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范知行的卧室。
三人谈论了许久,张道之和赵长歌二人,才向范知行告辞。
临行前,张道之向范知行的体内,渡了一丝生气。
他已将五道先天之气融会贯通,体内生气亦是生生不息,所以这么做对他并无影响。
这一丝生气,能让范知行羸弱的身体,得到改善。
身体好转后,加以汤药辅助,范知行能尽快好起来。
但这也只是一时之计,若范知行急流勇退,就此离开朝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自是无病无忧。
只是张道之明白,范知行不会这么做,到了那时,范知行则会药石无医。
不过张道之也并没有劝阻,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命数。
换句话说,这就是范知行的命数……
范夫人早已在门外恭候多时,见张道之与赵长歌二人出来后,立刻上前说道:“张天师,长歌真人,我已令人备下薄酒素肴,特请天师,真人移驾,万望莫嫌。”
“承蒙范夫人设宴款待,既如此,贫道便却之不恭了。”张道之应道。
范夫人大喜,立刻亲自带着二人吃饭去了。
酒足饭饱后,张道之,赵长歌二人便向范夫人告辞,离开了范府。
大牛也被那下人带到了相府门前,此时它也吃饱了,打着饱嗝,十分满意。
那下人却是一脸见鬼的表情,这牛竟然把半扇猪肉全吃完了。
张道之心知肚明,拍了拍大牛的脑袋,与赵长歌一同离去。
二人一牛漫步于街道之上,市井中的商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包子嘞,新鲜出炉的包子。”
“冰糖葫芦,又甜又好吃的冰糖葫芦。”
“水果,新鲜的水果,这位道爷,要不要买点水果?”
“……”
这俗世的生活气息,张道之虽再熟悉不过,今日又见,却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路过的行人,见二人身后跟着一头黄牛,竟不需要牵引,那黄牛亦不乱跑,紧紧跟着,纷纷暗自诧异。
其实,在几年前,黄牛的鼻子上是穿有绳子的,只不过后来被张道之取了下来,说现在不需要了。
不知不觉间,张道之却是来到了他曾经在京城时,为蓁儿于外城正西坊所买的一座宅院之处。
张道之这才想起来,蓁儿已经三年多没有见过他了。
只是此前他在山海世界之中,以为只过了几天,因此心里始终觉得,与蓁儿分别时,仿佛依旧在昨日。
“咦?!”
这时,张道之忽然发出一道惊疑之声,那宅院的大门,竟然开着,似乎有人住在里面。
当年,他从京城离开时,并没有把宅院卖掉,而是留着,以备日后蓁儿需要。
怎么说这也算是他们兄妹俩的第一个财产。
且还有大师兄张虎在京城,时不时派门内弟子来打扫。
再者,京城中谁不知道,这里是张天师的宅子?
谁还敢来此放肆?
“莫非是蓁儿在此?”张道之心中一动,便向宅院里走去。
赵长歌与他并肩而行,大牛跟在身后,亦走进了宅院中。
接着,张道之便看到了院中有一个倩影,正伏案而坐,十分专注,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人进来了。
看到那熟悉的背影,却不知蓁儿是谁?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从一间屋子里走出,手里拿着一本书,边走边说道:“蓁儿姐姐,老师曾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可是我想不明白,什么是圣人之道,道又在哪里?”
“道在天地自然之间?还是碧落九幽之外?还是求乎本心?”
“可是,我想,天地自然是道,本心也是道。”
“那究竟什么是道呢?具体显现又是什么呢?”
这道身影正是张白圭,此时他冥思苦想,眉头紧锁。
对于老师说的道,他似乎抓住了一点,但仿佛又从他手中逃脱。
始终抓不住那玄之又玄的奥妙。
蓁儿头也不抬,手中笔也未停,只是口中应道:“圣人有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意思是说,道不会远离于人,道不离人伦日用,需通过人正心诚意,修身践行而通达。”
“若是远离了人,远离了人性,那也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至于道为何物,现在我也没有想明白。”
张白圭走到蓁儿所在的石桌旁,又沉思良久,才道:“孟子曾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难道是在说,求得本心便是道吗?便可悟道,得道吗?”
“若本心是道,那天地自然之道又是什么?”
张白圭显然在悟道上陷入了困境,对于王守仁的教义,也心生困惑。
他始终想不明白,道究竟是什么,又如何悟?
自己又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老师的境界?
蓁儿显然也不明白,但她却并未在这个问题上深究,只是依旧伏案而写。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悟道由心而生,向心问道,你已经很近了,踩在了得道的门槛。”
“只是这一步,想要迈过去,却是难如登天。”
张白圭与蓁儿听到这个声音,都是不由一愣,纷纷回过头看去。
却见两个身着道袍的道士,正立于他们身后,还有一头黄牛,正在院子中的一个角落里晃悠。
正是早已进门的张道之与赵长歌,还有大牛。
方才他听见张白圭正与蓁儿讨论道,听到最后终于忍不住开口。
“妹妹蓁儿,见过兄长,见过长歌姐姐。”
“晚辈张白圭,见过张天师,见过长歌真人。”
张白圭和蓁儿起马上前行礼。
尤其是蓁儿,眼中已满是热泪,此前她曾听张白圭说,自己兄长消失了三年,为此她担忧不已。
就连只是传话的张白圭,蓁儿都没理他好几天。
直到数日之前,张白圭又给她说,张天师回山了,蓁儿这才放心下来。
不想在今日,竟在这里见到了兄长,蓁儿又如何能够不激动?
蓁儿与张白圭急忙请张道之和赵长歌到院子的石桌前坐下。
接着,蓁儿又急忙亲自去沏茶,连阿絮都没有叫。
三人谈论了许久,张道之和赵长歌二人,才向范知行告辞。
临行前,张道之向范知行的体内,渡了一丝生气。
他已将五道先天之气融会贯通,体内生气亦是生生不息,所以这么做对他并无影响。
这一丝生气,能让范知行羸弱的身体,得到改善。
身体好转后,加以汤药辅助,范知行能尽快好起来。
但这也只是一时之计,若范知行急流勇退,就此离开朝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自是无病无忧。
只是张道之明白,范知行不会这么做,到了那时,范知行则会药石无医。
不过张道之也并没有劝阻,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命数。
换句话说,这就是范知行的命数……
范夫人早已在门外恭候多时,见张道之与赵长歌二人出来后,立刻上前说道:“张天师,长歌真人,我已令人备下薄酒素肴,特请天师,真人移驾,万望莫嫌。”
“承蒙范夫人设宴款待,既如此,贫道便却之不恭了。”张道之应道。
范夫人大喜,立刻亲自带着二人吃饭去了。
酒足饭饱后,张道之,赵长歌二人便向范夫人告辞,离开了范府。
大牛也被那下人带到了相府门前,此时它也吃饱了,打着饱嗝,十分满意。
那下人却是一脸见鬼的表情,这牛竟然把半扇猪肉全吃完了。
张道之心知肚明,拍了拍大牛的脑袋,与赵长歌一同离去。
二人一牛漫步于街道之上,市井中的商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包子嘞,新鲜出炉的包子。”
“冰糖葫芦,又甜又好吃的冰糖葫芦。”
“水果,新鲜的水果,这位道爷,要不要买点水果?”
“……”
这俗世的生活气息,张道之虽再熟悉不过,今日又见,却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路过的行人,见二人身后跟着一头黄牛,竟不需要牵引,那黄牛亦不乱跑,紧紧跟着,纷纷暗自诧异。
其实,在几年前,黄牛的鼻子上是穿有绳子的,只不过后来被张道之取了下来,说现在不需要了。
不知不觉间,张道之却是来到了他曾经在京城时,为蓁儿于外城正西坊所买的一座宅院之处。
张道之这才想起来,蓁儿已经三年多没有见过他了。
只是此前他在山海世界之中,以为只过了几天,因此心里始终觉得,与蓁儿分别时,仿佛依旧在昨日。
“咦?!”
这时,张道之忽然发出一道惊疑之声,那宅院的大门,竟然开着,似乎有人住在里面。
当年,他从京城离开时,并没有把宅院卖掉,而是留着,以备日后蓁儿需要。
怎么说这也算是他们兄妹俩的第一个财产。
且还有大师兄张虎在京城,时不时派门内弟子来打扫。
再者,京城中谁不知道,这里是张天师的宅子?
谁还敢来此放肆?
“莫非是蓁儿在此?”张道之心中一动,便向宅院里走去。
赵长歌与他并肩而行,大牛跟在身后,亦走进了宅院中。
接着,张道之便看到了院中有一个倩影,正伏案而坐,十分专注,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人进来了。
看到那熟悉的背影,却不知蓁儿是谁?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从一间屋子里走出,手里拿着一本书,边走边说道:“蓁儿姐姐,老师曾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可是我想不明白,什么是圣人之道,道又在哪里?”
“道在天地自然之间?还是碧落九幽之外?还是求乎本心?”
“可是,我想,天地自然是道,本心也是道。”
“那究竟什么是道呢?具体显现又是什么呢?”
这道身影正是张白圭,此时他冥思苦想,眉头紧锁。
对于老师说的道,他似乎抓住了一点,但仿佛又从他手中逃脱。
始终抓不住那玄之又玄的奥妙。
蓁儿头也不抬,手中笔也未停,只是口中应道:“圣人有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意思是说,道不会远离于人,道不离人伦日用,需通过人正心诚意,修身践行而通达。”
“若是远离了人,远离了人性,那也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至于道为何物,现在我也没有想明白。”
张白圭走到蓁儿所在的石桌旁,又沉思良久,才道:“孟子曾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难道是在说,求得本心便是道吗?便可悟道,得道吗?”
“若本心是道,那天地自然之道又是什么?”
张白圭显然在悟道上陷入了困境,对于王守仁的教义,也心生困惑。
他始终想不明白,道究竟是什么,又如何悟?
自己又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老师的境界?
蓁儿显然也不明白,但她却并未在这个问题上深究,只是依旧伏案而写。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悟道由心而生,向心问道,你已经很近了,踩在了得道的门槛。”
“只是这一步,想要迈过去,却是难如登天。”
张白圭与蓁儿听到这个声音,都是不由一愣,纷纷回过头看去。
却见两个身着道袍的道士,正立于他们身后,还有一头黄牛,正在院子中的一个角落里晃悠。
正是早已进门的张道之与赵长歌,还有大牛。
方才他听见张白圭正与蓁儿讨论道,听到最后终于忍不住开口。
“妹妹蓁儿,见过兄长,见过长歌姐姐。”
“晚辈张白圭,见过张天师,见过长歌真人。”
张白圭和蓁儿起马上前行礼。
尤其是蓁儿,眼中已满是热泪,此前她曾听张白圭说,自己兄长消失了三年,为此她担忧不已。
就连只是传话的张白圭,蓁儿都没理他好几天。
直到数日之前,张白圭又给她说,张天师回山了,蓁儿这才放心下来。
不想在今日,竟在这里见到了兄长,蓁儿又如何能够不激动?
蓁儿与张白圭急忙请张道之和赵长歌到院子的石桌前坐下。
接着,蓁儿又急忙亲自去沏茶,连阿絮都没有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