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人老成精-《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

  好几年没回家过年的黎光天。

  众目睽睽之下,满面通红的站着。

  黎家老太太够狠,林向东也不表态。

  林向东很想看看。

  做了九年老师的黎光天。

  在面子和里子之间如何选择。

  去年春节,黎光天在宏元集团分红100万。

  财富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今年,宏元集团没有股东分红。

  一是受经济形势影响,经营有所下滑。

  二是投资2个多亿,建设总部大楼。

  直到现在,黎宏升都没开口说一句话。

  对于这个儿子,他早已放弃治疗。

  此时满屋俱寂,落针可闻。

  看着一脸尴尬,度日如年的黎光天。

  林向东等待着,神色平静。

  跟父母认错道歉,如果让黎光天觉得羞辱。

  在林向东眼里。

  这样的人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别说只是黎姗姗同父异母的哥哥。

  哪怕就是一母所生。

  也抱不了林向东的大腿。

  老太太今天的做法。

  有点像林向东当初在周敏家里。

  拿出20万,问她父母要钱还是要亲情。

  林向东早就表明了态度。

  黎光天选择认错,选择亲情,才会给他机会。

  在老太太讲话之后。

  此时,其实还没过去一分钟。

  时间却仿佛无比漫长。

  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等待着。

  这时候,冯小萌忍不住轻声劝道:

  “光天,错了就是错了。

  给爸妈认个错,不丢人。”

  黎霞走过去,拉起黎光天女儿黎悦的小手。

  “悦悦,如果爸爸做错了事,他该不该认错呢?”

  小丫头已经快满4岁了,脱口而出:

  “姑妈,老师说,犯了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

  黎霞又看着黎光天,劝道:

  “哥,你看悦悦都明白知错能改的道理。

  你摸着自己的良心好好想一想。

  这么些年,爸妈对我们到底怎么样。

  你也在教书育人。

  将心比心,如果你和爸妈换个位置。

  你能做到他们做到的事吗?

  向东刚才讲的好,做人做事要有规矩。

  错了就是错了。

  给自己爸妈认个错,不丢人。

  你是男人,如果连这点心胸都没有。

  这辈子,就别幻想什么事业成就了。”

  这时候,黎光天看一眼天真无邪的女儿。

  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我错了,这个错,我认。”

  老太太又厉声道:

  “光天,这就是你认错的态度吗?

  你在跟谁认错啊?

  叫爸,叫妈!”

  黎光天咬了咬牙,转身面向黎宏升和刘春兰。

  冯小萌也跟着并排而立。

  “爸……妈,对不起,是我错了。”

  讲出这样一句话,黎光天长长嘘了一口气。

  冯小萌也跟着道:

  “爸,妈,这些年,我和光天对不起你们。”

  黎宏升终于开口了,淡淡道:

  “小萌,错也是错在光天,不关你的事。”

  刘春兰松了一口大气,微笑道:

  “好啦好啦,一家人,话说开了就没事了。

  从现在开始,过去的事谁都不要提了。

  今天过年,都要开开心心的。”

  这时候,冯小萌又拉着黎光天,转向黎姗姗。

  冯小萌主动开口道:

  “姗姗,这些年,你哥他对不住你。”

  黎珊珊赶紧道:

  “嫂子,没事的,过去的事不提了。”

  “姗姗,是哥错了,哥跟你道个歉。”

  破防后的黎光天,终于变得光棍了。

  黎珊珊又道:

  “哥,妈刚才都讲了,过去的事不提了。”

  刘春兰一脸笑呵呵的起身:

  “好了,光天,过去的事都不要提了。

  今天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

  都要高高兴兴的,过一个好年。”

  这时候,老太太又开口了:

  “话说开了就好,春兰,你们去忙吧。”

  刘春兰笑盈盈道:

  “妈,你们先歇着。

  还有两三个菜,很快就好了。”

  刘春兰和黎姗姗又回了厨房做饭。

  老太太看着林向东,又道:

  “向东,你看光天这态度还算是端正。

  你能不能给他指条路?”

  林向东又看看黎光天:

  “我对大哥不了解,不知道他有什么特长。”

  冯小萌介绍道:

  “向东,光天这些年一直在教初中物理。

  他的教学工作还是不错的。

  去年刚评下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全市像他这样年轻的高级教师只有3个人。

  他92年自考了师院的专科文凭。

  94年又自考了本科文凭。

  他评过3次区优秀教师,两次市优秀教师。”

  林向东倒是有些惊讶了,赞道:

  “大哥在教书方面还是很厉害啊。

  再有十来年,或许都能评上特级了。”

  黎光天眼里闪过一缕傲然之色,又轻声一叹:

  “向东,这么些年,我只是为了争一口气。”

  林向东又问道:

  “那大哥想追求什么样的事业?”

  黎光天又摇摇头:

  “我教了九年书,送走了好几届学生。

  要说追求什么事业,其实我也没什么头绪。

  站在三尺讲台,凭着三寸之舌、三寸粉笔,育满三千桃李。

  其实也不是我的理想。

  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学校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

  长期在学校里教书。

  我总感觉自己不断在跟社会脱节。

  我可能没有经商的头脑。

  我想试一试,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

  我爸在经商方面非常成功。

  其实我没想过一定要接他的班。

  跟我们学校那些老师比起来。

  我的生活条件已经足够好了。

  我只是不想关在象牙塔里。

  感觉到外面的世界越来越陌生。”

  林向东点点头:

  “大哥,你的心思我明白了。

  这件事,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说完,林向东起身走到院里。

  黎江、林坤和张成很快跟了出来。

  接过黎江递来的烟点上,林向东好奇道:

  “二哥,老太太怎么突然就转性了?”

  黎江感慨道:

  “昨天我们家里团年,黎霞和张成来了。

  黎霞帮大伯带了话。

  说春节后就全部付清剩下的3亿股份转让款。

  其中有1.25亿,以赡养费的名义。

  转到老太太的账户上。

  老太太就追问大伯哪来的这么多钱。

  宏元集团投资2亿多兴建总部大楼。

  老太太是知道的,也是支持的。

  黎霞就解释说,这3个亿都是银行贷款。

  然后老太太马上就生气了。

  骂大伯和婶子瞎胡闹。

  为了争30%的股权,也不怕搞垮公司。

  我们又一通解释,只是讲不清楚。

  最后,黎霞只好讲了你在港岛做私募的事。

  听说你这两三年做股票赚到了几百倍。

  老太太傻眼了,我当时也傻眼了。

  现在,你明白老太太的心思了吧?”

  林向东轻轻一笑:

  “明白,跟我之前预料的差不多。”

  黎江又道:

  “向东,老太太过去虽然脾气不好。

  在她的观念里,还是为了一个黎家。

  以前,我爸妈在公司里跟大伯争。

  老太太自然也知道。

  她认为兄弟之间适度的争不算坏事。

  总体上,要有一个尺度。

  这么些年,光天大哥的事。

  只是老太太的一个主要借口。

  她确实有长子接班的传统观念。

  但这种观念其实并不强。

  老太太在意的还是一个黎家。

  她在旧社会长大,家族观念特别强。”

  林向东点头道:

  “明白,这种观念挺正常的。”

  林向东想,黎家老太太人老成精啊。

  拿得起,更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