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百工考试-《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

  江思月自开业后半个月以来,一直忙得脚不沾地。

  尤其她晚上还要回下河村准备明天要卖的货品。

  第二天一早又要拉回镇上,摆上货架。

  孙老头一辆车已经拉不过来了。

  只好又请了宋祥子,在送勇儿上学的时候先拉一车来镇上。

  江思月晚上干活干到很晚,早上起不来。

  江思杰便主动早起,跟着车到铺子里把货卸下来。

  这天,他在卸货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货架。

  原本还算结实的货架突然扭了一下,有个木销掉了出来。

  要不是杰子眼疾手快扶住了,整个货架就要摔倒了。

  见自己闯祸。

  杰子手忙脚乱的补救了一下,也没能解决问题。

  货架还是毫不留情的散了开来。

  没法用了。

  杰子一筹莫展,只好回去跟江思月坦白。

  江思月睡得迷迷糊糊的,听说货架子倒了,倒也没太着急。

  “你去叫李木匠来帮帮忙。

  一会儿孙大伯来拉货,一起带他去店里看看。”

  “哎。”

  杰子答应着。

  赶紧去叫了李木匠。

  江思梁一听店里出了事,也跟着出来。

  “怎么了?

  可需要我帮忙!”

  江思月正在洗漱。

  看他没拄拐杖,走的还算稳当。

  “大哥看来恢复的挺好!”

  江思梁神清气爽。

  “确实是不错。

  虽然走多了还是会有点疼,但已经不影响正常生活了。”

  这时李木匠在杰子的带领下进了门。

  看江思梁好人一个站在院子里,甚至还拿了把扫帚在扫院子。

  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姐,李哥说是我木销插错了,所以才导致货架散架。

  他怕我一个人弄不好,要跟我们一起去镇上看看。”

  江思月已经收拾停当。

  陪着花儿和王氏吃早饭。

  “辛苦李大哥还要跟我跑一趟。

  维修费多少,我提前给你付。”

  李木匠冷着脸:

  “我做的东西出了问题,自是要我负责。

  无需给钱。”

  说着就坐在一边等一家人出发。

  没过多时。

  孙老头就赶着牛车来了。

  江思杰和江思梁帮着江思月把东西都搬到车上。

  花儿和王氏跟着上了车。

  杰子又把李木匠搀到了牛车上,就准备出发。

  江母这个时候追出来:

  “杰子不能去。

  一会儿有媒婆上门,给你介绍了一个姑娘。”

  江思月一听,赶忙把弟弟撵了下去。

  “能找到个合适的姑娘不容易,你赶快下去捯饬捯饬自己。”

  一看这小子的模样就是想逃跑的。

  她可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杰子满脸不情愿的下车:

  “好不容易能跟李哥学点东西,我还想看看到底是哪儿装错了呢!”

  江母不由分说拍了他一巴掌:

  “学东西什么时候不能学!

  好不容易才给你找个合适的姑娘,错过了就真要打光棍了!”

  车上几个江家人笑嘻嘻的看母子俩打闹。

  孙老头一扬鞭子,牛车就开动了。

  王氏看着默不作声李木匠,好奇:

  “李公子今年多大年岁?

  可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吧?”

  李青山长得眉清目秀的。

  可能是因为瘦,整个人看起来潺潺弱弱的。

  要不是个瘸腿就好了。

  就这长相也能迷倒一大片小姑娘。

  李青山依旧冷冷清清。

  “烂瘸子一个。

  谁家愿意把姑娘嫁给我这样的人!”

  王氏尴尬的不行。

  江思月赶紧转移话题:

  “前段时间我店里需要的竹筒杯太多,多亏李大哥出手,才帮我度过难关。

  那杯子就算我订做的。

  回头按两文钱一个跟你结算工钱。

  两个堂哥和孙二虎的工钱也由我出。”

  李青山点头:

  “可以。”

  虽然孤傲。

  但他也需要吃饭穿衣和生活。

  以前那点积蓄早就花光了。

  要不是江思月及时出现,又是压水机又是家具竹筒的找他做。

  说不定这会儿他已经饿死了。

  一路上没什么话说。

  江思月为避免尴尬。

  跟花儿打听枝儿的情况。

  “你姐姐最近在忙什么呢?

  给大哥二哥的衣裳还没做好吗?”

  花儿叹了口气:

  “衣裳早就做好了。

  枝儿姐又去成衣铺子里接了些绣品的活。

  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知道她心里还是惦记着苏家哥哥的。

  这都快过去二十天了。

  他也没个信。

  小姑说是不是他也和他爹娘一样,变了心了?”

  江思月觉得这事儿不好说。

  就算苏言没变心。

  在这个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他和枝儿的事恐怕也成不了。

  “你若有空多劝劝你姐姐。

  让她放宽心。”

  她对花儿道。

  花儿点点头,开始为枝儿不值。

  “我也觉得。

  天下好男儿这么多,何必非在一棵树上吊死!”

  说到女儿的婚事。

  往日脾气火爆的王氏却显得沉默许多。

  她叹了口气,摸了摸花儿的头发,感叹道:

  “你姐要是有花儿这般洒脱就好喽!”

  虽然表现的那么强硬,可作为枝儿的母亲,她还是希望女儿能自己看开。

  一行人来到铺子。

  还不到开门时间。

  王氏和江思月还有孙老头合力把东西都抬进店里。

  李木匠则看了散架的货架一眼。

  然后轻车熟路的重新组装了一遍。

  新装好的货架果然结实了许多。

  之前一直觉得的轻微晃动都没有了。

  正忙着呢。

  突然来了客人。

  新找的两个员工,张婆子和谢娘子也来上工。

  店里一时忙乱起来。

  李青山忙完了自己的事,本来要跟江思月告辞。

  但看她忙的热火朝天,也没忍心打扰。

  一个人拄着拐出了铺子。

  他不是榕树镇的人。

  搬来之后一直待在下河村,还从来没出来逛过。

  刚好现下有时间。

  他拄着拐漫无目的的在香山街上走走看看。

  突然见两个挎刀的监市在四处张贴布告。

  他就凑过去看。

  “朝廷为鼓励百工发展,选拔百工人才,特开恩科设匠人考试。

  凡有手艺的百工匠人,皆可报名参加。

  三年一恩科,制度等同科举。

  设一、二、三等工匠,取得一等工匠资格者,可直接入工部为官。

  望百姓知悉,踊跃报名。”

  已经有好奇的人念出了布告内容。

  监市钱三也跟着解读: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有会泥工,瓦工,木工,铁匠等手艺的,都可以关注一下。

  往年都是只有官府认定的工匠籍人家。

  或是有人举荐才能参考。

  今年圣上为选拔人才,特设恩科。

  取消了工匠籍的规定,所有大夏子民都可以参加!”

  百姓们很是兴奋。

  “这么说只要会手艺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

  “考上了有什么好处?”

  钱三认真解释:

  “过了县里的考试就是三等工匠。

  以后咱们县里有什么重大工程都会先请你去做。

  名声打出去了,请你做工的人也多,工钱也会涨。

  通过了府城的考试就是二等工匠。

  待遇等同秀才,可享一定的俸禄补贴,可免田税。

  通过京城的考试就是一等工匠,可直接进工部,做官!”

  这待遇不可谓不诱人。

  许多会点手艺的都跃跃欲试。

  李青山抓着拐杖的手紧紧捏在了一起,骨节都泛了白!

  喜欢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