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的心沉到了谷底。两人折损一人,任务恐怕凶多吉少。
然而,就在第二十天深夜,安阳府衙的后门被轻轻叩响。
守卫警惕地开门,一个如同从阴沟里爬出来的、浑身恶臭、伤痕累累的身影跌了进来,正是“鬼影”!
他几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怀中却紧紧抱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铁盒!
“大人……幸……幸不辱命……”
“鬼影”说完,便昏死过去。
叶明和李文远激动万分,立刻屏退左右,小心翼翼打开铁盒。里面是几本厚厚的账册,以及一些往来书信的副本!
账册记录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内容:多年来,醇亲王通过汇通钱庄等白手套,向边境部落走私盐铁、兵器甚至雷石火药,换取巨额利润和某些部落的“效忠”;
记录着如何操纵市场、打压异己、甚至策划了包括安阳劫案在内的一系列事件;
更记录着向朝中多位重臣行贿的明细,以及……几笔指向宫内、用于“特殊打点”的巨额开销!
而那些书信副本,虽然大多是密码暗语,但结合账册,隐约能看出是在策划更大的阴谋,甚至涉及皇位更迭!
铁证如山!每一页纸,都沾满了边关将士和百姓的鲜血!每一条记录,都足以让醇亲王万劫不复!
“够了!这些足够了!”李文远双手颤抖,老泪纵横,“有此铁证,足以扳倒醇亲王,还安阳清白!”
叶明却比他更加冷静。他仔细检查着账册和信件,眉头微蹙:“证据确凿,但……如何送出去?如何确保能直达天听?京城如今恐怕已是龙潭虎穴,醇亲王党羽必然严防死守。”
就在这时,一名心腹匆匆来报:“大人,城外有一支规模不大的车队请求入城,打着……打着‘内务府采办’的旗号,为首的是一个老太监,说是……说是奉密旨前来!”
内务府?密旨?
叶明和李文远对视一眼,心中警铃大作。是真是假?是醇亲王派人来骗取或强夺证据的诡计,还是……京城局势有变?
“让他们首领卸下武器,单独进城!”叶明果断下令,“严密监控车队,如有异动,格杀勿论!”
很快,一个穿着普通宦官服饰、面容枯槁的老太监被带了进来。
他见到叶明和李文远,并未摆出天使架势,反而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压低声音,带着哭腔道:“叶大人!李大人!奴婢是王总管的干儿子,小德子!王总管死得冤啊!他临死前……让奴婢无论如何,要找到机会,将真相……告知可信之人!”
他抬起泪眼,看着叶明和李文远:“京城……京城已大半落入醇亲王掌控!陛下……陛下被软禁了!奴婢是冒死假借采办之名,混出京城的!奴婢身上,有王总管留下的……真正的血书和半块玉佩!”
说着,他颤抖着从贴身内衣中取出一个更小的、染血的布包。
叶明接过打开,里面是半块与之前其其格找到的一模一样的“瑞兽呈祥”佩,还有一封字迹更加潦草、显然是王总管在极度危急中写下的血书!
血书控诉醇亲王谋逆,并提供了一个连李文远都不知道的、直接向皇帝呈送密奏的绝密渠道!
真相如此残酷!皇帝被软禁,朝廷被窃取!他们手中的证据,不仅是安阳的希望,更是拯救这个帝国的唯一钥匙!
“小德子,你可知这条密奏渠道,如今是否还安全?”叶明紧盯着老太监的眼睛。
小德子重重磕头:“奴婢以性命担保!这条渠道是陛下亲掌,由几名绝对忠诚的暗卫负责,直接对陛下负责,醇亲王应该还未察觉!这是唯一的机会了!”
叶明与李文远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绝。
“好!”叶明将铁盒郑重交给小德子,又将自己的知府大印和一份陈述前因后果的奏本一并放入,“这些东西,请你务必通过密道,安全送至陛下手中!安阳万千军民的性命,大庆江山的安危,尽系于此!”
小德子将铁盒和印信紧紧抱在怀里,如同抱着自己的生命:“奴婢就是拼了这条贱命,也定不辱命!”
当夜,小德子带着真正的希望,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叶明和李文远站在城头,望着漆黑的远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沉重与期待。
小德子带着那只关乎国运的铁盒,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安阳城外的茫茫夜色中。
希望已被送出,但安阳头顶的乌云却并未散去,反而更加低沉,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接下来的日子,是在焦灼等待与紧张备战中度过的。
安阳城如同一艘伤痕累累的孤舟,漂浮在暴风雨前诡异的平静海面上。
城外的讨逆大军虽然暂时退去,并未远离,而是在数十里外重新扎营,旌旗招展,哨探四出,显然在酝酿着下一次更猛烈的攻击。
斥候带回的消息称,朝廷(或者说醇亲王掌控下的朝廷)已从各地抽调更多精锐,甚至动用了部分原本防御北境的边军,誓要一举踏平安阳。
城内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血战的创伤尚未抚平,物资的匮乏日益严重,缺医少药,粮食也开始实行严格的配给。
虽然叶明和李文远竭力维持秩序,宣讲真相,但绝望的情绪依旧如同瘟疫般在暗地里蔓延。每个人都清楚,下一次攻城,安阳很可能真的守不住了。
叶明几乎不眠不休。他巡查城防,抚慰伤兵,组织百姓加固工事,清点着每一支箭矢,每一块礌石。
他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的角落,神色平静,眼神坚定,仿佛一座永不动摇的山峰,强行支撑着即将崩溃的人心。
只有偶尔在无人处,他望向京城方向时,眼底深处才会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
喜欢打造最强边关
然而,就在第二十天深夜,安阳府衙的后门被轻轻叩响。
守卫警惕地开门,一个如同从阴沟里爬出来的、浑身恶臭、伤痕累累的身影跌了进来,正是“鬼影”!
他几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怀中却紧紧抱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铁盒!
“大人……幸……幸不辱命……”
“鬼影”说完,便昏死过去。
叶明和李文远激动万分,立刻屏退左右,小心翼翼打开铁盒。里面是几本厚厚的账册,以及一些往来书信的副本!
账册记录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内容:多年来,醇亲王通过汇通钱庄等白手套,向边境部落走私盐铁、兵器甚至雷石火药,换取巨额利润和某些部落的“效忠”;
记录着如何操纵市场、打压异己、甚至策划了包括安阳劫案在内的一系列事件;
更记录着向朝中多位重臣行贿的明细,以及……几笔指向宫内、用于“特殊打点”的巨额开销!
而那些书信副本,虽然大多是密码暗语,但结合账册,隐约能看出是在策划更大的阴谋,甚至涉及皇位更迭!
铁证如山!每一页纸,都沾满了边关将士和百姓的鲜血!每一条记录,都足以让醇亲王万劫不复!
“够了!这些足够了!”李文远双手颤抖,老泪纵横,“有此铁证,足以扳倒醇亲王,还安阳清白!”
叶明却比他更加冷静。他仔细检查着账册和信件,眉头微蹙:“证据确凿,但……如何送出去?如何确保能直达天听?京城如今恐怕已是龙潭虎穴,醇亲王党羽必然严防死守。”
就在这时,一名心腹匆匆来报:“大人,城外有一支规模不大的车队请求入城,打着……打着‘内务府采办’的旗号,为首的是一个老太监,说是……说是奉密旨前来!”
内务府?密旨?
叶明和李文远对视一眼,心中警铃大作。是真是假?是醇亲王派人来骗取或强夺证据的诡计,还是……京城局势有变?
“让他们首领卸下武器,单独进城!”叶明果断下令,“严密监控车队,如有异动,格杀勿论!”
很快,一个穿着普通宦官服饰、面容枯槁的老太监被带了进来。
他见到叶明和李文远,并未摆出天使架势,反而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压低声音,带着哭腔道:“叶大人!李大人!奴婢是王总管的干儿子,小德子!王总管死得冤啊!他临死前……让奴婢无论如何,要找到机会,将真相……告知可信之人!”
他抬起泪眼,看着叶明和李文远:“京城……京城已大半落入醇亲王掌控!陛下……陛下被软禁了!奴婢是冒死假借采办之名,混出京城的!奴婢身上,有王总管留下的……真正的血书和半块玉佩!”
说着,他颤抖着从贴身内衣中取出一个更小的、染血的布包。
叶明接过打开,里面是半块与之前其其格找到的一模一样的“瑞兽呈祥”佩,还有一封字迹更加潦草、显然是王总管在极度危急中写下的血书!
血书控诉醇亲王谋逆,并提供了一个连李文远都不知道的、直接向皇帝呈送密奏的绝密渠道!
真相如此残酷!皇帝被软禁,朝廷被窃取!他们手中的证据,不仅是安阳的希望,更是拯救这个帝国的唯一钥匙!
“小德子,你可知这条密奏渠道,如今是否还安全?”叶明紧盯着老太监的眼睛。
小德子重重磕头:“奴婢以性命担保!这条渠道是陛下亲掌,由几名绝对忠诚的暗卫负责,直接对陛下负责,醇亲王应该还未察觉!这是唯一的机会了!”
叶明与李文远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绝。
“好!”叶明将铁盒郑重交给小德子,又将自己的知府大印和一份陈述前因后果的奏本一并放入,“这些东西,请你务必通过密道,安全送至陛下手中!安阳万千军民的性命,大庆江山的安危,尽系于此!”
小德子将铁盒和印信紧紧抱在怀里,如同抱着自己的生命:“奴婢就是拼了这条贱命,也定不辱命!”
当夜,小德子带着真正的希望,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叶明和李文远站在城头,望着漆黑的远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沉重与期待。
小德子带着那只关乎国运的铁盒,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安阳城外的茫茫夜色中。
希望已被送出,但安阳头顶的乌云却并未散去,反而更加低沉,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接下来的日子,是在焦灼等待与紧张备战中度过的。
安阳城如同一艘伤痕累累的孤舟,漂浮在暴风雨前诡异的平静海面上。
城外的讨逆大军虽然暂时退去,并未远离,而是在数十里外重新扎营,旌旗招展,哨探四出,显然在酝酿着下一次更猛烈的攻击。
斥候带回的消息称,朝廷(或者说醇亲王掌控下的朝廷)已从各地抽调更多精锐,甚至动用了部分原本防御北境的边军,誓要一举踏平安阳。
城内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血战的创伤尚未抚平,物资的匮乏日益严重,缺医少药,粮食也开始实行严格的配给。
虽然叶明和李文远竭力维持秩序,宣讲真相,但绝望的情绪依旧如同瘟疫般在暗地里蔓延。每个人都清楚,下一次攻城,安阳很可能真的守不住了。
叶明几乎不眠不休。他巡查城防,抚慰伤兵,组织百姓加固工事,清点着每一支箭矢,每一块礌石。
他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的角落,神色平静,眼神坚定,仿佛一座永不动摇的山峰,强行支撑着即将崩溃的人心。
只有偶尔在无人处,他望向京城方向时,眼底深处才会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
喜欢打造最强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