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之等人吃过早饭之后。
蓁儿和张白圭便到书房里读书学习去了。
“张天师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院子里,王守义向张道之问道。
张道之摇了摇头,应道:“与妖族的十年约定将至,此事乃是重中之重,接下来应该会花费心思在这上面。”
“哦?此事确实不能轻视。”王守义点了点头,接着道:“听闻前几年,张天师都在寻找人族十大高手,以应对与妖族的一战,不知现下如何了?”
张道之沉默片刻,将自己所寻的高手,都一一说出。
王守义暗暗颔首,似乎是认可了这份名单。
不为世人所知的是,王守义竟也是将来与妖族一战的十大高手之一。
这事除了张道之外,也就只有少数几个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的人知道。
毕竟王守义太过特殊,世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代大儒,自身并无杀伐之力,又如何能够对付妖族?
但张道之并不这么想,当年他在江南青山书院,曾与王守义有过一局对弈。
这一局对弈,以平局结束,也让张道之认可了王守义的能力。
这个有着半圣之称的读书人,已经将胸中的浩然气,养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不仅如此,还能够沟通天地自然之力,来展现出攻伐之力。
只不过,王守义的攻伐之力,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种。
不过,对战一只妖族中的凶兽,却是足够了。
若不是如此,未入一天师二真人三才中三才的王守义,又如何能够被三位名列三才的大儒,赞誉为儒家半圣?
那些大儒,谁不想成圣?可惜连圣这个字都沾不得边,却让王守义占了半个圣去。
若非王守义真有这个实力,那些大儒又岂会服气?
要知道,当今儒家三才,可是孔家的孔任,丞相范知行,还有青山书院山长程朱。
赵长歌之所以对王守义比较关注,正是为此。
儒家中,能修出天象之力,沟通天地自然之力为己用的,当今之世,只有王守义一人而已。
就在二人商谈之际,忽然自宅院外,进来一人,是一位女子。
“张天师!”那女子看到院中的人,不禁愣住了。
“嗯?是你。”张道之也看到了她,心下有些惊讶。
这女子,正是魏基的女儿,魏静姝。
“静姝拜见张天师!”魏静姝心中激动,急忙上前,向张天师拜了拜。
“你怎么来了?”张道之有些好奇的问道。
“是蓁儿叫我来的,说是一起读书学习。”魏静姝恭敬的应道。
原来,蓁儿与王守义到了京城后,因念起魏静姝曾与她关系不错,于是便写信让阿絮送到魏府中,邀她过来一起读书,不料正好撞上了张天师在这里。
当年,魏基死后,申九千被斩,相应官员都被连根拔起。
而魏府中,魏基死后,便只剩下魏静姝一女了。
范知行担忧有人欺负魏基这个遗孤,遂收魏静姝为义女,同时向陛下上劄子,追封魏基。
赵长青只得下旨,追赠魏基为司空,谥号“文贞”。
同时,又赐魏家封户千户。
即便如此,曾也有官员上劄子,称魏基已死,魏家已无人在朝中做官,应将魏府查封。
此事惹怒了范知行,联合一众官员,上劄子斥责那官员居心不良。
同时,朝天宫宫主,道录司左正张虎也上了唯一的一道劄子,称若是不将那官员革职,废除功名,张天师便来亲自问罪,朝中官员就是这么对待忠烈之后的?就是这么欺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忠烈遗孤?
张虎并非官员,是以上奏的劄子,言辞也是十分激烈,且其中还带有威胁之意。
赵长青知兹事体大,不敢懈怠。
当日便将那官员革职,并废除功名,流放万里。
并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责他有眼无珠,枉为父母官。
事实上,赵长青内心想的却是,你欺负谁不好?偏偏欺负她?
你不知道她背后都有些什么人吗?一个是当朝宰执,一个是龙虎山张天师。
连他这个皇帝都惹不起,你真是活腻歪了……
那个官员被流放万里之后,还没有走到一半,就“病”死了。
至于得的是什么病,那就不为人知了。
至此之后,朝中那些官员,哪个不知道,和范知行不对付可以,甚至惹范知行都可以,但是千万不能惹魏静姝。
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魏静姝虽然对朝中的事知道的不多,但她明白,自己在京城中一直相安无事,全仰仗范知行和张天师二人。
是以,她对范知行和张天师都格外尊敬……
魏静姝拜过张天师之后,便自去书房与蓁儿她们读书去了。
然而,魏静姝刚走,门外又有一人求见,只听其大道:“在下入内内侍省太监都知,奉陛下口谕,特来此请张天师入宫。”
其声音尖细,乃太监无疑。
张道之不禁疑惑道:“赵长青请我进宫干什么?我与他可不怎么对付。”
王守义摇了摇头,显然他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见张天师?
赵长歌皱了皱眉,也十分不解。
张道之来京城,并没有隐瞒身份,京城中又到处都是宫中的探子,赵长青知晓他们的行踪倒是易如反掌。
“进来吧。”张道之向门外应道。
这太监只在门外,也没有肆意闯进来,倒是颇为礼貌,因此张道之也不会为难于他。
“是。”
那太监恭敬的应了一声,遂从门外走了进来,在其身后,还跟着两名押班太监。
所谓押班太监,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
负责轮值期间贴身随驾,传达皇帝诏令,同时作为皇帝的耳目。
虽然品职不高,却无人敢得罪。
而入内内侍省都知,则是相当于太监总管,直接向皇帝负责,地位极高,即便是一品大员,也不会轻易得罪。
“在下入内内侍省都知,王任恩,拜见张天师,拜见长公主,拜见王先生。”
那太监进门后,便立刻向三人恭敬的行了一礼。
王任恩在来之前,便了解了张道之等人的身份,自不敢怠慢。
蓁儿和张白圭便到书房里读书学习去了。
“张天师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院子里,王守义向张道之问道。
张道之摇了摇头,应道:“与妖族的十年约定将至,此事乃是重中之重,接下来应该会花费心思在这上面。”
“哦?此事确实不能轻视。”王守义点了点头,接着道:“听闻前几年,张天师都在寻找人族十大高手,以应对与妖族的一战,不知现下如何了?”
张道之沉默片刻,将自己所寻的高手,都一一说出。
王守义暗暗颔首,似乎是认可了这份名单。
不为世人所知的是,王守义竟也是将来与妖族一战的十大高手之一。
这事除了张道之外,也就只有少数几个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的人知道。
毕竟王守义太过特殊,世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代大儒,自身并无杀伐之力,又如何能够对付妖族?
但张道之并不这么想,当年他在江南青山书院,曾与王守义有过一局对弈。
这一局对弈,以平局结束,也让张道之认可了王守义的能力。
这个有着半圣之称的读书人,已经将胸中的浩然气,养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不仅如此,还能够沟通天地自然之力,来展现出攻伐之力。
只不过,王守义的攻伐之力,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种。
不过,对战一只妖族中的凶兽,却是足够了。
若不是如此,未入一天师二真人三才中三才的王守义,又如何能够被三位名列三才的大儒,赞誉为儒家半圣?
那些大儒,谁不想成圣?可惜连圣这个字都沾不得边,却让王守义占了半个圣去。
若非王守义真有这个实力,那些大儒又岂会服气?
要知道,当今儒家三才,可是孔家的孔任,丞相范知行,还有青山书院山长程朱。
赵长歌之所以对王守义比较关注,正是为此。
儒家中,能修出天象之力,沟通天地自然之力为己用的,当今之世,只有王守义一人而已。
就在二人商谈之际,忽然自宅院外,进来一人,是一位女子。
“张天师!”那女子看到院中的人,不禁愣住了。
“嗯?是你。”张道之也看到了她,心下有些惊讶。
这女子,正是魏基的女儿,魏静姝。
“静姝拜见张天师!”魏静姝心中激动,急忙上前,向张天师拜了拜。
“你怎么来了?”张道之有些好奇的问道。
“是蓁儿叫我来的,说是一起读书学习。”魏静姝恭敬的应道。
原来,蓁儿与王守义到了京城后,因念起魏静姝曾与她关系不错,于是便写信让阿絮送到魏府中,邀她过来一起读书,不料正好撞上了张天师在这里。
当年,魏基死后,申九千被斩,相应官员都被连根拔起。
而魏府中,魏基死后,便只剩下魏静姝一女了。
范知行担忧有人欺负魏基这个遗孤,遂收魏静姝为义女,同时向陛下上劄子,追封魏基。
赵长青只得下旨,追赠魏基为司空,谥号“文贞”。
同时,又赐魏家封户千户。
即便如此,曾也有官员上劄子,称魏基已死,魏家已无人在朝中做官,应将魏府查封。
此事惹怒了范知行,联合一众官员,上劄子斥责那官员居心不良。
同时,朝天宫宫主,道录司左正张虎也上了唯一的一道劄子,称若是不将那官员革职,废除功名,张天师便来亲自问罪,朝中官员就是这么对待忠烈之后的?就是这么欺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忠烈遗孤?
张虎并非官员,是以上奏的劄子,言辞也是十分激烈,且其中还带有威胁之意。
赵长青知兹事体大,不敢懈怠。
当日便将那官员革职,并废除功名,流放万里。
并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责他有眼无珠,枉为父母官。
事实上,赵长青内心想的却是,你欺负谁不好?偏偏欺负她?
你不知道她背后都有些什么人吗?一个是当朝宰执,一个是龙虎山张天师。
连他这个皇帝都惹不起,你真是活腻歪了……
那个官员被流放万里之后,还没有走到一半,就“病”死了。
至于得的是什么病,那就不为人知了。
至此之后,朝中那些官员,哪个不知道,和范知行不对付可以,甚至惹范知行都可以,但是千万不能惹魏静姝。
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魏静姝虽然对朝中的事知道的不多,但她明白,自己在京城中一直相安无事,全仰仗范知行和张天师二人。
是以,她对范知行和张天师都格外尊敬……
魏静姝拜过张天师之后,便自去书房与蓁儿她们读书去了。
然而,魏静姝刚走,门外又有一人求见,只听其大道:“在下入内内侍省太监都知,奉陛下口谕,特来此请张天师入宫。”
其声音尖细,乃太监无疑。
张道之不禁疑惑道:“赵长青请我进宫干什么?我与他可不怎么对付。”
王守义摇了摇头,显然他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见张天师?
赵长歌皱了皱眉,也十分不解。
张道之来京城,并没有隐瞒身份,京城中又到处都是宫中的探子,赵长青知晓他们的行踪倒是易如反掌。
“进来吧。”张道之向门外应道。
这太监只在门外,也没有肆意闯进来,倒是颇为礼貌,因此张道之也不会为难于他。
“是。”
那太监恭敬的应了一声,遂从门外走了进来,在其身后,还跟着两名押班太监。
所谓押班太监,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
负责轮值期间贴身随驾,传达皇帝诏令,同时作为皇帝的耳目。
虽然品职不高,却无人敢得罪。
而入内内侍省都知,则是相当于太监总管,直接向皇帝负责,地位极高,即便是一品大员,也不会轻易得罪。
“在下入内内侍省都知,王任恩,拜见张天师,拜见长公主,拜见王先生。”
那太监进门后,便立刻向三人恭敬的行了一礼。
王任恩在来之前,便了解了张道之等人的身份,自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