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少年李长生-《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少年郎的话外之意是说。

  就算是将所有太平道弟子都绑到一块。

  顶多也就是让那位张天师劳累几日罢了。

  毕竟,杀人也需力气。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为何这些人还要聚在一起商议为大贤良师报仇一事?

  因为大贤良师死了,太平道群龙无首。

  加入此派的修士,谁的手上没几条无辜性命?

  他们一辈子,都会被标上邪道的标签。

  待在一起,尚能有个抱团取暖的去处。

  但倘若因为群龙无首,就此散了,将来,单打独斗的下场,多半会是不得好死。

  因此,他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目的,继续抱团取暖。

  而为大贤良师报仇,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谁又会在乎,真正将这个目的完成呢?

  大家伙心照不宣罢了。

  只是如今,这层遮羞布被少年郎揭开,让众人都有些恼羞成怒,

  “亏你还是大贤良师的亲传弟子,你若不敢为你师父报仇,就少在这儿说风凉话!”

  “想要坐那个位置?你还不够格!”

  “小子,你就算是大贤良师的亲传弟子,可毕竟太年轻了,等我们这些人老的时候,自然就有你出头之日。”

  “...”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都不想让这个少年郎坐在那个位置上。

  对于今日的局势,少年郎像是早有预料,

  “诸位但凡有认为我不配坐在大贤良师这个位置上的,尽管站出来。”

  随后。

  当真有人跨步而出,

  “我不服!”

  话音刚落。

  少年郎便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将其身躯崩裂。

  血肉横飞。

  一些年长者见此不知名秘术,顿时心中一骇,

  “五气朝元之境?”

  “是太平要术!”

  “这小子...”

  “...”

  显然,他们都有些畏惧眼前的少年郎。

  不满二十岁,便已到五气朝元境界。

  将来,必然能在长生路上走得极远。

  甚至可以比肩龙虎山的那几位老家伙。

  这样的人,有资格能成为太平道的大贤良师!

  “现在...”

  “谁赞同?谁反对?”

  少年再次看向众人。

  这一次。

  许久都未有人站出来说些反对的声音。

  少年像是在经历着一场意料之内的事情,并未因眼前诸多异士的反应而高兴,只是一脸平淡的开口道:

  “自今日起,我,李长生,便是太平道新任大贤良师。”

  说到此处,他缓缓迈向一处台阶。

  在台阶的尽头,有一把刻画着八卦图案的椅子。

  他端坐在椅子上,仍旧是面无表情的正色道:

  “我身为大贤良师所发布的第一条命令,就是...”

  “自此刻以始,解散太平道。”

  “今后,若再有人打着太平道的旗号在外胡作非为,我李长生,便与其不死不休。”

  “...”

  ......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山...·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归藏?启筮》:黄帝杀之于青丘。

  《元和郡县志》: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

  ...

  张道之所处得这个时代,与他前世极为相近。

  在这个修仙的世界中,并无《山海经》等奇书,他对于书里的内容,早已记不太清了。

  但也依稀记得,根据不少文献记载,青丘多半就在齐鲁境内。

  而且,青丘之国极大。

  后来,随着封神大战结束后,圣人们改了地水风火,让山海归于山海,神州归于神州。

  就此,山海世界逐渐淹没在浩瀚历史长河中。

  可这不代表,山海世界不存在。

  张道之去往青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打开了神州大地与山海世界之间的通道。

  也就是说,青丘,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了。

  但是,神州与山海世界,毕竟同属一脉。

  随着岁月的迁移,青丘会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痕迹。

  而有能人异士,便通过这个痕迹,去往了青丘或是别的一些山海世界。

  比如烂柯棋缘、又比如桃花源记等。

  这两篇故事里的主人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自神州世界去往了山海世界。

  两界虽是同属一脉,但因圣人改了地水风火的缘故,使两界的阴阳轮转、乾坤秩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桃夭也只是听族内狐妖提及,在人间,有人在曹州之地,打开了去往青丘的结界。

  但是,她并不知晓具体打开结界的方式。

  也就是说,自桃夭决定离开青丘的那一刻起,就没再想过要回青丘。

  她从不觉得自己的命有多珍贵。

  但是张道之需要奇花异草,她愿意再次返回青丘。

  尽管,会因此面临着一些风险,比如嫁给自己不喜欢的妖。

  ...

  张道之听李琼霄说起过,因岁月更迭缘故,哪怕是圣人改造的地水风火,也会存在着一些问题。

  两千余年前,青丘之地,曾重现世间。

  当时异士,为了夺得青丘之地的天材地宝,借道曹州,去往青丘。

  龙虎山祖师为了不使青丘净土被异士侵占,遂加固昔日圣人所设下的结界。

  使青丘再一次远离人间大地,自成一体。

  而如今,张道之来到曹州,就是要找到昔日祖师爷设下桎梏所在。

  对于这个隐秘,当世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李琼霄是其中之一。

  她能知道,是因为张先对她提及过这段往事。

  当张道之根据李琼霄描述,找到那处结界地点时,却是豁然一愣。

  只因那被祖师设下桎梏之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水脉。

  “是运河?”

  李琼霄说,曹州北行二百里,即为所下桎梏地点。

  早前,这里或许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也或许有着长长的山脉横亘此处。

  但在这儿可修仙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祖师所下桎梏,可能就藏匿在这儿运河中。”

  “茫茫运河,若要寻找,何其不易?”

  “但是...”

  张道之自乾坤袋里缓缓拿出运河舆图。

  若是寻常异士,即使一头扎入这运河中,在茫茫水脉里,只怕也找不到古时桎梏。

  因为,龙虎山祖师所下之桎梏,必然是极为隐秘。

  不过,身具运河舆图的张道之,却能通过此图,详细感知到浩瀚运河中藏匿着的一些不同寻常的的气息。

  这些气息,尽管已被两千年岁月所淡化。

  但,只要存在,就能够被掌握舆图的张道之所发现。

  “真不知是时也命也还是巧合。”

  张道之通过运河舆图,悟出了很多东西,比如短暂的凝聚天地人之力,得以斩了申九千。

  而今日,他又要通过此图,找到祖师爷曾经所下的桎梏。

  说时迟那时快。

  只见张道之话音刚落,运河舆图,就已缓缓漂浮至半空中。

  一时间,围绕在曹州附近的运河内,大大小小的生灵,包括行驶在水面的船只,都被张道之看得一清二楚。

  他尝试着寻找已被岁月冲淡的祖师气机,

  “找到了。”

  张道之瞬间眼前一亮,而后与大牛、桃夭一同没入舆图当中。

  “此地,的确有我龙虎山功法的气机存在。”

  “整整两千年了,然而,这缕气机,却依旧显得精纯无比。”

  “祖师爷的境界,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圣人吗?”

  已经来到一片水域中的张道之,正在仔细感悟周围存在着的某种气机。

  任由岁月冲刷,气机已经微乎其微,但却真实存在着。

  或许,旁人感知不到。

  但身具祖师传承的张道之,又如何感知不到呢?

  有着舆图至宝的他,即使来到这水域内,也如行走在平地,并不会受到水流的阻碍。

  桃夭一直待在他的乾坤袋里,并未受到什么影响。

  而大牛因为有修为在,所以在水中也能自如呼吸,如今,它似变成了一头水牛。

  正在追逐鱼群嬉戏。

  张道之懒得管它。

  他正在寻找打开桎梏的方法。

  “祖师所下桎梏,只怕也是龙虎山秘术或是道门之法。”

  想要打开桎梏的关键,就在于找到祖师爷是用的什么法子施下结界。

  “我在龙虎山时曾听闻,祖师当年闭关炼丹之际,在龙虎山也曾设下结界,而设下结界的手段乃是...”

  想到这里,张道之忽而眼前一亮,

  “安土地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