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惊人的发现,来自其其格。她深夜带回一块烧焦的羊皮卷碎片,上面用一种罕见的靛青色染料画着残缺的路线图,还有一个模糊的标记——正是那云雾中的利爪!
“大人!这是在黑石口外三十里一处被遗弃的鞑子营地火堆里找到的!他们撤离得很匆忙,没烧干净!”其其格语气急促,“我顺着路线图的方向追查,发现那条路最终通向……通向……”
“通向哪里?”叶明急问。
“通向凉州!而且……是凉州卫驻防的区域!”
其其格眼中闪着光,“更重要的是,部落里的老人认出,这种靛青色染料,并非草原常见,而是……而是南方‘苏秀坊’的特产,专供皇室和少数几位藩王使用!”
利器署的标记、亲王卫队、经略安抚使、“秋狩”任务、凉州卫、皇室特供染料……无数看似不相关的线索,在此刻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串联起来!
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寒而栗的轮廓,渐渐在叶明脑中浮现。
难道……那隐藏在幕后,能量庞大,能驱使封疆大吏,能动用皇室特供,甚至可能染指亲王卫队的“影主”……竟是……
叶明不敢再想下去。这个猜测太过惊人,太过骇人听闻!若真如此,那将是一场足以震动国本的风暴!
他立刻带着所有新发现的证据,连夜求见钦差。
当钦差看到那些证据,听到叶明的分析和猜测时,这位见惯风浪的朝廷大员,脸色也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手指剧烈地颤抖起来,甚至失手打翻了桌上的茶杯。
“你……你所言……可有实据?”钦差的声音干涩无比,带着巨大的惊骇。
“目前皆是间接证据和合理推测。”叶明沉声道,“但所有线索的指向,都太过清晰,也……太过可怕。大人,若真如猜测所言,那我们面对的……”
钦差猛地抬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胸膛剧烈起伏着,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挣扎和恐惧。
良久,他才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缓缓坐下,声音低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
“此事……已非你我所能擅断。必须……必须立刻密奏圣上!在圣意决断之前,所有调查,转入绝密,知情者范围严格控制,绝不可再外泄半分!”
他抬起头,看着叶明,眼神复杂到了极点:“叶明,你……你可知,若猜测为真,你我……乃至这安阳府,都已置身于何等的险地?”
叶明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下官只知道,真相便是真相。无论它牵扯到谁,都必须大白于天下。否则,边关永无宁日,国朝根基动摇。”
钦差凝视他良久,最终重重叹了口气,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好吧,本官这就起草密折,八百里加急,直送大内!在这之前,安阳……就交给你了。务必……稳住!”
叶明深深一揖:“下官,明白。”
走出钦差房间,夜空繁星点点,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浪漫,只有无尽的深邃和冰冷。
叶明知道,他已经触碰到了一个巨大漩涡的核心,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可能引发惊天海啸。
安阳府的夜空下,暗流并未平息,反而因为一个接近真相的可怕猜测,变得更加湍急、更加凶险。
而一场可能席卷整个王朝的风暴,正在这边关之地,悄然酝酿。
钦差颤抖着手,用特制的药水、暗语和只有皇帝才能看懂的密写格式,将叶明的发现、推测以及那些触目惊心的物证清单,一字一句地誊写在一张看似普通的宣纸上。
每一个字落下,都仿佛有千斤之重。
写罢,他用火漆仔细封好,盖上自己的钦差密印,唤来那名绝对忠诚的心腹侍卫。
“此信,需你亲自护送,昼夜兼程,不惜一切代价,直送大内,面呈王总管!除圣上外,绝不可经第二人之手!明白吗?”
钦差的声音嘶哑,眼神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决绝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卑职以性命担保!”侍卫重重磕头,将密信贴身藏好,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望着侍卫远去的背影,钦差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叶明,你我如今……已是在刀尖上跳舞了。一旦……一旦猜测为真,圣意难测啊……”
叶明沉默不语。他深知其中利害。牵扯到皇室亲王,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知道这个秘密本身,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但他别无选择。
“在圣意下达之前,安阳不能乱,边关不能乱。”
叶明沉声道,“新政需继续推进,官银号要更加稳固,要让所有人看到,边关是在变好,而不是变乱。如此,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们手中才有更多的筹码和底气。”
钦差疲惫地点点头:“你说得对……稳住,必须稳住……”
接下来的日子,安阳府表面波澜不惊,甚至显得格外“正常”。
新政有条不紊地推行,官银号的业务愈发繁忙,黑石口互市虽然规模控制,但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叶明每日处理公务,巡查民情,仿佛完全沉浸在了地方治理之中。
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涌从未停止。
叶明以其其格发现的靛青色染料和羊皮地图为线索,开始了更加隐秘的调查。
他派出的心腹,伪装成商队,前往南方苏秀坊,暗中查访这种特供染料的流向,特别是近些年是否有异常出货记录,流向了北方。
另一方面,他通过顾慎的军方渠道,开始暗中排查与凉州卫有关的一切信息。
凉州卫指挥使的背景、人际关系、部队换防记录、甚至其与京城某些王府可能存在的隐秘联系,都成了调查的目标。这项工作极其敏感危险,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调查进展缓慢而艰难。苏秀坊那边口风极紧,对特供染料之事讳莫如深。凉州卫更是铁板一块,难以渗透。似乎有一双无形的巨手,在暗中抹去一切可能存在的痕迹。
时间一天天过去,京城方面毫无音讯。
那封如同石沉大海的密折,让叶明和钦差的心始终悬在半空。这种等待,比直面刀剑更加煎熬。
“大人!这是在黑石口外三十里一处被遗弃的鞑子营地火堆里找到的!他们撤离得很匆忙,没烧干净!”其其格语气急促,“我顺着路线图的方向追查,发现那条路最终通向……通向……”
“通向哪里?”叶明急问。
“通向凉州!而且……是凉州卫驻防的区域!”
其其格眼中闪着光,“更重要的是,部落里的老人认出,这种靛青色染料,并非草原常见,而是……而是南方‘苏秀坊’的特产,专供皇室和少数几位藩王使用!”
利器署的标记、亲王卫队、经略安抚使、“秋狩”任务、凉州卫、皇室特供染料……无数看似不相关的线索,在此刻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串联起来!
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寒而栗的轮廓,渐渐在叶明脑中浮现。
难道……那隐藏在幕后,能量庞大,能驱使封疆大吏,能动用皇室特供,甚至可能染指亲王卫队的“影主”……竟是……
叶明不敢再想下去。这个猜测太过惊人,太过骇人听闻!若真如此,那将是一场足以震动国本的风暴!
他立刻带着所有新发现的证据,连夜求见钦差。
当钦差看到那些证据,听到叶明的分析和猜测时,这位见惯风浪的朝廷大员,脸色也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手指剧烈地颤抖起来,甚至失手打翻了桌上的茶杯。
“你……你所言……可有实据?”钦差的声音干涩无比,带着巨大的惊骇。
“目前皆是间接证据和合理推测。”叶明沉声道,“但所有线索的指向,都太过清晰,也……太过可怕。大人,若真如猜测所言,那我们面对的……”
钦差猛地抬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胸膛剧烈起伏着,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挣扎和恐惧。
良久,他才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缓缓坐下,声音低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
“此事……已非你我所能擅断。必须……必须立刻密奏圣上!在圣意决断之前,所有调查,转入绝密,知情者范围严格控制,绝不可再外泄半分!”
他抬起头,看着叶明,眼神复杂到了极点:“叶明,你……你可知,若猜测为真,你我……乃至这安阳府,都已置身于何等的险地?”
叶明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下官只知道,真相便是真相。无论它牵扯到谁,都必须大白于天下。否则,边关永无宁日,国朝根基动摇。”
钦差凝视他良久,最终重重叹了口气,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好吧,本官这就起草密折,八百里加急,直送大内!在这之前,安阳……就交给你了。务必……稳住!”
叶明深深一揖:“下官,明白。”
走出钦差房间,夜空繁星点点,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浪漫,只有无尽的深邃和冰冷。
叶明知道,他已经触碰到了一个巨大漩涡的核心,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可能引发惊天海啸。
安阳府的夜空下,暗流并未平息,反而因为一个接近真相的可怕猜测,变得更加湍急、更加凶险。
而一场可能席卷整个王朝的风暴,正在这边关之地,悄然酝酿。
钦差颤抖着手,用特制的药水、暗语和只有皇帝才能看懂的密写格式,将叶明的发现、推测以及那些触目惊心的物证清单,一字一句地誊写在一张看似普通的宣纸上。
每一个字落下,都仿佛有千斤之重。
写罢,他用火漆仔细封好,盖上自己的钦差密印,唤来那名绝对忠诚的心腹侍卫。
“此信,需你亲自护送,昼夜兼程,不惜一切代价,直送大内,面呈王总管!除圣上外,绝不可经第二人之手!明白吗?”
钦差的声音嘶哑,眼神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决绝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卑职以性命担保!”侍卫重重磕头,将密信贴身藏好,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望着侍卫远去的背影,钦差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叶明,你我如今……已是在刀尖上跳舞了。一旦……一旦猜测为真,圣意难测啊……”
叶明沉默不语。他深知其中利害。牵扯到皇室亲王,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知道这个秘密本身,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但他别无选择。
“在圣意下达之前,安阳不能乱,边关不能乱。”
叶明沉声道,“新政需继续推进,官银号要更加稳固,要让所有人看到,边关是在变好,而不是变乱。如此,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们手中才有更多的筹码和底气。”
钦差疲惫地点点头:“你说得对……稳住,必须稳住……”
接下来的日子,安阳府表面波澜不惊,甚至显得格外“正常”。
新政有条不紊地推行,官银号的业务愈发繁忙,黑石口互市虽然规模控制,但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叶明每日处理公务,巡查民情,仿佛完全沉浸在了地方治理之中。
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涌从未停止。
叶明以其其格发现的靛青色染料和羊皮地图为线索,开始了更加隐秘的调查。
他派出的心腹,伪装成商队,前往南方苏秀坊,暗中查访这种特供染料的流向,特别是近些年是否有异常出货记录,流向了北方。
另一方面,他通过顾慎的军方渠道,开始暗中排查与凉州卫有关的一切信息。
凉州卫指挥使的背景、人际关系、部队换防记录、甚至其与京城某些王府可能存在的隐秘联系,都成了调查的目标。这项工作极其敏感危险,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调查进展缓慢而艰难。苏秀坊那边口风极紧,对特供染料之事讳莫如深。凉州卫更是铁板一块,难以渗透。似乎有一双无形的巨手,在暗中抹去一切可能存在的痕迹。
时间一天天过去,京城方面毫无音讯。
那封如同石沉大海的密折,让叶明和钦差的心始终悬在半空。这种等待,比直面刀剑更加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