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看着庞统、法正、诸葛亮三人的表态,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一番好意,倒被自家三大军师同时反对,还真是少见。
“这个...这个,是玄德我孟浪了,还望魏上使见谅则个!”
刘备向着魏讽赔罪。
魏讽受宠若惊,心中连连感叹:“早就听闻刘玄德礼贤下士、待人有礼,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若为他的属下,魏某也是乐意之至的。”
他起身环顾四周,见在场之人皆是刘备心腹,料想绝对不会有所泄露,便对刘备恭敬说道:“汉中王无需挂怀,魏某在许都已有谋划,魏某已与长乐卫尉陈祎相商,不日攻取邺城,给曹操造成更大麻烦。”
邺城,是曹操魏地国都,若是能将邺城攻陷,那对曹操而言,绝对是一次重大打击,对于拥汉的臣子和百姓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其意义,影响重大。
不得不说,魏讽的胆量很大。
曾有人评价魏讽,说他有“奸雄”之资,意思是像曹操那样的人。
如今魏讽竟然将“攻陷邺城”之事告知刘备,也足以说明,魏讽是确确实实站在刘备这一方了。
刘备听后,很是震惊,他也没想到,魏讽竟有这般疯狂的谋划。
“魏上使,邺城曹兵重重,不可鲁莽!”
刘备相劝。
“汉中王,若不攻取邺城,他曹操只当天下之人尽皆惧怕于他,即使身死人亡,魏某也在所不惜!”
魏讽斩钉截铁的说。
见四周寂静无声,魏讽又转头望向诸葛亮、庞统二人,向着二人询问道:“难道二位军师也不支持魏某吗?”
此时法正虽是刘备的三大军师之一,可论名气,还是大有不如诸葛亮和庞统的。
法正见魏讽不曾询问于他,顿感憋屈,心中顿时发誓,一定要在汉中之弟打出自己的名气。
当然,这是后话,不提。
诸葛亮见魏讽问来,很是沉稳至极的回道:“魏上使,若是谋划得当,自可使得;只是邺城乃是魏都,有重兵坐镇,轻易间不能得手,还望三思。”
谋划得当?
什么叫谋划得当?
他魏讽,心中是这样想的,还未曾与陈祎和诸多反曹志士说,谈何谋划?
见诸葛亮反对,魏讽心中焦急,又看向庞统。
“庞军师,你的意见了?”
魏讽问。
见刘备和诸葛亮反对,魏讽依然问向于他,这魏讽又是心高气傲之辈,若是自己再反对,只怕魏讽心中都要小觑他们了。
而且,书中可是说了,魏讽把“攻取邺城”的谋划跟长乐宫卫尉陈祎说了后,陈祎胆小怕事,惧怕之下向曹丕告密,这才导致魏讽以及他联络的人被杀。
而这时候魏讽提“攻取邺城”,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不过庞统也不能就这般直接的告诉他,就算告诉他,魏讽也未必会相信陈祎会告密。
“魏上使。”
庞统顿了顿,说道:“攻取邺城确实能打到魏地心脏,给曹操以重大打击。”
“还是庞军师有眼光。”
魏讽眉开眼笑。
“不过。”
庞统又继续说道:“不是庞某怀疑此计不行,实是魏上使若是所托非人,谋划泄露,岂不鸡飞蛋打,徒劳无功,终遭曹贼捕杀?!”
“庞军师说的哪里话。”
魏讽却依旧自信,“魏某谋划,今日之外,还未曾对任何人说过,你又怎知我所托非人?若说泄密,只能从在场之人泄密出去。魏某请问,诸位难道会泄露此间之事吗?”
“非也非也。”
庞统摇头,“庞某之意,非是在说,在场之人会将今日之事泄密。只是觉得,攻取邺城,所谋甚大,非忠勇之人不可托付。庞某想问,领军攻取邺城者何人?魏上使可否告知我等,我等也好为你参考一二。”
“是啊,魏上使,若是领军之人不可靠,可不得行。需武力可镇邺城之将,又是忠我大汉之士,这方面的人才,许都之地可是未曾见到呀。”
刘备在一旁答腔。
他也很是担忧魏讽此计。
魏讽想了想,刘备、庞统、诸葛亮等人考虑不无道理,多一个人商量总是好的,忙对几人说道:“魏某与长乐宫卫尉陈祎相善,有他领军,可保无虞。”
长乐宫卫尉,是管理后宫的侍卫长。相对于未央宫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自然权限也就没那么高了。
一个管理后宫的侍卫长,即便有些兵权,可也是有限。
听到魏讽说,以陈祎为领军之人,刘备、诸葛亮、法正等人不免感到失望。
而庞统,则心下了然。
“果然是陈祎。”
庞统心中暗道。
“能当任长乐卫尉,陈祎勇武想必是有的。”
庞统肯定魏讽的话。
听到庞统的话,魏讽心中得意。
能得天下闻名的庞士元称赞,那也是一种荣耀,也能借庞统之名,说服在许都的摇摆之人。
“可是~”
庞统话锋一转,“若是陈祎对我大汉不忠,阳奉阴违,那攻取邺城之事也就无从谈起了。若想用陈祎,还得对他测试一番。”
“是啊,不忠于大汉,即便他再勇武,又有何用?”
魏讽惊醒。
“如何对陈祎测试,还请庞军师教我?”
魏讽拱手,十分客气的向庞统请教。
“嘿嘿!”
庞统诡秘一笑,“若想测试陈祎,并不难,大可借他人之名,魏上使可不必参与其中,一旦有难,也好脱身。”
魏讽大喜,道:“魏某愿闻其详!”
接着,庞统上前,附耳在魏讽旁小声嘀咕着。
魏讽一边听着,一边如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似乎对于庞统的办法很是赞同。
一旁,刘备、诸葛亮、法正见魏讽暂时止住“攻取邺城”的谋划,也得以放下心来。
“主公,孝直去也~”
法正向刘备告别。
他要去召集黄忠、姜维等人,为解汉中之困,一道奔赴阳平关。
“去吧,孝直一路上小心,玄德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刘备挥手。
汉中不容有失。
汉中若丢,他刘备估计得立即从荆州返回,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如此一来,荆州也就会被曹操所得,以后,他就得龟缩在成都,就不用谈光复大汉这等壮举了。
“嗯!”
法正重重点头。
此去汉中,不成功便成仁,若是不能击退汉中之敌,他法正提头来见!
他法正,也想成为诸葛亮、庞统那样闻名天下的名士。
自己一番好意,倒被自家三大军师同时反对,还真是少见。
“这个...这个,是玄德我孟浪了,还望魏上使见谅则个!”
刘备向着魏讽赔罪。
魏讽受宠若惊,心中连连感叹:“早就听闻刘玄德礼贤下士、待人有礼,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若为他的属下,魏某也是乐意之至的。”
他起身环顾四周,见在场之人皆是刘备心腹,料想绝对不会有所泄露,便对刘备恭敬说道:“汉中王无需挂怀,魏某在许都已有谋划,魏某已与长乐卫尉陈祎相商,不日攻取邺城,给曹操造成更大麻烦。”
邺城,是曹操魏地国都,若是能将邺城攻陷,那对曹操而言,绝对是一次重大打击,对于拥汉的臣子和百姓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其意义,影响重大。
不得不说,魏讽的胆量很大。
曾有人评价魏讽,说他有“奸雄”之资,意思是像曹操那样的人。
如今魏讽竟然将“攻陷邺城”之事告知刘备,也足以说明,魏讽是确确实实站在刘备这一方了。
刘备听后,很是震惊,他也没想到,魏讽竟有这般疯狂的谋划。
“魏上使,邺城曹兵重重,不可鲁莽!”
刘备相劝。
“汉中王,若不攻取邺城,他曹操只当天下之人尽皆惧怕于他,即使身死人亡,魏某也在所不惜!”
魏讽斩钉截铁的说。
见四周寂静无声,魏讽又转头望向诸葛亮、庞统二人,向着二人询问道:“难道二位军师也不支持魏某吗?”
此时法正虽是刘备的三大军师之一,可论名气,还是大有不如诸葛亮和庞统的。
法正见魏讽不曾询问于他,顿感憋屈,心中顿时发誓,一定要在汉中之弟打出自己的名气。
当然,这是后话,不提。
诸葛亮见魏讽问来,很是沉稳至极的回道:“魏上使,若是谋划得当,自可使得;只是邺城乃是魏都,有重兵坐镇,轻易间不能得手,还望三思。”
谋划得当?
什么叫谋划得当?
他魏讽,心中是这样想的,还未曾与陈祎和诸多反曹志士说,谈何谋划?
见诸葛亮反对,魏讽心中焦急,又看向庞统。
“庞军师,你的意见了?”
魏讽问。
见刘备和诸葛亮反对,魏讽依然问向于他,这魏讽又是心高气傲之辈,若是自己再反对,只怕魏讽心中都要小觑他们了。
而且,书中可是说了,魏讽把“攻取邺城”的谋划跟长乐宫卫尉陈祎说了后,陈祎胆小怕事,惧怕之下向曹丕告密,这才导致魏讽以及他联络的人被杀。
而这时候魏讽提“攻取邺城”,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不过庞统也不能就这般直接的告诉他,就算告诉他,魏讽也未必会相信陈祎会告密。
“魏上使。”
庞统顿了顿,说道:“攻取邺城确实能打到魏地心脏,给曹操以重大打击。”
“还是庞军师有眼光。”
魏讽眉开眼笑。
“不过。”
庞统又继续说道:“不是庞某怀疑此计不行,实是魏上使若是所托非人,谋划泄露,岂不鸡飞蛋打,徒劳无功,终遭曹贼捕杀?!”
“庞军师说的哪里话。”
魏讽却依旧自信,“魏某谋划,今日之外,还未曾对任何人说过,你又怎知我所托非人?若说泄密,只能从在场之人泄密出去。魏某请问,诸位难道会泄露此间之事吗?”
“非也非也。”
庞统摇头,“庞某之意,非是在说,在场之人会将今日之事泄密。只是觉得,攻取邺城,所谋甚大,非忠勇之人不可托付。庞某想问,领军攻取邺城者何人?魏上使可否告知我等,我等也好为你参考一二。”
“是啊,魏上使,若是领军之人不可靠,可不得行。需武力可镇邺城之将,又是忠我大汉之士,这方面的人才,许都之地可是未曾见到呀。”
刘备在一旁答腔。
他也很是担忧魏讽此计。
魏讽想了想,刘备、庞统、诸葛亮等人考虑不无道理,多一个人商量总是好的,忙对几人说道:“魏某与长乐宫卫尉陈祎相善,有他领军,可保无虞。”
长乐宫卫尉,是管理后宫的侍卫长。相对于未央宫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自然权限也就没那么高了。
一个管理后宫的侍卫长,即便有些兵权,可也是有限。
听到魏讽说,以陈祎为领军之人,刘备、诸葛亮、法正等人不免感到失望。
而庞统,则心下了然。
“果然是陈祎。”
庞统心中暗道。
“能当任长乐卫尉,陈祎勇武想必是有的。”
庞统肯定魏讽的话。
听到庞统的话,魏讽心中得意。
能得天下闻名的庞士元称赞,那也是一种荣耀,也能借庞统之名,说服在许都的摇摆之人。
“可是~”
庞统话锋一转,“若是陈祎对我大汉不忠,阳奉阴违,那攻取邺城之事也就无从谈起了。若想用陈祎,还得对他测试一番。”
“是啊,不忠于大汉,即便他再勇武,又有何用?”
魏讽惊醒。
“如何对陈祎测试,还请庞军师教我?”
魏讽拱手,十分客气的向庞统请教。
“嘿嘿!”
庞统诡秘一笑,“若想测试陈祎,并不难,大可借他人之名,魏上使可不必参与其中,一旦有难,也好脱身。”
魏讽大喜,道:“魏某愿闻其详!”
接着,庞统上前,附耳在魏讽旁小声嘀咕着。
魏讽一边听着,一边如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似乎对于庞统的办法很是赞同。
一旁,刘备、诸葛亮、法正见魏讽暂时止住“攻取邺城”的谋划,也得以放下心来。
“主公,孝直去也~”
法正向刘备告别。
他要去召集黄忠、姜维等人,为解汉中之困,一道奔赴阳平关。
“去吧,孝直一路上小心,玄德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刘备挥手。
汉中不容有失。
汉中若丢,他刘备估计得立即从荆州返回,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如此一来,荆州也就会被曹操所得,以后,他就得龟缩在成都,就不用谈光复大汉这等壮举了。
“嗯!”
法正重重点头。
此去汉中,不成功便成仁,若是不能击退汉中之敌,他法正提头来见!
他法正,也想成为诸葛亮、庞统那样闻名天下的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