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历史上的诸葛亮给自己的儿子写了八十六字的诫子书,却给刘禅写了七百三十八字的出师表,当时的我们只觉七百三十八字太多太多,而刘禅却翻了二十九年。
最终刘禅也没有守住先帝的基业,但却一直将诸葛亮告诫的话记在心中。
“臣死后,没人再爱你了,你就蜷在那里,慢慢的活...”
这一刻,历史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直到在这个时空,一篇大气磅礴的《出师表》再次横空出世。
众朝臣闻之,皆惊叹不已,或许他们拜服的不是诸葛亮的文笔,而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北伐决心。
这篇《出师表》跟历史上的那篇还是有共通之处的,用人识人方面虽没有写得那么详细,但至少接下来的大战略陈述了不少。
“壮哉,千古雄文,此文足以流传千古!”刘禅当即站起,高声呼道。
“传旨,任命诸葛亮为北伐大都督,总领益州兵马,即刻出兵长安!”
闻声,诸葛亮伏地道:“臣定不负使命,北伐中原,兴复汉室!”
随后,诸葛亮受诏归府,翌日唤众将于校场集合。
此次北伐随行的将军有成都太守张翼,牙门将王平,安汉将军李恢,飞卫将军廖化,奋威将军马忠,扬武将军邓芝,左将军吴懿,长史杨仪,龙骧将军关兴,虎翼将军张苞等数十名将领。
此役,诸葛亮领北伐大都督、丞相、武乡侯、益州牧等官职。
为了保证北伐的顺利进行,刘禅特意留下了中参军马谡。
虽说在这个时空失街亭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但马谡此人在诸葛亮军中,终究是一颗不安稳的定时炸弹,因而还是将他留在自己身边的好。
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将他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做随行的参谋再合适不过。
除马谡外,成都军校第一期学员当中,刘禅还留下了姜维,邓艾,陶璜,薛综等人,留作后方的储备人才,一旦天下有大变,这些人才都可独领一军,挥师北上,达到奇袭的效果。
命令传达后,刘禅选定建兴五年春,正式开启北伐之战。
而接下来的时间便是过得极快,眨眼间便到了诸葛亮动身的最后一天。
幽静的庭院中,月明星稀,诸葛亮正在仰观星象,突然听到院子里熟悉的脚步声传来,诸葛亮转身一看,便是见到刘禅走了进来。
“见过陛下。”诸葛亮躬身行礼道。
刘禅来到诸葛亮的身旁,眼神有些不舍,不由得叹道:“相父明日就要动身前往长安了,这一去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回来,相父可要保重身体啊!”
诸葛亮望着刘禅眼中的不舍,心头也是微暖,旋即笑道:“陛下放心吧,想当年赤壁之战,臣与周公瑾面对曹操百万之众,都没害怕过,北伐自是信心满满。”
刘禅有些惆怅,自诸葛亮初出茅庐后,这么多年,跟随刘备东征西讨,几乎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后来有了益州作为根据地,刚刚缓了几年,又要平定南中之乱,又要兴兵伐魏,几乎没有过多少安稳日子。
“相父,朕还是那句话,凡事不必事必躬亲,有些事让将军们去做就好,朕有相父,才有安全感,若朕没有了相父的庇护,恐怕...”
刘禅的话还未说完,便是见到诸葛亮轻抬羽扇,堵住了刘禅接下来的话:“陛下,亮出征在即,莫要说这些丧气话...”
刘禅叹了口气,旋即拍了拍手,站在不远处的亲卫将一辆四轮素车推了过来。
“相父远征在即,朕也没有什么要送你的,不过听闻相父行军之时,不愿乘骑战马,故朕将这辆四轮素车赠予相父。”刘禅轻声说道。
诸葛亮微微一怔,看向此车时倍感亲切,心中有些感动,毕竟见这素车的构造,想来刘禅是花费了不小的心思。
此时刘禅接着道:“相父可莫要小看了这四轮车,这款车经过朕加以改良后,性能极稳,里面设计了燃油和火药的推动装置,只要轻轻按动这个红色按钮,四轮车便可轻松驶出百步之外。”
诸葛亮闻言,震惊不已。
好奇妙的构思设计!
随后刘禅又从四轮车中取出一柄羽扇交到诸葛亮手中,轻声道:“此乃八卦鹅毛扇,内设有机关,并藏银针七十二根,只要轻轻按动羽扇中的装置,银针便会瞬时发出,十步之内的敌人非死即伤。”
诸葛亮目光火热,小心翼翼地接过羽扇,暗自咋舌道:“这可是好东西啊!”
刘禅眨了眨眼,靠近诸葛亮轻声询问道:“朕一直有个疑惑,不知相父经常使用的这柄羽扇,里面可含有机关暗器?”
诸葛亮笑了笑,点头说道:“自然是有,这柄羽扇里面的机关是月英所设,但并没有陛下这柄造的精细,更不用说暗器的数量了。”
刘禅这才恍然点头,原来诸葛亮手中一直持有的羽扇,并不是摆设。
“臣多谢陛下赏赐的这两份礼物,亮很喜欢。”诸葛亮拱手拜道。
刘禅摆摆手,说道:“相父喜欢便好,另外朕这段时间,还造了数万枚震天雷,相父北伐之时可一并带上。”
“除此之外,朕还秘密打造了一支三千人的陌刀队,相信这支军队在相父的指挥下,定能所向披靡,无敌于世间。”
自上次潼关之战后,两千陌刀手折损大半,由于供养这样一支军队,所付出的开销太大,刘禅一直没敢再重新组建。
直至北伐之前,陌刀营再次横空问世,这一次它的指挥权,归诸葛亮所有。
诸葛亮闻言大为触动,当即拱手拜道:“北伐之战,臣定效死力!”
刘禅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别说死不死的,不吉利,还有相父的这篇《出师表》写得虽妙,但用人方面提到的还是太少,最好把三十年后能用的武将都推荐一遍,那朕未来可无忧矣。”
诸葛亮嘴角一抽,无奈地道:“陛下,臣不是神仙,算不到三十年后的事儿...”
历史上的诸葛亮给自己的儿子写了八十六字的诫子书,却给刘禅写了七百三十八字的出师表,当时的我们只觉七百三十八字太多太多,而刘禅却翻了二十九年。
最终刘禅也没有守住先帝的基业,但却一直将诸葛亮告诫的话记在心中。
“臣死后,没人再爱你了,你就蜷在那里,慢慢的活...”
这一刻,历史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直到在这个时空,一篇大气磅礴的《出师表》再次横空出世。
众朝臣闻之,皆惊叹不已,或许他们拜服的不是诸葛亮的文笔,而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北伐决心。
这篇《出师表》跟历史上的那篇还是有共通之处的,用人识人方面虽没有写得那么详细,但至少接下来的大战略陈述了不少。
“壮哉,千古雄文,此文足以流传千古!”刘禅当即站起,高声呼道。
“传旨,任命诸葛亮为北伐大都督,总领益州兵马,即刻出兵长安!”
闻声,诸葛亮伏地道:“臣定不负使命,北伐中原,兴复汉室!”
随后,诸葛亮受诏归府,翌日唤众将于校场集合。
此次北伐随行的将军有成都太守张翼,牙门将王平,安汉将军李恢,飞卫将军廖化,奋威将军马忠,扬武将军邓芝,左将军吴懿,长史杨仪,龙骧将军关兴,虎翼将军张苞等数十名将领。
此役,诸葛亮领北伐大都督、丞相、武乡侯、益州牧等官职。
为了保证北伐的顺利进行,刘禅特意留下了中参军马谡。
虽说在这个时空失街亭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但马谡此人在诸葛亮军中,终究是一颗不安稳的定时炸弹,因而还是将他留在自己身边的好。
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将他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做随行的参谋再合适不过。
除马谡外,成都军校第一期学员当中,刘禅还留下了姜维,邓艾,陶璜,薛综等人,留作后方的储备人才,一旦天下有大变,这些人才都可独领一军,挥师北上,达到奇袭的效果。
命令传达后,刘禅选定建兴五年春,正式开启北伐之战。
而接下来的时间便是过得极快,眨眼间便到了诸葛亮动身的最后一天。
幽静的庭院中,月明星稀,诸葛亮正在仰观星象,突然听到院子里熟悉的脚步声传来,诸葛亮转身一看,便是见到刘禅走了进来。
“见过陛下。”诸葛亮躬身行礼道。
刘禅来到诸葛亮的身旁,眼神有些不舍,不由得叹道:“相父明日就要动身前往长安了,这一去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回来,相父可要保重身体啊!”
诸葛亮望着刘禅眼中的不舍,心头也是微暖,旋即笑道:“陛下放心吧,想当年赤壁之战,臣与周公瑾面对曹操百万之众,都没害怕过,北伐自是信心满满。”
刘禅有些惆怅,自诸葛亮初出茅庐后,这么多年,跟随刘备东征西讨,几乎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后来有了益州作为根据地,刚刚缓了几年,又要平定南中之乱,又要兴兵伐魏,几乎没有过多少安稳日子。
“相父,朕还是那句话,凡事不必事必躬亲,有些事让将军们去做就好,朕有相父,才有安全感,若朕没有了相父的庇护,恐怕...”
刘禅的话还未说完,便是见到诸葛亮轻抬羽扇,堵住了刘禅接下来的话:“陛下,亮出征在即,莫要说这些丧气话...”
刘禅叹了口气,旋即拍了拍手,站在不远处的亲卫将一辆四轮素车推了过来。
“相父远征在即,朕也没有什么要送你的,不过听闻相父行军之时,不愿乘骑战马,故朕将这辆四轮素车赠予相父。”刘禅轻声说道。
诸葛亮微微一怔,看向此车时倍感亲切,心中有些感动,毕竟见这素车的构造,想来刘禅是花费了不小的心思。
此时刘禅接着道:“相父可莫要小看了这四轮车,这款车经过朕加以改良后,性能极稳,里面设计了燃油和火药的推动装置,只要轻轻按动这个红色按钮,四轮车便可轻松驶出百步之外。”
诸葛亮闻言,震惊不已。
好奇妙的构思设计!
随后刘禅又从四轮车中取出一柄羽扇交到诸葛亮手中,轻声道:“此乃八卦鹅毛扇,内设有机关,并藏银针七十二根,只要轻轻按动羽扇中的装置,银针便会瞬时发出,十步之内的敌人非死即伤。”
诸葛亮目光火热,小心翼翼地接过羽扇,暗自咋舌道:“这可是好东西啊!”
刘禅眨了眨眼,靠近诸葛亮轻声询问道:“朕一直有个疑惑,不知相父经常使用的这柄羽扇,里面可含有机关暗器?”
诸葛亮笑了笑,点头说道:“自然是有,这柄羽扇里面的机关是月英所设,但并没有陛下这柄造的精细,更不用说暗器的数量了。”
刘禅这才恍然点头,原来诸葛亮手中一直持有的羽扇,并不是摆设。
“臣多谢陛下赏赐的这两份礼物,亮很喜欢。”诸葛亮拱手拜道。
刘禅摆摆手,说道:“相父喜欢便好,另外朕这段时间,还造了数万枚震天雷,相父北伐之时可一并带上。”
“除此之外,朕还秘密打造了一支三千人的陌刀队,相信这支军队在相父的指挥下,定能所向披靡,无敌于世间。”
自上次潼关之战后,两千陌刀手折损大半,由于供养这样一支军队,所付出的开销太大,刘禅一直没敢再重新组建。
直至北伐之前,陌刀营再次横空问世,这一次它的指挥权,归诸葛亮所有。
诸葛亮闻言大为触动,当即拱手拜道:“北伐之战,臣定效死力!”
刘禅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别说死不死的,不吉利,还有相父的这篇《出师表》写得虽妙,但用人方面提到的还是太少,最好把三十年后能用的武将都推荐一遍,那朕未来可无忧矣。”
诸葛亮嘴角一抽,无奈地道:“陛下,臣不是神仙,算不到三十年后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