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算要这笔钱?
这话落在费桐伯的耳朵里,却让他不得其解。
这可是一万两银子,可不是几十上百两,这钱都足够买好多亩沃土了。
那林教头想方设法,将他邀来的几位真气武者赶走,就是想拿下其他人的酬劳,可那些钱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有六千两。
而他现在给许夜的,可是一万两!
这么多钱说不要就不要,难不成对方的目的不是银子,而是别有所图?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便听许夜再次说道:
“那些银子我不要,不过有个请求,还望费家主能够答应。”
听闻此言,费桐伯心里咯噔一下,暗自感觉不妙,他着实想不到一个能轻松打败丁三郎的武者,有什么请求需要费家这样一个中流家族来完成。
莫不是要抄了费府家底不成?
想到这里,费桐伯不免开始担忧起来,若情况真如他预料的这样,那他将毫无办法,只能乖乖顺着对方的意愿,于是硬着头皮道:
“小优但说无妨…”
许夜缓声道:
“我不日将要启程离开,来时见城外多流民,一位位食不果腹,受饥挨冻,易子而食,甚是可怜。
我希望费家主替我施粥半月,让城外的流民吃半月半饱肚子,这个要求不知有何难处?”
费桐伯一听,顿时愣了一下。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等候许夜狮子大开口,却不曾想对方竟是这般要求,心里对许夜的感观立马更好了些,面上浮起笑意:
“这有何难?”
老人赞道:“没想到许小友还有一颗济危扶贫之心,你放心,别说往后半日,就是往后一月,我都无条件提供足够多的粥水,让城外流民喝饱。”
得了答复,许夜当即便道:
“既然如此,此件事了,费家主,我也就告辞了。”
听了这话,费桐伯却是有些慌了。
他还打算让女儿好好跟许夜接触,这可是难得一遇的贤婿,如此错过岂不可惜?
费桐伯略作思索,心里便有了挽留的说辞,当即开口道:
“许小友何必如此着急?近来大雪封山,这城外的路同样不好走,倒不如先缓上一日,待那些商队先行将路给清扫出来,再出发也不迟,如此赶路反而快些。”
许夜点头,认可这话。
之前下雪,三十里的路耽搁了一晚上,直到第二日清晨雪停了才到目的地,这两日的大雪比之前更大。
也是如今在上阳城中,积雪有专人清理,而没人清理积雪的城外,只怕积雪早有三尺深了。
马车宽大笨重,行走在这么厚的积雪上,所消耗的时间会成倍增长。
见许夜点头,费桐伯则趁热打铁道:
“小友晚个两日,等雪停了再走也不迟,这两日你就在府上休息,也好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许夜轻轻摇头:
“住在府上就算了吧,我先回客栈,昨夜便没有回去,有人该要担心了。”
费桐伯淡淡笑道:
“小友是说的陆姑娘吧?”
许夜并未回答,只是微微颔首,见状,费桐伯豪气的道:
“我看小友不如将陆姑娘一同接来,府上房间挺多,住下两人绰绰有余,这里每餐都有专人准备,也要比客栈方便些。”
费府虽好,可终归是费家人的地盘,住在这里也并不自在,许夜摇摇头,否决了费桐伯提议的同时,开口道:
“此间事了,费家主可安排人手处理林教头之事,我就先回去了。”
见许夜起身,费桐伯也跟着站了起来,两人一同来到费府大门,眼看着许夜走下台阶,费桐伯连忙跟了上去:
“小友,既然你不愿住在府上,那午食还请你一定要来,且将陆姑娘一同交上,我要好好感谢你对小女的大恩。”
对于费桐伯的这个提议,许夜倒没拒绝,答应道:
“一定。”
“小友慢去。”
费桐伯站在门口,一直目送着那道身影消失在街道的转弯处,这才收拢目光往回走。
辞别费桐伯,许夜便走在回客栈的路上,此刻的街道已是人来人往,两旁的铺子大门正开着,小贩也在街上叫卖。
街道角落,依旧有人穿的破烂不堪,蓬头垢面,或跪,或坐的守着面前的破碗,偶有好心人见这些乞儿的模样,面露不忍,会上前丢下一枚铜板。
“叮当…”
铜板落在破碗之内,弹的翻了两翻,发出清脆的落地声,乞儿闻声而动,立马磕头道谢。
见此一幕。
许夜伸手摸向了腰间的钱袋,虽说丁三郎的那些宝藏已经被送回了客栈,可他身上钱袋里依旧有钱,还是一包金豆。
手里传来鼓鼓囊囊的触感,许夜却在这时停了下来,最后摇摇头,松开拿着钱袋的手,来到一家包子铺。
包子铺老板见有客人上门,还是位身着丝绸华服的年轻人,气质不凡,立马就笑意吟吟地问道:
“客官,你看需要些什么?”
“给我包一笼包子。”
老板一听这话,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他正愁自己的包子生意没有对面一家的铺子生意好,正愁卖不出去,却不想这一下就来了大财主。
这蒸笼可不是两个巴掌大的小蒸笼,而是足足四尺见宽的大蒸笼,这一笼里面的包子,足足有二十多个。
以一个包子两文钱的价格 这一笼包子就要买五十多文钱。
“客观你稍等,我马上给您装好。”
老板春风满面,也不问能不能吃完之类的话,立马拿起了旁边的油纸,打开蒸笼,将里面热气腾腾的包子一一用油纸包裹起。
不一会,一蒸笼的包子便被包好,足足有五袋,许夜摸出一颗金豆,放在了案桌上。
金灿灿的光芒,顿时吸引了包子铺老板的目光 ,一双眼睛瞪大,直勾勾的盯着桌上的金豆子。
下一秒。
他就一把将之抓在手里,生怕被人抢走,旋即将金豆凑近嘴边,拿牙齿咬了一口,见里外成色一至,顿时笑得合不拢嘴,立马给许夜找了钱。
收好老板找的银两,以及一些铜板,许夜提着包子来到街边的乞儿面前,将手里的包子放下便走。
一连给了五位乞丐,许夜这才准备离开,刚走了两步,身后就跑来一人,正是方才的包子铺老板,他来到许夜身边就小声地提醒道:
“这位公子,你实在不必发善心,这些乞丐虽说都是些苦命人,但他们早就被城中那些帮派给收编了。
你给他们包子还好,可千万别直接给钱了,那些帮派要是见乞丐这么赚钱,肯定有人会把正常人打断手脚放这里卖惨骗钱。”
闻言,许夜点头:
“多谢提醒。”
其实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直接丢钱,为的就是防止包子铺老板所说的事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乞丐总是缺手缺脚,看起来可怜兮兮的原因,其实天生残疾之人是非常少的,只是有人被狠心之人利用,才会变成这副模样。
许夜走了两步,扭头用余光一望,刚好瞥见一位断了腿的乞丐,正用撕扯着包裹包子的油纸。
许是手指快要被冻僵了,乞丐的动作很不利索,拿东西也拿不稳,最后没有办法就拿嘴对着油纸撕咬。
将那油纸扯开,乞丐便疯了似的啃着里面刚出笼的肉包子,像是几天没吃饭的样子,丝毫不顾及形象,如同一只饿疯了的疯狗。
见状,许夜摇摇头,径直离开。
虽说他有了先天圆满的实力,可想要凭一己之力就改变这些人的命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也就只能顾及眼前之事了。
…
与此同时。
上阳郡的衙门里。
郡守王守仁正端坐在桌前,桌上已垒了一叠折子,他手里也拿着一张宣黄的折子,目不转睛的细细读取着上面书写的内容。
只是看了两眼,王守仁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心中烦闷不已:
“今年南边受了灾,流民怎么都往我这上阳郡跑了。”
他今日已看了许多份从下方各县递上来奏折,无一例外,都是说有数量庞大的灾民聚集,无法安置,全都在向他这个郡守讨要赈灾粮。
可眼下上阳城外就已经聚集了上万流民,他还苦恼怎么妥善处理这些流民呢,下面的县令又来要钱粮了。
他都已经自顾不暇,哪里有功夫管下面各县?
“钱钱钱…上任当差的把衙门里的钱都花了个精光,库中早就没了钱粮,却叫我碰上了这事!”
王守仁怒气冲冲,将手里的奏折撕了个粉碎,一把扔了出去,染了墨迹的纸张碎屑在房内飘荡,最终散落各处。
“现在形势如此严峻,上阳城外的万余名流民无法安顿,出了什么事,那些大人定会拿去去问罪,当替罪羊。”
身着大红袍官服的他,气愤的站了起来,心里很是苦恼。
明明衙门账上的那些银子他一分没花,全被上面那些人贪了个精光,可现在出了事没钱解决,那些上门的人却要拿他开刀,这是何道理?
王守仁生深吸了两口气,坐了回去,暗暗想道:
“此事如无法妥善处置,丢了头顶的乌纱帽事小,若被扣上高帽,抄家灭族事大。
一边是城外的流民,一边是宫里的大人,两边都不能得罪,还得想个两全之法才是。
向朝廷要钱是不行了,那些大人就算真拿到了钱,也不可能将钱用在赈灾之上,看来还是要找城中这些大户吃个便饭才行。”
想到此处,王守仁当即朝外面喊道:
“来人。”
门外有人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的一礼:
“大人。”
王守仁点点头,开口道:
“你去告诉崔万里,让他想办法,务必在明日中午将城中几大家族邀来衙门里。”
“是。”
这人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王守仁在屋内踱步,思索起明日的对策,这城里的几大家族虽肥,却都不是傻子,不可能乖乖就将钱给拿出来。
他需要想个办法让这些人掏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是挤不出钱来,那他就没有银子安顿城外的流民,至于下面的几个县,他就更腾不出手去解决问题了。
不过下面的人对他的影响倒是不大,大不了死了人,他落一个治下不严的罪名,至于主要责任,还是下面那些县令去担。
他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城外的流民。
这两日流民聚集过来的人物明显增多,原本只是上千人,短短两日过去,就已经增长到上万人了。
若是在隔些时日,城外流民只怕会有几万之众,这个数目的人,一旦闹事 ,就凭上阳城里的上千士卒,还真不一定能压得住。
所以他只能尽可能的筹备钱粮,将这些人给安抚好,只要不发生暴乱,一切安好,就算冻死饿死些人也没什么。
正当这时,有身着甲胄的士卒走了进来,身上的铠甲行走时相互摩擦,发出‘哗哗’之声,在房间内格外亮耳,王守仁皱眉问道:
“何事需要禀报?”
这士卒立马答道:
“大人,刚刚费家的几名武者押送了一个人到衙门,那些武者说被押送之人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丁三郎。”
“丁三郎?”
王守仁当即笑道:“开什么玩笑,就凭费家的那些废物,也能擒住丁三郎,这怎么可能?”
士卒补充道:“大人,费家那几名武者看起来不像是撒谎的样子,而且我们也检查过了那个被押送来的人。
此人虽然一身修为消失不见,可体魄却是实打实的在炼髓之上,修为被废除之前,至少是一位真气武者,倒与流传的那些消息颇为吻合。”
听到这,王守仁来了兴趣,不过心里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费家能将丁三郎给拿下,毕竟这人可是连王爷都抓不住的人,又岂会栽到这里,他道
“带我去看看。”
那士卒领命,站直身子,走在前面给王守仁带路。
不多时,王守仁便来到衙门的大门口,此刻门外正站着四人。
除去三个高大雄壮的男子,那矮小的身影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这人的面色却独一无二,无情冷静得可怕。
王守仁问道:“谁是丁三郎?”
喜欢从打猎开始成神!
这话落在费桐伯的耳朵里,却让他不得其解。
这可是一万两银子,可不是几十上百两,这钱都足够买好多亩沃土了。
那林教头想方设法,将他邀来的几位真气武者赶走,就是想拿下其他人的酬劳,可那些钱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有六千两。
而他现在给许夜的,可是一万两!
这么多钱说不要就不要,难不成对方的目的不是银子,而是别有所图?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便听许夜再次说道:
“那些银子我不要,不过有个请求,还望费家主能够答应。”
听闻此言,费桐伯心里咯噔一下,暗自感觉不妙,他着实想不到一个能轻松打败丁三郎的武者,有什么请求需要费家这样一个中流家族来完成。
莫不是要抄了费府家底不成?
想到这里,费桐伯不免开始担忧起来,若情况真如他预料的这样,那他将毫无办法,只能乖乖顺着对方的意愿,于是硬着头皮道:
“小优但说无妨…”
许夜缓声道:
“我不日将要启程离开,来时见城外多流民,一位位食不果腹,受饥挨冻,易子而食,甚是可怜。
我希望费家主替我施粥半月,让城外的流民吃半月半饱肚子,这个要求不知有何难处?”
费桐伯一听,顿时愣了一下。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等候许夜狮子大开口,却不曾想对方竟是这般要求,心里对许夜的感观立马更好了些,面上浮起笑意:
“这有何难?”
老人赞道:“没想到许小友还有一颗济危扶贫之心,你放心,别说往后半日,就是往后一月,我都无条件提供足够多的粥水,让城外流民喝饱。”
得了答复,许夜当即便道:
“既然如此,此件事了,费家主,我也就告辞了。”
听了这话,费桐伯却是有些慌了。
他还打算让女儿好好跟许夜接触,这可是难得一遇的贤婿,如此错过岂不可惜?
费桐伯略作思索,心里便有了挽留的说辞,当即开口道:
“许小友何必如此着急?近来大雪封山,这城外的路同样不好走,倒不如先缓上一日,待那些商队先行将路给清扫出来,再出发也不迟,如此赶路反而快些。”
许夜点头,认可这话。
之前下雪,三十里的路耽搁了一晚上,直到第二日清晨雪停了才到目的地,这两日的大雪比之前更大。
也是如今在上阳城中,积雪有专人清理,而没人清理积雪的城外,只怕积雪早有三尺深了。
马车宽大笨重,行走在这么厚的积雪上,所消耗的时间会成倍增长。
见许夜点头,费桐伯则趁热打铁道:
“小友晚个两日,等雪停了再走也不迟,这两日你就在府上休息,也好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许夜轻轻摇头:
“住在府上就算了吧,我先回客栈,昨夜便没有回去,有人该要担心了。”
费桐伯淡淡笑道:
“小友是说的陆姑娘吧?”
许夜并未回答,只是微微颔首,见状,费桐伯豪气的道:
“我看小友不如将陆姑娘一同接来,府上房间挺多,住下两人绰绰有余,这里每餐都有专人准备,也要比客栈方便些。”
费府虽好,可终归是费家人的地盘,住在这里也并不自在,许夜摇摇头,否决了费桐伯提议的同时,开口道:
“此间事了,费家主可安排人手处理林教头之事,我就先回去了。”
见许夜起身,费桐伯也跟着站了起来,两人一同来到费府大门,眼看着许夜走下台阶,费桐伯连忙跟了上去:
“小友,既然你不愿住在府上,那午食还请你一定要来,且将陆姑娘一同交上,我要好好感谢你对小女的大恩。”
对于费桐伯的这个提议,许夜倒没拒绝,答应道:
“一定。”
“小友慢去。”
费桐伯站在门口,一直目送着那道身影消失在街道的转弯处,这才收拢目光往回走。
辞别费桐伯,许夜便走在回客栈的路上,此刻的街道已是人来人往,两旁的铺子大门正开着,小贩也在街上叫卖。
街道角落,依旧有人穿的破烂不堪,蓬头垢面,或跪,或坐的守着面前的破碗,偶有好心人见这些乞儿的模样,面露不忍,会上前丢下一枚铜板。
“叮当…”
铜板落在破碗之内,弹的翻了两翻,发出清脆的落地声,乞儿闻声而动,立马磕头道谢。
见此一幕。
许夜伸手摸向了腰间的钱袋,虽说丁三郎的那些宝藏已经被送回了客栈,可他身上钱袋里依旧有钱,还是一包金豆。
手里传来鼓鼓囊囊的触感,许夜却在这时停了下来,最后摇摇头,松开拿着钱袋的手,来到一家包子铺。
包子铺老板见有客人上门,还是位身着丝绸华服的年轻人,气质不凡,立马就笑意吟吟地问道:
“客官,你看需要些什么?”
“给我包一笼包子。”
老板一听这话,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他正愁自己的包子生意没有对面一家的铺子生意好,正愁卖不出去,却不想这一下就来了大财主。
这蒸笼可不是两个巴掌大的小蒸笼,而是足足四尺见宽的大蒸笼,这一笼里面的包子,足足有二十多个。
以一个包子两文钱的价格 这一笼包子就要买五十多文钱。
“客观你稍等,我马上给您装好。”
老板春风满面,也不问能不能吃完之类的话,立马拿起了旁边的油纸,打开蒸笼,将里面热气腾腾的包子一一用油纸包裹起。
不一会,一蒸笼的包子便被包好,足足有五袋,许夜摸出一颗金豆,放在了案桌上。
金灿灿的光芒,顿时吸引了包子铺老板的目光 ,一双眼睛瞪大,直勾勾的盯着桌上的金豆子。
下一秒。
他就一把将之抓在手里,生怕被人抢走,旋即将金豆凑近嘴边,拿牙齿咬了一口,见里外成色一至,顿时笑得合不拢嘴,立马给许夜找了钱。
收好老板找的银两,以及一些铜板,许夜提着包子来到街边的乞儿面前,将手里的包子放下便走。
一连给了五位乞丐,许夜这才准备离开,刚走了两步,身后就跑来一人,正是方才的包子铺老板,他来到许夜身边就小声地提醒道:
“这位公子,你实在不必发善心,这些乞丐虽说都是些苦命人,但他们早就被城中那些帮派给收编了。
你给他们包子还好,可千万别直接给钱了,那些帮派要是见乞丐这么赚钱,肯定有人会把正常人打断手脚放这里卖惨骗钱。”
闻言,许夜点头:
“多谢提醒。”
其实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直接丢钱,为的就是防止包子铺老板所说的事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乞丐总是缺手缺脚,看起来可怜兮兮的原因,其实天生残疾之人是非常少的,只是有人被狠心之人利用,才会变成这副模样。
许夜走了两步,扭头用余光一望,刚好瞥见一位断了腿的乞丐,正用撕扯着包裹包子的油纸。
许是手指快要被冻僵了,乞丐的动作很不利索,拿东西也拿不稳,最后没有办法就拿嘴对着油纸撕咬。
将那油纸扯开,乞丐便疯了似的啃着里面刚出笼的肉包子,像是几天没吃饭的样子,丝毫不顾及形象,如同一只饿疯了的疯狗。
见状,许夜摇摇头,径直离开。
虽说他有了先天圆满的实力,可想要凭一己之力就改变这些人的命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也就只能顾及眼前之事了。
…
与此同时。
上阳郡的衙门里。
郡守王守仁正端坐在桌前,桌上已垒了一叠折子,他手里也拿着一张宣黄的折子,目不转睛的细细读取着上面书写的内容。
只是看了两眼,王守仁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心中烦闷不已:
“今年南边受了灾,流民怎么都往我这上阳郡跑了。”
他今日已看了许多份从下方各县递上来奏折,无一例外,都是说有数量庞大的灾民聚集,无法安置,全都在向他这个郡守讨要赈灾粮。
可眼下上阳城外就已经聚集了上万流民,他还苦恼怎么妥善处理这些流民呢,下面的县令又来要钱粮了。
他都已经自顾不暇,哪里有功夫管下面各县?
“钱钱钱…上任当差的把衙门里的钱都花了个精光,库中早就没了钱粮,却叫我碰上了这事!”
王守仁怒气冲冲,将手里的奏折撕了个粉碎,一把扔了出去,染了墨迹的纸张碎屑在房内飘荡,最终散落各处。
“现在形势如此严峻,上阳城外的万余名流民无法安顿,出了什么事,那些大人定会拿去去问罪,当替罪羊。”
身着大红袍官服的他,气愤的站了起来,心里很是苦恼。
明明衙门账上的那些银子他一分没花,全被上面那些人贪了个精光,可现在出了事没钱解决,那些上门的人却要拿他开刀,这是何道理?
王守仁生深吸了两口气,坐了回去,暗暗想道:
“此事如无法妥善处置,丢了头顶的乌纱帽事小,若被扣上高帽,抄家灭族事大。
一边是城外的流民,一边是宫里的大人,两边都不能得罪,还得想个两全之法才是。
向朝廷要钱是不行了,那些大人就算真拿到了钱,也不可能将钱用在赈灾之上,看来还是要找城中这些大户吃个便饭才行。”
想到此处,王守仁当即朝外面喊道:
“来人。”
门外有人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的一礼:
“大人。”
王守仁点点头,开口道:
“你去告诉崔万里,让他想办法,务必在明日中午将城中几大家族邀来衙门里。”
“是。”
这人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王守仁在屋内踱步,思索起明日的对策,这城里的几大家族虽肥,却都不是傻子,不可能乖乖就将钱给拿出来。
他需要想个办法让这些人掏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是挤不出钱来,那他就没有银子安顿城外的流民,至于下面的几个县,他就更腾不出手去解决问题了。
不过下面的人对他的影响倒是不大,大不了死了人,他落一个治下不严的罪名,至于主要责任,还是下面那些县令去担。
他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城外的流民。
这两日流民聚集过来的人物明显增多,原本只是上千人,短短两日过去,就已经增长到上万人了。
若是在隔些时日,城外流民只怕会有几万之众,这个数目的人,一旦闹事 ,就凭上阳城里的上千士卒,还真不一定能压得住。
所以他只能尽可能的筹备钱粮,将这些人给安抚好,只要不发生暴乱,一切安好,就算冻死饿死些人也没什么。
正当这时,有身着甲胄的士卒走了进来,身上的铠甲行走时相互摩擦,发出‘哗哗’之声,在房间内格外亮耳,王守仁皱眉问道:
“何事需要禀报?”
这士卒立马答道:
“大人,刚刚费家的几名武者押送了一个人到衙门,那些武者说被押送之人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丁三郎。”
“丁三郎?”
王守仁当即笑道:“开什么玩笑,就凭费家的那些废物,也能擒住丁三郎,这怎么可能?”
士卒补充道:“大人,费家那几名武者看起来不像是撒谎的样子,而且我们也检查过了那个被押送来的人。
此人虽然一身修为消失不见,可体魄却是实打实的在炼髓之上,修为被废除之前,至少是一位真气武者,倒与流传的那些消息颇为吻合。”
听到这,王守仁来了兴趣,不过心里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费家能将丁三郎给拿下,毕竟这人可是连王爷都抓不住的人,又岂会栽到这里,他道
“带我去看看。”
那士卒领命,站直身子,走在前面给王守仁带路。
不多时,王守仁便来到衙门的大门口,此刻门外正站着四人。
除去三个高大雄壮的男子,那矮小的身影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这人的面色却独一无二,无情冷静得可怕。
王守仁问道:“谁是丁三郎?”
喜欢从打猎开始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