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王孙、天明-《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

  入冬之际。

  咸阳城披上了冬日的华服。

  大雪漫天飞舞,咸阳城被一层洁白无瑕的雪花轻轻覆盖,银装素裹之下,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又似梦幻中的仙境。

  街道两侧,屋檐之下,晶莹剔透的冰凌如珠帘般悬挂,闪烁着寒冷而神秘的光芒。

  长乐宫中,昭德殿内,一片静谧。

  长公子扶苏缓缓步入,侍女们趋步上前,盈盈行礼,一挥手,众免礼。

  丽姬怀抱着幼童,泪光闪烁,声音哽咽:

  “夫……公子,您……您……

  终于归来了吗?”

  注意:此时丽姬其实叫公孙丽,毕竟还没有封号,就像焱妃一样,不过因为丽姬这个名字,比较广为人知,暂时还是用这些称呼。

  并且,日后扶苏为王,她也不可能屈尊为一个姬妾,至少也得是妃。

  扶苏心潮澎湃。

  一把将公孙丽紧紧拥入怀中。

  深情地望着怀中的佳人,歉疚地说:“就喊我夫君吧,抱歉,身为你的夫君,亦是这孩儿的父亲,我却未能时常陪伴在你们身边。”

  丽姬温柔地回应:

  “我理解,我从未埋怨过你。

  您的身份尊贵非凡,自然不能以常人的标准来衡量,我不奢望你能日日相伴……”

  “从今往后,我定会加倍补偿你。”扶苏深情地承诺,随后将王孙紧紧搂在胸前。

  丽姬嫣然一笑:“你看明儿,你一回来,他便不再啼哭,你们父子真是心有灵犀。”

  扶苏微微一笑:

  “你就不想知道。

  为何我为他取名为天明吗?”

  丽姬柔声道:“你是家中的顶梁柱,你取的名字定有深意,我又何必多此一问?”

  扶苏凝视着孩子,眼中满是慈爱:

  “这孩子,将来定是个英俊非凡的少年,你看他这小小的五官,已如此清秀。”

  丽姬点头赞同:“毕竟是你的骨肉,自然不凡,晚膳可在此处用?”

  扶苏点头应允:“好,你们都退下吧。”

  “遵命。”

  随着话音落下,殿中的众人逐一退出。

  只留下这温馨而宁静的一刻。

  过了一会儿,待众人散去。

  惊鲵轻轻地将殿门合拢。

  她轻声问道:“公子迎娶了两位佳人,本应欢天喜地,为何却似乎更加忧虑重重?”

  扶苏搂紧了她,语气中带着无奈:

  “这并非喜讯,父王为我安排的这两桩婚事,纯粹是政治联姻,要我说,我肯定更爱你和紫女,对她们纯粹无奈。”

  惊鲵脸庞微红,微微颔首:

  “长公子如今势大,还要忍着?

  莫非至今仍需依赖他们?”

  扶苏叹息道:“不错。

  尽管我内心难以释怀,却不得不隐忍。

  这两段婚姻,皆因政治所需,纵使我并无爱意,也不得不给予她们宠爱。

  毕竟,她们的父亲分别是昌平君与上将军王翦,这两位都是我目前得罪不起的人物。

  尤其是昌平君,他乃是我的舅舅,早已将筹码押在我身上,我此刻无力与之抗衡。

  除非……待他百年之后。

  我方能接手他的权势。

  舅舅对涟儿宠爱有加,加之涟儿身为楚系势力的代表,他们足以助我登上大宝。

  然而,王后之位必须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若让他们知晓我有了旁人的骨肉,恐怕会不顾一切地将那孩子……”

  言及此处,扶苏的目光投向天明,显然,这个孩子的到来,不能为楚系势力所知。

  惊鲵柔声问道:

  “这便是公子不希望我们有孩子的原因吗?”

  扶苏沉重地点了点头:

  “若你们有孩子,根本无法保全。

  涟儿背后有楚系势力撑腰,绮儿则有王家作为依靠,而你们却一无所有。

  这实在是委屈你们了。”

  惊鲵依偎在扶苏的胸膛,轻声说道:

  “我并不在意这些。”

  扶苏轻叹一声,语气中满是庆幸:

  “幸亏你如此善解人意,话说回来,你可知我为何方才要收项燕之孙为义子?”

  他微微一顿,继续说道。

  “此举意在拉拢他们。

  日后,无论我舅舅遭遇何种变故,有了这份情,他们定会死心塌地追随于你。

  毕竟,没有利益。

  又有谁会轻易投诚呢?”

  惊鲵闻言,眉头微皱,问道:

  “公子,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

  扶苏目光坚定,语气果决:

  “一统天下之路,务必迅速。

  以我大秦如今的实力。

  横扫六合易如反掌,切不可拖延太久。”

  惊鲵略作思索,提醒道:

  “如今已是寒冬,天气严寒。

  加之我们刚灭赵、燕两国,尚需时日消化战果,想必王上也不会急于攻灭其余三国,再者,军士们也需要休整。”

  扶苏握紧拳头,坚定道:

  “我并未说即刻行动。

  但明年,三国必灭。”

  正此时,惊鲵忽道:

  “公子,罗网赵高在宫中求见。”

  扶苏点头:“嗯,我们一同前去。”

  二人步入正殿,扶苏礼数周全,问道:

  “中车府令,你怎会来此?”

  赵高环顾四周,见护卫林立,便道:

  “奴才是奉王上之命。

  前来为长公子献上一些鲜果,望公子笑纳。

  不过,王上还有密令单独传给公子。”

  长乐宫内,侍卫如林。

  光这大殿之中便有数十人之多。

  扶苏轻轻一挥手:“尔等,退下吧。”

  “是。”众护卫应声而退。

  待大殿空旷无人,殿门紧闭。

  扶苏身边仅剩惊鲵一人。

  他的手始终紧握惊鲵剑,目光如炬,凝视着面前内力深不可测的赵高。

  赵高躬身言道:“长公子明鉴,这些人皆是王上亲遣,其中定有王上耳目,奴才此行之事,还需隐秘为上,以免泄露。”

  扶苏微微颔首,面露满意之色:

  “你能如此为我着想,心甚慰。

  可还有其他要事需禀报?”

  赵高继续回禀:“奴才时刻为主子筹谋,近日察觉李斯屡与长公子暗中作对。

  生死门夏侯央亦是他暗中搭救。

  且他昔日曾扶持已故四公子。

  奴才揣测诸多事端皆由他挑起。

  此外……”

  扶苏追问:“还有何事?”

  赵高低声道:“罗网疑李斯与王上早有旧交,且当年嫪毐之真实意图是……”

  扶苏闻言,不禁皱眉:

  “原来如此,李斯此人竟有如此深沉心机!

  今后对此人,需多加提防。

  还有,我所托之事,进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