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木匠-《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

  “娘,二哥,大嫂,小弟!”

  江思月跟大家打招呼。

  “我在镇上买了些做凉茶和酸梅汤的材料,明天想去镇上做点小买卖,补贴家用。”

  她看了看王氏。

  “所以下午我还要在家煮酸梅汤和凉茶,不能来帮忙浇地了!”

  王氏挑着木桶撇了撇嘴:

  “本来也没指望你!”

  就说吧。

  自来娇生惯养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就转了性子!

  江思月笑了笑,放团儿自己去阴凉处玩。

  她这个大嫂是个嘴硬心软的。

  倒是比看着软绵绵的二嫂更好相处。

  “杰子,能带我去看看你们挑水的地方吗?”

  天太干热,在地里劳作容易中暑。

  而且这么大面积的庄稼地,只靠人力浇灌杯水车薪。

  这头刚浇过那头又干了。

  她是想看看能不能弄个器械辅助一下。

  “行,姐随我来吧,刚好我要去挑水。”

  杰子挑着他的两只木桶,带着江思月往井口走。

  路上遇到枝儿挑了两只小一点儿的水桶往回走。

  勇儿和花儿一起抬了一桶水。

  “小姑、叔叔!”

  几个孩子一脸疲惫的叫。

  除了他们,路上来来回回的,都是同村挑水浇地的。

  “哎呦,这不老江家的思月吗!

  真是少见啊!”

  有好事的大妈嘲笑着。

  江思月也不搭理她,径直跟着杰子来到了水井旁。

  井深的黑不见底。

  上头打水用的辘轳黑乎乎的,上头缠的绳子都放到底了,才能打上一桶水来。

  约莫着水面有一丈多深。

  许多村民都在井边排队打水。

  “咱们村还算好的,这口井虽然深了些,但还有水。

  有些村子的井都干了,地里的庄稼就只能干着,今年是一点收成都没有了。”

  江思杰说着,也加进了等待打水的队伍。

  江思月绕到井边看了看,观察了一下村民打水的情况,估计了一下水位。

  “杰子,我回家做饭了。

  再过半个时辰记得叫大家回家吃饭!”

  杰子也没当回事。

  他姐自小就细胳膊细腿的,不是块干活的料。

  “哎,好嘞。”

  江思月回了家。

  去山上找野菜的赵氏已经回来了。

  看着家里多出来的糙米白面和腊肉,惊奇不已。

  “二嫂。”

  江思月洗了手,拿了面盆舀出差不多三斤面来。

  家里人多。

  又长时间体力劳动,食量一定非常大。

  “这都是你买的啊!”

  赵氏惊讶的问。

  江思月点点头:

  “红枣是给二嫂补身体用的,你拿回去洗一洗,每天吃几个。”

  赵氏一阵窃喜,拿了包红枣的纸包往自己屋里走。

  “那我就不客气了哦。

  谢谢小姑。

  等我给你生了大胖侄子来孝敬你。”

  江思月看她偷感很重的走出去,摇摇头笑了一下。

  往面粉里加了少许盐,加水和成面团,放在盆里醒着。

  又用腊肉,萝卜和土豆简单炒了个卤。

  再把面团擀开摊薄,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

  烧开一锅水,下了进去。

  “什么东西这么香!”

  江思杰走的快,先回来。

  “快洗了手进来帮我端饭!”

  江思月说。

  杰子立刻放下水桶,洗了手跑进灶房。

  “呀,是打卤面!”

  他一阵惊喜。

  爹还在的时候,家里逢年过节也能吃上一顿白面的。

  可是爹走了之后,这两年旱灾越发的严重,就再也没吃过了。

  “哟,小姑真是大方,竟然还买了白面回来。”

  王氏嘴上说着,心里却高兴起来。

  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吃上小姑子亲手做的一顿饭,还是白花花的手擀面。

  江母牵着团儿的手走进来,见是女儿在灶房忙活,有点不高兴。

  “老二家的,见你妹妹在灶房忙活也不知道帮把手!”

  赵氏赶忙把正吃着的红枣收起来。

  “娘,我挖了一上午野菜头有点晕。

  是小妹主动做饭的。”

  江母摇了摇头也没再说什么。

  江团儿主动跑到灶房,见娘亲正在盛面,奶生生的道:

  “团儿还不太饿,娘给我少盛一点就好!”

  江思月看她瞪着大眼舔着嘴唇的模样。

  有些好笑又有些心酸。

  “娘做了很多呢,吃不完下午就坨了。

  团儿使劲帮娘消灭掉它!”

  说着塞给她满满一碗。

  这是早捞起来放在灶台上的,已经没那么烫了。

  小团儿端着碗十分高兴的点头:

  “嗯。”

  “哇,还有腊肉!

  小姑你花了不少银子吧!”

  小辈们都分到了自己的饭碗,枝儿咽着口水说。

  一听这个,江母又是一阵心疼。

  “虽说你要回了嫁妆,但给大梁拿药治伤就花了不少,哪能这么浪费呢。”

  江思月摇摇头:

  “家里因为我的事儿只能吃糠咽菜,给大家改善改善是应该的。

  而且我接下来想去镇上摆摊卖凉茶,应该能不少赚。”

  大哥也觉得她太浪费。

  而且生意哪是那么好做的。

  “镇上卖凉茶的铺子有的是,你咋知道一定能赚钱?”

  他真是替小妹捏了把汗。

  又怕说多了招人烦。

  江思月转头冲他笑了笑:

  “大哥别担心,我有妙招!”

  卖凉茶的虽然多,但能冰镇的可没几家。

  天气这么热,她的一定好卖的。

  吃完饭。

  赵氏因为没做饭,心里愧疚,主动去洗了碗。

  大家累了一上午,都想歇一歇。

  江思月却叫上了杰子。

  “你知道村里有木匠吗?”

  杰子想了想:

  “还真有一个。

  姐你找木匠干嘛,是打家具吗?”

  江思月看了看靠在床上还在慢吞吞吃面的大哥。

  虽然已经告诉他能好。

  但他始终有点不相信。

  而且做惯了活计的人突然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

  对自尊心打击是很大的。

  “我想给大哥买个拐杖。

  这样好歹他能自己站起来,也能自己倒水盛饭了。”

  杰子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而且:

  “姐你真是找对人了。

  那木匠也是个瘸子,对拐杖肯定很熟悉。”

  知会了江母一声,姐弟两个便出了门。

  沿着村里的小巷子,一路往村后的山脚下走去。

  直到村里所有房屋都落在了身后,又走了一会儿。

  才在一片竹林后面看到一个院落。

  三间低矮的小茅屋。

  院子却很大。

  里头散落着各种木头和框架半成品。

  “这人是三年前搬来的。

  但因为是个瘸子,大家都觉得他做活不利索,很少来找他。”

  看见坐在院中正刨着木头的身影,江思杰附在他姐耳边说。

  “李木匠在吗?”

  介绍了大致情况。

  江思杰站在大门口吆喝了一声。

  里头的木匠李青山拄着拐站了起来。

  “在的。”

  说着就走过来开门。

  江思月见这男子也就二十三四的模样,白净的面庞,清秀的五官。

  可惜就是腿有点瘸,要不然也是个文质彬彬的美男子。

  喜欢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