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雅各布的双阈值训练-《自律让你自由,没让你美女自由啊》

  就说呢!

  李柏明明觉得自己体力水平爆表。

  跑一万米都能轻松打开29分大关了。

  怎么跑一个40公里,320、310的配速就顶成这样。

  原来是长距离练少了!

  以前李柏自己练的时候,动不动就跑30公里、36公里的。

  这两个月在汉东长跑队,他训练的强度虽然上去了,但长距离练得确实不多!

  最多也只是20公里的慢跑。

  更多时候,就是有氧的60分钟慢跑。

  4分配,甚至是5分配。

  60分钟顶多能跑十几公里......

  当然,并不是说李柏练的量少了。

  实际上,每天他也差不多要跑上20到30公里,外加40公里的骑行。

  打卡巴黎奥运会的积分肯定是够的。

  问题是缺乏长距离的拉练,他身体就适应不了太高强度的长距离拼搏。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万米之王去跑马拉松,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备战。

  备战不充分,就出现像切普特盖那样跑崩,被抱着走的情况......

  国家队的训练就是为了备战亚运会马拉松比赛的!

  而且吴向栋他们本身也是专攻马拉松比赛。

  所以,长距离的训练,有氧的训练,会占据比较高的份量!

  跑38、40公里就是家常便饭!

  这是之前吃饭时候,杨椿龙说的。

  何捷也说他一个月的训练量超过1000公里。

  甚至夏训、冬训(因为没有比赛),还会超过1100公里。

  以这些量大管饱的长距离训练来看,他们说的,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你还要练一万米和五千米,那除了长距离要练以外,你还要做双阈值训练!”

  张指导给李柏说完了马拉松方面的一些技术问题。

  又转头说起了李柏另外的两个兼项。

  “双阈值训练?”

  李柏一脸茫然。

  他知道阈值,乳酸门槛跑,就是在乳酸阈值的强度下跑步,提高有氧耐力。

  但他从没有听说过双阈值训练。

  “雅各布·英厄布里格森知道吗?”

  张指导看见李柏还在摇头,忍不住笑了起来。

  果然是半道出家的超级天才啊!

  啥也不懂,稀里糊涂地就闯入了长跑的领域。

  偏偏他还跑得那么好!

  当教练的,最喜欢这样的白纸型天才了!

  调教起来更有成就感!

  “他是挪威中长跑名将,东京奥运会1500米的金牌得主!”

  “从1500米到5000米,他几乎把欧洲记录刷新了一遍!”

  “而且他还很年轻,2000年9月出生,比你还小一岁!”

  李柏确实不知道这么一个人,听教练说的,他好像还挺厉害!

  居然还在东京奥运会上拿金牌了。

  李柏粗浅的认知中,径赛比赛,一般都是黑人运动员占据主导地位的。

  白人和黄种人虽然偶尔有几个表现还不错的运动员出现。

  但想要跟黑人竞争还比较困难。

  这个挪威人,听起来好像能跟黑人掰掰手腕啊!

  当然,这真的是李柏的孤陋寡闻和刻板印象了!

  实际上,欧洲,尤其是北欧,他们的中长跑都非常厉害。

  而雅各布·英厄布里格森更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不仅仅是能跟黑人运动员掰掰手腕而已。

  他在中长跑领域,已经是金字塔最顶端的那几个运动员之一!

  有趣的是,雅各布还有两个哥哥,同样是顶级中长跑运动员。

  大哥亨里克拿过欧锦赛的金牌。

  参加过伦敦奥运会,获得1500米的第五名!

  二哥菲利普同样拿到过欧锦赛的金牌。

  他和雅各布都参加了东京奥运会的1500米比赛,只是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最厉害的还是雅各布,而且雅各布还远远没到巅峰期。

  2023年的他,已经在世界的中长跑领域展现出了统治级的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兄弟在2018年基普乔格的破2挑战赛中,一起担任了基普乔格的分段兔!

  北欧的中长跑厉害,不仅仅是体现在他们的选手上面。

  他们的运动科学研究也是独树一帜!

  像二十世纪初,芬兰就发明了间歇跑的训练方法。

  此外,北欧国家还研发出了像Suunto心率表、Pr心率表、Firstbeat心率算法等等服务于全世界教练和运动员的运动数据技术!

  而张指导现在提到的双阈值训练,也是北欧培养精英中长跑运动员的一大利器!

  “双阈值训练,指的是在同一天的早上和下午,分别安排一场不同阈值的间歇训练。”

  “比如,早上安排强度稍微低一点,乳酸水平在2ol/L,时间稍微长一点,比如5组6分钟的跑步。”

  “下午会进行强度稍微高一点,乳酸水平低于3.5ol/L,时间短的,10组左右的1000米间歇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训练方法,李柏光是听张指导说就有点懵逼了。

  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术语、数字,哪里听得明白啊?

  ......

  不过,他不懂没关系。

  这不是有张指导吗?

  第二天,张指导就安排起了双阈值训练的课程。

  “在开始之前,我先强调一下,这个训练不是让你们拼谁更厉害的。”

  “配速,耐力,都不是我们考量的关键。重点在于你的血乳酸浓度。”

  “要通过采集你们的这些数据指标,确保我们的训练是在一种运动负荷和疲劳的平衡状态下进行的。”

  “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去训练,你们的有氧基础,还有你们的乳酸阈值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怎么样才能做到数据准确?

  很简单,采血测试!

  李柏一个上午就被助教扎过三次手指。

  用血乳酸仪来找他训练时候最适合他的强度。

  其他人倒不怎么需要这么多次测试。

  像张德舜,她显然早就接受过很多次这种双阈值训练。

  队伍里有她完整的一套数据。

  教练团队只需要在早上的训练结束之后,测一次血乳酸,确保数值准确就行。

  “这就是国家队级别的科学训练吗?”

  李柏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

  这是他在省队没体验过的技术服务!

  更不用说自己蒙头训练了!

  不走到更高的舞台,根本无法接触到那些前沿、顶尖的训练方法!

  在国家队,他能练出什么样的水平呢?

  李柏暂时还感受不出来,但他已经开始期待了!

  不过,上午在酒店房间里休息的时候,李柏接到了一个电话。

  栗莎给他介绍的那位经纪人朋友到了!

  喜欢自律让你自由,没让你美女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