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陛下登基,这天下人的日子眼看着是越来越好过了。
正值清晨,城东一所幽静的小院里,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两个急匆匆的人影。
“快快快!要迟到了!赶紧的,别磨蹭!你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磨叽?”
大的身影不断催促,小一点儿的人影这会儿无奈的倒腾着小短腿,试图为自己分辩。
“可是娘亲,明明是你起晚了。我起来的时辰还早着呢……”
“啊啊啊啊!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还说这种话。待会儿去晚了,咱们两个都得挨罚!还有,你个学生,是怎么跟师长说话的?”
“……我还没见过早起迟到的师长……”
“你说什么?”
“我什么都没说!我们快走吧娘亲,待会儿真的要迟到了。”
“行吧……”
二人急匆匆离去,从身后的小院子里蹦出来一个老年妇人,手里还拿着两张饼,然而那两个不省心的孩子早已经跑的没影儿了,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两个孩子,风风火火的。姝然都是当学官的人了……算了,至少比以往有长进些。”
说话的老妇人正是徐明慧。
多年过去,她也已经成了一个老妇人,脸上多了许多皱纹,身形也消瘦了许多,但此时此刻,在她脸上洋溢着的,是生活平静的恬淡。
是啊,这么多年过去,那些深刻在生命深处的苦难,似乎也随着时间渐渐消散了。
如今四海升平,姐姐的孩子也当了皇帝。陛下仁慈圣明,文武兼备。不仅将大景的版图扩大了三倍有余,而且还大力改善民生,如今百姓们的日子眼见着是越来越好了。姝然也生了个闺女,因为种种原因与丈夫和平分手,如今,祖孙三代住在这小院里,倒也过得悠闲自在。
将那两张热腾腾的鸡蛋饼放回灶房。徐明慧整理了自己一番,最终挎着一个早已收拾妥当的竹篮朝着城外方向走去。花三个铜钱坐公共马车来到慈仁寺,徐明慧缓缓下了马车,朝着寺庙走去。
今日不是休沐,慈仁寺的人没有往常那么多,但也算人声鼎沸。毕竟这可是当朝皇帝亲自创办的寺庙,大伙儿捐的香油钱,除了给寺庙僧人必备的生活支出以及寺庙维护之外,其余的尽数捐给那些需要帮忙的百姓。每一笔支出都用俊秀的字写了,大大方方的展示在慈仁寺门前竖着的大块广告栏上。因此大伙儿对慈仁寺的感观那是越来越好了。
按照惯例给了香油钱,徐明慧虔诚的祈愿了一番,然后安静的走向后山。她之所以这么多年每月都来慈仁寺,就是因为这后山有一座专门供应大将军的庙。
来到那座庙前,即便位于后山,需要多走很长一段路,但这里依旧川流不息,贡品层叠。
徐明慧将竹篮中的清果糕点以及亲手抄写的佛经摆在那座巨大的碑前,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姐姐,我又来看你了。这些年百姓生活和乐,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你泉下有知,定会为陛下感到欣喜。她真的是个很好的人,很好很好的皇帝。街坊邻居们一提起陛下脸上的笑就控制不住,我知道,那是因为大伙儿发自内心的尊敬她,爱戴她。你生了一个好女儿啊,姐姐……”
将积攒了小半个月的话,絮絮叨叨的倒了个干净,徐明慧才从地上起身,略显惆怅的看了一眼那雕刻着应大将军平生功绩的石碑,准备回去,只是在转身的一瞬间,眼角似乎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
不,准确的来说,是看到了一块儿熟悉的纹样。
那似乎是朝颜花的样子。
本来这些年,朝颜书院越来越火,分校遍及各地,民间也兴起了用朝颜花做装饰的风潮。但徐明慧虽已年老,可那双眼睛依旧锐利。虽说民间也都用了很多朝颜花的图样,但随着越传越广,纹样也逐渐有了变化,大家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喜好来描摹。
刚刚一闪而过的人影衣摆处绣着一朵极不起眼的朝颜花,本来不容易被人看见,但因为那人走的太急了,衣摆翻飞之间才让刚好转身的徐明慧看了个正着。那样式,却是徐明慧许多年前见过的最为正统的朝颜花。
徐明慧来了兴趣,跟在那人身后。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此地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而她又是其中极不起眼的一个老妇人,前方急匆匆行走的人并没有注意到身后还有着密切关注自己的身影。以至于徐明慧很轻易就跟着对方来到后山一处较为隐秘的竹林旁。
那被她尾随着的身影虽然极力压制,但眼中依然不可控制的泄露出一丝激动,朝着竹林中等待的人重重跪下。
“主人!”
那是一个身穿淡蓝色衣袍,身形极其高挑的人,身旁还跟着一些似乎是随从的人。也不知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跪着的人突然情绪有些激动的喊了几句,等传到徐明慧耳中时,只能听见寥寥几句。
“……朝颜花……是您的心血啊!35年了,不是……真要毁于一旦……”
徐明慧心中一凛,她突然想起许多年前在朝颜书院见到的那位副院长,那时候那位副院长似笑非笑的说自己只是暂时管着朝颜书院,只不过没人相信。可如今不小心听到的这桩秘闻……
那被称为主人的人到底是谁?朝颜书院会不会对大景有害?重要的是会不会对陛下有所损伤?
想到这里徐明慧忍不住往前探了探身子,只不过就像画本子里描摹了许多次的画面一样,往前一步的脚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枯枝,瞬间引起了竹林中那些人的注意。
被称为主人的人恰在此时抬头朝着这边微微一笑,那熟悉的眉眼让徐明慧猛然瞪大了眼睛。
“!”
“别紧张,是我的一位长辈。”
竹林中的人拍了拍身旁猛然警觉起来的侍卫,干脆走过来给徐明慧打招呼。
“明慧姨,你今日也来看望母亲吗?”
那熟悉的眉眼,多年身居高位养起来的气势,尽管身份天差地别,也还是愿意叫自己一声阿姨的人,竟是这样熟悉。
徐明慧有些失魂落魄,就在这一瞬间,许多以前想不通的东西在这一刻猛然贯通。她一直都不是个聪明的人,但在这一刻却仿佛神明附体,脑海中闪过许多大胆到让她自己都害怕的念头。这些念头是如此可怕,以至于青天白日的,在应姐姐的衣冠冢前,她竟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这些年每一次见到对方的景象在脑海中迅速闪现,这些画面出现的太快也太多,在脑海中那些念头杂七杂八的混合在一起,憋的她脑子都快要炸掉的时候,徐明慧鬼使神差的对面前这个熟悉陌生的人影问出了一句话。
“陛下,您是否生而知之?”
对面那身形高挑,威严大方的人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堪称温和的笑容。
“明慧姨,你说笑了,这世上怎么会有生而知之人?别听寺里那些和尚胡说,他们为了多赚点儿香油钱搞业绩,什么好听话都能说出来。说起来今天也是巧了,姝然和茗山怎么没一起来?哦,对了,瞧我这脑子,如今也是年纪大了,今日不是休沐日,她们自然去学堂了……”
在对方温柔的注视下,徐明慧打了个哆嗦,从那种奇怪的状态中回过神来,暗笑自己想多了。是啊,当今陛下几乎可以说是她亲眼看着长大的。而且生而知之这种事一向都是话本子里编出来骗人的,她刚刚可真是魔怔了。
“陛下勿怪,我这几日头脑昏沉,都有些不清醒了。还真以为画本子里说的生而知之是真的,谁让咱们现在的日子过得这么好,陛下年轻有为,实在是大景之福啊!”
景明帝温和一笑,顺手拉过站在自己身后的小小少女。
“明慧姨还没见过鸣世吧?刚好,鸣世,给这位姨姥姥打个招呼。”
那同样衣着简朴却掩盖不住浑身气势的小小少女,非常有礼貌的给徐明慧打了个招呼。众人又说了一番话,徐明慧才以要回家做饭为由,先行告辞了。
远远看着她的身影,景明的目光温和悠远,里面似乎装着一段让人无法企及的悠长岁月。
旁边的小小少女有些好奇的拉了拉她的衣袖,吸引景明帝的注意。
“母皇,您跟那位姨姥姥很熟吗?她说的生而知之,可是佛经上说的那种有宿慧之人?母皇您是吗?”
“小家伙,人不大,懂得还不少。我可没有宿慧,也不曾生而知之,你姨姥姥年纪大了,估计是恍惚了吧。行了,回宫吧,你皇爷爷还等着你给他带的栗子糕呢,念叨这么长时间,要是没能吃到热乎的,估计又要闹了……”
景明帝,也就是九阙,微微一笑,拉着少女往前方走去,步履坚定,从未有一丝迟疑,就像以往许多个时刻一样。
正值清晨,城东一所幽静的小院里,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两个急匆匆的人影。
“快快快!要迟到了!赶紧的,别磨蹭!你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磨叽?”
大的身影不断催促,小一点儿的人影这会儿无奈的倒腾着小短腿,试图为自己分辩。
“可是娘亲,明明是你起晚了。我起来的时辰还早着呢……”
“啊啊啊啊!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还说这种话。待会儿去晚了,咱们两个都得挨罚!还有,你个学生,是怎么跟师长说话的?”
“……我还没见过早起迟到的师长……”
“你说什么?”
“我什么都没说!我们快走吧娘亲,待会儿真的要迟到了。”
“行吧……”
二人急匆匆离去,从身后的小院子里蹦出来一个老年妇人,手里还拿着两张饼,然而那两个不省心的孩子早已经跑的没影儿了,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两个孩子,风风火火的。姝然都是当学官的人了……算了,至少比以往有长进些。”
说话的老妇人正是徐明慧。
多年过去,她也已经成了一个老妇人,脸上多了许多皱纹,身形也消瘦了许多,但此时此刻,在她脸上洋溢着的,是生活平静的恬淡。
是啊,这么多年过去,那些深刻在生命深处的苦难,似乎也随着时间渐渐消散了。
如今四海升平,姐姐的孩子也当了皇帝。陛下仁慈圣明,文武兼备。不仅将大景的版图扩大了三倍有余,而且还大力改善民生,如今百姓们的日子眼见着是越来越好了。姝然也生了个闺女,因为种种原因与丈夫和平分手,如今,祖孙三代住在这小院里,倒也过得悠闲自在。
将那两张热腾腾的鸡蛋饼放回灶房。徐明慧整理了自己一番,最终挎着一个早已收拾妥当的竹篮朝着城外方向走去。花三个铜钱坐公共马车来到慈仁寺,徐明慧缓缓下了马车,朝着寺庙走去。
今日不是休沐,慈仁寺的人没有往常那么多,但也算人声鼎沸。毕竟这可是当朝皇帝亲自创办的寺庙,大伙儿捐的香油钱,除了给寺庙僧人必备的生活支出以及寺庙维护之外,其余的尽数捐给那些需要帮忙的百姓。每一笔支出都用俊秀的字写了,大大方方的展示在慈仁寺门前竖着的大块广告栏上。因此大伙儿对慈仁寺的感观那是越来越好了。
按照惯例给了香油钱,徐明慧虔诚的祈愿了一番,然后安静的走向后山。她之所以这么多年每月都来慈仁寺,就是因为这后山有一座专门供应大将军的庙。
来到那座庙前,即便位于后山,需要多走很长一段路,但这里依旧川流不息,贡品层叠。
徐明慧将竹篮中的清果糕点以及亲手抄写的佛经摆在那座巨大的碑前,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姐姐,我又来看你了。这些年百姓生活和乐,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你泉下有知,定会为陛下感到欣喜。她真的是个很好的人,很好很好的皇帝。街坊邻居们一提起陛下脸上的笑就控制不住,我知道,那是因为大伙儿发自内心的尊敬她,爱戴她。你生了一个好女儿啊,姐姐……”
将积攒了小半个月的话,絮絮叨叨的倒了个干净,徐明慧才从地上起身,略显惆怅的看了一眼那雕刻着应大将军平生功绩的石碑,准备回去,只是在转身的一瞬间,眼角似乎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
不,准确的来说,是看到了一块儿熟悉的纹样。
那似乎是朝颜花的样子。
本来这些年,朝颜书院越来越火,分校遍及各地,民间也兴起了用朝颜花做装饰的风潮。但徐明慧虽已年老,可那双眼睛依旧锐利。虽说民间也都用了很多朝颜花的图样,但随着越传越广,纹样也逐渐有了变化,大家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喜好来描摹。
刚刚一闪而过的人影衣摆处绣着一朵极不起眼的朝颜花,本来不容易被人看见,但因为那人走的太急了,衣摆翻飞之间才让刚好转身的徐明慧看了个正着。那样式,却是徐明慧许多年前见过的最为正统的朝颜花。
徐明慧来了兴趣,跟在那人身后。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此地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而她又是其中极不起眼的一个老妇人,前方急匆匆行走的人并没有注意到身后还有着密切关注自己的身影。以至于徐明慧很轻易就跟着对方来到后山一处较为隐秘的竹林旁。
那被她尾随着的身影虽然极力压制,但眼中依然不可控制的泄露出一丝激动,朝着竹林中等待的人重重跪下。
“主人!”
那是一个身穿淡蓝色衣袍,身形极其高挑的人,身旁还跟着一些似乎是随从的人。也不知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跪着的人突然情绪有些激动的喊了几句,等传到徐明慧耳中时,只能听见寥寥几句。
“……朝颜花……是您的心血啊!35年了,不是……真要毁于一旦……”
徐明慧心中一凛,她突然想起许多年前在朝颜书院见到的那位副院长,那时候那位副院长似笑非笑的说自己只是暂时管着朝颜书院,只不过没人相信。可如今不小心听到的这桩秘闻……
那被称为主人的人到底是谁?朝颜书院会不会对大景有害?重要的是会不会对陛下有所损伤?
想到这里徐明慧忍不住往前探了探身子,只不过就像画本子里描摹了许多次的画面一样,往前一步的脚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枯枝,瞬间引起了竹林中那些人的注意。
被称为主人的人恰在此时抬头朝着这边微微一笑,那熟悉的眉眼让徐明慧猛然瞪大了眼睛。
“!”
“别紧张,是我的一位长辈。”
竹林中的人拍了拍身旁猛然警觉起来的侍卫,干脆走过来给徐明慧打招呼。
“明慧姨,你今日也来看望母亲吗?”
那熟悉的眉眼,多年身居高位养起来的气势,尽管身份天差地别,也还是愿意叫自己一声阿姨的人,竟是这样熟悉。
徐明慧有些失魂落魄,就在这一瞬间,许多以前想不通的东西在这一刻猛然贯通。她一直都不是个聪明的人,但在这一刻却仿佛神明附体,脑海中闪过许多大胆到让她自己都害怕的念头。这些念头是如此可怕,以至于青天白日的,在应姐姐的衣冠冢前,她竟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这些年每一次见到对方的景象在脑海中迅速闪现,这些画面出现的太快也太多,在脑海中那些念头杂七杂八的混合在一起,憋的她脑子都快要炸掉的时候,徐明慧鬼使神差的对面前这个熟悉陌生的人影问出了一句话。
“陛下,您是否生而知之?”
对面那身形高挑,威严大方的人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堪称温和的笑容。
“明慧姨,你说笑了,这世上怎么会有生而知之人?别听寺里那些和尚胡说,他们为了多赚点儿香油钱搞业绩,什么好听话都能说出来。说起来今天也是巧了,姝然和茗山怎么没一起来?哦,对了,瞧我这脑子,如今也是年纪大了,今日不是休沐日,她们自然去学堂了……”
在对方温柔的注视下,徐明慧打了个哆嗦,从那种奇怪的状态中回过神来,暗笑自己想多了。是啊,当今陛下几乎可以说是她亲眼看着长大的。而且生而知之这种事一向都是话本子里编出来骗人的,她刚刚可真是魔怔了。
“陛下勿怪,我这几日头脑昏沉,都有些不清醒了。还真以为画本子里说的生而知之是真的,谁让咱们现在的日子过得这么好,陛下年轻有为,实在是大景之福啊!”
景明帝温和一笑,顺手拉过站在自己身后的小小少女。
“明慧姨还没见过鸣世吧?刚好,鸣世,给这位姨姥姥打个招呼。”
那同样衣着简朴却掩盖不住浑身气势的小小少女,非常有礼貌的给徐明慧打了个招呼。众人又说了一番话,徐明慧才以要回家做饭为由,先行告辞了。
远远看着她的身影,景明的目光温和悠远,里面似乎装着一段让人无法企及的悠长岁月。
旁边的小小少女有些好奇的拉了拉她的衣袖,吸引景明帝的注意。
“母皇,您跟那位姨姥姥很熟吗?她说的生而知之,可是佛经上说的那种有宿慧之人?母皇您是吗?”
“小家伙,人不大,懂得还不少。我可没有宿慧,也不曾生而知之,你姨姥姥年纪大了,估计是恍惚了吧。行了,回宫吧,你皇爷爷还等着你给他带的栗子糕呢,念叨这么长时间,要是没能吃到热乎的,估计又要闹了……”
景明帝,也就是九阙,微微一笑,拉着少女往前方走去,步履坚定,从未有一丝迟疑,就像以往许多个时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