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文浩懂事-《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

  江思月看见马氏有意无意的往她身上瞟。

  于是故意掸了掸新上身的绸缎新衣。

  矫情道:

  “现在连地主家的小妾都能穿上绸缎衣裳了吗?

  那我穿这身还真是有失身份。

  回头去布庄里看看有没有时兴的香云锦,据说一匹上好的香云锦就要五两纹银。

  叫绣坊做两身来,也省的被人说寒酸。”

  然后又伸手拔下了头上的海棠造型金钗,嫌弃道:

  “金银说起来都太俗气了。

  听过往的胡商说,现在京城那边的贵妇都流行把宝石镶嵌在首饰上。

  我让他给我定做了一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送到!

  弄得我现在只能戴这种没有花样的款式!”

  江思月说着意犹未尽。

  顺手又从袖子摸出作坊里给她送的新款胭脂样品。

  十分慵懒的打开来挑了一点儿,在手背上试着。

  “这次作坊新做的胭脂成色太不好了。

  杜姐姐说连三两都卖不上,只能使劲压价,一两银子贱卖!”

  马氏听得脸色越来越黑。

  江母和王氏在一边憋着笑。

  大伯娘是个实诚的,还以为江思月说的都是认真的。

  于是道:

  “思月啊,大伯娘知道你能赚钱。

  但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都说财不露白。

  只有那死要面子、爱慕虚荣的才把钱都花在穿衣打扮上!”

  王氏赶紧给大伯娘竖了个大拇指:

  “大伯娘智慧!”

  马氏一张脸黑成了锅底。

  甩了甩袖子要走:

  “哼!”

  临走还顺了一个蛋挞在手里。

  没办法,这点心烤的焦黄酥脆,一看就很好吃!

  屋里的人爆发出一阵哄笑。

  大伯娘还没回过味来:

  “你们笑什么?

  我说的可是真的!”

  她有点委屈。

  自己不过是说了一个长辈该说的。

  “思月你可别嫌大伯娘多嘴。

  我这也是为了你好……”

  江思月赶紧把东西收起来给大伯娘倒茶:

  “大伯娘说的是。

  我肯定得听您的!”

  ……

  上午江家人聚完。

  下午,村里各位乡亲开始相互串门。

  先是作坊里的男工成群结队来拜年。

  然后女工们也结伴来了。

  坐着喝了会儿茶,都起身继续去转悠。

  江思月跟着江母去几个长辈们那里坐了坐,就回家休息。

  这时,许久不见的李木匠上门来。

  互相拜了年,李木匠说: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家里打磨自己的技术。

  如今过年才听到传闻,说你因为压水机的事受到朝廷嘉奖。

  还被皇帝赏了一块玉牌?”

  江思月无奈苦笑:

  “是有这回事。

  但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这些天来跪拜御赐的人络绎不绝,这两天过年才好了一点儿。”

  说着就看向李木匠:

  “说起来压水机的事你也有份。

  本来是应该把你也报上去的。

  但这奖赏实在是来的蹊跷,我也没跟县令说你的事。”

  李木匠面露担忧:

  “本来一开始就是你的主意。

  没有你的图纸,我就算技术再好也没什么用。

  可这不是春天的事情了?

  眼看着就快过完一年,怎么才想起来给你赏赐?”

  江思月想着他还在全力准备二月份的百工考试。

  不想让他担心,于是道:

  “兴许是压水机技术传播的慢,到现在朝廷才知道吧。”

  李木匠也想不出什么别的理由。

  但没听说过赏赐百姓会赐玉牌的。

  不如多给点粮食金银来的实惠。

  ……

  江家这边过年过的热闹。

  十里村的杨家,也很热闹!

  村口的田婶子大着嗓门:

  “哟!

  杨婆子。

  你家这又干净起来了嘿!

  上次我来的时候不是还乱的跟个猪窝似的吗!”

  王家的媳妇张氏道:

  “看杨婶子这气色也好了许多。

  自从曹姐姐走后,杨婶子很是萎靡了一段时间呢!

  每天都是蓬头垢面,面色憔悴的。

  有时候走路都得扶着墙!”

  来杨家串门的一众媳妇婆子纷纷捂着嘴偷笑。

  那时候杨婆子可不是伤心的。

  而是干活累的!

  谁不知道杨秀才的老娘又懒又凶,往常就靠苛待两个儿媳妇过日子。

  如今大儿媳被欺负死了。

  二儿媳被休了。

  新娶的这个比杨婆子还懒,据说吃饭都得端到她屋里去才行。

  要说这新媳妇也是个有能耐的。

  杨婆子那么厉害一个人。

  怎么就被治的服服帖帖,还要反过来伺候她呢!

  杨婆子面对这些嘲讽,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些人怎么这么冷血无情。

  当初她干家务的时候被折磨成什么样了。

  没一个人同情也就罢了。

  还在这冷嘲热讽!

  “过去一年家里是出了不少事。

  我也的确遭过不少罪。

  不过好在我家文浩懂事,知道老婆子我支撑家里不容易。

  主动退学帮我做家里的活。”

  自从曹氏死了以后。

  杨婆子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

  起码不管背后里怎么磋磨杨文浩,在人前还是愿意说上他几句好话的。

  而且也没有在吃食上过于克扣过他。

  杨文浩在窗外正劈柴。

  听见这话把斧头剁得邦邦响!

  心里把杨婆子和宋颖儿骂了千百遍。

  心说要不是你们两个臭婆娘背后里算计,他能好好的书不念回来做家务!

  田大娘砸着嘴:

  “啧啧啧,这孩子也是够可怜的。

  他娘走的这般早。

  他念书念的好好的,如今也没得上了。

  还要整天做饭洗衣,干这些女人家该干的活计!”

  说着就大着嗓门扒拉杨婆子:

  “说起来,曹氏这病着实太奇怪。

  你家二儿娶新妇的时候,我还看见她躲在角落里偷吃呢。

  怎么第二天就暴毙了?

  别是饿的吧!”

  杨婆子脸色黢黑。

  烦躁的甩开了田大娘的手。

  心说这老虔婆怎么这么可恶,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哪能啊!

  她就是以前落下的病根,好些时候了。

  是生孩子落下的。”

  说着听见了门外砰砰的劈柴声,理直气壮道:

  “要不然文浩那孩子也不能如此自责!

  心甘情愿回来替他娘干活。”

  “咔嚓”!

  一声巨响。

  窗外的杨文浩一斧头劈开了一根胳膊粗的木棒。

  他恶狠狠的盯着劈成碎末的木头,心里万般悔恨。

  以前还总觉得他娘粗俗,上不得台面。

  如今才能理解。

  都是被杨家逼出来的。

  要是一个人整天吃不饱饭,还要干繁重的体力活。

  怎么还有精力维持体面?

  “各位婶子大娘都在呢!”

  这时候,宋颖儿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走进了屋子。

  看见门外正劈柴的杨文浩,还鄙夷的白了一眼。

  刚才村民们的讨论她都听见了。

  也知道杨文浩心里不服。

  因此,她要给婆婆找回点场子来。

  顺便也敲打敲打不服管教的杨文浩。

  喜欢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