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假探花,真状元-《长公主的心事:丞相可解》

  哀嚎声逐渐弱了下来,无论是富贾,亦或是官人小吏,如今一个个都蓬头垢面,不复往昔。

  周围,许多百姓恶狠狠的盯着他们,起先拿着菜叶等东西朝他们身上招呼,在得知长公主下令不予他们饭食时,便换成了石头。

  “长公主。”王峤风尘仆仆的赶过来,行了个礼后。

  “那些孩子……有些时岁已久,早已尸骨无存,无从查寻,另,有些父母在寻找孩子的路上,早已……”

  王峤不敢再看她的眼神,那些人,有的父母尚在,可早已白发人送黑发人,有的即便寻遍了,也再难寻见生身父母,还有一些……

  黄泉相伴。

  “长公主,长公主,我们没想过会有那么多孩子啊,没有想过啊……”

  他们每次不过就买上三两孩童玩乐,谁知道会有那么多。

  这一句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王峤,你看着,这六个铁笼中,每人满一次,便清理一次。”

  至于如何清理,不言而喻。王峤身躯一颤,赶忙领命。

  “你不能这样,为何不容我们辩驳,你这是欺君罔上!”

  “不错!我等并非主事者,至多承受牢狱之苦,即便你是长公主——”

  “既然诸位对自身归宿有所不满,那便由我来为诸位解惑。”

  一人自马背上跃身而下。

  来人身着一袭蓝色长衫,领口与袖口处绣着几缕素雅的暗纹,步履稳健地穿过人群,面容此刻仿若结了一层冰霜。

  经过铁笼看向那些人时,一双狭长的眼眸深邃而冰冷,恰似寒潭之水,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寒意。

  “微臣拜见长公主殿下。”

  随着行礼的动作,被风吹落的几缕发丝飘落在额前,更增了几分疏离之感。

  “丞相免礼。”

  “微臣奉陛下之命,前来传旨。”

  众人闻听,赶忙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清平县县令诱捕稚子,手段残忍,涉案之人及其家眷罪责难逃,另,朕已予嘉宁先斩后奏之权,朕将此案全权交由长公主处置,钦此。”

  “陛下让臣转告公主,一切任凭公主心意处置。”

  任凭心意处置,云锦若起身接旨后,看向笼中万念俱灰的众人。

  随后拂袖进入县衙。

  沈璟泽看了眼王峤,“本相带来了人手,届时王司正可酌情调遣,一切皆听长公主号令行事。”

  他面色清冷,目光扫过来时,眉梢眼角皆流露出一股凛冽,令人心生敬畏,不敢轻易靠近。

  “下官遵命。”

  “大人,适才那位莫非就是我晟云那位最为年轻的丞相大人?”

  王峤小心翼翼地抬眼觑了一下,沈相,少年得志,坊间对他的传闻不胜枚举。

  据传沈相六岁之时便已在同龄孩童之中崭露头角,后被选为太子伴读,八岁那年与其父学堂辩论,引得陛下前往,十二岁时所作之赋引得众文人竞相诵读。

  十四岁那年参加御考,其文章如行云流水,考官们皆赞叹有加,本应拟定为状元,然因其年岁尚轻,沈父,即当时的太子太傅,恐其遭人诟病,数次恳请,圣上才钦点其为探花。

  而状元和榜眼分别落在了裴时章和徐临之身上。

  一个不知为何做了几年官突然辞官离去,一个是当朝礼部尚书,亦是沈相好友。

  十六岁位极丞相,故而,也有人私下戏称沈相为“假探花,真状元”。

  若言沈相为文人敬仰之魁首,也不为过。

  “做好自己的本分,切勿妄言其他。”王峤严厉地看了一眼手下。

  此等皆非他们所宜议论之事。

  (御考:全称为御策遴选制,是晟云国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分为文试和武试两种,文试包括笔试、堂辩、政论三场。)

  ……

  见他眼底青黑,云锦若伸手抚了抚他的眉眼,“你连夜赶来的?”

  “嗯。”他梳理着案上散落的字据和卷宗,时不时抬眼看着她,温和地应着。

  “你先去休息会儿。”云锦若轻声道,眼中满是关切。

  沈璟泽握住她的手,“此事重大,关乎众多幼童性命,我同姝儿一样,不敢懈怠。”

  见状,她扯了扯嘴角,也不再劝说,一同整理着。

  “邻县也派人前来,那些孩童不只是清平县的。”她按了按眼角,声音听不出来情绪。

  这几日,她见到不少年迈白发的为人父母者。

  “许多父母长辈乃至孩童,早已死无对证,七百多个孩童后面又有多少无辜的父母家人。”

  最初她只是以为这清平县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风平浪静,可谁知……

  “他们竟还将那些孩子当成猎物围堵起来,当成相较的筹码,许多偏远村落的人,还来不及走到这县城报官,就已经没了命,即便我派人告诉他们,让他们放心登记造册,却难抵他们心中的怀疑。”

  沈璟泽放下手中的书册,紧紧抱着她,“你已经做的够好了,再者,这些罪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如今你能连根拔起,已经是算是最好的了。”

  云锦若紧紧闭着眼,她知道,只是那些都是晟云的子民,她一边痛恨,一边又心疼……

  “来的时候我听闻有百姓自发搭建粥棚,照顾那些孩子,带我去看看可好?”

  云锦若抬手抹了抹眼睛,点了点头。

  瞥见她泛红的眼角,他叹了声气,有些事,旁人无法言说,需要她慢慢接受。

  牵着她的手紧了紧。

  “是长公主,长公主来了!”

  “参见长公主!”

  云锦若上前扶起他们,“都不必多礼,我过来看看。”

  “皇姐。”一旁照看孩子的云锦瑜走过来,有些灰头土脸的。“沈……沈相?”

  沈璟泽微微颔首,“太子殿下。”

  “皇姐,我那边处理的差不多了,剩余的交由你身边的那两个婢女在收尾,抄家所部分钱财就先用来安置他们,另外据情发放给那些寻子的父母……”

  连着说了许多,云锦瑜才停住,“不知皇姐觉得这样可好?”

  云锦若笑着摇头,“你是太子,这样没什么不妥。”

  闻言,云锦瑜眼中一亮,似乎又想起什么,皱了皱眉,“皇姐你过来看看。”

  云锦瑜扯着自家皇姐的袖子走到一处墙角,指着那蹲坐在一边,大约十来岁的男孩说道:“一个大娘说他从最初登记造册时填了个九岁的年龄,其余的再问就不说了,就这样自己坐在那,谁也不搭理。”

  见有人走过来,那男孩抬起头,看清人时一愣。

  云锦若温和地开口,“为何不与那些孩子一道呢?”

  他抬眼看了眼那边吵闹玩乐的孩童,眼神一暗,别开眼去,“太吵了。”

  云锦若摸了摸他凌乱的头发,满腔涩然,“那你陪我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