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两个人,两种不同的抉择-《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郑宇通和李钊基对视一眼,内心都是苦涩无比。

  怪不得呢?

  怪不得之前约没约出来,原来是在这啊!

  可这也太不讲义气了,真是一点风声都没透露啊!

  他娘的,之前讲的好好的,三家团结合作,现在是什么意思?

  你要和邵维鼎合作,早说啊,一起合作。

  你郭德生的贸易业务需要物流航运的支持,他郑宇通的珠宝业务,难道就不需要和邵维鼎合作,走出港岛?

  他李钊基手上这么大的工程队,难道就不眼馋邵维鼎在大屿山,新界的各个项目的大开发?

  措大母娘,这简直就是对他们的背叛。

  老奸巨猾啊!

  邵维鼎自然是不知道郑宇通和李钊基的碎碎念。

  更看不到其他人难看的脸色。

  不过却也不会关心。

  说实话,对于郭德生当天前来拜访表明来意的时候,他也很是惊讶。

  郭德生在前世地位超然,与李家成三人并称为港岛四大家族。

  在港岛可以说是根基深厚,盘根错节。

  这样的人靠拢过来,不管是之后对于内地的投资。

  还是对于南洋港岛的合作开发,都是有着极大的助力。

  往后,他要在港岛做什么,遇到的阻力会小很多。

  在中华总会的话语权,也会相应的抬升。

  要改变港岛,避免走上前世同样的命运。

  避免港岛成为超级地产,在英国的金融殖民下,逐渐被掏空。

  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他一直以来对于鲍玉港、对于霍正英这些本就心向内地的爱国富商都投以善意。

  而且他的很多生意,与这两家也有所关联,需要一定助力。

  郭德生旗下的新鸿基地产,作为后世超级地产时代的主要受益方之一,现在能靠过来,绝对是一大利好。

  而且这个人的出现,能产生连带效应,直接冲击其他地产商的心理防线。

  尤其是郑宇通和李钊基两人。

  “屈臣氏电器在日本取得的市场轰动,对于港岛这些出生于战火连天的老一辈震动还真是大啊!”

  邵维鼎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丝笑意。

  郭德生能在他回来的当天晚上来见邵府,大概率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新闻。

  毕竟,那可是日本!

  收回目光,邵维鼎自信而又从容的走在红毯之上。

  他一出场,仿佛就成为了整个宴会的中心和聚焦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他,无不注目。

  或是钦佩,或是仇恨,种种情绪不一。

  刘銮熊站在人群中,从身旁一名服务员端着的餐盘上,拿过一杯酒,望着邵维鼎的眼神,充满炽热。

  “大丈夫当如是!”

  说完,刘銮熊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

  这样受到万众瞩目的人生,才是他刘銮熊应该追求的。

  他的目光略过邵维鼎,略过霍正英等人。

  一步一步落在了袁天帆、方协文、潘迪声这些鼎峰之中的新生势力中。

  这些人的年纪与他相仿。

  但是取得的成绩,却远超于他。

  这不能不让他心生艳羡。

  他出生于1951年,今年才三十一岁,10岁前,他生活清苦住在木头房子,睡在地板上,对于金钱有着十分执着的欲望。

  1970年,因为家族生意做了起来,他父亲手上有了点钱,在他十九岁的年纪,送到加拿大温莎大学读书。

  四年后,刘銮熊毕业返回港岛,加入其家族的风扇厂。

  但因为与父亲经营理念不同选择自主创业,和一个叫梁英伟的人合资创立爱美高公司,生产吊扇,凭借着之前在加拿大读书的人脉关系,专攻北美市场。

  现在也是小有身家,却也才堪堪挤进这场宴会的门槛。

  现如今屈臣氏电器之中就有风扇的业务。

  虽然目前仅仅停留在亚洲市场,但谁也料不定会不会进入北美市场。

  在刘銮熊看来,这几乎是肯定的。

  依据这几个月他对于邵维鼎的研究分析,屈臣氏不可能仅仅满足于眼下的现状。

  全球市场中,目前除了北美,其他大市场,包括东欧在内,都有屈臣氏的产品进入。

  所以他可以肯定,北美一定是屈臣氏,是邵维鼎下一个重点攻略的目标。

  那到时候,他的爱美高可就危险了。

  与屈臣氏电器的庞大生产链和全渠道营销相比,爱美高吊扇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

  价格?还是质量?

  他都没有信心竞争。

  “记得邵维鼎从英国回港之后,第一个进入的行业就是股市。”

  “正是从暹罗黄家手里拿到了宝成,以及凭借着股市中融到的资金,才迅速发展,一步步成长到了今天。”

  刘銮熊暗自思考着,想着现如今屈臣氏和斯沃琪的股价,瞬间下定了决心:“爱美高必须上市,只有上市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发展,才有可能避免成为屈臣氏电器扩张下的被碾碎的对象。”

  至于说投靠邵维鼎,选择加入屈臣氏,接受鼎峰的注资,成为子公司之一。

  他想都没有想过。

  一是没有先例,二是他刘銮熊可不是一个甘于屈居人下的主。

  他也有着野心,有着抱负!

  不然四年前,他也不会与他的父亲爆发争吵,自己出来单干了!

  而几乎与此同时,刘銮熊在看向邵维鼎思考着爱美高的未来之时。

  已经创立了创科实业的钟志平,他的双眼也没有从邵维鼎身上离开。

  他本来是没有资格进来的,他没有背景没有家世。

  出生于澳门,16岁就来港岛打工。

  这么多年一直在一家外资电子厂打工,凭着拼搏和努力,钟志平从仓务员一步步晋升为部门经理。

  同样也是四年前,也就是1978年,他迎来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重要节点。

  他与当时担任大众汽车工程师的德国人霍斯特·朱利叶斯·普德维尔相识,两人白手创业,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马可波罗”的小公司,经销五金电器。

  去年,因为邵维鼎在实业上的那番言论,代工到品牌,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了港岛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于是就在1982年,两人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由贸易转入工业制造。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有自己生产,才能做出自己想要、而且质量有保障的产品。

  虽然目前才刚开始起步,但是势头很足。

  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契机。

  屈臣氏电器,在日本东京造成的轰动。

  屈臣氏门店、熊猫物流、和记黄埔,以及鼎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贸易销售渠道,让他们看到了这个契机。

  如果能将创科抬上发展的快速路,去鼎峰申请投资,加入到鼎峰的阵营当中,毫无疑问是最佳的选择。

  钟志平已经与他的合伙人霍斯特商量过了。

  他费尽心机,要到这张入场券,为的就是在宴会上与邵维鼎碰个面。

  此刻,看到如此光彩夺目,声势惊人的邵维鼎。

  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港岛的未来,全寄于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