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表现出来的战力,却和金仙境没有什么关系。
对于这样一只奇怪的鸟,且来自于山海世界,赵长歌自然非常好奇。
“那个人族的人,你这么看着我,是不是被我雄伟的英姿震撼到了?”
“哈哈哈……”
鵸鵌看向赵长歌,作死的说道,说完还同时发出了一声长笑。
“……”
不仅张道之和赵长歌无语,就连桃夭都陷入了沉默。
心想这只鸟还真能作,竟然敢去招惹长歌师伯。
赵长歌眉毛一挑,这只鸟实在是太贱了,士可忍,孰不可忍!
“锵!”
赵长歌手中飞剑出鞘,如一道银光,向鵸鵌斩去。
剑身寒光闪烁,杀气逼人,方一出现,便令此方天地都出现了一股肃杀之气。
“我……去!”
鵸鵌顿时被吓了一跳,这个人族竟然这么强?
它只感觉,自己全身似乎都被杀气笼罩。
再看向赵长歌时,它再不敢飘了,这可是堪比山海世界中大凶的存在!
简直是太可怕了。
“女女女……女仙!”
“饶命啊,我错了!”
鵸鵌的求生欲望很强,立刻双腿一软,跪伏在地上,连连求饶。
赵长歌置若罔闻,飞剑依旧斩向鵸鵌。
鵸鵌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觉身后一凉,身体上似有什么东西被飞剑斩掉了。
鵸鵌回头一看,顿时欲哭无泪,它的一只尾巴,也就是一只很长的翎羽,竟被斩掉了。
鵸鵌将那根断掉的翎羽捡起来,捧在双翅之中,泫然欲泣,哭喊道:
“呜呜,我那可爱又迷人的尾巴,就这么离我而去了。”
大牛哞哞的叫了两声,表情十分高兴,诡异的咧嘴一笑。
对于鵸鵌的遭遇,让它幸灾乐祸,赵长歌可是给它出了一口恶气。
飞剑回鞘,赵长歌不再搭理鵸鵌。
直到现在她才意识到,这只鸟似乎并不正经。
“别叫唤了,快来给我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张道之直接无视了鵸鵌的哭喊,拿出了一本册子,翻开到自己记录着甲骨文的那一页。
“哦!好吧。”
鵸鵌立刻停住,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尾巴收好之后,才从地上站起来,看向了张道之手中的册子。
“这不是你们人族创造出的文字吗?怎么你们竟然不认识?”
鵸鵌看到上面的甲骨文后,不禁愣了愣,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是上古的文字,早就已经在九州世界失传了。”张道之说道。
“哦,原来如此。”
鵸鵌点了点头,接着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上面写的是:祖巫共工,作乱天下,其尸不灭,遂帝颛顼,镇其于此。”
“没了?”张道之皱了皱眉。
“没了。”鵸鵌应道。
对于这个结果,张道之并没有感到惊讶,因为上面的文字内容,与他猜想的一般无二。
也就是说,此前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祖巫已肉身成圣,寻常手段难以磨灭,比如十万大山中的玄冥祖巫,即使死去了万载岁月,其残缺的肉体,似乎依旧能有意识,能够造就出乱神渊中的神尊!
共工作为十二祖巫之一,同样肉身成圣,哪怕是死了,其肉身自然也有这个能力。
也就是说,颛顼的做法,直接将祖巫的肉身封印镇压,令其永远不能现世,这才是最优解。
只不过,万载岁月过后,终究还是让共工的肉身现世。
虽然暂时没有带来灾难,但谁能知晓以后没有呢?
而且,张道之有一种感觉。
所谓大劫,甚至可能会将那十二祖巫都一并牵扯进去。
要不然,这些十二祖巫的肉身,又怎么会相继现世?
可以预见,未来或许其他的祖巫,甚至传说中的神话人物,都会通过某种媒介,显化世间。
这对张道之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此时,他又想起了曾在京城中时,看到的那一角未来。
良久之后,张道之谓然一叹,如今的形势越发复杂了,未来也不知道会有多艰难。
虽然他在极力去阻止那些事情发生,可是他也明白,很多时候,个人之力,无法扭转历史的进程。
就如一个异士,甚至神仙,无论多么强大,都不可能与天道对抗。
“真人师弟,怎么了?”赵长歌见张道之面露愁容,不禁问道。
张道之这才回过神来,旋即摇了摇头,说道:“没事。”
鵸鵌似乎对上古那段历史颇为了解,开口说道:“没想到你们竟然找到了共工的肉身,若是能够探寻出祖巫肉身成圣,永恒不灭的秘密,岂不是有望成圣做祖?”
鵸鵌对力量和长生好像很渴望,这也是它的生存哲学……
张道之并没有打算在青丘待多久,既然已将那甲骨文破解了,也是时候该走了。
“桃夭,你好好修炼,与妖族大战时再见。”张道之向桃夭嘱咐道。
“好,我知道了,师尊,弟子定不负师尊厚望!”桃夭笑着说道。
“长歌师伯慢走,大牛慢走。”
“大牛,你可要好好修炼啊,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你变得更强了。”
大牛哼哼了两声,似乎在说,下次我一定要干翻那只鸟。
……
与桃夭告辞后,张道之和赵长歌二人,以及大牛,便离开了青丘,又向京城而去。
如今天下也算是安定,但他们谁都明白,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而已。
现在越太平,当大劫来时,也就更为凶猛。
来到京城后,张道之等人便回到了他买的那个宅院中。
接下来的日子,若是没有什么大事,张道之便不打算出去了。
他准备在这里,好好陪一陪蓁儿,毕竟自己这个做哥哥的,始终没有与蓁儿好好聚过。
时间飞逝,很快便来到了承平九年三月下旬中。
而大周朝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会试,也将要开始了。
此时的京城内,早已聚集了不知多少读书人。
都是来自于京城和各省贡院的解元,亚元,经魁,亚魁,以及举人。
参加会试的最低标准,就是举人。
整个大周朝各省加起来,举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个。
更别说那些连举人都没有中的秀才,童生等等,更是不知凡几。
对于这样一只奇怪的鸟,且来自于山海世界,赵长歌自然非常好奇。
“那个人族的人,你这么看着我,是不是被我雄伟的英姿震撼到了?”
“哈哈哈……”
鵸鵌看向赵长歌,作死的说道,说完还同时发出了一声长笑。
“……”
不仅张道之和赵长歌无语,就连桃夭都陷入了沉默。
心想这只鸟还真能作,竟然敢去招惹长歌师伯。
赵长歌眉毛一挑,这只鸟实在是太贱了,士可忍,孰不可忍!
“锵!”
赵长歌手中飞剑出鞘,如一道银光,向鵸鵌斩去。
剑身寒光闪烁,杀气逼人,方一出现,便令此方天地都出现了一股肃杀之气。
“我……去!”
鵸鵌顿时被吓了一跳,这个人族竟然这么强?
它只感觉,自己全身似乎都被杀气笼罩。
再看向赵长歌时,它再不敢飘了,这可是堪比山海世界中大凶的存在!
简直是太可怕了。
“女女女……女仙!”
“饶命啊,我错了!”
鵸鵌的求生欲望很强,立刻双腿一软,跪伏在地上,连连求饶。
赵长歌置若罔闻,飞剑依旧斩向鵸鵌。
鵸鵌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觉身后一凉,身体上似有什么东西被飞剑斩掉了。
鵸鵌回头一看,顿时欲哭无泪,它的一只尾巴,也就是一只很长的翎羽,竟被斩掉了。
鵸鵌将那根断掉的翎羽捡起来,捧在双翅之中,泫然欲泣,哭喊道:
“呜呜,我那可爱又迷人的尾巴,就这么离我而去了。”
大牛哞哞的叫了两声,表情十分高兴,诡异的咧嘴一笑。
对于鵸鵌的遭遇,让它幸灾乐祸,赵长歌可是给它出了一口恶气。
飞剑回鞘,赵长歌不再搭理鵸鵌。
直到现在她才意识到,这只鸟似乎并不正经。
“别叫唤了,快来给我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张道之直接无视了鵸鵌的哭喊,拿出了一本册子,翻开到自己记录着甲骨文的那一页。
“哦!好吧。”
鵸鵌立刻停住,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尾巴收好之后,才从地上站起来,看向了张道之手中的册子。
“这不是你们人族创造出的文字吗?怎么你们竟然不认识?”
鵸鵌看到上面的甲骨文后,不禁愣了愣,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是上古的文字,早就已经在九州世界失传了。”张道之说道。
“哦,原来如此。”
鵸鵌点了点头,接着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上面写的是:祖巫共工,作乱天下,其尸不灭,遂帝颛顼,镇其于此。”
“没了?”张道之皱了皱眉。
“没了。”鵸鵌应道。
对于这个结果,张道之并没有感到惊讶,因为上面的文字内容,与他猜想的一般无二。
也就是说,此前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祖巫已肉身成圣,寻常手段难以磨灭,比如十万大山中的玄冥祖巫,即使死去了万载岁月,其残缺的肉体,似乎依旧能有意识,能够造就出乱神渊中的神尊!
共工作为十二祖巫之一,同样肉身成圣,哪怕是死了,其肉身自然也有这个能力。
也就是说,颛顼的做法,直接将祖巫的肉身封印镇压,令其永远不能现世,这才是最优解。
只不过,万载岁月过后,终究还是让共工的肉身现世。
虽然暂时没有带来灾难,但谁能知晓以后没有呢?
而且,张道之有一种感觉。
所谓大劫,甚至可能会将那十二祖巫都一并牵扯进去。
要不然,这些十二祖巫的肉身,又怎么会相继现世?
可以预见,未来或许其他的祖巫,甚至传说中的神话人物,都会通过某种媒介,显化世间。
这对张道之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此时,他又想起了曾在京城中时,看到的那一角未来。
良久之后,张道之谓然一叹,如今的形势越发复杂了,未来也不知道会有多艰难。
虽然他在极力去阻止那些事情发生,可是他也明白,很多时候,个人之力,无法扭转历史的进程。
就如一个异士,甚至神仙,无论多么强大,都不可能与天道对抗。
“真人师弟,怎么了?”赵长歌见张道之面露愁容,不禁问道。
张道之这才回过神来,旋即摇了摇头,说道:“没事。”
鵸鵌似乎对上古那段历史颇为了解,开口说道:“没想到你们竟然找到了共工的肉身,若是能够探寻出祖巫肉身成圣,永恒不灭的秘密,岂不是有望成圣做祖?”
鵸鵌对力量和长生好像很渴望,这也是它的生存哲学……
张道之并没有打算在青丘待多久,既然已将那甲骨文破解了,也是时候该走了。
“桃夭,你好好修炼,与妖族大战时再见。”张道之向桃夭嘱咐道。
“好,我知道了,师尊,弟子定不负师尊厚望!”桃夭笑着说道。
“长歌师伯慢走,大牛慢走。”
“大牛,你可要好好修炼啊,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你变得更强了。”
大牛哼哼了两声,似乎在说,下次我一定要干翻那只鸟。
……
与桃夭告辞后,张道之和赵长歌二人,以及大牛,便离开了青丘,又向京城而去。
如今天下也算是安定,但他们谁都明白,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而已。
现在越太平,当大劫来时,也就更为凶猛。
来到京城后,张道之等人便回到了他买的那个宅院中。
接下来的日子,若是没有什么大事,张道之便不打算出去了。
他准备在这里,好好陪一陪蓁儿,毕竟自己这个做哥哥的,始终没有与蓁儿好好聚过。
时间飞逝,很快便来到了承平九年三月下旬中。
而大周朝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会试,也将要开始了。
此时的京城内,早已聚集了不知多少读书人。
都是来自于京城和各省贡院的解元,亚元,经魁,亚魁,以及举人。
参加会试的最低标准,就是举人。
整个大周朝各省加起来,举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个。
更别说那些连举人都没有中的秀才,童生等等,更是不知凡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