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因果未消-《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此时,朱厌大怒,立即指挥数万妖兵妖将,再次向京城发动攻击,试图干扰王守义。

  但王守义不为所动,并不是他不想出手去救,而是他没有选择。

  无论如何,他只有一个人,救不下那么多人。

  这令王守义感到深深地无奈。

  不等赵长青下旨,禁军龙卫军与神卫军两军的都指挥使,纷纷率领各自的禁军,杀向了妖族大军。

  两军交战,导致生灵涂炭,也不知道多少无辜百姓,死于此战!

  “刷!”

  就在这时,赵长青忽然取出蟠龙棍,周身萦蕴着无尽皇道龙气,向那虚空中跃去。

  “陛下!”

  老太监赵道辅大惊失色,他怎么也没有料到,陛下竟然亲自出手了。

  此时他不敢怠慢,生怕赵长青有什么闪失,浑身气势尽现,亦随赵长青冲向了虚空。

  “哼!”

  朱厌看到裹挟着皇道龙气的赵长青,不禁冷哼了一声。

  其虽为人间帝王,但他并没有将赵长青放在眼里。

  朱厌唯一忌惮的,只是赵长青身上的皇道龙气。

  “王先生,朕来助你!”

  赵长青挥动手中蟠龙棍,皇道龙气缠绕其上,一棒向朱厌敲了下去。

  “好!”

  王守义只是点了点头,他对当今这位皇帝,并没有什么好脸色。

  在王守义看来,赵长青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当然,或许这也是王守义想当然了,他认为的天下之主,或许也只存在于历史神话中。

  朱厌急忙闪身躲避,不敢正面与皇道龙气对抗。

  毕竟其中蕴含大周国运之力,以及九州众生之力,非同小可。

  哪怕是大罗金仙来了,也不敢强行对上,会损失道行。

  这时,赵道辅也到了,但他并没有出手的机会。

  毕竟他的实力,在此时此刻,显得太过低微了。

  见状,赵道辅不由苦笑一声,看来自己真的是老了。

  面对王守义和赵长青的合力攻势,朱厌已是落入了下风。

  此刻朱厌已经萌生了退意,但被二人缠住,他一时却无法脱身。

  朱厌心知,大周国运未尽,自己就算是有心拿下京城,也不可能做到。

  双方大战了许久,朱厌已是负伤,有鲜血淋漓。

  王守义与赵长青二人,同样也不好过,消耗力量过甚,脸色变得苍白,身体也有些虚弱了。

  尤其是王守义,他本在东海经历了一战,未及恢复,又赶到京城,与朱厌对战,一身精气神,早已懈怠到了极致。

  那朱厌见二人攻势逐渐减弱,又见自己麾下的妖兵妖将,损失过半。

  于是立刻祭出空间令旗,在虚空中一挥,将剩下的妖兵,全部封入其中。

  “儒家半圣,人族皇帝,人族与我妖族因果未消,他日大周国运彻底孱弱之后,本王会再杀回来的!”

  朱厌不甘的大吼一声,旋即强行撕开虚空,破空而去。

  王守义与赵长青二人都没有追赶,事实上,他们二人也无力追赶了。

  眼见朱厌撤退,二人不由长舒了一口气,心下亦是一松。

  这一战,终于是结束了,京城虽然惨遭妖族肆虐,但终究也是守住了。

  ……

  与此同时,代州,雁门关。

  北元皇帝蒙哥,率麾下所有兵马,猛攻雁门关。

  起初,蒙哥下令,以堆土法,在弓箭的射程之内,一夜之间堆成了一个比雁门关城墙还高的巨大土堆。

  北元的弓箭手,皆站在土堆上,居高临下的向雁门关射箭。

  弓箭如雨点一般落下,铺天盖地,密密麻麻,令雁门关的守城士兵,死伤无数。

  雁门关的弓箭手,亦登上城墙,与北元弓箭手对射。

  但因北元的弓箭手地势更高,有土堆护住,雁门关的弓箭手,很难对北元的弓箭手,造成有效的杀伤力。

  薛尧大怒,亲自动手,以浑身气血之力,将那土堆震散,使北元的弓箭手损伤不小。

  蒙哥见状,愁眉不展,无计可施。

  当下便有浑都献计,让北元的弓箭手继续与雁门关的弓箭手对射。

  同时派五万步兵,掘土继续将土堆向雁门关逐渐推进。

  这样一来,就算土堆再次被毁,也无伤大碍。

  这个计策,虽然慢了一些,但也并不是不可行。

  再者,眼下除此之外,蒙哥已是别无他法,能够攻打雁门关。

  雁门关依山而建,地下都是山石,几无可能通过挖掘地道之法攻入城中。

  当下,蒙哥只得采用浑都的计策,逐渐向前推进。

  果不其然,这个计策效果虽然缓慢,但是成效却是不小。

  一日之间,竟向前推进了十米!

  哪怕期间数次被薛尧震毁,但这并没有挡住北元的攻势,反而让北元的士兵更卖力了。

  看到这一幕,薛尧不禁皱眉成川,如此下去,不出两日,北元的铁骑便能通过那土堆,登上城墙。

  届时,雁门关中的守军,根本无力抵挡。

  此时,薛尧手下的那名谋士,道:“大帅,据北元的探子传来密报,北元皇帝蒙哥,最多只会攻打雁门关三日,到时便会撤军。”

  “现在已经过了一日,只要再撑过两日,北元的士兵便会不战而退。”

  “两日的时间,北元绝无可能攻入雁门关。”

  闻言,薛尧不由叹了一口气,道:“如此自然最好,只是本帅担心,雁门关恐怕连两日也支撑不了了。”

  那位年老的谋士闻言,不禁心中一动,道:“大帅,这是为何?”

  薛尧叹道:“沐雄虽然率领二十万大军支援,可是他只是为了争功而来,并不会让麾下将士死战。”

  “这些日子以来,沐雄的兵马,更是一个都没有登上雁门关的城墙。”

  “陛下虽然来了密诏,称调动了九州各地共三十万大军,增援雁门关。”

  “可是这增援,并非两三日的时间便能抵达,几乎也不用打援兵的主意。”

  听到这话,那谋士闻言,亦是不禁皱了皱眉。

  如此一来,雁门关可用之兵,只有十万,想要挡住北元的进攻,确实不可能。

  “唉,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

  那谋士叹了一口气,脸上竟也浮现绝望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