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天师不在龙虎山的日子里,杨守真除了每日的功课之外,都独自一人修行。
可以说,这家伙除了日常所需之外,其他时间全放在了修行之上。
日复一日,无论严寒酷暑,都未曾断过,其心智之坚韧,龙虎山没有弟子能够比拟。
就连被张道之寄予厚望的阿椿都不行。
曾有一次,李不悔在杨守真的身边逗他道:“你师傅回山了都不管你的修行,你也不怨他吗?”
哪知杨守真面无表情的应道:“师傅是天师,自有要事处理,我自己能够修行,就不必麻烦师傅了。”
说到这儿,杨守真话锋一转,有些不快的盯着李不悔,道:“还有,小师叔以后能不能不要在我面前说我师傅的坏话了?”
李不悔对杨守真的“直”颇为无言,于是再不逗他了。
不过龙虎山弟子众多,李不悔只喜欢与杨守真待在一块儿。
只因李不悔觉得,杨守真心无杂念,和他待一块儿,自己心里更觉得安然。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道之便又进入了半闭关的状态。
他每日的时间,大多都在思考长生路的修炼。
异士何以能够长生?
便是能够沟通天地自然之力,为己所用,改造身体,令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奇经八脉,生生不息。
身体生命之力旺盛,蕴生长生物质,自然能够延缓衰老,得以长生。
但长生并不意味着不死,只是比寻常人活的更久而已。
无论是肉身,还是元神,都有死亡的一天。
而永生,便是能让岁月不加身,无法在身体和元神上留下时间的痕迹,灵魂亦超脱轮回,不会寂灭。
但张道之常在思考,自身永生,并非世间永恒,这于两者而言,真的会好吗?
当一个人拥有无限的生命,不朽不灭,那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一个永生的人,必定会伴随着一个问题,身边的亲朋好友,熟知的一切,都会随着自然变化,而逐渐消逝,直至不在世间显化,那这一个人的永生,将会何等孤寂?
这是张道之不敢想象的,也不愿去承受的。
如额图根那般,活了几千年岁月,心性就已发生了变化,若是更久呢?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额图根已极力在克制,但是这种变化是悄无声息的,即使本身有所察觉,但也不可避免。
且于世间而言,一个长生者,定会占据天下大半气数,又如何能够让后世的世界,稳定的运行呢?
甚至极有可能,对天下苍生,做出一些不可理解的事情来。
而若是长生者太多,世间的气数定然不够,也便会令世间发生动荡,彼此之间,又如何平衡呢?
虽然异士到了一定境界,不被此方天道容纳,会自行打开天门,飞升成仙。
但是无论天界也好,人间界也罢,两者的本质想来应该是相同的……
张道之摇了摇头,待解决了世间之事后,他定然要去草原,与额图根深入交流一下。
作为一名长生者,在剥离了神性之后,是如何维持人性不会产生那么大变化的。
又如何能够不让己身影响世间的气数。
不过眼下,他还未真正踏上长生路,去研究这些问题,为时尚早。
摇了摇头,张道之暂且将心中的那些思虑压下,不再去想。
转而开始研究各家的法与路。
他借自身无垢之体的特殊性,来演化参悟不同的道法。
起初,他在自己的丹田处,演化蕴生出了一枚金丹,再将灵气灌入,以自身灵力将其压缩,几乎形成实质。
而后,他又在五脏六腑,甚至身体各处,都蕴结出了金丹。
这一刻,他的身体就是金丹,金丹就是身体。
当然,这只是一种演化,并非是真的修出了金丹。
如若不然,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将金丹大道走到了这个地步,会让修炼金丹大道的异士,怀疑人生。
且,这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世间没有人能够同时修炼这么多的功法,必然会导致身体气机紊乱,最后自爆而亡。
没过多久,张道之又将体内所有金丹,都汇聚成了一个,成为“道一”,归于丹田。
金丹上,有紫气腾升,神秘无比。
“这金丹大道,果然也有独到之处,但这不是我的道与法,这路子并不适合我。”
“前人之路,都为后世之启,我应当沿着前人的路,走出自己的道。”
“如若不然,我将永远陷入前人之道的桎梏之中。”
张道之目光坚定,此番演化,让他感悟颇多。
随即,他将体内的金丹散去,又开始演化其他的道与法。
直到最后,他先后演化出了神游太虚,先天一炁,太极道,少林的练体经,儒家的“心”,武道,剑道……
道家的玄妙通天之力,佛门的肉身之力,儒家的“心之力”,人间的武道,剑道等等,都被张道之一一演化而出,最后又都被他散去,使自身又回归本源。
与此同时,张道之周身的气机愈发凝炼,五气在体内,与头顶之间,经任督二脉不断循环,且速度越来越快,身体有紫气腾现,将其笼罩在内。
此时,在龙虎山的上空,有异象浮现,忽然乌云密布,仿佛间,有雷霆在其中孕育。
“雷劫?”盘坐在天师殿中的玄虚子,忽得睁开双眼,愕然道。
“怎么会?”一旁的玄成子,亦是双目睁开,露出了不可思议之色。
“方踏入长生路而已,怎么会出现风火雷劫?”玄灵子亦是震惊的说道。
“莫非道之所修之道,太过逆天,提前引来了风火雷劫?”
玄虚子望向了苍穹,喃喃道。
此时,龙虎山众弟子,也都发现了天降异象,纷纷惊愕不已。
“是谁要渡雷劫?难道是三位师叔祖吗?”
“除了他们之外,龙虎山也没有其他人有资格渡雷劫了吧?”
“非也,天师修为深不可测,或许是天师呢?”
“……”
一众龙虎山弟子,皆议论纷纷。
就连龙虎六杰,都心中疑惑不已,将目光移向了后山之中。
可以说,这家伙除了日常所需之外,其他时间全放在了修行之上。
日复一日,无论严寒酷暑,都未曾断过,其心智之坚韧,龙虎山没有弟子能够比拟。
就连被张道之寄予厚望的阿椿都不行。
曾有一次,李不悔在杨守真的身边逗他道:“你师傅回山了都不管你的修行,你也不怨他吗?”
哪知杨守真面无表情的应道:“师傅是天师,自有要事处理,我自己能够修行,就不必麻烦师傅了。”
说到这儿,杨守真话锋一转,有些不快的盯着李不悔,道:“还有,小师叔以后能不能不要在我面前说我师傅的坏话了?”
李不悔对杨守真的“直”颇为无言,于是再不逗他了。
不过龙虎山弟子众多,李不悔只喜欢与杨守真待在一块儿。
只因李不悔觉得,杨守真心无杂念,和他待一块儿,自己心里更觉得安然。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道之便又进入了半闭关的状态。
他每日的时间,大多都在思考长生路的修炼。
异士何以能够长生?
便是能够沟通天地自然之力,为己所用,改造身体,令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奇经八脉,生生不息。
身体生命之力旺盛,蕴生长生物质,自然能够延缓衰老,得以长生。
但长生并不意味着不死,只是比寻常人活的更久而已。
无论是肉身,还是元神,都有死亡的一天。
而永生,便是能让岁月不加身,无法在身体和元神上留下时间的痕迹,灵魂亦超脱轮回,不会寂灭。
但张道之常在思考,自身永生,并非世间永恒,这于两者而言,真的会好吗?
当一个人拥有无限的生命,不朽不灭,那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一个永生的人,必定会伴随着一个问题,身边的亲朋好友,熟知的一切,都会随着自然变化,而逐渐消逝,直至不在世间显化,那这一个人的永生,将会何等孤寂?
这是张道之不敢想象的,也不愿去承受的。
如额图根那般,活了几千年岁月,心性就已发生了变化,若是更久呢?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额图根已极力在克制,但是这种变化是悄无声息的,即使本身有所察觉,但也不可避免。
且于世间而言,一个长生者,定会占据天下大半气数,又如何能够让后世的世界,稳定的运行呢?
甚至极有可能,对天下苍生,做出一些不可理解的事情来。
而若是长生者太多,世间的气数定然不够,也便会令世间发生动荡,彼此之间,又如何平衡呢?
虽然异士到了一定境界,不被此方天道容纳,会自行打开天门,飞升成仙。
但是无论天界也好,人间界也罢,两者的本质想来应该是相同的……
张道之摇了摇头,待解决了世间之事后,他定然要去草原,与额图根深入交流一下。
作为一名长生者,在剥离了神性之后,是如何维持人性不会产生那么大变化的。
又如何能够不让己身影响世间的气数。
不过眼下,他还未真正踏上长生路,去研究这些问题,为时尚早。
摇了摇头,张道之暂且将心中的那些思虑压下,不再去想。
转而开始研究各家的法与路。
他借自身无垢之体的特殊性,来演化参悟不同的道法。
起初,他在自己的丹田处,演化蕴生出了一枚金丹,再将灵气灌入,以自身灵力将其压缩,几乎形成实质。
而后,他又在五脏六腑,甚至身体各处,都蕴结出了金丹。
这一刻,他的身体就是金丹,金丹就是身体。
当然,这只是一种演化,并非是真的修出了金丹。
如若不然,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将金丹大道走到了这个地步,会让修炼金丹大道的异士,怀疑人生。
且,这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世间没有人能够同时修炼这么多的功法,必然会导致身体气机紊乱,最后自爆而亡。
没过多久,张道之又将体内所有金丹,都汇聚成了一个,成为“道一”,归于丹田。
金丹上,有紫气腾升,神秘无比。
“这金丹大道,果然也有独到之处,但这不是我的道与法,这路子并不适合我。”
“前人之路,都为后世之启,我应当沿着前人的路,走出自己的道。”
“如若不然,我将永远陷入前人之道的桎梏之中。”
张道之目光坚定,此番演化,让他感悟颇多。
随即,他将体内的金丹散去,又开始演化其他的道与法。
直到最后,他先后演化出了神游太虚,先天一炁,太极道,少林的练体经,儒家的“心”,武道,剑道……
道家的玄妙通天之力,佛门的肉身之力,儒家的“心之力”,人间的武道,剑道等等,都被张道之一一演化而出,最后又都被他散去,使自身又回归本源。
与此同时,张道之周身的气机愈发凝炼,五气在体内,与头顶之间,经任督二脉不断循环,且速度越来越快,身体有紫气腾现,将其笼罩在内。
此时,在龙虎山的上空,有异象浮现,忽然乌云密布,仿佛间,有雷霆在其中孕育。
“雷劫?”盘坐在天师殿中的玄虚子,忽得睁开双眼,愕然道。
“怎么会?”一旁的玄成子,亦是双目睁开,露出了不可思议之色。
“方踏入长生路而已,怎么会出现风火雷劫?”玄灵子亦是震惊的说道。
“莫非道之所修之道,太过逆天,提前引来了风火雷劫?”
玄虚子望向了苍穹,喃喃道。
此时,龙虎山众弟子,也都发现了天降异象,纷纷惊愕不已。
“是谁要渡雷劫?难道是三位师叔祖吗?”
“除了他们之外,龙虎山也没有其他人有资格渡雷劫了吧?”
“非也,天师修为深不可测,或许是天师呢?”
“……”
一众龙虎山弟子,皆议论纷纷。
就连龙虎六杰,都心中疑惑不已,将目光移向了后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