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馋哭百万粉丝!南桂“命根子”酸嘢,开坛!-《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第二天,清晨七点。

  直播间准时亮起。

  画面里不再是五星级酒店水晶灯下的奢华,而是一条被晨光浸透的嘈杂老街。

  青石板路被无数脚步磨得油光发亮。

  街道两旁的骑楼下,米粉店的热气混着骨汤的香味蒸腾而出,食客们端着比脸还大的海碗,就着街边的矮凳,“嗦”得惊天动地。

  陈品扛着自拍杆,他身后,林晚顶着两个黑眼圈,但那件塞满装备的摄影马甲已经穿得一丝不苟。

  “早上好,各位。”

  陈品对着镜头挥了挥手。

  “昨晚睡得怎么样?有没有梦到那盘96分的鲊肉?”

  弹幕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疯狂滚动。

  【品哥你做个人吧!我昨晚饿得抱着枕头啃了一宿!】

  【别提了,梦里我就是那块鲊肉,一会被蒸一会被炒,醒来发现口水把被子都浸透了。】

  【我宣布,品哥的直播是减肥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没有之一!】

  【品哥今天又在哪?这地方看起来好有感觉!烟火气绝了!】

  陈品笑了笑,将镜头转向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

  “这里是锦山县的老城区。”

  “昨晚答应大家了,今天不吃山珍海味,带你们尝尝当地人最市井、也最‘生猛’的早餐。”

  生猛?

  直播间里,八十多万观众的DNA瞬间被这两个字激活了。

  能被品哥用上“生猛”二字的,绝对不是什么善茬。

  【生猛?大早上的吃什么?油炸蝎子还是炭烤蜈蚣?】

  【广西早餐,我猜一个老友粉?那酸笋味儿够劲!】

  【楼上格局小了,我猜是生榨米粉,那股独特的‘馊味’,绝对配得上生猛二字!】

  陈品摇了摇头,神秘地压低了声音。

  “都不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吐出两个字。

  “今天,我们吃‘酸嘢’。”

  “酸嘢?”

  这两个字,让直播间超过九成的观众都陷入了茫然。

  但一小撮来自南桂省的IP,瞬间就疯了。

  【卧槽!酸嘢!我的DNA狠狠动了!】

  【品哥牛逼!居然知道酸嘢!这玩意儿就是我们南桂人的命根子啊!】

  【外地朋友可能不懂,我们这有句话,叫‘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摊’!】

  陈品对着镜头,竖起一根大拇指。

  “这位朋友说得没错。”

  他一边在老街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开始了他的科普时间。

  “‘嘢’,在白话里,就是东西的意思。‘酸嘢’,顾名思-义,就是酸的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用米醋、白糖、盐和辣椒,腌制各种时令的水果和蔬菜。”

  他脑海里,小馋猫的声音带着一丝高傲的好奇响了起来。

  【哼,又是酸的?】

  【是像之前那个柠檬鸭一样的开胃能量吗?居然用……水果?你们凡人真是暴殄天物,居然把充满纯粹果糖能量的贡品拿去腌制?】

  陈品自动屏蔽了脑内的吐槽,继续对着直播间解释。

  “南桂地区天气湿热,人很容易没胃口。”

  “这种酸甜爽口、略带辛辣的酸嘢,就成了最开胃、最解腻的小吃。”

  “它不仅仅是零食,更是当地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灵魂配角。吃粉要加,喝酒要配,甚至炒菜的时候都会放一点提味。”

  【听起来……有点像我们北方的泡菜?】

  【不不不,更像东南亚那种凉拌水果,我在泰国吃过青芒果蘸辣椒盐!】

  “说对了一半。”陈品打了个响指。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酸嘢,大多是‘生腌’,也叫‘速成法’。”

  “水果蔬菜切好,直接用调好的酸甜汁水浸泡几个小时,当天做当天卖。优点是快,而且能保持水果本身的最大鲜度,品类也多,什么草莓、芒果、李子,万物皆可酸嘢。”

  “这种创新的做法,诞生了很多网红店,味道也不错。”

  【哦哦哦,水果捞嘛,我懂了!】

  【那品哥今天就是要带我们去吃这种网红水果捞?】

  陈品忽然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那种观众们最熟悉的、混合着狡黠与期待的笑容。

  “不。”

  “那些是新派的玩法。但任何美食,想要了解它的灵魂,就必须追本溯源。”

  “今天,我要带大家去吃的,是酸嘢最古老、最传统的一种做法——坛腌。”

  他加重了“坛腌”两个字的读音。

  “不靠现代化的醋精和添加剂,只用最朴素的米醋和糖盐,把处理好的蔬果放进土陶坛子里,密封,然后……”

  “交给时间。”

  【又是时间!】

  【我懂了!跟昨天的鲊肉一个路子!老祖宗的智慧,永远的神!】

  【凡是需要等的东西,一定都很好吃!】

  脑海里的小馋猫几乎是尖叫了起来。

  【坛子!又是坛子!凡人,本神发现了,你们人类这种依靠微生物缓慢转化的能量,虽然低级,但非常……优雅!快去!本神已经等不及要分析这种能量结构了!】

  陈品无视了脑子里那个已经开始上蹿下跳的家伙。

  他停下脚步,拿出手机。

  “这家店,不是我找的。”

  “是我在‘非遗之旅’悬赏令下面,几百条留言里翻出来的。”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念出那几条被他置顶的评论。

  “ID叫‘三天不吃酸浑身都疲软’的粉丝说:‘品哥,求求你,一定要去我们锦山老街那家没招牌的阿婆酸嘢!那是我太奶奶辈就在吃的味道!现在的酸嘢都是样子货,只有她家的,才有灵魂!’”

  “ID叫‘我爱木菠萝’的说:‘品哥,别被那些网红店骗了!真正的酸嘢是会呼吸的!去阿婆那里尝尝她的老坛酸木瓜和酸萝卜,你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ID叫‘一个好人’的说:‘品哥,阿婆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做几年。趁手艺还在,去记录一下吧,拜托了。’”

  念完,陈品收起手机,抬头看向面前。

  那是一个毫不起眼的骑楼拐角。

  没有招牌,没有吆喝。

  只有一个满头银发、腰背微驼的老阿婆,守着一个矮矮的木头摊子。

  摊子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七八个半人高的深褐色土陶坛。

  坛口用厚重的玻璃板盖着,边缘处凝结着一层细密的水汽,完全看不清里面的乾坤。

  摊子前已经有几个本地街坊在排队,熟稔地跟阿婆说着要什么。

  就是这里了。

  陈品带着林晚,安静地排在了队尾。

  轮到他时,阿婆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手里的镜头,露出一丝疑惑,但并没多问。

  她用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问道:“后生仔,要点咩嘢捏?”(年轻人,要点什么东西呢?)

  陈品凑近了那些神秘的陶坛。

  一股复杂而清新的酸香,混合着米醋的醇厚气息,瞬间钻进鼻腔。

  直播间的观众虽然闻不到,但光看那些古朴的坛子,就已经开始疯狂分泌唾液了。

  【来了来了!开盲盒环节!】

  【我赌一包辣条,里面肯定有酸萝卜!】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些坛子,我肃然起敬。】

  陈品没有立刻点单,而是带着十足的好奇问道:“阿婆,您这都有些什么呀?”

  阿婆笑了笑,露出掉了几颗牙的牙床,指着坛子,慢悠悠地介绍起来。

  “喏,这个是酸木瓜,脆得很。”

  “这个是白萝卜,最开胃。”

  “这个是藠头,还有这个,是酸姜……”

  她挨个指过去,每说一个,都让陈品的眼睛亮一分。

  木瓜、萝卜、藠头、黄瓜、豆角……这些都是常规操作。

  但很快,不寻常的东西出现了。

  “这个,是杨桃。”

  “这个,是李子。”

  “还有这个.......”

  陈品听得喉结上下滚动,他仿佛已经能感受到那些蔬果在口腔里炸开的酸爽脆嫩。

  他不再犹豫。

  “阿婆。”

  “每一样都给我来一点!”

  “拼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