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旻捧着桂花,脚步轻快地穿行在荣昌城西的僻静巷陌里。
此地不同于城东的喧嚣与富庶,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侧多是些低矮的泥墙瓦房,墙根处攀着青苔,偶有几丛不知名的野花从缝隙里探出头来,给这片陈旧的景致添上几分生机。
午后的日头懒洋洋的,光线透过层层叠叠的屋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少年走在光影交错之间,心绪也如同这光影一般,时而明朗,时而沉重。
花枝上的细小露珠尚未完全蒸发,在日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晕。那股子清冽又甘甜的香气,一路从柴火观跟到了这里,丝丝缕缕,仿佛能钻进人的骨子里,洗涤掉一切尘嚣与烦恼。
巷子深处,一扇小小的木门静静立着,门前扫洒得干干净净。
是余家的小院。
江旻在门前站定,深吸了一口气,将纷乱的思绪暂且按下。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粗布衣衫,又小心翼翼地整理了一下手中的花枝,这才抬手,轻轻叩响了那扇略显斑驳的院门。
“笃,笃,笃。”
声音清脆,在寂静的午后传出很远。
“谁呀?”
屋内很快传来一个清亮柔和的嗓音,如同春日里初融的溪水,光是听着,就让人心里的褶皱都舒展开来。
“雪儿姐姐,是我,江旻。”
少年清朗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雀跃。
门内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接着是门栓被轻轻拉开的“吱呀”声。
木门开了一道缝,一张清丽温婉的脸庞探了出来,乌黑柔顺的发丝从门缝边滑落,衬得那张脸愈发白皙。见到门外站着的是江旻,少女的眼眸里瞬间漾开了温柔的笑意,宛若一池春水被微风拂过。
“江旻弟弟,你怎么来了?”
余雪儿将门完全推开,让少年进来。她身上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浅青色布衫,虽是寻常的料子,却收拾得一尘不染,领口与袖口都用细密的针脚精心缝补过,透着一股子清爽利落。
“去柴火观给姚观主送了些吃食,回来的路上顺道过来看看。”
江旻走进院子,将那枝一直小心捧在手心的桂花举到胸前,像是献上什么珍宝。
“雪儿姐姐,这个送给你。”
余雪儿微微一怔,视线落在少年手中的花枝上。那是一小截遒劲的枝条,上面缀满了密密匝匝的鹅黄色小花,细碎如米粒,却散发着浓得化不开的香气。
“好香……”
她情不自禁地轻声赞叹,伸手接过花枝。桂花落在白皙的手掌中,更显娇嫩可爱。
少女将花枝凑到鼻尖,闭上眼睛轻轻嗅了一下,那清甜的香气瞬间充盈了鼻腔,让她脸颊上飞起一抹淡淡的红晕。
“这是从哪里摘的?今年的桂花,似乎开得格外好呢。”
“柴火观里那棵大佛顶珠,姚观主给的。”
江旻挠了挠头,语气里有几分朴实的憨厚。
“你等等。”
余雪儿转身快步跑进屋里,不一会儿,便捧着一个素净的青花瓷瓶出来。瓶身细长,里面盛了半瓶清澈的井水。她寻了个光线最好的位置,将瓷瓶稳稳地放在院中的石桌上,然后才将那枝桂花小心翼翼地插了进去。
做完这一切,余雪儿像是完成了一件极重要的大事,满意地拍了拍手。
“这样就能多开好几天了。”
少女回过身,拉着江旻在院子里的石阶上坐下,温暖的阳光恰好落在两人身上。
“对了,前两天给你抄的那几页《千字文》,可都记熟了?”
一提起功课,江旻立刻挺直了腰板,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早就记熟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少年郎的声音清越有力,一口气背了十数句,吐字清晰,毫无错漏。余雪儿在一旁侧耳听着,嘴角噙着笑,眼眸里满是欣慰与赞许。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背到此处,江旻稍稍停顿了一下。
余雪儿便柔声接道:“你看,这‘秋收冬藏’,说的就是咱们寻常人家的道理。春天播种,夏天劳作,秋天才能有收获,冬天才能安安稳稳地歇息。读书练武,也是一样的道理,今日多下一分苦功,来日才能多一分底气。”
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将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化作了生活中最朴素的智慧。江旻听得连连点头,心中豁然开朗。
“雪儿姐姐真厉害,什么都懂。”
“傻弟弟,我不过是比你多认了几个字罢了。”
余雪儿被他认真的模样逗笑了,伸手轻轻摸了摸少年的头顶,“江旻弟弟这般聪慧,将来定会比姐姐有出息得多。”
这份亲昵的夸奖让江旻的脸颊有些发烫,心里却像是喝了蜜一般甜。
“对了.....”
余雪-儿像是想起了什么,“听街坊们说,你被桀雷武馆的隋师傅收为义子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呢!”
“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旻重重地点头,提起这事,少年的脸上便抑制不住地浮现出几分骄傲与自豪,“义父说我根骨好,是块练武的料子,还说要将他压箱底的功夫都传给我!”
“那可真要恭喜你了。”
余雪儿脸上的笑意真切,但眼底深处,却悄然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只是,入了江湖门,凡事便要更加小心。练武之人虽能强身健体,却也容易招惹是非,你万万不可学那些人恃强凌弱。”
“我不会的!”
江旻拍着胸脯,斩钉截铁地保证,“义父教我们,学武是为了保护人,不是为了欺负人!等我学成了本事,就能好好保护爷爷奶奶,也能……也能保护雪儿姐姐,不让任何人欺负你!”
少年说这话时,目光清澈,神情庄重,仿佛在立下一个神圣的誓言。
余雪儿心中一暖,被他这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忍俊不禁,伸出纤细的食指,轻轻戳了戳他的额头。
“你呀,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就整日想着保护别人。”
笑语声中,她的视线不经意间又落在了石桌上那瓶桂花上。看着看着,脸上的笑容却慢慢淡了下去,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
“江旻弟弟,你方才说,这花……是柴火观的姚观主亲手折给你的?”
“是啊,怎么了?”
江旻见她神情有异,有些不明所以。
余雪儿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这就有些奇怪了。”
她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我记得很清楚,柴火观里那株大佛顶珠,是观里的宝贝,向来不许外人碰的。自我记事起,每年桂花开时,娘都会带我去观里上香,亲眼见过好几回,那些富家子弟想折一枝回去,哪怕是出再多的香油钱,都被观主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观主还立下规矩,说那株桂树与道观气运相连,妄动枝叶者,便是与柴火观为敌。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有谁能从那树上摘下花来。”
江旻听完,也愣住了。
“还有这等事?”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景,姚清道长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和那句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可惜了”,又一次浮现在脑海里。
“千真万确。”余雪儿的语气十分肯定,“此事在城西这边,几乎人尽皆知。那姚观主性子古怪,平日里不苟言笑,怎么会无缘无故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还主动折花送你呢?”
少年的心头,也升起了一团疑云。
“可……姚观主确实是主动给我的,我当时连看都没敢多看那树一眼。”
“这就更想不通了。”
余雪儿托着腮,清澈的眼眸里满是困惑。
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那枝桂花散发出的、愈发浓郁的香气。
“会不会是姚观主见我年纪小,又常帮奶奶去送东西,所以才破例一次?”江旻试探着提出了一个可能性。
“或许吧……”
余雪儿也想不出更好的解释,只能暂时接受了这个说法。
可那份盘踞在心头的违和感,却并未因此消散。
就好像一幅完美的画卷上,突兀地多出了一笔不协调的墨迹,虽然不影响整体,却总让人无法忽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江旻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
“雪儿姐姐,我得回去了,晚了爷爷奶奶该着急了。”
“好,路上慢些。”
余雪儿将他送到院门口,目送着少年清瘦的背影快步跑远,消失在巷子的拐角处。
她转身回到院中,目光再次落在石桌的青花瓷瓶上。
夕阳的余晖为那簇鹅黄色的花朵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香气在薄暮的空气里氤氲,清甜而悠远。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余雪儿无意识地低声念了一句不知从哪本书上看来的诗。
少女轻轻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些纷乱的念头甩出脑海。或许,真的只是自己想多了。
就在此时,院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略显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几声压抑的咳嗽。
是父亲余木匠收工回家了.......
喜欢大妖柳相
此地不同于城东的喧嚣与富庶,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侧多是些低矮的泥墙瓦房,墙根处攀着青苔,偶有几丛不知名的野花从缝隙里探出头来,给这片陈旧的景致添上几分生机。
午后的日头懒洋洋的,光线透过层层叠叠的屋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少年走在光影交错之间,心绪也如同这光影一般,时而明朗,时而沉重。
花枝上的细小露珠尚未完全蒸发,在日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晕。那股子清冽又甘甜的香气,一路从柴火观跟到了这里,丝丝缕缕,仿佛能钻进人的骨子里,洗涤掉一切尘嚣与烦恼。
巷子深处,一扇小小的木门静静立着,门前扫洒得干干净净。
是余家的小院。
江旻在门前站定,深吸了一口气,将纷乱的思绪暂且按下。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粗布衣衫,又小心翼翼地整理了一下手中的花枝,这才抬手,轻轻叩响了那扇略显斑驳的院门。
“笃,笃,笃。”
声音清脆,在寂静的午后传出很远。
“谁呀?”
屋内很快传来一个清亮柔和的嗓音,如同春日里初融的溪水,光是听着,就让人心里的褶皱都舒展开来。
“雪儿姐姐,是我,江旻。”
少年清朗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雀跃。
门内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接着是门栓被轻轻拉开的“吱呀”声。
木门开了一道缝,一张清丽温婉的脸庞探了出来,乌黑柔顺的发丝从门缝边滑落,衬得那张脸愈发白皙。见到门外站着的是江旻,少女的眼眸里瞬间漾开了温柔的笑意,宛若一池春水被微风拂过。
“江旻弟弟,你怎么来了?”
余雪儿将门完全推开,让少年进来。她身上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浅青色布衫,虽是寻常的料子,却收拾得一尘不染,领口与袖口都用细密的针脚精心缝补过,透着一股子清爽利落。
“去柴火观给姚观主送了些吃食,回来的路上顺道过来看看。”
江旻走进院子,将那枝一直小心捧在手心的桂花举到胸前,像是献上什么珍宝。
“雪儿姐姐,这个送给你。”
余雪儿微微一怔,视线落在少年手中的花枝上。那是一小截遒劲的枝条,上面缀满了密密匝匝的鹅黄色小花,细碎如米粒,却散发着浓得化不开的香气。
“好香……”
她情不自禁地轻声赞叹,伸手接过花枝。桂花落在白皙的手掌中,更显娇嫩可爱。
少女将花枝凑到鼻尖,闭上眼睛轻轻嗅了一下,那清甜的香气瞬间充盈了鼻腔,让她脸颊上飞起一抹淡淡的红晕。
“这是从哪里摘的?今年的桂花,似乎开得格外好呢。”
“柴火观里那棵大佛顶珠,姚观主给的。”
江旻挠了挠头,语气里有几分朴实的憨厚。
“你等等。”
余雪儿转身快步跑进屋里,不一会儿,便捧着一个素净的青花瓷瓶出来。瓶身细长,里面盛了半瓶清澈的井水。她寻了个光线最好的位置,将瓷瓶稳稳地放在院中的石桌上,然后才将那枝桂花小心翼翼地插了进去。
做完这一切,余雪儿像是完成了一件极重要的大事,满意地拍了拍手。
“这样就能多开好几天了。”
少女回过身,拉着江旻在院子里的石阶上坐下,温暖的阳光恰好落在两人身上。
“对了,前两天给你抄的那几页《千字文》,可都记熟了?”
一提起功课,江旻立刻挺直了腰板,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早就记熟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少年郎的声音清越有力,一口气背了十数句,吐字清晰,毫无错漏。余雪儿在一旁侧耳听着,嘴角噙着笑,眼眸里满是欣慰与赞许。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背到此处,江旻稍稍停顿了一下。
余雪儿便柔声接道:“你看,这‘秋收冬藏’,说的就是咱们寻常人家的道理。春天播种,夏天劳作,秋天才能有收获,冬天才能安安稳稳地歇息。读书练武,也是一样的道理,今日多下一分苦功,来日才能多一分底气。”
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将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化作了生活中最朴素的智慧。江旻听得连连点头,心中豁然开朗。
“雪儿姐姐真厉害,什么都懂。”
“傻弟弟,我不过是比你多认了几个字罢了。”
余雪儿被他认真的模样逗笑了,伸手轻轻摸了摸少年的头顶,“江旻弟弟这般聪慧,将来定会比姐姐有出息得多。”
这份亲昵的夸奖让江旻的脸颊有些发烫,心里却像是喝了蜜一般甜。
“对了.....”
余雪-儿像是想起了什么,“听街坊们说,你被桀雷武馆的隋师傅收为义子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呢!”
“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旻重重地点头,提起这事,少年的脸上便抑制不住地浮现出几分骄傲与自豪,“义父说我根骨好,是块练武的料子,还说要将他压箱底的功夫都传给我!”
“那可真要恭喜你了。”
余雪儿脸上的笑意真切,但眼底深处,却悄然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只是,入了江湖门,凡事便要更加小心。练武之人虽能强身健体,却也容易招惹是非,你万万不可学那些人恃强凌弱。”
“我不会的!”
江旻拍着胸脯,斩钉截铁地保证,“义父教我们,学武是为了保护人,不是为了欺负人!等我学成了本事,就能好好保护爷爷奶奶,也能……也能保护雪儿姐姐,不让任何人欺负你!”
少年说这话时,目光清澈,神情庄重,仿佛在立下一个神圣的誓言。
余雪儿心中一暖,被他这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忍俊不禁,伸出纤细的食指,轻轻戳了戳他的额头。
“你呀,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就整日想着保护别人。”
笑语声中,她的视线不经意间又落在了石桌上那瓶桂花上。看着看着,脸上的笑容却慢慢淡了下去,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
“江旻弟弟,你方才说,这花……是柴火观的姚观主亲手折给你的?”
“是啊,怎么了?”
江旻见她神情有异,有些不明所以。
余雪儿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这就有些奇怪了。”
她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我记得很清楚,柴火观里那株大佛顶珠,是观里的宝贝,向来不许外人碰的。自我记事起,每年桂花开时,娘都会带我去观里上香,亲眼见过好几回,那些富家子弟想折一枝回去,哪怕是出再多的香油钱,都被观主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观主还立下规矩,说那株桂树与道观气运相连,妄动枝叶者,便是与柴火观为敌。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有谁能从那树上摘下花来。”
江旻听完,也愣住了。
“还有这等事?”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景,姚清道长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和那句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可惜了”,又一次浮现在脑海里。
“千真万确。”余雪儿的语气十分肯定,“此事在城西这边,几乎人尽皆知。那姚观主性子古怪,平日里不苟言笑,怎么会无缘无故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还主动折花送你呢?”
少年的心头,也升起了一团疑云。
“可……姚观主确实是主动给我的,我当时连看都没敢多看那树一眼。”
“这就更想不通了。”
余雪儿托着腮,清澈的眼眸里满是困惑。
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那枝桂花散发出的、愈发浓郁的香气。
“会不会是姚观主见我年纪小,又常帮奶奶去送东西,所以才破例一次?”江旻试探着提出了一个可能性。
“或许吧……”
余雪儿也想不出更好的解释,只能暂时接受了这个说法。
可那份盘踞在心头的违和感,却并未因此消散。
就好像一幅完美的画卷上,突兀地多出了一笔不协调的墨迹,虽然不影响整体,却总让人无法忽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江旻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
“雪儿姐姐,我得回去了,晚了爷爷奶奶该着急了。”
“好,路上慢些。”
余雪儿将他送到院门口,目送着少年清瘦的背影快步跑远,消失在巷子的拐角处。
她转身回到院中,目光再次落在石桌的青花瓷瓶上。
夕阳的余晖为那簇鹅黄色的花朵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香气在薄暮的空气里氤氲,清甜而悠远。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余雪儿无意识地低声念了一句不知从哪本书上看来的诗。
少女轻轻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些纷乱的念头甩出脑海。或许,真的只是自己想多了。
就在此时,院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略显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几声压抑的咳嗽。
是父亲余木匠收工回家了.......
喜欢大妖柳相