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书信-《驾崩后,才知皇后不愿与朕合葬》

  夫人失宠了。

  这个讯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府里上下。

  所有的下人们都看出来了,将军的确已经厌恶了夫人。

  其实在他们来看,夫人是不错的。

  她赏罚公平,给他们发的月钱也足够,还时不时会给他们做新衣。

  在将军府的日子,比在外面可强多了。

  可如果夫人失宠了,她手里的权力就会被慢慢收回,到时候说不定他们都得换人来管。

  这样一来,讨好沈知霜就没必要了。

  除了沈知霜自己培养的下人,其他人对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缓慢的变化。

  夫人受到了将军的冷落,下人们自然会权衡利弊,将对她的尊重收回。

  沈知霜能感觉到下人们对她的态度稍稍有了转变,但她没办法。

  这个府宅里,唯一的主子只有李渊,沈知霜不过就是一个比管家更高级一点的大管家而已。

  正如其他人所预料的那般,她如今连见到李渊都是奢望,更不必说努力了。

  上一次陈樱浓擅自闯书房,她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沈知霜都看在了眼里。

  婆子也劝她,让她做些东西给李渊送过去。

  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是点心食物能改善得了的。

  最核心的问题,在李渊自己身上。

  他要是能容忍自己的夫人,曾经定过亲,甚至还与别人交换过定情信物,那沈知霜就还有机会。

  若是没有,沈知霜也无计可施。

  李渊不把她放在眼里,下人们又怎么会看得起她。

  一切的反应都是连续的。

  李渊要是真因为陆致远烦了他,沈知霜也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想别的招数。

  如果真到了关系崩断的时候,沈知霜只会拼尽全力谋生。

  而如今,沈知霜还是在等待。

  她在等待着一个结果。

  她的月事,这个月没有来。

  两个人在一起时,自然不会避孕。

  李渊比她还要大几岁,要不是连年征战沙场,他的孩子估计都已经能跑能跳了。

  与他同龄的人,身边的孩子都不知道有几个了。

  李渊需要子嗣,沈知霜也需要孩子。

  在这一点上,他们一拍即合。

  上个月,得知她来了月事,李渊脸上的失望显而易见。

  但这个月已经过去了几日,月事还是迟迟没有来。

  时间在一点一点加深她的猜测。

  如果真的有了孩子,沈知霜必然要好好护着他。

  哪怕他还在她的肚子里,她也要细心照顾他,好好吃饭,努力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既然对李渊那边的努力获得不了成效,沈知霜就渐渐放下了。

  她不可能永远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

  月事不准了,沈知霜却没有找大夫。

  在没有确定答案之前,她不想轻举妄动。

  如果孩子来了,她的处境就会好转了。

  在这个传宗接代比天还要重要的朝代,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她和李渊有了孩子,李渊不会在短期之内将她休掉,那她也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去给自己找寻别的路。

  要不是李渊突然出手,太过猝不及防,沈知霜不会这么被动。

  哪怕再给她一些时间。

  可惜了。

  时机不对,祸事也已经酿成,再考虑一些有的没的,不会给目前的局势带来任何转变。

  沈知霜努力让自己保持着情绪上的稳定,平日里也尽力让自己的心情开阔一些。

  她饭食用得不少,还时不时去花园里逛逛,看上去跟往常没什么区别。

  好像被将军厌倦了,对她的影响非常细微。

  李渊在府里各个地方都安插了探子。

  沈知霜住的院子自然也有。

  得知她这段时间仍旧吃得好,睡得好,李渊没什么反应。

  他早就看清了,那个女人永远都不会亏待自己。

  她好好活着,对他就有用处。

  他如今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置她,就只能先让她自己待在那里了。

  就如沈知霜预料的那般,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李渊不可能将她休掉。

  沈知霜需要他做靠山,李渊也需要沈家打开局面。

  他不可能永远都在将军府里无所事事,过不了多长时间,混乱就要开始了,他要把先机握在自己的手里,就必须得借助其他人的人脉。

  沈知霜那个父亲手里就有很多人。

  他必须要有一个跳板才能往上走。

  而跳板之间的纽带,就是沈知霜。

  他的确厌恶了她,也不想再见她一面,但她对他还有利用价值。

  他们之间互为倚仗,那么他们的关系就不可能随意终止。

  只是不去见他而已,只要不废了她的妻子之位,这个女人应该就能活得很好。

  李渊不去想她的事了,他很忙,每日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处理。

  本以为日子风平浪静地过下去,他却没想到,这一日,下属给他送来了一封书信。

  这封信是从边境送来的。

  看到这封书信,李渊沉默了一会儿,打开了。

  信上的字迹他认得。

  他干爹亲自为他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千里迢迢,给他送来了。

  可李渊却无法把他当成好人。

  那位老将军,也是个老奸巨猾的角色,他很清楚李渊在京城会遭遇什么。

  但那时要选择一个人质,他还是通过暗中运作,让他人将视线集中在了李渊的身上。

  这世上哪有几个人没有自己的私心,若是李渊不来,那么来的人就是老将军的亲儿子了。

  亲疏有别。

  纵然李渊与他的干爹关系再好,可比起人家的亲生儿子,那还是差的太远了。

  上辈子,李渊对于那位老将军一直保留着一份特殊的亲情,可后来那份亲情差点害了他。

  吃了一次教训,李渊摒弃掉了多余的感情。

  这一世,李渊不想在多余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老将军如今还有用处,他会跟他保持联系,但再也不会像上辈子那么傻了。

  他为他身先士卒,别人只想着往他的背后挥刀。

  李渊将整封书信读了一遍,前半部分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老将军表示他在想念他他这个干儿子,那些将士们也在想念他,想要与他一起浴血奋战。

  看来他在京城坐冷板凳的事,老将军应当是知道了。

  为了稳住他,让他不要轻举妄动,老将军这才想起给他写一封信了。

  后半部分,老将军让李渊多在京城里走动,打开局面,向他传递一些有用的信息。

  李渊的官位不高不低,要是利用得好,说不定能给老将军带来许多有利的消息。

  看到他的叮嘱,李渊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

  当看到最后几行字,李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老将军在书信里告诉他,孟秀珠如今正在从边境到京城的路上,过不了多长时间,她就要到达京城了。

  看到了这个久违的名字,李渊半晌没有说话。

  这段日子,他一直在忙来忙去,倒是把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事给抛在了脑后。

  孟秀珠的确是在这个时间进了京城。

  她是他第一个正式的妾室,为他生了李渊最喜爱的孩子。

  可后来那个孩子试图谋反,李渊亲自下旨,砍了他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