈婷瑶到底为何走。
明明拒绝了大皇子,又为何现在与大皇子在一起。
她离家的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显然芸夫人都已经顾不得了。
二夫人无法,只得无奈的笑了笑。
这个芸夫人,自来是简单的。
婷瑶也是随了她。
她站起来给一旁的小十喂了些吃的,这才问道:“瑾儿你们三个是怎么回事?”
沈瑾瑶自来是最冷静沉稳的,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多想多看的。
沈志学也同瑾瑶一样,什么事情在他那里都得绕好几个弯。
原来并不觉得,在商京的时候,志学基本上不爱多言。
这几年,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志学说话办事也更加的有自己的看法。
沈志信现在一门心思钻研医术,或许也是因为擅长医术,所以比其他人也要更严谨些。
她早已经不是之前那个侯府主母,如今几个孩子比她想的要更多更远。
沈志信笑了笑,说道:“母亲,哪有什么想法,儿子只是觉得这事有点突如其来罢了。”
沈志学点头,“信里说的并不明确,父亲或许担心这信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我们还是要小心些。”
沈瑾瑶见两个弟弟都没有被恢复爵位的事情冲昏了头脑,欣慰的点了点头。
“母亲,志学和志信说的没错,沈家恢复爵位肯定是好事,但是具体如何咱们还得看圣旨。”
二夫人觉得几个孩子说的没错,她想了想便说:“那你们说,我们还收拾东西吗?”
沈瑾瑶:“收拾肯定是要收拾的,但是还是要低调的进行,不能圣旨还没下来,我们便已经准备好了。”
“最好还是要留下东西没有收拾好。”
沈茂山信里说的隐晦,他们也只能谨慎行事。
二夫人听罢点头说道:“我去同大房和二房说一下,一定要低调行事。”
……
送走了二夫人,沈瑾瑶便催着沈志学和沈志信离开。
沈志信本来还想呆一呆,没想到门外传来高钦兰找他的声音。
“来了。”
沈志信看了大姐和三哥一眼,“我去准备些路上需要用的东西。”
至于什么东西。
大家心知肚明。
当然是各种药物,治病的,让人得病的,下毒的,保命的。
沈志学拿起那封信接着看了起来,寥寥数语能看出来写信人有些着急。
父亲在急什么呢?
沈志学见沈瑾瑶在想事情。
“大姐,皇上为何要这样做?”
此次几人回京,皇上定然是有所准备。
皇上不是说病入膏肓了吗?这个节骨眼恢复沈家的爵位,对皇上来说又有什么好处?
那三皇子是什么态度。
如今皇上不作为,一味称病 不说还不设立太子。
前几年天灾不断,皇上置天下百姓不顾,只想着敲打几个想要当太子的儿子们。
沈家不就是这场太子之争的牺牲品吗?
如今却要恢复沈家的地位。
这是不是便代表着皇上要立三皇子?
不对,那大皇子和沈婷瑶的婚事呢?
想到这个问题,二房的人脸上表情各异。
芸夫人既心急又疑惑,她赶忙把沈志学手里的信扯了过来。
她虽然不识字,但是简单的字还是认识的。
还有沈瑾瑶的瑶字她也认得。
她找到沈瑾瑶的名字,在后边看到了一个‘大’字。
大?
谁的名字能叫大?
她忽然想到刚刚大夫人走的时候,说的那句话。
说她以后都是好日子了。
她的手有些抖,难不成说的是大皇子?
“志学,你姐姐难道是要跟大皇子结婚吗?”
沈志学有些意外,今日母亲竟然不迷糊了。
芸夫人终于明白大家的表情为何这样了。
想当初,大皇子曾经想要带走沈婷瑶。
老爷夫人都不同意,等她知道的时候沈婷瑶已经拒绝了大皇子。
具体两人如何谈的她不清楚,只知道从那以后婷瑶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之前的沈婷瑶,是一个娇生惯养的侯府千金。
每天只知道打扮自己,即使出门也是参加各种宴会。
她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能够艳压群芳。
从来没有为了生计烦恼过。
如今的沈婷瑶却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挣钱。
她听说,沈婷瑶不光如愿拒绝了大皇子,甚至还坑了大皇子一笔钱。
她喃喃自语,“原来婷瑶离家出走是因为大皇子?”
随即又有些生气的说:“她不早说,害我内疚许久。”
毕竟,沈婷瑶离开的直接原因,则是芸夫人想要把沈婷瑶嫁到县城。
芸夫人想不了那么多,想到这脸上已经有了笑容。
她问沈志学,“这次大皇子有说要如何娶你姐姐吗?”
如果是妾室,不可能说‘娶’。
她想着,应当是侧妃。
沈志学摇头,“信里并没有说。”
实际上,信上只在结尾处写了一句,“不日大皇子要与婷瑶完婚,收到旨意则立即出发。”
具体大皇子和沈婷瑶到底怎么一回事,没有人知道。
沈志学猜测,估计父亲也并不清楚。
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这也只是他们刚到商京城得到消息后,便让人给送信来了。
芸夫人抚掌大笑,她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开心了。
“哈哈,我真是熬出头了,我们婷瑶真是给自己找了个好归宿。”
芸夫人笑的脸上带了红晕,能够看出来她真的很开心。
她笑望着沈瑾瑶和二夫人,说道:“你们这是为何,这不都是好事吗?咱们要回商京城了,婷儿也要结婚了。”
二夫人也不太懂,但是她总觉得这些事是不是太好了些?
再加上她看着沈瑾瑶和沈志学,都是一脸谨慎的样子,她便想留下来问问两人。
整个二房,除了在一旁自己玩不说话的小十,就剩下芸夫人坐不住了。
芸夫人问这句话本来也不打算等他们回应,她现在要赶紧去收拾东西。
“哎呀,你们三个说吧,我也听不懂。我要赶紧去收拾东西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回沈家。”
“我的女儿还能当上皇子妃……”
芸夫人一边说,一边开心的走了。
开心到都已经忘记,当时沈婷瑶到底为何走。
明明拒绝了大皇子,又为何现在与大皇子在一起。
她离家的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显然芸夫人都已经顾不得了。
二夫人无法,只得无奈的笑了笑。
这个芸夫人,自来是简单的。
婷瑶也是随了她。
她站起来给一旁的小十喂了些吃的,这才问道:“瑾儿你们三个是怎么回事?”
沈瑾瑶自来是最冷静沉稳的,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多想多看的。
沈志学也同瑾瑶一样,什么事情在他那里都得绕好几个弯。
原来并不觉得,在商京的时候,志学基本上不爱多言。
这几年,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志学说话办事也更加的有自己的看法。
沈志信现在一门心思钻研医术,或许也是因为擅长医术,所以比其他人也要更严谨些。
她早已经不是之前那个侯府主母,如今几个孩子比她想的要更多更远。
沈志信笑了笑,说道:“母亲,哪有什么想法,儿子只是觉得这事有点突如其来罢了。”
沈志学点头,“信里说的并不明确,父亲或许担心这信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我们还是要小心些。”
沈瑾瑶见两个弟弟都没有被恢复爵位的事情冲昏了头脑,欣慰的点了点头。
“母亲,志学和志信说的没错,沈家恢复爵位肯定是好事,但是具体如何咱们还得看圣旨。”
二夫人觉得几个孩子说的没错,她想了想便说:“那你们说,我们还收拾东西吗?”
沈瑾瑶:“收拾肯定是要收拾的,但是还是要低调的进行,不能圣旨还没下来,我们便已经准备好了。”
“最好还是要留下东西没有收拾好。”
沈茂山信里说的隐晦,他们也只能谨慎行事。
二夫人听罢点头说道:“我去同大房和二房说一下,一定要低调行事。”
……
送走了二夫人,沈瑾瑶便催着沈志学和沈志信离开。
沈志信本来还想呆一呆,没想到门外传来高钦兰找他的声音。
“来了。”
沈志信看了大姐和三哥一眼,“我去准备些路上需要用的东西。”
至于什么东西。
大家心知肚明。
当然是各种药物,治病的,让人得病的,下毒的,保命的。
沈志学拿起那封信接着看了起来,寥寥数语能看出来写信人有些着急。
父亲在急什么呢?
沈志学见沈瑾瑶在想事情。
“大姐,皇上为何要这样做?”
此次几人回京,皇上定然是有所准备。
皇上不是说病入膏肓了吗?这个节骨眼恢复沈家的爵位,对皇上来说又有什么好处?
那三皇子是什么态度。
如今皇上不作为,一味称病 不说还不设立太子。
前几年天灾不断,皇上置天下百姓不顾,只想着敲打几个想要当太子的儿子们。
沈家不就是这场太子之争的牺牲品吗?
如今却要恢复沈家的地位。
这是不是便代表着皇上要立三皇子?
不对,那大皇子和沈婷瑶的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