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山脉有梨花,胜过天下白。
当荆黎和赵家树的身影,自南方的崇山峻岭间缓缓走出,重新踏上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时,看到的已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记忆中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边陲小镇,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雄城。高耸的城墙以青灰色的巨石垒砌,在初升的朝阳下泛着沉稳的光泽,如同一条匍匐于大地之上的巨龙,绵延开去,将昔日的荒野与村落尽数揽入怀中。
城门洞开,宽阔得足以容纳四驾马车并行。门口车水马龙,等待入城的商队、旅人、走卒、货郎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喧嚣鼎沸的人声混杂着牲畜的嘶鸣、车轮的吱呀,还有远处铁匠铺传来的叮当声响,汇聚成一股浓烈而鲜活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
城门之上,悬着一块崭新的巨大牌匾,以鎏金大字龙飞凤舞地刻着三个字:荣昌城。
“啧,真是换了天地。”
荆黎望着那条进城的长龙,难免心生唏嘘感慨。山上仙家一个闭关,一次远游,人间便已是沧海桑田。青衫剑客还清晰地记得,当初自己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麻衣,背着一柄不成气候的旧剑离开时的情景。那时的脚下,还是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眼前尽是低矮的茅屋与木舍。
哪里想得到,归来之时,故地已是高墙林立,青石官道宽阔平整。所有远游之人归乡后,都会有的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错乱感,如潮水般在荆黎心中缓缓漾开。
“山河犹在,城郭已非。”
赵家树立于荆黎身侧,白衣胜雪,气质温润。这位截天宗弟子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座雄城,以及城池上空汇聚、远比昔日浓郁了数十倍的人道气运,轻轻点头赞同道:“浮云游子,归乡不近,是为憾事。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故人坟头上,寻到旧时的一抔黄土,敬上一壶薄酒了。”
话语间,自有几分物是人非的淡然与怅惘,却又比荆黎的感慨多了一层对天地气数流转的洞察。
“叽叽歪歪,多愁善感!两个假斯文!”
一道极不耐烦的童音打破了两人的沉思。立在荆黎肩头的黑纹金雕浑身玄色羽毛猛地一抖,流光闪过,已然化作一个光头稚童的模样,赤着双脚,双手抱胸,一脸嫌弃地撇着嘴。“吵死了,臭死了,磨磨唧唧的,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群蝼蚁窝挪了个窝,还看得津津有味。直接飞过去不就完了,非要跟这些凡夫俗子挤在一起闻汗臭味。”
两百多年过去,这位凶名赫赫的妖王,依旧是这副半点未曾长大的模样。
荆黎被这番话逗得失笑,转头看向那光头稚童,无奈道:“黑爷,你就不能安生一会儿?这叫人间烟火,你不懂。”
“我懂个屁!”
黑纹金雕翻了个白眼,“我只懂烤熟的肥羊闻起来比这香一百倍!还有,你小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修为长进了,胆子倒越来越小了。”
寻常妖族修行,论血脉,论寿命,幼年、成年、老年,光阴流转,自有其规程,不一而足。可这黑纹金雕,好似自开智之后,便一直是这般模样,从未有过所谓“长大”一说,心性也总带着几分孩童般的乖张与直接。
荆黎闻言,只是摇摇头,并不与黑纹金雕计较。
赵家树则微笑不语,目光从城池上空收回,落在了荆黎的身上,轻声问道:“还在想黄隆城的事?”
荆黎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黄隆城那一夜的景象,至今仍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赵家树以“寰宇皆咒”污染法则,将那夜天子与恶魇连同整座虚假城池的梦魇恶意,尽数压缩成一枚魔丹吞噬炼化的场景,那种手段,已经超出了青衫剑客对“术法”的理解范畴。
“你的手段……太过霸道了些。”
荆黎斟酌着词句,“虽然除去了妖异,但那满城生灵的百年梦魇与罪孽,尽数归于你身,长此以往,恐对道心有碍。”
“道心?”
赵家树闻言,不禁莞尔一笑,笑容里带着一种荆黎看不懂的意味,“我辈截天门人,所修之道,本就是截取一线天机,窃夺一分造化。旁人眼中的毒药,于我而言,或许正是补品。更何况……”
赵家树顿了顿,伸出手掌,一枚晶莹剔透的琉璃符文在掌心缓缓浮现,其上光华流转,比之前更加深邃圆融。“琉璃道胎,无尘无垢。万般罪孽,入我身来,不过是薪柴罢了,只会让道胎之火,烧得更旺。你不必为我担心。”
黑纹金雕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不耐烦地插嘴道:“又开始说这些听不懂的鸟话了!简单点,不就是把两个丑八怪给吃了嘛!说得那么复杂。要我说,赵家树你就是个吃嘛嘛香的饭桶,什么都敢往肚子里塞。”
赵家树也不生气,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荆黎看着赵家树掌心那枚玄奥的符文,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仿佛能净化世间一切污秽的力量,心中的担忧才稍稍放下。自己的这位同门,在衡城之后,确实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走吧,别在这儿杵着了。”
黑纹金召催促道,“是进城找个地方吃顿好的,还是直接去见那个长……先生?”
这位妖王差点脱口而出一个不敬的称呼,但一想到柳相那深不可测的实力,还是及时改了口。
荆黎看了一眼那依旧望不到头的长队,摇了摇头:“不时过境迁,城里未必还有什么故人旧识。我们直接去臧符峰吧,离山百余年,也该去给先生请安了。”
赵家树对此自然没有异议,颔首道:“理应如此。”
三人达成共识,便不再停留。赵家树在前,荆黎与肩上站着光头稚童的黑纹金雕在后,身形一晃,便化作三道流光,越过凡人眼中的天堑,朝着天王山脉深处疾驰而去。
就在三人身影消失的瞬间,一袭再简单不过的墨色长衫,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们方才站立的地方。
来人悄无声息,仿佛他本就一直站在这里,与山石草木融为一体,亘古如此。
柳相的肩头,还坐着一个巴掌大小、通体雪白的梨花小人儿,正好奇地歪着脑袋,望着三人离去的方向,用清脆的声音问道:“荆黎,赵家树?”
柳相的本体,冷漠的脸上此刻竟难得地浮现出一丝极淡的笑意,淡得如同天边的一抹云,却又真实地带着暖意。
“是啊。”
柳相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回答钱梨,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长大了,也懂事了,知道回家了。”
话音未落,柳相的身影便已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
……
当荆黎和赵家树的身形落在臧符峰山脚下时,迎接他们的,不是想象中的寂静,而是一片灿烂到极致的梨花海。
万千梨树,不知何时栽满山坡,此刻正值盛放,千树万树梨花开,雪白的花瓣层层叠叠,如云似海,将整座山峰装点得宛如仙境。清风拂过,花枝摇曳,卷起漫天花雨,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甜香气。
荆黎和赵家树都愣了片刻。他们记忆里的臧符峰,虽然灵气充裕,却是一派清冷孤高的景象,何曾有过如此绚烂的人间春色。
“搞什么名堂?他什么时候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
黑纹金雕从荆黎肩上跳下来,化作光头稚童,好奇地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梨花瓣,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然后一脸嫌弃地扔掉。
赵家树的目光则穿过花海,望向山巅,他的琉璃道胎能清晰地感受到,整座臧符峰的气机,比他们离开时更加圆融、厚重,也……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生机与温度。
“先生的道,似乎又有了新的变化。”
赵家树轻声说道。
荆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就在此时,一道温和的声音从花海深处传来。
“回来了,便上来吧。”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三人耳中,仿佛就在耳边响起。
荆黎与赵家树对视一眼,神情皆是一肃,整理了一下衣衫,迈步踏上那条通往山顶的石阶。
黑纹金雕撇了撇嘴,也只好不情不愿地跟在后面。
石阶蜿蜒,穿行于梨花海中。每走一步,周遭的景象似乎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脚下的石阶仿佛在缩短,山巅的茅屋在视野中迅速放大。
不过片刻功夫,三人便已站在了山巅的平地上。
还是那间简陋的茅屋,还是那张石桌,两个石凳。
石桌旁,一袭墨裳的柳相正端坐着,手里端着一杯清茶,袅袅的茶烟模糊了面容。
“弟子荆黎。”
“弟子赵家树。”
“拜见先生!”
声音恭敬,发自肺腑。离家百余载,历经生死,再见恩师,纵使心境早已坚如磐石,也不免激荡难平。
黑纹金雕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虽然没有行礼,但也难得地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样,老老实实地站着。
柳相没有立刻让他们起身,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两个弟子。
一个青衫负剑,气息凝练如渊,剑意藏而不露,眉宇间多了几分饱经风霜的沉稳与坚毅。
一个白衣如雪,气息圆融通透,道韵自生,眼眸深邃得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虚妄。
百余年的磨砺,让他们都褪去了最后的青涩,真正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强者。
柳相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起来吧。”
淡淡的两个字落下,荆黎和赵家树才直起身来。
柳相放下茶杯,那张冷峻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真实的笑容,不再是先前那般淡如云烟,而是如春风化雪,瞬间驱散了两人一路行来的所有风霜与疲惫。
站起身,伸出两只手掌,越过百余年的光阴,轻轻按在了两位弟子的肩头。
那掌心温润,带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如同山岳般厚重的力量。
柳相看着他们,看着他们眼中的孺慕与激动,微笑轻声道:
“欢迎回家。”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重若千钧。
荆黎眼眶微热,这位在东垣禁地杀伐果断的潜龙剑榜第四,此刻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家树也是心神激荡,恭敬地垂下头。
柳相肩头上的钱梨,用清脆的童音打破了这温情的时刻。小精怪从柳相肩头一跃而下,轻飘飘地落在石桌上,背着小手,像个小大人一样绕着茶杯走了两圈,然后歪着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荆黎和赵家树。
个头长高了,脸蛋也展开了,眉宇间依稀还有当年模样,只是当年的两个孩子已经长成了大人。
钱梨与两人打过招呼后跑回柳相身边,爬上柳相的膝头坐好。
柳相的目光再次落在两人身上,温和道:“坐吧。说说吧,这百余年,在外都经历了些什么。”
石桌旁不知何时又多了两只石凳。
荆黎和赵家树依言坐下,一时间,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最终,还是赵家树先开了口,将两人在东垣禁地的经历,以及最近在黄隆城的所见所闻,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
柳相静静地听着,偶尔端起茶杯抿一口,从始至终,神情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仿佛那些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在他听来,不过是寻常的故事。
直到赵家树说完,柳相才放下茶杯,淡淡评价了一句:“做得不错。”
这简单的四个字,对荆黎和赵家树而言,却是比任何赞誉都更让他们心安。
“先生.....”
荆黎终于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这满山的梨花……”
柳相的视线转向那片无边无际的雪白花海,目光变得悠远而柔和。
“一场梦醒,总得留下些什么。”
柳相的声音很轻,却仿佛带着某种玄奥的禅意,让荆黎和赵家树都陷入了沉思。
“呵呵呵!”
这时,钱梨又拍着小手,笑脸灿烂地打破了沉静,清脆的笑声,在开满梨花的山巅之上,清越回荡。
喜欢大妖柳相
当荆黎和赵家树的身影,自南方的崇山峻岭间缓缓走出,重新踏上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时,看到的已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记忆中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边陲小镇,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雄城。高耸的城墙以青灰色的巨石垒砌,在初升的朝阳下泛着沉稳的光泽,如同一条匍匐于大地之上的巨龙,绵延开去,将昔日的荒野与村落尽数揽入怀中。
城门洞开,宽阔得足以容纳四驾马车并行。门口车水马龙,等待入城的商队、旅人、走卒、货郎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喧嚣鼎沸的人声混杂着牲畜的嘶鸣、车轮的吱呀,还有远处铁匠铺传来的叮当声响,汇聚成一股浓烈而鲜活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
城门之上,悬着一块崭新的巨大牌匾,以鎏金大字龙飞凤舞地刻着三个字:荣昌城。
“啧,真是换了天地。”
荆黎望着那条进城的长龙,难免心生唏嘘感慨。山上仙家一个闭关,一次远游,人间便已是沧海桑田。青衫剑客还清晰地记得,当初自己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麻衣,背着一柄不成气候的旧剑离开时的情景。那时的脚下,还是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眼前尽是低矮的茅屋与木舍。
哪里想得到,归来之时,故地已是高墙林立,青石官道宽阔平整。所有远游之人归乡后,都会有的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错乱感,如潮水般在荆黎心中缓缓漾开。
“山河犹在,城郭已非。”
赵家树立于荆黎身侧,白衣胜雪,气质温润。这位截天宗弟子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座雄城,以及城池上空汇聚、远比昔日浓郁了数十倍的人道气运,轻轻点头赞同道:“浮云游子,归乡不近,是为憾事。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故人坟头上,寻到旧时的一抔黄土,敬上一壶薄酒了。”
话语间,自有几分物是人非的淡然与怅惘,却又比荆黎的感慨多了一层对天地气数流转的洞察。
“叽叽歪歪,多愁善感!两个假斯文!”
一道极不耐烦的童音打破了两人的沉思。立在荆黎肩头的黑纹金雕浑身玄色羽毛猛地一抖,流光闪过,已然化作一个光头稚童的模样,赤着双脚,双手抱胸,一脸嫌弃地撇着嘴。“吵死了,臭死了,磨磨唧唧的,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群蝼蚁窝挪了个窝,还看得津津有味。直接飞过去不就完了,非要跟这些凡夫俗子挤在一起闻汗臭味。”
两百多年过去,这位凶名赫赫的妖王,依旧是这副半点未曾长大的模样。
荆黎被这番话逗得失笑,转头看向那光头稚童,无奈道:“黑爷,你就不能安生一会儿?这叫人间烟火,你不懂。”
“我懂个屁!”
黑纹金雕翻了个白眼,“我只懂烤熟的肥羊闻起来比这香一百倍!还有,你小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修为长进了,胆子倒越来越小了。”
寻常妖族修行,论血脉,论寿命,幼年、成年、老年,光阴流转,自有其规程,不一而足。可这黑纹金雕,好似自开智之后,便一直是这般模样,从未有过所谓“长大”一说,心性也总带着几分孩童般的乖张与直接。
荆黎闻言,只是摇摇头,并不与黑纹金雕计较。
赵家树则微笑不语,目光从城池上空收回,落在了荆黎的身上,轻声问道:“还在想黄隆城的事?”
荆黎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黄隆城那一夜的景象,至今仍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赵家树以“寰宇皆咒”污染法则,将那夜天子与恶魇连同整座虚假城池的梦魇恶意,尽数压缩成一枚魔丹吞噬炼化的场景,那种手段,已经超出了青衫剑客对“术法”的理解范畴。
“你的手段……太过霸道了些。”
荆黎斟酌着词句,“虽然除去了妖异,但那满城生灵的百年梦魇与罪孽,尽数归于你身,长此以往,恐对道心有碍。”
“道心?”
赵家树闻言,不禁莞尔一笑,笑容里带着一种荆黎看不懂的意味,“我辈截天门人,所修之道,本就是截取一线天机,窃夺一分造化。旁人眼中的毒药,于我而言,或许正是补品。更何况……”
赵家树顿了顿,伸出手掌,一枚晶莹剔透的琉璃符文在掌心缓缓浮现,其上光华流转,比之前更加深邃圆融。“琉璃道胎,无尘无垢。万般罪孽,入我身来,不过是薪柴罢了,只会让道胎之火,烧得更旺。你不必为我担心。”
黑纹金雕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不耐烦地插嘴道:“又开始说这些听不懂的鸟话了!简单点,不就是把两个丑八怪给吃了嘛!说得那么复杂。要我说,赵家树你就是个吃嘛嘛香的饭桶,什么都敢往肚子里塞。”
赵家树也不生气,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荆黎看着赵家树掌心那枚玄奥的符文,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仿佛能净化世间一切污秽的力量,心中的担忧才稍稍放下。自己的这位同门,在衡城之后,确实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走吧,别在这儿杵着了。”
黑纹金召催促道,“是进城找个地方吃顿好的,还是直接去见那个长……先生?”
这位妖王差点脱口而出一个不敬的称呼,但一想到柳相那深不可测的实力,还是及时改了口。
荆黎看了一眼那依旧望不到头的长队,摇了摇头:“不时过境迁,城里未必还有什么故人旧识。我们直接去臧符峰吧,离山百余年,也该去给先生请安了。”
赵家树对此自然没有异议,颔首道:“理应如此。”
三人达成共识,便不再停留。赵家树在前,荆黎与肩上站着光头稚童的黑纹金雕在后,身形一晃,便化作三道流光,越过凡人眼中的天堑,朝着天王山脉深处疾驰而去。
就在三人身影消失的瞬间,一袭再简单不过的墨色长衫,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们方才站立的地方。
来人悄无声息,仿佛他本就一直站在这里,与山石草木融为一体,亘古如此。
柳相的肩头,还坐着一个巴掌大小、通体雪白的梨花小人儿,正好奇地歪着脑袋,望着三人离去的方向,用清脆的声音问道:“荆黎,赵家树?”
柳相的本体,冷漠的脸上此刻竟难得地浮现出一丝极淡的笑意,淡得如同天边的一抹云,却又真实地带着暖意。
“是啊。”
柳相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回答钱梨,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长大了,也懂事了,知道回家了。”
话音未落,柳相的身影便已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
……
当荆黎和赵家树的身形落在臧符峰山脚下时,迎接他们的,不是想象中的寂静,而是一片灿烂到极致的梨花海。
万千梨树,不知何时栽满山坡,此刻正值盛放,千树万树梨花开,雪白的花瓣层层叠叠,如云似海,将整座山峰装点得宛如仙境。清风拂过,花枝摇曳,卷起漫天花雨,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甜香气。
荆黎和赵家树都愣了片刻。他们记忆里的臧符峰,虽然灵气充裕,却是一派清冷孤高的景象,何曾有过如此绚烂的人间春色。
“搞什么名堂?他什么时候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
黑纹金雕从荆黎肩上跳下来,化作光头稚童,好奇地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梨花瓣,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然后一脸嫌弃地扔掉。
赵家树的目光则穿过花海,望向山巅,他的琉璃道胎能清晰地感受到,整座臧符峰的气机,比他们离开时更加圆融、厚重,也……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生机与温度。
“先生的道,似乎又有了新的变化。”
赵家树轻声说道。
荆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就在此时,一道温和的声音从花海深处传来。
“回来了,便上来吧。”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三人耳中,仿佛就在耳边响起。
荆黎与赵家树对视一眼,神情皆是一肃,整理了一下衣衫,迈步踏上那条通往山顶的石阶。
黑纹金雕撇了撇嘴,也只好不情不愿地跟在后面。
石阶蜿蜒,穿行于梨花海中。每走一步,周遭的景象似乎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脚下的石阶仿佛在缩短,山巅的茅屋在视野中迅速放大。
不过片刻功夫,三人便已站在了山巅的平地上。
还是那间简陋的茅屋,还是那张石桌,两个石凳。
石桌旁,一袭墨裳的柳相正端坐着,手里端着一杯清茶,袅袅的茶烟模糊了面容。
“弟子荆黎。”
“弟子赵家树。”
“拜见先生!”
声音恭敬,发自肺腑。离家百余载,历经生死,再见恩师,纵使心境早已坚如磐石,也不免激荡难平。
黑纹金雕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虽然没有行礼,但也难得地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样,老老实实地站着。
柳相没有立刻让他们起身,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两个弟子。
一个青衫负剑,气息凝练如渊,剑意藏而不露,眉宇间多了几分饱经风霜的沉稳与坚毅。
一个白衣如雪,气息圆融通透,道韵自生,眼眸深邃得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虚妄。
百余年的磨砺,让他们都褪去了最后的青涩,真正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强者。
柳相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起来吧。”
淡淡的两个字落下,荆黎和赵家树才直起身来。
柳相放下茶杯,那张冷峻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真实的笑容,不再是先前那般淡如云烟,而是如春风化雪,瞬间驱散了两人一路行来的所有风霜与疲惫。
站起身,伸出两只手掌,越过百余年的光阴,轻轻按在了两位弟子的肩头。
那掌心温润,带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如同山岳般厚重的力量。
柳相看着他们,看着他们眼中的孺慕与激动,微笑轻声道:
“欢迎回家。”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重若千钧。
荆黎眼眶微热,这位在东垣禁地杀伐果断的潜龙剑榜第四,此刻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家树也是心神激荡,恭敬地垂下头。
柳相肩头上的钱梨,用清脆的童音打破了这温情的时刻。小精怪从柳相肩头一跃而下,轻飘飘地落在石桌上,背着小手,像个小大人一样绕着茶杯走了两圈,然后歪着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荆黎和赵家树。
个头长高了,脸蛋也展开了,眉宇间依稀还有当年模样,只是当年的两个孩子已经长成了大人。
钱梨与两人打过招呼后跑回柳相身边,爬上柳相的膝头坐好。
柳相的目光再次落在两人身上,温和道:“坐吧。说说吧,这百余年,在外都经历了些什么。”
石桌旁不知何时又多了两只石凳。
荆黎和赵家树依言坐下,一时间,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最终,还是赵家树先开了口,将两人在东垣禁地的经历,以及最近在黄隆城的所见所闻,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
柳相静静地听着,偶尔端起茶杯抿一口,从始至终,神情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仿佛那些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在他听来,不过是寻常的故事。
直到赵家树说完,柳相才放下茶杯,淡淡评价了一句:“做得不错。”
这简单的四个字,对荆黎和赵家树而言,却是比任何赞誉都更让他们心安。
“先生.....”
荆黎终于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这满山的梨花……”
柳相的视线转向那片无边无际的雪白花海,目光变得悠远而柔和。
“一场梦醒,总得留下些什么。”
柳相的声音很轻,却仿佛带着某种玄奥的禅意,让荆黎和赵家树都陷入了沉思。
“呵呵呵!”
这时,钱梨又拍着小手,笑脸灿烂地打破了沉静,清脆的笑声,在开满梨花的山巅之上,清越回荡。
喜欢大妖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