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铁律宫规浑不怕,忧心唯系保成安-《【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这时,老僧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陛下。

  经今日初步导引,殿下经脉中郁结最深的那部分阴寒毒煞已稍得疏解,纠缠神魂的桎梏亦随之略有松动。

  殿下虽因此番驱毒耗尽了心神体力,然破而后立,亦借此短暂激发出潜藏的一线生机。

  今夜,殿下或可因这丝生机回转,短暂苏醒片刻。”

  康熙闻言,灰败的眼中骤然迸发出一丝微弱的光亮,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但随即又被巨大的担忧覆盖。

  他急急追问,声音都在发颤:“大师!此时醒来……于他身子可有妨害?

  是否会催动体内未清之毒,反令伤势加剧?朕……朕怕他……”

  后半句话哽在喉间,未能出口——他只怕这孩子刚从那无间地狱挣脱片刻,转眼又要被推入更深沉的苦海。

  若这片刻的清明,竟需用日后更为惨烈的折磨来换取,那他……宁愿孩子就此昏睡,免受这清醒之苦。

  老僧微微摇头,语气肯定:“陛下放心。此乃拔毒后生机短暂回涌之象,如同阴云稍隙,得见微光。

  于殿下玉体并无害处,反能稍缓沉疴郁结之气。

  只是切记,时间短暂,万不可让殿下情绪激动,亦不可久谈劳神。”

  这番解释,稍稍宽慰了康熙揪紧的心。

  能再见孩子清醒片刻,能与他说说话,这于此刻的他而言,已是上天莫大的恩赐。

  康熙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翻腾的心绪,对着老僧郑重道:“多谢大师告知。朕……会仔细思量。”

  殿内一时陷入沉寂,唯有烛芯偶尔噼啪轻响,将康熙沉思的身影长长投在御座后的屏风上。

  夕阳的余晖透过菱花窗格,为满室浮尘镀上流金,却化不开他眉宇间浓得化不开的疲惫与沉重。

  *

  与此同时,阿哥所内,胤禔的房间里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胤禔如同一头困兽,在铺着青砖的地面上来回踱步,眉头紧锁,焦躁不安的情绪几乎要从他身上溢出来。

  从昨日午后开始,整个紫禁城的气氛就变得极其诡异,尤其是乾清宫和毓庆宫方向,侍卫明显增多,戒备森严到了极点,所有消息都被严密封锁,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到底出了什么事?!”

  胤禔猛地停下脚步,一拳砸在身旁的紫檀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宫里这般动静……是不是保成……保成他……”

  那个最坏的猜测让他心口一阵绞痛,几乎不敢深想下去。

  贴身太监德柱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连忙上前低声劝慰:“主子,您稍安勿躁啊!

  您从昨儿起就水米未进,一夜未眠,这样熬下去,身子怎么受得住?

  许是……许是皇上有什么紧要的政务呢?”

  “放屁!”胤禔猛地转头,眼睛因为缺乏睡眠和极度焦虑而布满血丝,“什么政务需要把乾清宫围得像铁桶一样?

  肯定是保成出事了!他身子一直不好……肯定是……”

  越说,他心里的恐慌就越盛。

  德柱苦着脸:“主子,没有确切消息,咱们不能胡乱猜测啊!万一不是,您这般冲动,岂不是……”

  “没有万一!”胤禔粗暴地打断他,胸口剧烈起伏,“除了保成,还有什么事能让皇阿玛如此兴师动众、封锁消息?等不了了!再等下去,我怕……”

  他怕听到的是他永远无法承受的噩耗。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爷现在就去乾清宫!”

  “主子!不可啊!”德柱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倒在地抱住他的腿,“没有皇上宣召,硬闯宫禁是重罪!

  更何况现在情况不明,您这样去,万一冲撞了圣驾,或是触怒了皇上,那可如何是好?”

  胤禔低头看着苦苦哀求的德柱,眼神挣扎了片刻,但一想到胤礽可能正身处险境,他那点犹豫立刻被更强烈的担忧压了下去。

  他咬了咬牙,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劲:

  “顾不了那么多了!鞭笞也好,廷杖也罢,哪怕是去奉先殿跪上三天三夜,只要保成能平安无事,这些罚,爷都认!若是保成……”

  他喉头哽咽了一下,“若是他真有什么三长两短,爷却连看都没能去看他一眼,爷这辈子都无法心安!有什么罪责,爷一人担着!让开!”

  说罢,他一把推开德柱,猛地拉开房门,大步流星地就往外冲!

  此时已是下午,天色尚未全黑,但阿哥所外已然透着一股不寻常的肃杀。

  胤禔刚打开门,两名御前侍卫便如同鬼魅般出现,面无表情地拦在了他的面前,拱手道:“大阿哥请留步。皇上口谕,无诏任何人不得靠近乾清宫,请大阿哥回房歇息。”

  胤禔脚步一顿,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强压着心头的焦灼和怒火,沉声道:“让开!爷有要事需立刻面见皇阿玛!”

  侍卫首领依旧挡在前面,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大阿哥恕罪,皇命在身,奴才等不敢违逆。请您不要让奴才等为难。”

  “为难?”胤禔气极反笑,眼神锐利如刀,“爷看是你们在为难我!爷再问最后一遍,让,还是不让?”

  他周身散发出属于皇长子的凛冽气势,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佩刀上。

  空气中的火药味瞬间浓重起来。

  *

  就在胤禔与御前侍卫剑拔弩张、双方几乎要兵刃相向的千钧一发之际——

  乾清宫偏殿内,正闭目调息的老僧心神骤然一紧。

  它强大的灵识如水面漾开涟漪,敏锐地捕捉到从阿哥所方向传来一阵剧烈的情绪波动,其中夹杂着决绝、焦虑和一丝不顾一切的冲动。

  小狐狸内心警铃大作,【硬闯乾清宫本就是滔天大罪,更何况是这时候!】

  情势已是间不容发,根本不容细细思量。

  电光火石间,一个主意已然成型。

  老僧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殿外,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

  他转向康熙,单手立掌,声音平和地打破了寂静:

  “阿弥陀佛。陛下,老衲有一不情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